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去中國史?變東亞史? 歷史新課綱大翻轉已回收

看板Gossiping作者 (大大!)時間5年前 (2018/08/09 18:39), 5年前編輯推噓5(6121)
留言28則, 14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7/55 (看更多)
------------------- ※ 引述《sunine6488 (chenlin)》之銘言: : 要強勢過關?還是為了要快刀斬亂麻? : 依據草案,12年國教新課綱高中歷史將不再分台灣史、中國史及世界史,而是分出3個分 : 域:台灣、東亞及世界,一改過往大量中國史內容,從原本的1.5冊內容縮減為1冊,並將 : 中國史改放在東亞史的脈絡下討論。 : 採主題式 老師:過於省略歷史脈絡 : 舊課綱的歷史科編排方式,是按照年代或朝代的順序排,比如中國史分成「先秦時代」、 : 「秦漢至隋唐」、「宋、元、明與盛清」等。新課綱則用主題式的方式分單元,比如中國 : 相關主題有4個單元,「中國與東亞的交會」、「國家與社會」、「人群的移動」和「現 : 代化的歷程」。 : 依據課綱草案內容,國中及普高必修的歷史課程採分域架構,從人民的主體觀點出發,以 : 由近及遠、「略古詳今」為原則規畫。 : 但像是石器時代、夏商周三代都消失,內容也著重文化史、制度史,政治史的部分幾乎都 : 沒有了,有教師擔心「過於省略歷史脈絡」,恐讓學生難以完整吸收,老師補充勢必得要 : 加強。 : 陳培豐:觀點不一樣 可以看到更多元 : 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研究員陳培豐表示,他所做的研究也都是用東亞的觀點去看中國文化 : ,例如用東亞的架構看漢字、漢文等等,「觀點不一樣,可以看到更多元、複雜的東西」 : ,且從中國起源的事實是不會變的。 : 到了21世紀的今天,已有很多混雜的歷史現象。陳培豐舉例,中國和越南、韓國產生很多 : 交集,關係也更多元、複雜。任何一個大的文化,一定會產生很多分支,造成很多新現象 : 或新主體,「包容進來一起看,或許可提供另一個思考的方向或答案。」 : 台北市中山女中歷史教師邱永春指出,目前的高中歷史課綱,中國史、台灣史和世界史都 : 很完整,現在改為主題式,變得「支離破碎」。完整的內容落在國中端,但學的是比較粗 : 淺的內容,高中應該是要加強學生歷史能力的階段,但現在又變成全部是主題討論。 : 「就算是主題式教學,還是要有歷史脈絡。」邱永春舉例,一旦離開了歷史背景,怎麼談 : 族群?例如,討論族群融合,學生還是要有「編年」的觀念,但在新課綱缺乏背景知識的 : 情況下,就得靠老師額外補充,「老師和學生要做的功課都會更多」。 從國中到高中,學測/基測社會科我沒拿過滿分以外的分數 指考歷史是全國前3%內,分發還分發到116歷史XD,我應該比八卦版推文底下99%的人還要 懂 石器時代的東西是可以拿掉沒錯,我覺得台灣史史前的部分也可以拿掉。畢竟與歷史脈絡 以及整體的理解性幫助並不大 夏商周刪掉就不太妥,單刪夏朝用口述帶過我覺得合理,夏朝的相關考古文獻也很有限 但從殷商開始就進入信史時代要,砍這個實在沒什麼道理 如果按照本篇新聞所說的方法刪除,那勢必得從春秋開始講起,但刪除周代歷史卻要從春 秋開始講起那豈不是詭異到極點嗎... 另外,本篇新聞中老師的觀點我覺得最有道理,以編年方式學習對於歷史脈絡的理解與記 憶絕對比較簡單。 新課綱如果以單元式學習對學生不論是理解上或者是記憶上會是一大挑戰 另外,東亞文化圈加上越南的歷史和中國密不可分,而台灣的文化基本上還是以漢文化為 主(不然過甚麼中秋、端午、新年、七夕,吃甚麼粽子,拜甚麼關公....),所以中國史仍然 有學習必要性。 -- You've got it set to M for Mini. When it should be set to W for "WUMBO"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5.217.9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33811156.A.0DA.html

08/09 18:40, 5年前 , 1F
只想過聖誕節和萬聖節
08/09 18:40, 1F

08/09 18:41, 5年前 , 2F
你會被噓沒有台灣價值
08/09 18:41, 2F

08/09 18:41, 5年前 , 3F
沒學美國史還不是照樣過聖誕節 必要性?
08/09 18:41, 3F
你這個就標準的歷史沒學好還想越級打怪XD 請問聖誕節原自於美國嗎? 講歐洲史還差不多

