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國中] 低效能教師

看板Education作者 (風聆)時間16年前 (2007/09/30 11:58), 編輯推噓3(3035)
留言38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9/33 (看更多)
: → tonyd:教育政策重點--為國家培養所需的人才、專才ꄠ140.118.236.152 09/30 09:37 : → memes:這點或許可以討論看看 163.17.239.249 09/30 09:37 : → tonyd:也就是社會有需求 政府必須預測、滿足社會的 140.118.236.152 09/30 09:38 : → memes:是否乾脆 開新文 orz 這樣e文好累…… 163.17.239.249 09/30 09:38 : → tonyd:人才需要 尤其在大學以上的高等教育。 140.118.236.152 09/30 09:38 : → tonyd:看法 2:目前超額供給的情況非常嚴重 首要之 140.118.236.152 09/30 09:38 : → tonyd:務必須將無上限擴編大學、研究所的手法踩煞ꠠ140.118.236.152 09/30 09:39 : → tonyd:車 另一方面建立退場機制 雖然很不容易 但是 140.118.236.152 09/30 09:40 : → tonyd:還是必須要做。 140.118.236.152 09/30 09:40 : → tonyd:看法 3:所謂的博士門檻 就是提出幾個創見 140.118.236.152 09/30 09:41 : → tonyd:然後包裝成國際期刊、論文格式 如此而已 140.118.236.152 09/30 09:41 : → tonyd:他不必然就真的是學識上的頂尖 當然 在訓練 140.118.236.152 09/30 09:42 : → tonyd:過程中 他也有一定的水準。 140.118.236.152 09/30 09:42 : → tonyd:最後 我真的比較習慣用推文的方式 想到哪就 140.118.236.152 09/30 09:43 : → tonyd:打到哪 比較不需要花太多時間組織~ 140.118.236.152 09/30 09:43 * 本篇比較像是感想文 * 忍不住說說自己的一些感慨,其實我覺得戰某個東西有錯沒錯的討論很沒營養, (那只是用二分法想得到很簡單的答案,然後把人歸類到不同區塊) 或許針對裡面的某些東西來做「討論」會比較有意思。 我對高教比較不熟悉(所知大概跟一般人差不多吧, 我最熟悉的是國教,也因為工作就是這個XD), 所以如果有誤請幫忙糾正。 不過細想,可以理解廣設大學的原因,簡單地說應該是想把門檻拉大, 扭轉聯考與升學制度造成的問題,因為就算底下的國教搞定,大學聯考還是一樣的話, 整個情況大概也改變不來。 (不過顯然還離得很遠……) 可是廣設研究所我就真的不懂了,開放這麼多研究所的目的到底在哪? 老實說原本的品管就不見得很好,現在這樣不是火上加油嗎? =_= 它背後顯然是有原因的,但這點還想不通…… 不過我想討論一下這背後有一種關於「篩選」的思維,這跟國教很有關係。 這麼說好了,我回想起我小時候,其實是沒什麼在上課的,一直到高中都還是。 