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被學生霸凌 老師罷工

看板Education作者 (NUNCA MAS)時間13年前 (2011/04/16 00:43), 編輯推噓2(207)
留言9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18 (看更多)
※ 引述《tdl (台客一號)》之銘言: : 先把校園環境學習環境整頓好再談其他吧,我的立場是,教育理論是非常不 : 精確的理論,因而實用性不高。嚴謹的科學像是把兩個氫原子跟一個氧原子 : 用正確步驟合成,就絕對可以得到一個水分子,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空間。 : 教育理論呢?用甲理論也行,乙理論也好像可以,沒有理論硬K也可以,透 : 過不同方法都可以學習。連海倫凱勒都可以學了,可見教育理論的實用性之 : 低。所以重點是讓學生有好的學習環境,在那上面,要玩各種理論花招再來 : 談。不過呢,千萬別搞另類評量那種事情。你可以玩各種理論花招去教小孩 : ,但是不能玩到小孩十九歲還在學分數運算,國家浪費資源在補救教育上面 : ,慘痛經驗可參考加州的例子。 我不太清楚非常不精確是什麼意思? 但是我以為教育學從概念定義 理論建構 都是非常的細緻 或許不該說精確 但至少可以用嚴謹吧 對你來說科學是兩個啥原子的 你定義的科學就是一個狹隘的研究範疇 但是目前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交集是指科學方法 像前面有說了 實驗設計是一種科學方法 教育可以不可以做實驗設計 理論上可以 但通常不太能做 因為控制變數 太困難了 而且控制變數可能剝奪學生的受教權或其他權益 當然還有其他的科學途徑 基本上若謹守研究方法 我還不知道有啥途徑可以宣稱不科學的 任何的研究與結果自然不可能完美無暇 即便是做自然科學 也常常有數據不好看的問題 完美的數據只存在模擬實驗 另外你談的甲理論可行 乙理論也可行 這問題 本來科學理論就不只有單一種 況且這還包含預測跟推論的問題 推論預測自然可行 但是可能機率有高有低 而且結果也會是歧異 再者 沒有理論可以不可以 答案是沒有理論你怎麼知道啥是對錯 什麼可以不可以 你不覺得正在使用理論 那是因為理論已經被內化成為你的判斷標準 你認為環境很重要 那是因為你自有一套邏輯跟思維 而且教育理論家 沒有認為環境不重要 否則談教育行政是幹嘛? 不就是要給一個更有效率 及友善的教學跟學習環境? 談師生關係 班級經營 也是目前很熱的議題 也是為了達成你的良好環境 教育理論不是只有課程設計 教學法 或是其他課堂上的學問 還有很多是處理學生發展與心理 如果這些學問不是有系統地被教導跟傳承 你要怎麼在教育現場發揮作用? : 我知道我寫這些很得罪人,必竟許多人辛苦讀教育博士,要他們承認自己的 : 專業其實不那麼專業很困難。但是教育是大家的事情,關係大家的未來,權 : 衡一下,還是應該把問題點出來。我了解教育決策者的官位大概還是會讓拿 : 教育專家來坐,只希望他們能多了解問題的癥結很多是社會面,家庭面的, : 不是教育理論可以派上用場的。美國也在立法改善教育環境。 也許你會得罪人 但是我覺得那是因為你其實不了解教育的範疇在哪些地方 教育不是只有處理教材 也有除了教材課程以外的很寬廣的部份 : 新聞二則: : 加州和俄亥俄州推動反霸凌法。加州十三歲少年西斯被霸凌而自殺,所以這 : 部法律取名西斯法。 : http://tinyurl.com/3du6f96 : http://tinyurl.com/3awndyx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5.228.119

04/16 01:02, , 1F
我學到了你的耐心和氣度! 受教了
04/16 01:02, 1F

04/16 01:55, , 2F
有嚴謹嗎..我怎麼覺得還是有不少例外
04/16 01:55, 2F

04/16 02:01, , 3F
因為例外跟嚴謹是兩回事阿
04/16 02:01, 3F

04/16 02:02, , 4F
啥都可以解釋也等於都沒解釋
04/16 02:02, 4F

04/16 10:32, , 5F
那種例外 仔細想想 跟天氣預報也常出現例外 一樣道理
04/16 10:32, 5F

04/16 10:34, , 6F
但我們絕不會說氣象研究 不夠嚴謹不科學.理工時常也出現例
04/16 10:34, 6F

04/16 10:36, , 7F
外,而被推翻 建立另套見解(腦研究?九大行星?).當科學學識愈
04/16 10:36, 7F

04/16 10:36, , 8F
豐富的人 往往不會盲從單一科學 最後信仰的多會是"上帝"!
04/16 10:36, 8F

04/16 11:11, , 9F
科學知識豐富的人的確不會盲從..但也不至於信仰上帝..
04/16 11:11, 9F
文章代碼(AID): #1Dg7Mihx (Educatio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7 之 18 篇):
文章代碼(AID): #1Dg7Mihx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