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蔡英文國會主張: 採德國聯立制......消失

看板Gossiping作者時間8年前 (2016/01/19 12:07), 編輯推噓95(1101578)
留言203則, 13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8 (看更多)
1.媒體來源: 風傳媒 2.完整新聞標題: 蔡英文國會主張:採德國聯立制 增加席次 3.完整新聞內文: 剛當選第15屆民進黨主席蔡英文,26日清晨零時5分在《蘋果日報》網站 發表〈我對憲政改革的主張〉一文。 蔡英文認為台灣的「憲政時刻」正在浮現,最重要的是解決當前國會與民意脫節問題。 蔡英文也呼應現任黨主席蘇貞昌主張,認為有必要適度增加國會席次, 特別是增加不分區席次,也主張以德國「聯立制」取代目前「並立制」。 不過,對於應採總統制或內閣制, 蔡英文認為透過憲政改造提升國會的多元代表性, 以及真正落實以直接民主取代代議的不足,才是健全台灣民主的當務之急。 「唯有這件任務完成,選擇總統制或內閣制的辯論才有意義。」 蔡英文全文如下: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各種對憲改的主張開始受到社會矚目, 蘇貞昌主席提出了七項主張,也得到陳長文律師的善意回應。 台灣的「憲政時刻」(constitutional moment)正浮現, 民主的深化與鞏固與否,就看這一次政治家能不能端出憲改的好菜色。 待解的憲政問題其實很多,但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解決當前國會與民意脫節的問題。 最明顯的案例,是服貿與核四。 由人民選出的國會多數黨,竟和多數民意站在對立面,國家主人束手無策; 而直接民主的公投門檻又過高,無法彌補代議政治的不足。 這是當前最大的民主危機,也凸顯憲政改革的必要性。 國會經常與民意脫節,是因為國會代表性不足。 我們在第七次修憲時的制度選擇和選區劃分,導致了票票不等值的問題。 政黨選票比例沒有反映在國會席次的分布上,最大黨的席次被不成比例地放大, 小黨則幾乎被湮滅。 對於這個修憲結果,民進黨付出了代價,也應該要擔起一部分責任。 要提升國會民意代表性, 「讓政黨席次比例符合選票比例」、「減少票票不等值」及「讓小黨有生存空間」 將是憲政改革的重要目標。 由於票票不等值問題,主要是行政區間人口差異懸殊所造成,不容易解決, 因此適度增加國會席次就有其必要,特別是增加不分區的席次, 也將對提升立法品質有明顯的幫助。 同時,降低政黨門檻讓小黨有當選空間, 並以德國「聯立制」取代現行「並立制」, 這樣國會的最終席次分布,將趨近於民意的政黨傾向。 當然,給小黨生存空間可能會影響民進黨的利益,但換個角度來看, 增加了多元代表性的國會,也會讓未來組閣的「最小多數聯盟」多了想像的可能性。 代議之外,台灣的直接民主也出現了問題, 當年在藍大於綠的國會下設計出來的《公投法》, 事實上是個「鳥籠公投法」,它的門檻比其他國家都要高, 並把未出席投票者都視為否決一方, 導致了公投的否決方支持者與其出面投票,不如在家睡覺。 要改善這個問題,公投門檻應該降低。 如果社會對某些公投議題有疑慮,可以往原則降低門檻為簡單多數決, 特殊議題維持原來的絕對多數決的方向討論。 但我也要提醒,像是主權爭議的問題,一個負責任的執政者, 絕不會在爭議雙方旗鼓相當的情況下貿然舉行公投,因為那將導致國內激烈的衝突。 「憲政時刻」正浮現,民眾對於國會不能代表民意憂心忡忡。 國會是最高民意機構,也是民主制度的權力中心, 優先解決國會的代表性問題,不僅能夠深化民主, 也可以避免事事公投的困境。 透過憲政改造提升國會的多元代表性,以及真正落實以直接民主取代代議的不足, 是健全台灣民主的當務之急。 唯有這件任務完成,選擇總統制或內閣制的辯論才有意義,民主才能更加鞏固。 以上是我對憲政改革的態度,未來我也將以此為基礎, 與學者、公民團體、關心憲改的全體人民展開討論,凝聚憲改立場的共識。 態度的表達是責任的表現,做為在野黨的領導者,我會傾聽各種不同的意見, 讓民進黨與社會進步力量共同推出一個擁有最大民意共識的憲改方案, 這將是民主深化的開始,也是台灣改變的開始。』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www.storm.mg/article/31525 5.備註: 來些有內容的新聞吧 雖然這是舊聞...... 蔡的背景是法律, 擔任過陸委會主委, 又曾經參與過國際談判, 在溝通與取得共識上是強項, 希望她能擇善固執同時又減少社會摩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3.235.25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53176438.A.D2C.html