可能會有某些課比較認真,比方國文課我就會很認真的把老師說的話抄滿課本, 但其實內容主要還是在課文翻譯、語詞解釋上。 其實那是一位很認真的國文老師(現在能寫些故事、出書,應該感謝她), 可是有件事還蠻值得思考的(到後來師資培育與當老師後才開始想): 其實這些我上課所抄的內容,我都可以在參考書內取得。 與其說我是在上課,不如說我是利用上課的時間, 用「手抄的方式」將這些知識詳讀過一次。 其他科目就更不用說了,除了英文會有聽的練習外,幾乎都是以閱讀為主, 而且這些知識都是可以在參考書上取得的。 然後我發現一件事,這也是大部分學生都知道的一件事: 即使我不上課,只要我自己回家用功讀書的話,一樣可以考很好。 換個話,就是我們常聽到的:書還是要自己讀。 但我們很少質疑這背後牽引出來的問題:那我們來上課幹嘛? 當老師之後,我就一直在想這個問題:學生為什麼需要我? 我的角色到底是「規定進度的人」?「監督學生學習的人」? 「課文與知識的朗讀者」?還是「印考卷、改考卷的機器人」? (前面提過,有段時間我覺得自己的目的應該是讓學生上課開心,不討厭這個科目) 當然在小學階段,教師在監督的角色上還很重,因此這種困惑還不會那麼重, 可是我總覺得答案不是那麼簡單…… 就像是我在大學上課時常想的一個問題: 我為什麼要來聽教授朗讀課文?(而且朗讀的技巧還不太好) 為什麼你不把這些上課要講的東西直接印給我們? 所以老師的角色是知識壟斷者嗎?(一定要來上課聽你朗讀,才知道要考什麼?) 這不是很令人困惑嗎? (我們在師資培育的過程中,不是一直被教導說老師應該扮演著引導者的角色嗎?) 這背後其實也跟聯考制度有很大的關聯。 幾十年下來,其實我們早已把這些考試當成篩選制度, 於是我們接受到的教育就是:用功讀書是為了考好成績, 考好成績是為了上好高中,上好高中是為了上好大學, 上好大學是為了能找到好工作。 (不過這種連結在近十年來斷掉了,因為就業機會不像早年那麼多, 對於後嬰兒潮那個世代的人而言,他們似乎還難以擺脫這種觀念, 因為當年他們一畢業就有一大堆工作在等他們,但一直到我們的年代跟下個世代時, 這件事漸漸被改變了。 我還記得我第一年教書時去做家庭訪問,有個原住民的家長劈頭就問我, 老師的薪水多少?她們去跳跳舞就有不少錢,她的孩子為什麼需要讀書? 害我一時之間語塞) 我們好像把教育當成階級流動的平台了。 教育是有這種功能沒錯,但我們似乎忽略了它在教育方面的功能, 而純粹把它當成一個薪資的篩選的機制。 也為了篩選的公平性,所以升學考試迴避了那些不易用筆試考出來的能力, 這也導致從小到大,我們所受的教育整個偏向這種以知識複製為主的教學方式。 這種教學在以前是還ok的,因為過去一直是一個知識被壟斷的世界, 你常要進到某間學校、拜某個老師為師,上某一堂課,你才能得到這些知識。 但時代顯然不一樣了,知識不再被壟斷,資訊實在太多、太容易取得了, 在知識運用、統整上的能力需求被更加凸顯出來。 (以前就有這種需要,只是被「腦中擁有多少知識」這部分整個壓過) 但我們的概念似乎沒跟著轉變過來, 升學考試仍是社會階級的篩選機制(好像以前的科舉考試一樣)。 也因此,大學生的人數變多了、博碩士的人數變多了, 這會讓我們感到憂心忡忡,因為缺乏品管。 但把這些東西(前面提過的,其實我們都是自己讀的,上課不知道在幹嘛)連接在一起, 會形成一個非常弔詭的世界: 學生進到學校,其實是為了考試做準備,以便在這個篩選機制中能佔到比較好的位子。 而我們之所以來學校,是因為不這樣就無法取得篩選考試的資格, 而學校裡每個老師都對我們說,書還是要自己讀。 (這部分還好,但問題是在於:書如果自己讀了,其實上不上課沒差; 回想一下,其實大多數考得好的學生都是自己讀的。) 那很奇怪,因為這是教育延伸出的功能,而不是教育原本主要的功能。 明星高中也是一個很奇怪的產物, 因為明星高中之所以明星,並不是因為師資比其他學校好很多, 而是因為這是由明星學生所組成的。 仔細想想教育的本質,照理說, 明星高中應該是「無論進來的是什麼程度的學生,都可以把他們變成程度更好的」。 但事實上似乎不是,所以十二年國教會出現學區劃分的爭議, 家長會擔憂,明星高中更是擔憂,因為它們會一下子失去優勢。 (但如果真是明星高中,就不應該擔憂這種事) 我們都知道,明星高中之所以明星, 是因為他們一開始就收了在考試制度下比較有優勢的學生; 而他們其實都可以靠自己讀。 很多道理其實在師資培育過程中,我們都學過, 可是當世界不是照這些東西走的時候,我們卻不覺得奇怪。 拿我最熟悉的小學當例子, 一般班上學生大概可以分成三批(為了方便而概略的說法XD), 前1/3是你不教他自己也會的學生; 中間1/3是你教了他才會的學生; 後1/3是你教了他也不會,於是你必須特別多花時間把他們教會的學生。 (而且裡頭還是有一些最後仍不會orz) 一個厲害的老師,應該是能把中間跟後面這2/3學生教會的老師, 而不是把前1/3教會的老師,因為即使沒有你,他們也自己可以學會。 只是我們很容易把焦點與資源放在前1/3,而不是後1/3。 (不過,一般小學老師花最多時間的大概是後1/3吧,這也是最累人的部分) 當然,這個例子是建築在「教育主要是知識複製與技能訓練」這樣的概念上。XD (教育其實不只是這樣,這只是簡化的說法) 回歸到高教,不知道諸位有沒有跟我一樣的疑惑: 我們在高教上的品管似乎一直沒做好? 以前我們需要花很多努力擠進大學,然後就是歡樂的四年時光。 只要不太白目,其實你都還是可以畢業。 所以我們在大學裡到底學了什麼? 換個角度來看,這些東西是我要進大學才能讀到的嗎? 如果沒進大學,我有辦法得到嗎? (顯然這件事在以前是對的,因為知識被學校壟斷, 但近年來卻漸漸被改變,未來應該可以改變更多) 如果沒進大學,我們是否可以用其他的方式學到更多? (如果我都不去上課,只是買這些指定教科書來看呢?) 這種「教育體制=篩選機制」,延伸出來還有一種現象: 我們會為了取得薪資比較高的工作, 而去讀我們不一定想讀的。(或者我們也沒被教導過「如何思索自己想要什麼」) 但即使如此,這些文憑還是有用的, 因為教育體制仍是一個篩選機制, 尤其當篩選出來的人不多時,企業可以確保這些人是某個程度以上的菁英, 因為他們已經經過篩選機制了。 只是問題在於: 1.這個篩選機制的標準是否跟企業需要的標準相同? 2.進入大學與研究所後,是否確保這些學生真擁有足夠能力才畢業? 從某些實際上的現象來思考這兩點還蠻有趣的,例如: 1.許多公司會限定「大學(或XX學歷)以上」,而不一定會限制科系。 2.大部分學生在大學畢業後,多半從事與科系非直接相關的工作。 (當然我沒有統計數字,只這似乎是普遍容易觀察到的情況?若有誤煩請糾正) 將這些事連貫在一起便會發現到: 1.我們認為教育有個重要的功能是在「培養」國家需要的人才, 但我們似乎只把教育拿來「篩選」出國家需要的人才, 而缺乏在「培養」的部分。 2.我們過去篩選機制的標準,似乎不足以應付現在到未來提升國家競爭力的需求。 (也因此才需要教改) 3.許多系所並沒有做好培養與控管畢業生品質的工作。 