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獨家】AIT致函關切Uber條款爭議質疑蔡政府對外資不友善已回收

看板Gossiping作者 (得理饒人)時間5年前 (2019/04/27 15:49), 5年前編輯推噓13(17415)
留言36則, 14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30/32 (看更多)
※ 引述《away2233 (あたらしいせかい)》之銘言: : 你的論述由於你在台灣大車隊工作而顯得偏頗且不客觀 : ※ 引述《TonyQ (得理饒人)》之銘言: : : 對, 所以讓人貸款買一萬台新車過路給車行並趕上路, : : 其中就平台宣稱不少比例是兼差的, 這樣可以降低路上空車率. : : 這樣的說法如果說得過去, 那我想火力發電廠目的大概都是為了減碳了. : 首先 一萬台新車?你沒有拿到uber提供的數據 : 單就uber說有10000多名駕駛 就能有這樣的言論 就很無言 10000 名代僱駕駛是 Uber 自己說的. https://bit.ly/2ZF3nQP 雖然我的確也是對這數字充滿著很多問號, 但那就去問 UBER 囉. 有沒有人買新車投入這個產業, 這個你去問問就知道啦, 而且看 UBER 出來廣告的每個代僱駕駛都說自己有車貸. 可能我被 UBER 的廣告跟各種訊息誤導了. 總之, 讓人買新車上路來營業, 到底降低了什麼空車率啊? Uber 不是主打共享嗎? 共享了什麼? : 多少新車投入uber 我不知道 但就路上辨識跟猜測(看是不是近年出的車型) 大概是3-4成 : 是多數或少數不去辨解 : 因為不管新舊車 是不是閒置車輛運用 都是看每個uber使用者 : 在每個時間點有沒有降低空車率 這我也不知道 uber有數字 但不會告訴我們 : 我們只能根據開車的感覺 和uber的活動去推測 : 所以這跟火力電廠有關係可以來舉例?? :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當使用uber的乘客 如果不讓司機等的話 : 因為app操作 是可以減少在路上停頓(設導航、結帳)的時間 如果你是 UBER 司機, 有沒有乘客讓司機等我相信你最清楚, 這種但書就不要拿出來讓人笑了. 去問 Uber ~ 我們都是引用官方數據. 另外 APP 整合導航跟結帳這些對小黃都不是問題, 我們新一代的車機早就都做到了. : : 這所有電子派車的計程車業都做得到, 問題真正的點在供需. : : 不要談兩大尖峰(早上七點到九點,下午五點到七點), : : 半夜你一萬台車去路上, 也能空車率這麼低就厲害了. : : 你談這件事情是假設那裏有源源不絕的任務, : : 但現實是: : : 1. 任務聚集在尖峰時間, 所以非尖峰時間任務數就是不夠養活這麼多台車. : : Uber 的厲害之處是他尖峰會加價, 所以司機靠跑尖峰可以多賺點錢,離峰他就不用跑了. : : 但離峰難道沒有運輸需求嗎, 還是有的, 那些運輸市場是被小黃填補的. : 這就是你把計程車想偉大了 : 首先uber尖峰會加價? 那就是把消費者當白癡 不能依uber司機看到有加乘而自high : 還是要考慮到實際價格 與乘客對這段行程願意負擔的最大車資 事實上有沒有加價, 需要我截圖給你看嗎? 我手上有好幾張我自己測試有加價的截圖, 這還只是隨便截一截而已. 有或沒有, UBER 的乘客一定很清楚. 你現在是宣稱 UBER 尖峰時期沒加價嗎? 如果尖峰會加價就是把消費者當白痴? 