08/09 18:42, 5年前 , 4F
推這篇
08/09 18:42, 4F

08/09 18:42, 5年前 , 5F
萬聖節即使有商家推動,也在台灣推不開
08/09 18:42, 5F

08/09 18:42, 5年前 , 6F
鐵器時代以前的歷史砍掉都沒差吧
08/09 18:42, 6F

08/09 18:43, 5年前 , 7F
最多就是英語補習班和幼稚園在玩啊
08/09 18:43, 7F

08/09 18:43, 5年前 , 8F
直接減少總時數 歷史根本不重要
08/09 18:43, 8F

08/09 18:44, 5年前 , 9F
鐵器時代以前的史前文明全世界都可以說大
08/09 18:44, 9F

08/09 18:44, 5年前 , 10F
同小異,所以史前其實只要上一次就好
08/09 18:44, 10F

08/09 18:44, 5年前 , 11F
除非遷徙圖有更多證據,不然也只是帶過
08/09 18:44, 11F

08/09 18:49, 5年前 , 12F
夏商周跟台灣什麼關係?你該不會說中秋
08/09 18:49, 12F

08/09 18:49, 5年前 , 13F
端午是夏商周時代發展的吧?
08/09 18:49, 13F
請問歐洲史中的羅馬史、希臘史跟北美有甚麼關係,為甚麼美國學生要學歐洲史?

08/09 18:49, 5年前 , 14F
刪減增加什麼都無所謂
08/09 18:49, 14F

08/09 18:50, 5年前 , 15F
最主要是要脫離中國近代史那種被害者
08/09 18:50, 15F

08/09 18:50, 5年前 , 16F
中心的國恥教育
08/09 18:50, 16F
不錯 現代的課綱已經跟幾十年前差異很多了,有在往這方向走沒錯

08/09 18:57, 5年前 , 17F
歐洲史重要阿,應該跟東亞史同樣篇幅,
08/09 18:57, 17F

08/09 18:57, 5年前 , 18F
中國史放其中一節
08/09 18:57, 18F
你覺得歐洲史重要 那文化來源起源地中國史就不重要? 你現在打的中文就來自商代的甲骨文知道嗎 國文論孟佔很高一部分比例,結果論孟裡面周禮是甚麼下面學生全部不知道..... 課程的連貫性本來就很重要

08/09 19:32, 5年前 , 19F
中國史不能不學啊 跟台灣史那麼相聯
08/09 19:32, 19F
文化和政治明明就是可以分開的事情,卻有一堆不用腦的人覺得跟中國有關的東西就該全 面丟棄,甚至講出故宮的東西該全部給中國;我們不需要這種話....。 ※ 編輯: Wumbo (140.115.217.99), 08/09/2018 19:37:31

08/09 19:36, 5年前 , 20F
改完之後就變成國高中分流了
08/09 19:36, 20F

08/09 19:37, 5年前 , 21F
國中維持編年史教學 高中改主題式
08/09 19:37, 21F

08/09 19:45, 5年前 , 22F
國高中目前都學一樣的內容 只分深淺
08/09 19:45, 22F

08/09 19:45, 5年前 , 23F
國中可以加深一點 高中就走主題式
08/09 19:45, 23F

08/09 19:47, 5年前 , 24F
我歷史死當丫 但你還是沒回答必要性何在
08/09 19:47, 24F

08/09 19:47, 5年前 , 25F
?
08/09 19:47, 25F
必要性喔,要我簡單講就是知道國家的文化來源與背景。 (拜託不要再跟政治扯上關係,這兩者是可以分開的) 以西洋文明來說,整個歐洲東至俄羅斯西至西班牙(你要講到格陵蘭也行)再加上北美大陸 的文明都是和早期的歐洲相關。即使遠在美國,他們還是有必要了解古希臘以及羅馬這 些文明所衍生出來的制度與歷史。而基督教、文藝復興、宗教革命這些更是他們的根。 所以才有必要在這部分的歷史多學一點。 ※ 編輯: Wumbo (140.115.217.99), 08/09/2018 20:09:48

08/09 21:49, 5年前 , 26F
推,意識型態要不得
08/09 21:49, 26F

08/10 11:41, 5年前 , 27F
不就好棒棒?
08/10 11:41, 27F

08/10 15:21, 5年前 , 28F
08/10 15:21, 28F
文章代碼(AID): #1RR1dK3Q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7 之 55 篇):
文章代碼(AID): #1RR1dK3Q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