這個問題在大學生人數少的時候,並不是什麼嚴重的問題, 但一旦人數變多了(尤其研究所也暴增,變得浮濫),問題就浮現出來了。 於是我們很容易出現這樣的困惑: 為什麼這些人可以畢業? 我以為教育部在「控管」上的問題是: 「為什麼讓這些缺乏控管機制的系所成立?」 而不是「為什麼讓大學生與研究生的數量增加這麼多」。 說真的,如果學生確實取得他們應有的資格,數量多並沒什麼不好,不是嗎? 唯一有問題的,只是「對於認為畢業取得文憑就可以得到好工作的人產生威脅」, 因為競爭者增加了。 我會覺得在師資培育、流浪教師上的問題也很類似, 教育部控管的問題並不在於「為什麼讓這麼多取得教師資格的人沒工作」, 而在於「教師甄試並不見得能篩選出教學現場真正需要的老師」, 也就是說,我們似乎不覺得目前在職的老師一定比流浪教師更好。 不然,如果這種競爭機制可以讓在職教師更專業,而淘汰較不專業的教師, 那也沒什麼抱怨好說的,但事實上這件事並沒發生。 (我換個問題來問,諸位可以在心中想一位您認為最具有好老師資格的人, 這可能是你求學過程遇到的老師,也可能是你的朋友或同事, 然後你想像一下他去參加教師甄試,你覺得他是否一定會被選上? 問題在於:如果他已經是一個專業的教師;而我們的徵選機制就是要專業的教師, 那……如果他沒被選上,問題似乎不在他本身,而是在徵選機制上。) 這背後也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們不見得那麼清楚教師專業的標準在哪裡, 或者說我們缺乏足夠資格的評測人員去做檢視。 整個綜合起來會發現到,我們做了太多很表面的事, 比方拿起課本照著上,卻沒注意課程綱要是什麼; 比方設計了一個聯考制度,卻沒確保篩選出來的是不是我們要的; 比方討論教改時只著重在誰對誰錯,只想找出一個對象出來怪罪, 而並不見得真在意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到底怎麼樣能讓事情比較好。 * 以下是個人觀感,帶有很重的個人好惡情緒 * 不過說老實話,我還蠻樂見這種聯考制度跟升學主義思維被崩壞的, 教改造成很多混亂,相信接下來的教師評鑑與十二年國教會更精采, (但目前很多問題其實不是教改本身造成的, 而是少子化與經濟衰退、就業機會減少所導致的, 教改顯然被怪罪得太過頭了。) 混亂不見得事好事,但說真的,原來並沒有比較好。 (我不覺得學生的競爭力真「下降」了,可能本來就沒好過。 比方媒體批評學生作文能力變差,但大人們卻忘記自己當年也寫不出什麼作文, 或者多數人連現在長大出社會了,文章也寫不出個什麼內容。 比方說大家常批評的「學生因為上太多臺灣史地而缺乏國際觀」, 那是事實,但大人們卻忘記自己小學時也一樣沒國際觀,甚至更差。) 我還蠻期待,或許在某些東西跟觀念崩壞後,可以把一些本來應該放在那裡的零件歸位。 就好像教師的角色原本應該是什麼?教學本來應該教什麼? 升學制度原本應該是什麼?教改不過是試圖想讓這些東西回歸到原來他們應該在的地方。 (從以前到現在的改革都是為了這個目的,只是不見得有成功) 我覺得在推動的過程中,問題還蠻大的, 但還是要繼續做,因為一停我們就完蛋了。 倒是可以來想想,怎麼樣可以讓它推動得比較好一點。 -- 我的網誌: http://www.wretch.cc/blog/icecrea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17.239.249