這你說的, 不是我說的喔. : 而所謂的離峰時間 需要考慮的是該區域 有需求人的使用習慣 : 簡單來說在趕時間臨路出差的 首先考慮的是路招 而不是等待uber : 在離峰時間 有些較偏遠地方 價格比例比尖峰還貴 : 因為他們有需求 在叫車方面因某種原因選擇uber : 所以 離峰的運輸需求 不完成是計程車所填補 靠北啊, 路招不是由計程車填補難道是由 UBER 路招填補喔. : uber在尖峰時間多賺 在於使用uber的司機在乘客還未下車前 : 就能知道乘客下車後該往那邊走接下一位乘客 這就背娃娃, 後面有講. : 而且 為何你要執著於一萬台車 : 在每個時間點流動的車輛是uber 有告訴你嗎?? 只有你會推估, 我們不會嗎? : 以雙北來說 推論大概會是2-3000台車在早上 因為怎麼跑看到的都是那些車號 : 但是 不代表2-3000台車在雙北就飽合或不飽合 : 天氣 星期幾等種種因素都是變動的原因 你看不到數據我看得到, 我直接告訴你超過啦, 光大車隊就超過這數字了. 天氣當然是因素, 但我從按建估記目前 UPBOUND 大概就是一萬台左右. 就算是天氣加尖峰, 也差不多最多就是這個情況. : : 2. 如果你能一萬台車去開半夜, 開過年, 開連假, (這是計程車業的淡季) : : 都能源源不絕有 case, 而且到了小黃的整體規模(八萬台), : : 都還能有源源不絕的case, 那表示市場需求至少是現在的十倍. : 首先 你要考慮人群移動與計程車營運範圍 : 半夜 過年 連假 都還會是有源源不決的case 但是礙於個人習慣或法規 : 計程車無法有效的提供需求 : 明顯的是過年和連假 因為計程車被要求區域性 而無法在區域需求變更後提供服務 : 但如果算法規鬆綁 結果會怎樣 我也不知道 你說的沒有錯, 這也就是我的主論述, 案件不是永遠都是滿的. 那為什麼要假設 UBER 隨時隨地都可以背娃娃. 而不會有 UBER 司機停在路上空等案件的情況? 只要有人營業沒有案件, 就是空車, 就是空等. 案件跟案件之間的間隔並不是很重要, 事實上在有叫車平台的前提, 尖峰時間的空車率就算是小黃也是很低的. 舉那個所謂 40% 的空車率是很多綜合因素算起來的. 重要的是尖峰時間跟離峰之間的, 跟進入離峰時間之後, 任務的分配才是決定這個產業空車率的核心. 只要後面還有任務, 空車率都會很低. 不管無縫的時間是 3分鐘還6分鐘. 怕是怕等下一個任務等很久. 而這通常發生在離峰時間而非尖峰時間. : : 你今天在談的都有兩個很重要的前提, : : 一個是任務數比車子需求的總數多, 一個是 uber 的車數不會再成長. : : 以台灣大車隊的數據來看, 台北市尖峰時間需求的總任務數,大概是一萬台上下, : : 所以只要車數超過這個車數,就一定會出現空車跟閒置, : : 這才叫數學, 這才叫模型. : : Uber 或許可以用更少的車載更多的趟次, 可是這其實是我們也做得到的. : : 那為什麼計程車業不做, 因為選擇計程車的人講求效率, : : 我們家就是做快速運輸,你叫車多數情況我們三分鐘可以到. : : 而且多數情況下你到了就是上車直奔目的地, : : 老經驗的司機會帶你走順利的路. : : 你等個車還要當寶寶等前面一個人慢慢來接你, : : 這樣的體驗對你來說不見得是好事. : : 而且考慮到[取消]的影響, 這樣是不是真的有降低空車率還是個問號. : : Uber 現在能運作的前提是基於現在的車數跟現在的市場, : : 他在持續膨脹下去, 自然這些假設都會被打破. : : 這也是為什麼計程車業一直在強調總量管制. : : 就算砍計程車業的牌給Uber都好, : : 路上車子多任務沒有車多, 就一定會有空車. : : 這種最簡單的 ABC 都不知道的人到底是在講什麼. : uber的實際總上線數目前是處於一個平衡的狀態 如同你知道的有人進有人出 : 是由自由經濟來完成供需的平衡 不會跑或不能在有效率時間跑或各種因素來淘汰 真的喔, 所以 Uber 沒有在過去一年車數大幅擴增嗎? 你真的相信他不會繼續擴增嗎? 現在是現在, 以後呢? 你是 Uber 嗎? 他可以說漲價就漲價, 說打折就打折, 他可沒說他不擴大市場呢. 