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基金經理費迷思

看板Fund作者 (螢火蟲)時間11年前 (2012/12/15 00:4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16 (看更多)
※ 引述《Ellimy (Ellimy)》之銘言: : 各位前輩好,小弟最近正在思考基金成本問題 : 其中很多人都覺得若經理費內扣為1.5%, : 則獲利一開始就先少了1.5%。 : 但小弟我覺得這樣的計算實在不太有道理, : 經理人雖收了手續費,但有機會創造更高的獲利(當然可能更低Orz)。 : 竊以為這種內部成本應該是要放在基金績效對比其追蹤的市場來看, : 舉例來說,若是單一國家股票型基金,其成本為手續費以及保管費。 : 並且比較其績效對比於該國家的指數。 : 若其績效大於等於該國家指數上漲幅度, : 則表示其經理人所創造出的獲利是大於經理費的。 : 這時有無經理費就實在不是那麼重要了,成本考量應剩下外部手續費與保管費的成本。 : 當然有人會說我們無從得知往後經理人的獲利大於經理費, : 這不就跟我們無法預知市場漲跌相同? 我們的確無法預測未來的市場漲跌,但是我們可以從歷史資料來分析市場特性 有些市場的波動很大,殖利率很高,本益比很低,這些特性不太會改變 同樣的,我們無法預測未來經理人的績效表現,但是我們同樣可以從歷史資料學點東西 我們可以知道的是,經理人交易頻率高,基金週轉率高 我們也能知道,經理人的績效不穩定,表現好的不會一直維持 更別提有些特性是明文規定,例如為了要分散風險,所以真正看好的股票不能買太多 或是基金為了應付贖回需求,一定會持有一些現金,而不是全部拿去投資 而這些特性,也不太會改變,所以我們其實不用預測經理人未來的績效表現 就可以去判斷,要不要花高很多的費用,來持有主動管理的共同基金 另外,既然你知道我們無法預知市場漲跌,難道經理人就可以? 最後,我相當認同如果能給更高的報酬,付多一點費用真的無所謂 所以,有哪檔基金在收高費用的時候,能先保證贏大盤? 我不貪心,不會要求大盤跌20%的時候基金要漲20% 我只要求,我付了2%的經理費,要能保證我的淨報酬比大盤還高,這是過份的要求嗎? : 綜合以上論述,小弟實在覺得經理費不應該一直被詬病。 : 甚至直接將經理費算成基金本身的成本。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6.244.95
文章代碼(AID): #1GorTp61 (Fun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GorTp61 (F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