Re: [._.?] 喜歡討戰的原因?

看板HCU作者 (偽56)時間16年前 (2008/07/01 08:18), 編輯推噓1(1021)
留言22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0/11 (看更多)
※ 引述《taurus0424 (被放逐至天堂的魔鬼)》之銘言: : 給回我文的56 : 先感謝你的回答 : 但我不喜歡你的答案 : 原因如下: : 在討論科學前 : 我們必須先給這詞一個明確的定義 : 姑且先給這詞定義為一種態度好了 : 一種相信-----事出必有因的態度 : 以此定義下 : 所謂的科學信仰與神的信仰便有了本質上的不同 : 若你接受在此對科學所下的定義 : 那麼你便不懂科學 : 若你不同意 : 請另說明 : 否則我無法解讀何謂"科學化" : 附註: 事出必有因是沒錯,但是科學有其有限性 你受到太多錯誤的資訊告訴你科學是萬能的 那我問個千年前的問題好了 現在坐在電腦前的你在思考 思考的部份是什麼在思考呢? 以物理學的角度來說你只是一堆分子而已 你要如何用科學來解釋你自己的形象 人格 行為呢? 科學的有限性在此,不言而喻 我在前文已經說過了 心理學是一門科學,但是心理學也有不科學的一面 心理學中像是行為主義,或是心理物理這些是很科學的 近代科學心理學中,像是腦神經科學,神經照影技術這些也是很科學的 但是科學不是解釋一切的萬靈丹 科學信仰你覺得那是客觀,那什麼是客觀 還不是多數人的主觀 如果你不知道這點的話,你便不知道什麼是科學 你可以去看這本書roll may 權利與無知 如果你不多讀一點書的話 我很難繼續討論下去-.- 通常來說的話,這樣不科學的一面 出現在諮商理論與技術中比較多,而畢竟這是一種經驗性的傳承 而一般的醫事檢驗,通常是以神經科學為主 像是CT MRI等 這些都是很精密的科學儀器檢查 再者,科學研究也可以做的十分不客觀 如果你有上過行為科學研究法的那你就知道 研究者的主觀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實驗的進展 科學上也不知道出了多少同樣的事情 坐了同樣的實驗,有了一樣的過程,但是卻下了不同的定義,但是為何只有少數的人有異議 狗狗走迷津的實驗,美國人坐的實驗下的結論是 最後狗以不屈不撓的精神 走出了迷宮 而同樣的實驗 德國人所下的結論是 最後狗以內在的思考 帶領他走出迷宮 心理學中也有不科學的一面阿 這樣說吧 觀落陰你應該聽過吧 老師有舉過一個例子 有一個諮商七年的個案 但是他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但是他去觀落陰一次 他的憂鬱症就好了 這裡有兩個問題 1.觀落陰科不科學? 2.假設他不科學 這樣還算是治療嘛? 觀落陰不能說他不科學,應該說是科學無法證實其可性程度 所以該責怪的不是觀落陰,而是科學本身的有限性 假設觀落陰不科學,那這樣的治療算是治療嘛? 這當然算阿,只要有效果的,他不管科不科學對個案好的就是好的! : 1. : 在我的認知裡 : 心理學本是一門科學 : 而我在此對心理學提出的疑問也只在"嚴謹度"的層面上 : 所以我認為你不對題 : 而且在"嚴謹度"上的顧慮我不可能是提出的第一人 : 但心理學有悠久的歷史 : 因此...我相信應該有令人滿意的答案才是! 第一個,你的認知不是一切,心理學是科學 但是他也有不科學的一面,你不能當做假裝沒看到 像是佛洛依德他不科學,但是他是一個論點 格式塔不科學 但是他也是一個論點 人本科學嘛? 但是人本溫不溫暖呢!(在此指人本心理學) 心理學有長遠的發展 但是只有短暫的歷史 別忘了,心理學的過去是哲學,而且心理學從哲學正式分家 是因為開了心理物理學的實驗 而這個'科學化'的過程,不過才百年而已 不像物理化學等基礎科學,已經有深厚的基礎 而且物理化學所探討的物質 而心理學探討的是'人' 這兩者的差異,我想不用我說明了吧 再來你所提到的嚴謹度 你可以設計出一個準確性百分百的科學嘛? 答案是,不可能,科學不能百分百準確 再來,我已經說過了,有部分是科學,有部分不是 相信你不會懷疑腦神經科學的嚴謹 你要問的是,佛洛依德科學嘛? 我已經說過了,心理學有他不科學的一面 佛洛依德在科學上他不夠嚴謹,是科學的有限性無法證實佛洛依德為真 佛洛依德在科學上不夠嚴謹,但是在諮商場如果好用 那麼他就是好用! : 2. : 你給的"亞里斯多德反例" : 似乎也與我提問中的內涵層面有些不同 由於前文你問的是亞里斯多德是說沒有人在批他 我不只說有人批他 而且我還把被批的最慘的舉出來給你看 畢竟他已經是一千多年的老人了 說難聽點 早被批爛了 只是後代的人沒有認真去挖之前人家如何批他的 佛洛依德才一百多年 被批的聲音當然多阿 再來我想問一下,請問內涵成面那裡不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29.185.99