所以啦, 如果到時候沒效率了, 你覺得這些頭洗下去的司機是會在路上跟他耗, 還是離開市場? 那時候還有現在我們在談的空車率的議題嗎? 更何況, Uber 在現況的離峰, 空車率也未必就是低的啦. : 雙方的營運因現在的科技帶出的統計數字都是為模型 : 中間提到的效率是沒錯 所以當乘客一上車後說趕時間 我們都會建議乘客搭taxi : 但是 問題在於消費者對車和駕駛人的厭惡 : 台灣的消費者有一部分是不想搭大眾運輸 卻更厭惡搭計程車的 : 把問題規在總量管制 是個避重就輕的逃避 : 在交通部的大數據上 根據國外人口比例與計程車關係 : 在雙北一直都有司機需求的缺口 : (交通大隊上課時ppt內容) : 真正的問題是一部分消費者對計程車的不信任或不便性 : 例如不給刷卡、車內味道等 所以台灣大車隊推出多元計程車, 主打就是支付簡便服務差異, 多元計程車我們也有上千台, 沒有比較輸. 至於 Uber 陣營很喜歡說的是小黃自己都不喜歡多元計程車, 我要說的事情是, 多元計程車跟小黃就是不同市場, 而時至今日, 台灣大車隊的多元計程車是史上新高, 小黃隊員數也是. 兩個的分業競爭跟分業經營, 我們是成功的區隔出來了. : 台灣計程車業在2017年初 uber與租賃車業合作 就是抱持者這種看衰的態度 : 所以當時不抗議 這種滿足條件合法 現在uber做起來了才開始抗議 : 利用計程車司機沒有瞭解事實的能力去操作意識型態 不好意思喔, 計程車業一直都是認為這是不合法的. 你可能誤會了,也一直都有在抗議. : : 其實客人多數不願意付費搭, 然後那些客人通通被比較便宜的小黃接走. : : Uber 的動態費率完全是基於欺負小黃的角度處理的. : : 因為尖峰時刻我們自己也車子不夠載任務, 但我們還是盡力的全都載了, : : Uber 可以說他價錢比較高所以你不爽不要搭, : : 我們就只能苦哈哈的載 Uber 不要的客人, 還要被嫌叫不到車. : : 要記住到底是誰撐住了當時的交通, 是他x的小黃, 不是 Uber. : : Uber 支持者的這種論述, 總假設沒有 uber 他們就不會搭計程車, : : 現實世界根據數據完全不是如此. : 苦哈哈?盡力載? 你在說什麼 : 有case會苦 不想載可以休息阿 台灣計程車是屬於掛車行 車主為自營體 : 想跑時間本來就是自由 : 盡力載 一次就一個單位而已 且是在交通法規之下 : 還是你在為計程車不守交通號誌和規則在解套 : 把超速 闖紅燈 蛇行等合理化 並咎責於消費者 可能對於 Uber 司機不太能理解, 要背負一個月數百萬運量的意義是什麼吧. 我們如果不盡力要求隊員承接任務跟做好隊員管理, 每個月就會多好幾十萬人到不了他們想去的地方. 裡面可能還有急著要生產的媽媽, 有急著要帶小孩去急診的父母, 有家裡急著要回家看家人最後一面的人. 各種故事都在計程車中上演, 這些人他盡力去載乘客, 是為了讓乘客安心跟盡快的去到他們要去的地方. 或許有些時候我們讓乘客失望, 但更多的時候乘客是讓我們送到目的地的. 你一句不爽不要載, 在你眼裡可能只是自己賺不賺得到錢的問題, 那消費者到不到得了目的地大概不是你在意的. 至少那不是我們的服務態度. : : 在車隊一樣用派遣任務來制裁司機, 他白目就不給他乘客叫的case, : : 司機普遍半數收入以上靠車隊任務, 所以車隊任務對司機的制裁力一樣很強. : : 這題的問題是乘客願意多少的比例選擇叫車, : : 每次路招都是在給個體戶更多空間去妥協更爛的服務. : : 另外 Uber 在非尖峰時期就是用低價來吸收計程車的服務, : : 不然非尖峰時期大家服務都是過剩的,這種商業手法固然無可厚非. : : 但也不用拿來打自己臉吧. : : 至於抽成, 喔, 所以計程車可以只抽 10% 12% 的費用就可以過活, : : Uber 一定要抽到 25% 平常還要打折比較便宜, : : 是因為他們效率比較好, 成本比較低. : : 這種有趣的成本論述我還第一次看到, : : 不愧是東芝賣夏普的米達. : : 真的有效率比較好, 就不要抽司機那麼多啦. : : 有關抽成分析,可參考錢文 : : https://www.facebook.com/tonylovejava/posts/10219406208011596 : 派遣任務來制裁司機 這就是最垢病的不透明 靠北啊, 我們家的即時派遣就是按 GPS 距離進行派遣, 空排點的規則也人人清楚, 任何一個司機認為派遣不公平都可以來找我問. 