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國中] 低效能教師

看板Education作者 (風聆)時間16年前 (2007/09/27 23:28), 編輯推噓10(10092)
留言102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33 (看更多)
※ 引述《maskzero》之銘言: : 您的討論重心 其實僅侷限於『九年一貫』上 : 我則將這十多年來 掛著教改名號的所有措施 提出來 那是因為,目前正好run到九年一貫。XD 幾年後大家罵的就是十二年國教了……(現在已經開始了) 不知道您是否嘗試過把這些「教改」連結起來? 雖說教改政策與當初規劃有其不同之處, 比方教改諮議書就沒提到九貫與建構數學, 但您大概可以察覺到裡頭還是有一個固定的方向。 比方小班教學精神是九貫的準備;而九貫是十二年國教的準備。 基測也是先從形式上開始,然後開始根據綱要來出題, 接著漸漸讓基測轉變成真正的「基本學力測驗」,也就是門檻。 您會發現到目前的基測其實也是與聯考間的過渡產物。 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改革,時間拉得很長很長,裡頭也有許多轉彎或修改, 有成功的,有不成功的,這些並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得完的。 拿九年一貫當主題,很簡單,因為剛好有一個主要進行中的名稱, 他和其他的政策是有相連接的。 其實我蠻好奇的是,武心老師認為教改到底是什麼? 是一連串瑣碎而缺乏連接的小政策嗎? 嗯,我不否認其中有很多因為權責不清或分工太細使得很多配套並未互相搭配, 但總體來看,很多政策其實是彼此相關連,而有一個整體固定方向的。 我想提醒的是這一點,您看到的教改,或許跟我看到的教改是不同的畫面? : 若您想好奇的詢問小弟 那麼什麼是小弟心目中的理想教改呢 : 我想 至少審慎 不躁進 不以非專業代替專業 : 主導一切政策的施行 可能會是教改政策擬訂時 比較好的方式 : 至於為什麼 小弟在全國教育版多篇文章以降的看法 : 以及目前 PTT 教育版多篇討論主題中 所提出的教改亂象 : 都可以代表著..... : 當一個政策理所當然的成為一個絕對惟一的標準時 : 這個政策 就是一個災難的開始..... 我覺得您似乎誤會我的意思。 照這樣來看,您認為只要是「審慎不躁進」、「同時包含不同標準」的教改, 就是理想中的教改?無論他的內容是什麼嗎? 其實我問的是教育體制,而不是「教改該怎麼實施」。 為什麼要這麼問,因為我沒看到您說出心目中的教育到底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要批評太容易了,比方我制訂了某個綱要,您就可以質疑這是否有學理根據? 而如果我舉出世界其他國家的例子,您同樣也可以質疑這不合乎國情。 永遠都有可以質疑的地方。 但我問的很簡單,我們到底在期待什麼? 只是把某個東西推翻掉而已嗎?如果您成功了,那接下來您期待的世界是什麼? 我在前文中不斷提到,教改的方向是正確的,但作法有很多值得修正之處, 其中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倉促。 這部分其實和您這段很接近, 只是我覺得……您前文提到的似乎並不是集中在方法上, 而是「根本的方向」不同這點,不然您似乎也沒有質疑我的必要了…… : 從最早的自學班 : 到九年一貫、師資多元....到廣設大學、人本化的基層教育亂象 : 而且自詡教改專家的學者 沒有任何人文素養 卻充份的主導一切政策 : 認為『大家為什麼還是要考聯考???』 : 『因為大學設的不夠多』 : 而教育部也立即允諾多設大學時 遙相呼應 : 這 就是一個災難的開始..... : 而當時那些似是而非的論調 不但一堆當時教改專家 現在多不願談 : 即令現在既得利益者與信徒們群聚一起 也常拼命的玩文字遊戲 : 成為文字抬槓的主流作法 避談教改問題 : 老實說 問題避之不談 不代表它不存在 : 說了這麼多 那您心目中的理想教改 又是什麼呢..... 不說理想教改,我來說說我心目中的教育體制。 其實很簡單,就是培養學生能應變未來環境的能力,而非過度的填鴨與記誦。 而升學也不是企業與薪資的篩選機制,而是回歸到學習的本身, 讓人們真的可以學自己想學的,也真的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要達成這件事似乎是很困難的,因為他涉及到很多問題, 這裡用比較簡單的方式來推論好了(我還是要強調,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 最初:想推動培養學生能力而非反覆考試練習的教學方式 -->發現只要有聯考制度,這件事就無法達成 -->試圖改變聯考制度,制訂綱要,推行一綱多本,試題設計以綱要為主而非版本為主 -->教學現場積重難返,大家反而用背誦多版本的方式來準備考試,而非回到綱要。 -->漸漸把聯考改變成基測,加重多元入學與申請的比重,以改變現場教學 (這叫斧底抽薪) -->雖然推動教學創新與多元評量,但現場教學者很多仍不動如山 -->行政常凌駕於教學之上,許多地方常變成推政策、做成果 -->教學專業不容易受到重視 -->薪資制度可能有問題,因為行政專業可以有較高的薪資; 但教師卻無法因為教學專業而擁有較高的薪資或地位。 -->教師評鑑、分級 甚至試圖將薪資與評鑑綁在一起 (現在是說不會綁,但我想這是遲早的事) 我寫的很亂,因為很多政策並不是單線這樣推,而是彼此關聯的。 比方教師甄試的標準、過度偏重升學考試、師資培育不足, 很多地方現況都有問題,而您會發現到許多政策也是試圖在修正這些點, 但這彼此之間都是相關連的,因此會愈動愈大…… 不說別的,光把課綱拿出來,問說要怎麼樣教能力而非教知識, 就很多老師無法理解這兩件事的差別。 (舉個例子來說好了,比方「讓學生了解人口聚落形成的原因」, 你就可以用兩種方式來教,一種是帶學生看很多聚落,然後用問題引導他們, 去比較出這些聚落的共通點,導出人口聚落形成的原因; 另一種是直接教他們「接近水源、交通便利……OOXX」然後拿來考試。) 這也不能都怪老師,因為我們從來沒受過這樣的訓練, 即使是在師資培訓過程中,很多教授在講「要引導學生而非進行知識複製」時, 他們經常也是用「知識複製」的方法在傳遞這個概念的。 但您也知道,接下來孩子們要面對的世界並不像過去那麼簡單。 過去是知識壟斷的時代,你必須得要到某個地方,讀某一本書,或者上某個人的課, 你才能獲得這些資訊。 但現在完全不一樣了。 資訊實在太多了,也因為網路,人與人之間的關聯與變化更加快速, 學生可能長大之後要面對的是他們在學校沒人告訴他們的世界。 (有本兒童文學很有名的書叫《代作功課股份有限公司》, 說的就是以前有學生認為只要學會會計的技能就好, 結果卻發現這個技能竟被電腦取代了,那一段蠻有意思的,武心可以參考看看。) 他們需要的不是把「取水方便」、「交通便利」這些資訊背起來, 更不是在「升學篩選制度」中,篩選出「比較會背誦」的人來。 而是要學「如何從這些資訊中,推論出聚落形成原因」的能力。 您也是老師,對教育史應該也有些概念, 應該會察覺到,目前我們所認為理所當然的很多學校制度, (比方孩子都要受統一的義務教育、通過升學考試取得文憑之類的, 甚至把升學考試跟工作劃上等號) 其實不過是近幾十年才形成的。 你如何能知道,這種模式一定是對的呢? 知識不再被壟斷,世界不再只有單一的答案, 全球化、在地化、環境變遷、國際社會國與國關係的劇烈變化, 很多東西不斷在改變,而我們原本的教育方式, 並沒有辦法讓我們的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取得優勢。 這件事,其他國家也發現了。 大家想盡辦法在提升下一代統整、組織與應變的能力(當然還有語文能力), 而我們竟只是在談論升學考試考一本就好了?大學生太多了? 可不可以打學生? 不覺得……蠻令人覺得無力的嗎? 忍不住發牢騷一堆,又偏離主題了啊! : ※ 編輯: maskzero 來自: 218.166.78.49 (09/27 17:38) : 推 cfceo:武心的文章實在有趣又幽默~看起來真舒服 125.233.17.157 09/27 18:28 : 推 maskzero:謝啦 難得在這個偏人本教改版裡 有知音 60.248.7.109 09/27 20:34 : 推 cfceo:說真的,看到武心舌戰群儒那種豪氣,就像 125.233.17.157 09/27 22:14 : → cfceo:諸葛亮在幹角張昭、張紘那群投降派~真爽 125.233.17.157 09/27 22:14 : → cfceo:武心你一定堅持下去....加油 125.233.17.157 09/27 22:15 這裡是偏人本教改板是嗎? orz -- 我的網誌: http://www.wretch.cc/blog/icecrea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1.127.212