07/01 08:20, , 1F
補一下 如果你對科學哲學有興趣的話 看看傅柯!
07/01 08:20, 1F

07/01 08:20, , 2F
他也給我很多啟發
07/01 08:20, 2F

07/01 08:20, , 3F
如果你沒有講義的話,我寄給你 囧rz
07/01 08:20, 3F

07/01 17:23, , 4F
先謝過 但我從沒認為過科學是萬能的
07/01 17:23, 4F

07/01 17:25, , 5F
我所提的問題單純在嚴謹度上
07/01 17:25, 5F

07/01 17:27, , 6F
以觀落音為例 若無法證明其真假 就說其真(假)
07/01 17:27, 6F

07/01 17:28, , 7F
便是不科學 但若是說"觀落音"可能為真
07/01 17:28, 7F

07/01 17:28, , 8F
那我們便不能說其不科學
07/01 17:28, 8F

07/01 17:28, , 9F
只是以"科學的角度"來看時~ 它與我們的經驗違背
07/01 17:28, 9F

07/01 17:30, , 10F
若秉持著"凡科學皆為真"的信念 便與神的信仰無異了
07/01 17:30, 10F

07/01 17:30, , 11F
但這不是一個科學的態度
07/01 17:30, 11F

07/01 17:34, , 12F
為了幫助駑鈍的我加快理解你所言的腳步
07/01 17:34, 12F

07/01 17:36, , 13F
請恕我延續你提的"老師諮商多年無解卻被觀落音瞬殺的
07/01 17:36, 13F

07/01 17:36, , 14F
例子
07/01 17:36, 14F

07/01 17:37, , 15F
若我說"這可能是因為病患的信仰遠勝過相信老師"
07/01 17:37, 15F

07/01 17:37, , 16F
因此才會被觀落音瞬殺"
07/01 17:37, 16F

07/01 17:38, , 17F
和我說 "根據這個例子...觀落音確實是一種治療'心理疾
07/01 17:38, 17F

07/01 17:38, , 18F
病' (我不知道這用詞是否合宜) 的有效途徑
07/01 17:38, 18F

07/01 17:39, , 19F
" 請問 從心理學的角度 我們該如何選擇這兩個假設
07/01 17:39, 19F

07/01 17:41, , 20F
我的舉例並不好 因為這兩個選擇並非互斥
07/01 17:41, 20F

07/03 02:13, , 21F
BaLaCan5566 講義可以寄一份給我嗎?
07/03 02:13, 21F

07/03 02:14, , 22F
在這裡看到這種討論 我覺得很有趣的
07/03 02:14, 22F
文章代碼(AID): #18QNVBOX (HCU)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8QNVBOX (H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