即時比距離, 搶標就是誰先按誰先贏, 空排比排隊, 所謂的制裁就是停派直接告訴你不給你任務. 這套制度絕對比你 Uber 強派來得透明一百倍啦. : 你說他白目 也許也只是他不是直屬車隊 我們家就只有大車隊、多元計程車及城市衛星, 有什麼好直屬不直屬的? : 車隊任務對司機的制裁力一樣很強->更顯得大車隊司機可憐 沒 Uber 可連, 連工會都組不起來, 不爽 Uber 還沒地方可以跳槽, 不爽大車隊的好歹還可以去其他車隊或年資到可以改開個人車行. : 明明是自己買車 拼路招 排班 卻得要屈就於車隊命令 : 抽成 大車隊廣告收入10%稅 明明廣告滿車爽到的不是司機 : 抽司機的10-12% 繳20%稅 卻是賣台灣大車隊招牌的低成本生意 廣告收入是用來提供各類設備給司機, 降低對司機的費用, 而且我還是那句話啦, 好歹我們賺的不是司機的錢, 是廣告主的錢. Uber 如果有本事做廣告來少抽 5% 就好, 我相信司機就會很感謝他們了, 這題我來打他們也就不會這麼痛了. 這是我們對司機的努力, 被你說成不分佣, 真是有意思. Uber 抽 Uber 司機 25% 還打折要 Uber 司機吸收, Uber 司機來嗆我們抽 10% 合理服務費的,天底下哪有這種道理. : 想做價格戰還要司機吸收 大車隊在多年前計程車業折扣大戰以後, 55688 這個品牌從沒做過價格戰. Uber 倒是做過, 還被司機揚言退出服務呢. : uber的成本有沒有低 我認為是沒有 效率也只能說是大部分比較好 : 但 每個討戰的計程車業都認為跑uber的司機和uber不用繳稅 : 以現行uber多數抽為28%來說 5%司機營所稅 3%車行處理費 這你說的不是我說的~ : uber自己本身因為為境外電商 剩於20%車資內要繳30%的稅 : uber給乘客的折扣和給司機的獎勵也都包含在內 : 要批評uber賺很大也先搞清楚財報 我從沒說過他們沒繳稅, 誰說的你去找誰去, 不要把我沒說的話塞到我嘴裡. 我說的是他們的司機比較可憐被抽比較多, 來計程車可以賺比較多, 請問我說的有錯嗎? 那他為什麼要是境外電商, 為什麼他不落地呢? 2015 年就要求他落地了啊. 他 : : 所謂的動態加價大數據, : : 實際上就是[該區還在營業的司機有多少]當加價依據啦.什麼大數據. : 這當然是參數模型之一 不然區域內司機數量不加的數據有意義嗎! 不是參數模型之一耶, 是核心參數喔. : : Uber 合法兩年也沒打趴真正車隊管理的計程車,他們收入還贏 Uber , : : 他們幹嘛加入一個會隨便無預警調整收費項目, : : 會無預警宣布打折司機吸收的司機平台. : : 我們家倒是吸收了很多從 Uber 覺醒的司機, : : 現在多元小黃都有, 洗可以抽高成的新手入行是可以. : : 但總是會洗完的, 你說是吧. : 所以 何必在電視 網路 論壇上洗風向呢?? : 還要聚眾去抗議@@ 讓計程車司機好好去賺錢 真的要抗議 車隊員工步行過去就好了 因為有一票人踩過來啦. 今天如果沒人來找小黃麻煩, 誰在這無聊回文啊. 