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爆卦] 兆豐全民掏空洗錢案的內幕消失

看板Gossiping作者時間7年前 (2017/06/27 10:02), 7年前編輯推噓1(104)
留言5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40/153 (看更多)
※ 引述《jeromeshih (以謹慎態度來面對問題)》之銘言: : 其實看完還是有點疑問 : a.放款決策的合理性是否有如兆豐說的合理 : b.追債沒成功對高層似乎沒影響 : b.當初銀行如果追債能力不足,為何不多要求擔保品 : 根據兆豐的聲明,這放款是合理的 : https://goo.gl/hZWQKU : 1.但如果一間評估都很合理的決策,沒多久放貸公司就破產,那這樣跟卡債族的差別在哪 : 2.銀行無法回收債權,結果決策的董事不動如山,拿股東的錢來賠,對董事的錯誤決策似乎沒嚇阻力,反正錢照領沒在怕 這指責就好像平常都做對事情,出了一次錯誤就罪該萬死一樣, 如果平均而言董事的決策雖然這次損失個幾億但是如果之前的決策賺了幾十億呢? 莫非這樣要糾結說你怎麼可以有決策損失?然後忽視以前賺錢的決策, 反正損失就該死? 就算最專業的投資人也有看錯需要認賠出場的時候, 當然我不知道這件案子的真相如何,只是覺得你這個指責不太合理, : 3.的確可能兆豐的能力有限,沒辦法像投行回收這麼多,但一般貸款的擔保品,公司的營運狀況也會列入考量,就跟一般人信貸會考量收入以及工作一樣,如果有問題擔保品也應該增加來確保可以回收債券 : 不過沒想到真的有銀行對號入座,只好繼續看下去了 : ----- : Sent from JPTT on my Sony D6653. ---- 還是希望爆料者如果真的有料能夠真的釋出,而不是沒有明確證據, 雖然我也是第三方觀望看好戲的一方而已, 我相信支持爆料者的可能是因為爆料者拿出很多文件並且言之鑿鑿, 而相信專業人士的更是因為爆料者有諸多錯誤引用被打臉, 但是就像專業的R大也說他在期待爆料者是否真有內幕釋出, 畢竟R大當時處理這個事件應該也都是檯面上的, 至於檯面下有沒有黑幕他可能也無法了解, 現在的狀況就是爆料者雖然有諸多在金融方面的錯誤解讀, 但是確實有很多一般人拿不到的資料文件, 那麼是否有更明確的黑幕資料才是令人期待的部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5.14.21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98528930.A.CFE.html

06/27 10:32, , 1F
推 原原po只是拿著正確資料做錯誤解讀誤導大眾而已
06/27 10:32, 1F
這麼說好了,就算原爆料者的資料解讀有很大的謬誤, 但是如果他有關鍵性的黑幕證據, 那麼就算在金融資料判讀上有所失誤, 在最後結論上應該不至於有太多偏差, 當然前提是真的有這樣的證據, 基於一個看熱鬧的鄉民來說, 熱鬧越大越有趣,如果最後證實只是一場笑話, 那就真的太令人失望了。 ※ 編輯: LVT (36.225.14.218), 06/27/2017 10:50:19 不過基於一個有理性的旁觀者, 在沒有明確實質證據情況下, 不搧風點火,不推波助瀾, 避免成為另一個可能陰謀論下的工具。 ※ 編輯: LVT (36.225.14.218), 06/27/2017 11:20:50

06/27 20:26, , 2F
他可以把資料給能正確解讀的人好嗎,還是問問真的懂的
06/27 20:26, 2F

06/27 20:26, , 3F
人,無的放矢不會合理化他的作為。除非他一開始就想誤
06/27 20:26, 3F

06/27 20:26, , 4F
導大眾
06/27 20:26, 4F
所以我到現在也沒支持過他阿,除非有關鍵性的證據。

06/28 08:12, , 5F
"平常都做對事情,出了一次錯誤就罪該萬死" 有趣的邏輯~
06/28 08:12, 5F
我是說決策,如果是犯法的錯誤那是另當別論, 當然有時候重大決策失利確實會導致公司出現危機之類的, 但是根據網友說兆豐近年來年收入平均兩三百億的話, 一個損失1-2億的決策,實在不算重大。 ※ 編輯: LVT (36.225.14.218), 06/28/2017 08:48:19
文章代碼(AID): #1PKRoYp-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40 之 153 篇):
文章代碼(AID): #1PKRoYp-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