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核四

看板GreenParty作者 (+<><)時間16年前 (2008/01/15 19:11), 編輯推噓9(9014)
留言23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7 (看更多)
關於太陽能呢 有人說一塊太陽能板一生所發的電 跟製造它所需付出的能量高不了多少 太陽能發電本身效率就很低 效率10%算多了 矽太陽能板 矽的純度要99.99999%(小數點後五位都是九) 有學過熱力學就知道 Gibbs Free Energy跟Composition的關係圖 composition為零 斜率是無限大 也就是說要純化到這麼純的矽 耗費的能量是很大的 工業實際上就是將SiO2-->SiH4 然後將SiH4汽化 因為氣體才能利用擴散等方法將雜質分開來 可是氣化常溫為固體的物質所需能量真的很大 我聽專門作能源的教授這樣講 當然現在有新的光敏化染料電池(DSSC)取代矽太陽能電池 可能會好一點 關於風力我就不太清楚 不過風力有個問題就是 螺旋槳很吵 非常吵 所以螺旋槳不能像太陽能板那樣裝在每個家庭的屋頂 -- e = 2.7182818284590452353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8.44.240

01/15 23:44, , 1F
生質能的酒精好像能量比不上制造用的石油,只是比較好賣
01/15 23:44, 1F

01/15 23:47, , 2F
巴西好像還要伐林種甘蔗做酒精,因為已開發國家要用生質能
01/15 23:47, 2F

01/15 23:49, , 3F
環保(翻桌)
01/15 23:49, 3F

01/16 00:16, , 4F
伐林就不環保了 = =
01/16 00:16, 4F

01/16 08:57, , 5F
很遺憾這已經是事實,經濟落後的國家唯一能依賴的就是本身
01/16 08:57, 5F

01/16 08:57, , 6F
的自然資源,尤其是全球都在推生質能源,造成糧食作物價格
01/16 08:57, 6F

01/16 08:58, , 7F
不斷上揚,對這些國家(可能是全世界),可以賺錢的東西就在
01/16 08:58, 7F

01/16 08:59, , 8F
眼前,試問誰會不想去賺? 一定是砍伐森林獲得土地去種
01/16 08:59, 8F

01/16 08:59, , 9F
我個人認為生質能源一點都不環保
01/16 08:59, 9F

01/16 12:06, , 10F
風力發電造成的電磁波問題. 環保聯盟不知有無前往關心?
01/16 12:06, 10F

01/16 12:09, , 11F
95年公害糾紛損害賠償事件是裁定台電勝訴喔..
01/16 12:09, 11F

01/16 12:30, , 12F
目前商品化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大約15、16
01/16 12:30, 12F

01/16 12:33, , 13F
雖然美國有自設家用風電噪音擾鄰哀告判賠的例子
01/16 12:33, 13F

01/16 12:34, , 14F
但風機的轉速和螺旋槳還是差太多了,噪音不能比
01/16 12:34, 14F

01/16 12:38, , 15F
台灣地狹人稠.. 米國案例不適用:")
01/16 12:38, 15F

01/17 00:09, , 16F
該例就是發生於市郊社區阿,密度普通的集村
01/17 00:09, 16F

01/17 00:21, , 17F
樓上po個案例連結吧,用Google Earth看看距離多近:P
01/17 00:21, 17F

01/17 00:26, , 18F
就隔壁這麼近,請自行參考好萊塢電影謝謝
01/17 00:26, 18F

01/17 00:27, , 19F
我沒有要爭論什麼遠近,純認為螺旋槳比喻不太合適
01/17 00:27, 19F

01/17 00:36, , 20F
公害糾紛裁決委員會裁決書 http://0rz.tw/ec3zO
01/17 00:36, 20F

01/26 00:21, , 21F
聽說有不用矽用高分子材料的太陽能發電板 剛開始研究階段...
01/26 00:21, 21F

01/26 00:23, , 22F
生質能源部分 未來希望能走向非食用生質如廢食用油 纖維素做
01/26 00:23, 22F

01/26 00:24, , 23F
原料 給個情報
01/26 00:24, 23F
文章代碼(AID): #17Z9JUi6 (GreenPart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6 之 7 篇):
14
20
16年前, 01/13
10
20
8
22
6
17
文章代碼(AID): #17Z9JUi6 (GreenPa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