把 Uber 講的英明神武效率超凡, 還不准人回嘴喔. : : 另外既然很喜歡用良民證來打營業登記證, : : 目前營業登記證是有法規要求要貼在椅背後的啦. : : 良明證要不要做在app讓大家看還是做在哪裡讓大家看. : : 不然那張國王的良民證是不是存在, 還真讓人覺得是個問號. : : 空車率本質上的問題, 就是交通運輸是有尖峰的, : :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只能透過一定的彈性調配來讓某些司機分流營業. : : 俗稱的背娃娃(一個任務接一個任務), : : 沒辦法解決空車率的問題, 因為那並不是空車率的本質. : : 空車率的主因叫做[離峰時間供過於求], [尖峰時間求過於供], : : 連這個都不知道的人, 到底是在跟人嘴什麼. : 這就是把政府當白癡的言論 : 有一種東西叫稽核 現在政府風向是在那邊 : 會對uber和租賃車業放鬆 唉~~ : 不過 政府也的確對另一方業者蠻放鬆的啦 : 不然 營登與駕駛不同人 喊價 拒載短程和偏遠地區 開後車廂加價等 : 怎可能會抓不到 至少也該抓一兩個上新聞去警惕才對 一直都有在抓啊~ 我們家每個月也都會退隊數十個素質不好的司機, 我相信 Uber 也一樣很多人被逼退. : 把議題打在尖離峰和空車率 : 這是現在雙方都無法有效解決的問題 你先看清楚我回文的原文好不好, 先講空車率的不是我喔, 我只是出來靠北背娃娃所謂可以減少空車率的做法, 實際上只是個幌子. : 就算是兼職使用uber的一般上班族 上下班時間也是要去上班 : 頂多早起順風接一兩個開到公司而已 : 但是該怎麼解決 是每一位司機自己要去想辦法的 : 如同你知道 日本計程車有部分是屬於受僱 : 但是台灣的計程車與代僱駕駛 幾乎都是屬於算"自行創業" : 要踏入這一行 就應該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這我倒是完全同意. 所以我的角度就是說明機制, 說明問題.大家來把問題越戰越明. : 103-1的修法 如果是在uber宣佈與租賃車業合作前或同時提出並修改完成 : 這大家都沒話說 但是在一年後 見到uber影響計程車業獲利才抗議要修 : 這很明顯的目的 在民主法制的國家下並不可取 當年他們的意思是租賃車自己招募跟訓練司機, 租賃車進行管理, 由 uber 來派, 誰知道 uber 會搞成 uber 招募司機, uber 進行管理, 租賃車只剩掛牌. 要說影響計程車業獲利, 說真的早就影響了很多個人車行跟地方戶. 但今天真正的問題是 Uber 2017 年的法遵評估裡面, 忽略了租賃車業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 在那個地方被打穿了. 不過這是交通部的事情, 本質上我是認為核心問題在總額管制. 但如果計程車業可以不跳錶改採事先報價制, 說真的我個人覺得也蠻好的, 就看接下來中央想怎麼做囉. 計程車業如果真的能那麼呼風喚雨, 當年多元計程車業立法, 台灣大車隊是主張多元不應該跳錶直接採報價的, 我們也沒有打下這個戰場啊. -- 之間的世界,反抗軍啟蒙軍的交集 帶著 Android 去旅行、去發現 在身邊渾然不覺的 另一個世界。 全世界,都是我們的 足跡與遊樂場。 ~ The world around you is not what it seems. ~ http://ingress.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1.44.18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56351381.A.10D.html ※ 編輯: TonyQ (61.231.44.182), 04/27/2019 15:53:22 ※ 編輯: TonyQ (61.231.44.182), 04/27/2019 15:54:08 ※ 編輯: TonyQ (61.231.44.182), 04/27/2019 15:56:45