01/19 12:07, , 1F
舊聞
01/19 12:07, 1F

01/19 12:08, , 2F
上次改過才多久?
01/19 12:08, 2F

01/19 12:08, , 3F
新黨人士看到這篇會不會精神分裂
01/19 12:08, 3F

01/19 12:09, , 4F
減少立委席次就超鳥的可以改就快改 管他多久
01/19 12:09, 4F

01/19 12:09, , 5F
KMT看到一定很兩難 到底要反還是要支持
01/19 12:09, 5F

01/19 12:09, , 6F
2014
01/19 12:09, 6F

01/19 12:09, , 7F
agree
01/19 12:09, 7F

01/19 12:10, , 8F
贊成聯立制、增加席次還有區域重劃分問題
01/19 12:10, 8F

01/19 12:10, , 9F
當然要支持啊 他們知道自己再爛基本盤還是爽拿一堆席次
01/19 12:10, 9F

01/19 12:10, , 10F
果然是舊聞
01/19 12:10, 10F

01/19 12:10, , 11F
2014年05月26日 02:22 不過她現在可以開始推動了
01/19 12:10, 11F

01/19 12:10, , 12F
講話大聲了就想增席次啦~
01/19 12:10, 12F

01/19 12:10, , 13F
有看過范雲文宣這樣寫,但那時不知甚麼意思
01/19 12:10, 13F

01/19 12:10, , 14F
推推
01/19 12:10, 14F

01/19 12:10, , 15F
並立制 大者恆大
01/19 12:10, 15F

01/19 12:10, , 16F
這改革立場民進黨這次選舉也有重提呀
01/19 12:10, 16F

01/19 12:11, , 17F
贊成啊 不然新竹縣50萬一席外島也一席
01/19 12:11, 17F

01/19 12:11, , 18F
為何要區域重劃分啊?==
01/19 12:11, 18F

01/19 12:11, , 19F
聯立制對這次KMT來說會是好事
01/19 12:11, 19F

01/19 12:13, , 20F
聯立制對現在的國民黨有利 因為他們派不出像樣的候選人
01/19 12:13, 20F
還有 163 則推文
還有 161 段內文
01/19 15:11, , 184F
勝利是一時的 但台灣可是承受不起下一個馬英九
01/19 15:11, 184F

01/19 15:19, , 185F
德國:抄三小
01/19 15:19, 185F

01/19 15:41, , 186F
01/19 15:41, 186F

01/19 15:49, , 187F
太正確了!馬祖3k人選出一立委 竟等於 台北300k人選一立委
01/19 15:49, 187F

01/19 15:51, , 188F
太推了 真心想做事 不是像現在的政府只為自己和黨謀
01/19 15:51, 188F

01/19 15:51, , 189F
福利
01/19 15:51, 189F

01/19 15:56, , 190F
支持
01/19 15:56, 190F

01/19 16:19, , 191F
馬祖只要台北市不到1/10票就能當選,所以他的出席也只
01/19 16:19, 191F

01/19 16:20, , 192F
有人家1/10X D
01/19 16:20, 192F

01/19 16:45, , 193F
01/19 16:45, 193F

01/19 18:03, , 194F
不為己私 讚
01/19 18:03, 194F

01/19 18:04, , 195F
很久以前就有發現這些問題,現在終於要改
01/19 18:04, 195F

01/19 18:48, , 196F
這好像30年前朱高正就研究過了
01/19 18:48, 196F

01/19 19:01, , 197F
01/19 19:01, 197F

01/19 19:13, , 198F
第一句漏字哦
01/19 19:13, 198F

01/19 19:26, , 199F
罷免法應該要快點補正才對
01/19 19:26, 199F

01/19 20:18, , 200F
舊聞
01/19 20:18, 200F

01/19 20:22, , 201F
01/19 20:22, 201F

01/19 23:27, , 202F
舊聞附上心得就可以貼啦
01/19 23:27, 202F

01/19 23:56, , 203F
如果完全抄德國,親民黨沒有半席
01/19 23:56, 203F
文章代碼(AID): #1MdRPsqi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 之 18 篇):
文章代碼(AID): #1MdRPsqi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