09/30 12:06, , 1F
基本上m兄遇到的情況我在大學也碰過 也反思
09/30 12:06, 1F

09/30 12:07, , 2F
過! 但最後我還是認同以成績辨別程度的觀點
09/30 12:07, 2F

09/30 12:07, , 3F
成績不只是個人這段期間取得的最後成果這麼
09/30 12:07, 3F

09/30 12:07, , 4F
簡單 中間還包括學生自己用不用功、對於不懂
09/30 12:07, 4F

09/30 12:08, , 5F
的部分是否將其弄懂、自己是否以盡到該完成
09/30 12:08, 5F

09/30 12:08, , 6F
的責任...等 尤其是在責任與態度上更是強烈
09/30 12:08, 6F

09/30 12:09, , 7F
再者 在市場機制(企業徵才等)上也是以此作為
09/30 12:09, 7F

09/30 12:10, , 8F
鑑定方式 否則 它們要拿什麼鑑別? 無解!
09/30 12:10, 8F

09/30 12:10, , 9F
看法 2:相信我 大部分學生你不逼他 他是不
09/30 12:10, 9F

09/30 12:11, , 10F
會認真、用功把責任完成的 而且輕鬆久了 他
09/30 12:11, 10F

09/30 12:11, , 11F
們還會養成逃避的心態! 別說大學如此 高中
09/30 12:11, 11F

09/30 12:12, , 12F
、國中以下的小朋友更是如此!
09/30 12:12, 12F

09/30 12:14, , 13F
看法 3:探討我國教育 就必須要先有-競爭-的
09/30 12:14, 13F

09/30 12:15, , 14F
認知! 先前說過 競爭的壓力來源不只是學校
09/30 12:15, 14F

09/30 12:15, , 15F
最主要還是來自--父母! 這層推動力不解決
09/30 12:15, 15F

09/30 12:15, , 16F
教改再怎麼改 都只會流於口頭宣傳 最終結果
09/30 12:15, 16F

09/30 12:16, , 17F
也跳脫不了失敗的命運。 而老實說 我看教改
09/30 12:16, 17F

09/30 12:17, , 18F
團體 從來沒有把這變數拿來討論與認真研究
09/30 12:17, 18F

09/30 12:17, , 19F
並提出解決方案的XD
09/30 12:17, 19F

09/30 13:03, , 20F
這似乎是從基礎教育一直上來的問題 orz
09/30 13:03, 20F

09/30 13:04, , 21F
至於父母的部分 小學是在推動很多親職教育
09/30 13:04, 21F

09/30 13:04, , 22F
不過我覺得 會來的大多是本來就關心的
09/30 13:04, 22F

09/30 13:05, , 23F
對於問題比較大的父母 似乎也很難著力?
09/30 13:05, 23F

09/30 13:05, , 24F
除了加強宣導外,在家庭的部分似乎難有方法?
09/30 13:05, 24F

09/30 13:06, , 25F
不過宣導是真的投入不少 (成效有限?)
09/30 13:06, 25F

09/30 13:07, , 26F
但在基礎教育上 我發現其實孩子的學習態度
09/30 13:07, 26F

09/30 13:08, , 27F
還是有辦法從教學方法的改進 來做改變的
09/30 13:08, 27F

09/30 13:08, , 28F
其實如果在基礎教育上落實教改精神的話
09/30 13:08, 28F

09/30 13:09, , 29F
這部分似乎還是有用的 只是單兵作戰
09/30 13:09, 29F

09/30 13:09, , 30F
成效比較短暫…… orz
09/30 13:09, 30F

09/30 13:10, , 31F
我真的很希望基礎教育上能讓教改落實的
09/30 13:10, 31F

09/30 13:10, , 32F
因為學生真的會有差別……
09/30 13:10, 32F

09/30 14:05, , 33F
對基礎教育我比較不滿的是 當初要將補習文化
09/30 14:05, 33F

09/30 14:05, , 34F
踢出台灣的口號 怎麼現在反而小孩補習情況更
09/30 14:05, 34F

09/30 14:06, , 35F
變本加厲的強了呢? 而教改過多的口號與實際
09/30 14:06, 35F

09/30 14:06, , 36F
表現出的成效落差之鉅 是讓我失望的主因...
09/30 14:06, 36F

10/01 07:54, , 37F
您覺得為什麼補習文化未減反增呢?
10/01 07:54, 37F

10/01 07:55, , 38F
釐清這背後的因果關聯,才更能了解問題所在
10/01 07:55, 38F
文章代碼(AID): #16_nxjjR (Educatio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6_nxjjR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