04/27 15:55, 5年前 , 1F
Uber加價個人覺得合理 巔峰時段的市場價格本來就會波
04/27 15:55, 1F

04/27 15:55, 5年前 , 2F
動 這樣也可以帶動替代市場的計程車市場 沒什麼不好
04/27 15:55, 2F
這我同意啊, 但 Uber 自己要清楚是計程車在承接他的替代市場, 台灣如果沒有小黃, Uber 自己也很難存活.

04/27 15:56, 5年前 , 3F
計程車業獲得那麼多補助 那問什麼不強制所有計程車包
04/27 15:56, 3F

04/27 15:56, 5年前 , 4F
含個人車行都加裝GPS?
04/27 15:56, 4F
我們家是每一台都有啦, 其他家我就不知道了. 就我所知車錶應該裝錶都有, 問題應該不在 GPS 本身, 而是[誰來收集跟查詢這些 GPS] 的這個命題上。 ※ 編輯: TonyQ (61.231.44.182), 04/27/2019 15:58:31

04/27 15:57, 5年前 , 5F
講那麼就是舊有產業被服務更好更有效率的營業模式打爆
04/27 15:57, 5F

04/27 15:58, 5年前 , 6F
所以跟政府哭哭而已
04/27 15:58, 6F
我原文在強調的其實就是他服務的面相跟我們的面相有所差異, 所謂的[更有效率]不過是市場中的子集. 他的確是更滿足了這個市場中的一部分的人, 但整體來說他是不是[更好]、[更有效率], 我認為不是. ※ 編輯: TonyQ (61.231.44.182), 04/27/2019 15:59:37

04/27 16:04, 5年前 , 7F
所以能刷卡嗎 不會被碎嘴嗎 可以別違規嗎 可以別吃
04/27 16:04, 7F
我們家車資非現金佔比 20%, 不然你就搭多元嘛, 多元你不刷卡還很困難咧. ※ 編輯: TonyQ (61.231.44.182), 04/27/2019 16:05:10

04/27 16:04, 5年前 , 8F
檳榔嗎 可以不要當流氓嗎
04/27 16:04, 8F
我們家如果有抽菸吃檳榔的都是直接掰掰 ※ 編輯: TonyQ (61.231.44.182), 04/27/2019 16:08:04

04/27 16:09, 5年前 , 9F
UBER沒進來台灣原本的計程車也不會進步 更何況你強調的
04/27 16:09, 9F

04/27 16:09, 5年前 , 10F
車機全台灣是多少計程車有 出了大城市計程車又不是路邊
04/27 16:09, 10F

04/27 16:09, 5年前 , 11F
招還不是要叫 他要不是更好台灣車機會進步? 現在全台計
04/27 16:09, 11F

04/27 16:09, 5年前 , 12F
程車有裝的多還是沒裝的多
04/27 16:09, 12F
我們家大概就兩萬台吧, 20%.

04/27 16:11, 5年前 , 13F
這麼有競爭力,幹麻怕uber
04/27 16:11, 13F

04/27 16:12, 5年前 , 14F
因該是要求政府不要限制計程車阿
04/27 16:12, 14F
我回的這幾篇哪裡有怕 uber 了?.? 只是小黃被罵, 出來講清楚要罵也要罵準啊~

04/27 16:13, 5年前 , 15F
因為他自己也知道其他計程車太廢他可以屌打 要不是有UBE
04/27 16:13, 15F
※ 編輯: TonyQ (61.231.44.182), 04/27/2019 16:14:28

04/27 16:13, 5年前 , 16F
R他不用進步就打趴其他計程車了
04/27 16:13, 16F

04/27 16:15, 5年前 , 17F
04/27 16:15, 17F

04/27 16:25, 5年前 , 18F
支持55688先把其他車行併光
04/27 16:25, 18F

04/27 16:30, 5年前 , 19F
支持你們家的把其他家的併光XDD
04/27 16:30, 19F
其實說認真的, 管一千台, 管六千台, 管一萬台, 管兩萬台, 每個階段的規模跟挑戰都不一樣. 併或許容易, 管也是要因應規模發展出新的做法, 你看 Uber 早期車數少品質相對就好管, 現在就相對難管. 無論如何, 不管要支持 Uber 也好, 計程車也好. 若真的想推進計程車市場前進, 除了有充分管理的機場跟高鐵排班點以外, 用叫車替代路招, 才會讓車隊更容易去進行管理的. 也才讓我們跟司機談判時, 可以更有力量. 如果這個車隊做的不好, 那就再找一個車隊來做, 總是會做的更好的. ※ 編輯: TonyQ (61.231.44.182), 04/27/2019 16:33:30 ※ 編輯: TonyQ (61.231.44.182), 04/27/2019 16:34:13

04/27 16:44, 5年前 , 20F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會出現,管理才是重點
04/27 16:44, 20F

04/27 16:54, 5年前 , 21F
看到有員工在幫腔小黃 從今起應該永遠不會搭台灣大車隊了
04/27 16:54, 21F
我們尊重每個乘客自己的選擇. ※ 編輯: TonyQ (61.231.44.182), 04/27/2019 17:17:14

04/27 17:19, 5年前 , 22F
好的
04/27 17:19, 22F

04/27 17:24, 5年前 , 23F
小黃就是廢
04/27 17:24, 23F

04/27 18:15, 5年前 , 24F
想請問一下為何你們的多元要抽15%,但是小黃不用呢?
04/27 18:15, 24F
多元是 12% , 3% 是金流手續費不是公司抽的, 小黃如果有用非現金交易也是會收的. 多元 12% 相對的是每個月不用交月租費跟其他費用 , 小黃每個月都有固定月租費, 每趟抽十塊. 簡言之, 小黃有最低要收多少錢的制度, 多元沒有純按比例抽成, 所以看大家需求跟目標決定產品標的. 小黃如果跑的趟次少, 抽的是比 12% 多一點, 只是跑越多分攤起來抽越少. 這裡面的算式有興趣可以再好好算, 但基本上處於一個各有擅場的情況 ※ 編輯: TonyQ (61.231.44.182), 04/27/2019 18:57:35 ※ 編輯: TonyQ (61.231.44.182), 04/27/2019 18:57:50

04/27 19:49, 5年前 , 25F
是不是我拍到司機在車內吸煙就掰掰?(無乘客)
04/27 19:49, 25F
對, 歡迎來檢舉.

04/27 20:07, 5年前 , 26F
多元無法路招收入因該比小黃差很多吧?
04/27 20:07, 26F
因為 55688 任務數還算夠, 我看有些多元可以一天跑到二十幾趟, 是不會到跟小黃差很多 (如果真的覺得差很多的司機就會去轉小黃了). 不過任務還是有蠻大的城鄉差距, 這就還是要整體來看, 有些區域的確叫車量比較少就會比較辛苦~ ※ 編輯: TonyQ (61.231.44.182), 04/27/2019 20:20:20

04/27 20:19, 5年前 , 27F
04/27 20:19, 27F

04/27 22:03, 5年前 , 28F
請問多元跟小黃時薪約多少呢? 一禮拜平均值不講最好
04/27 22:03, 28F
這問題要看你一天跑幾個小時, 因為如果基本趟數沒過門檻的話時薪很難高. 正常情況假設一天跑10小時的話, 基本上新手說保守點約收在 3000-3500 之間. 我們就不說機場之類比較碰運氣的趟次, 我會抓差不多是在 280-330 之間. 不過基本上老手都會培養自己的客人來確保收入, 所以實際上的待遇高低落差還是蠻大的. ※ 編輯: TonyQ (61.231.44.182), 04/27/2019 22:43:07

04/27 22:51, 5年前 , 29F
多元跟小黃都一樣?
04/27 22:51, 29F
假設營業時間都是十個小時來看,目前沒有顯著差距。 ※ 編輯: TonyQ (61.231.44.182), 04/28/2019 09:46:52

04/28 09:50, 5年前 , 30F
這個平均收入明顯比uber司機還要少啊!
04/28 09:50, 30F
我說的是新手的保守收入, 你說的是平均收入, 至於比 Uber 司機多還是少, 你真的去跑跑看就知道了. 一樣的時間下, 跑小黃很難比 Uber 少. 你去看 Uber 說可以超過這個數字的, 大多一天都跑接近12小時, 我講的前提是只跑十小時. 你願意跑到十二小時, 這邊的時薪也可以提升. 這前提還是沒碰到機場之類的長趟, 只跑一般的. 所以說, 這題的複雜度就在於, 他不是單純的時薪多少角度來算, 而是用營業的樣態來分類待遇. 你挑的點位, 你接案的時間位置都會影響你的收入. 我並不喜歡唬爛別人, 所以我挑了一個保守的算法, 你要拿別人不保守的算法來比, 我是沒意見. 但我還是那句話, 真的來跑就知道. ※ 編輯: TonyQ (61.231.44.182), 04/28/2019 13:24:08

04/28 15:34, 5年前 , 31F
跑久一點時薪變高我覺的很奇怪
04/28 15:34, 31F

04/28 15:35, 5年前 , 32F
難道跑5個小時時薪300跑15個小時時薪會變成500嗎?
04/28 15:35, 32F

04/28 15:37, 5年前 , 33F
而且我問的是大數據平均,不用拿特別高跟特別低的來
04/28 15:37, 33F
會這麼問就表示你不熟這各行業. 其實會喔, 因為每天任務會集中在兩個尖峰, 你趕時間的時候再長你都坐, 不趕時間的時候可以悠閒轉車再轉搭, 所以長短趟有時間分布的區間差異, 跑的時間長短對這件事情影響很大. 我打個比方吧, 假設有人專跑假日, 跟有人專跑平日, 他的收入就會不同. 再打個比方吧, 白班跟夜班的收入分布也會不同. 這題上目前算總平均沒有意義啊, 就跟你去算國民所得平均, 本質上是沒有意義的. 因為算不出所謂的小時這個單位, 如果用任務本身來算的話, 是算不出任務跟任務之間前往的時間成本. 怎麼算都會少算. (這是一個非獨立事件) 在這樣的前提下你很難算出一個所謂的時薪, 除非再取估計值, 但取估計值就又回到原本的命題. 如果我們今天算的是每個任務的平均, 那算得出來, 算時薪還真的是很難整體來算, 只能估算. 是說如果真的要有參考價值, 要算也應該算中位數跟四分位差, 不過那個模型上太難算, 如上所述, 我還沒找到好的算式來算. 另外小黃的成本公式裡面有一個定額的[月租費], 可以被任務攤提, 所以跑越多趟月租費的成本越低. 這也是為什麼跑越多時薪會越有差異. 多元沒有這個費用, 不過呈上論述, 也得考慮他所跑得時段的影響. ※ 編輯: TonyQ (61.231.44.182), 04/28/2019 22:15:42

04/28 23:04, 5年前 , 34F
所以跑的時間越長時薪越低阿!
04/28 23:04, 34F

04/28 23:04, 5年前 , 35F
你怎一直在鬼打牆
04/28 23:04, 35F

04/28 23:05, 5年前 , 36F
只跑精華時段的司機時間短時薪高不是嗎?
04/28 23:05, 36F
我這幾天文章都有寫, 正常通勤日一天有兩個精華時段, 你得跑得夠長才跑得到兩個精華時段. (也有人是專跑兩個精華時段, 分兩班跑, 中間休息.) 無論如何, 要跑滿兩個精華時段, 起跳就是十個小時. 不是我鬼打牆, 是我很努力地想解釋給你聽. 但你只想看你想看的結論. XDDD 當然下雨這種偶發性的尖峰就先不論就是了~ ※ 編輯: TonyQ (61.231.44.182), 04/29/2019 00:41:36
文章代碼(AID): #1Sn0cL4D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0 之 32 篇):
文章代碼(AID): #1Sn0cL4D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