09/28 00:58, , 1F
推這篇
09/28 00:58, 1F

09/28 01:00, , 2F
另外想提一個問題 是怎樣的社會文化背景
09/28 01:00, 2F

09/28 01:00, , 3F
造就出面對教改問題即抱出「the good old
09/28 01:00, 3F

09/28 01:01, , 4F
days」的思考與解決問題的途徑....
09/28 01:01, 4F

09/28 01:02, , 5F
的人.....XD
09/28 01:02, 5F

09/28 04:38, , 6F
純回最後一句,換此任版主以後,就是比
09/28 04:38, 6F

09/28 04:39, , 7F
比較偏人本那邊了
09/28 04:39, 7F

09/28 04:39, , 8F
不知道說實話會怎樣?
09/28 04:39, 8F

09/28 06:34, , 9F
教改的方向是正確的,但作法有很多值得修正<-
09/28 06:34, 9F

09/28 06:37, , 10F
一邊是放大或者說極大化"值得修正之處"
09/28 06:37, 10F

09/28 06:37, , 11F
一邊則輕描淡寫帶過或說忽視"值得修正之處"
09/28 06:37, 11F

09/28 08:09, , 12F
唉唷 你總不能要人吃麵時 問他喜不喜歡吃飯
09/28 08:09, 12F

09/28 08:10, , 13F
人家說飯也喜歡 就問他為什麼不吃飯……
09/28 08:10, 13F

09/28 08:10, , 14F
一個主題是一個主題,總不能都寫嘛
09/28 08:10, 14F

09/28 21:12, , 15F
唉 本版偏人本教改 已非一日之寒 (搖頭)
09/28 21:12, 15F

09/28 21:17, , 16F
我們說反省教改 他們就把懷舊的帽子扣上
09/28 21:17, 16F

09/28 21:17, , 17F
難怪一堆人看完文章後 喜歡在心裡加個字
09/28 21:17, 17F

09/28 21:18, , 18F
操..... 這....實在是不好啊
09/28 21:18, 18F

09/28 22:18, , 19F
大家都該和和氣氣的說....
09/28 22:18, 19F

09/29 07:52, , 20F
以小弟幾年來與很多老師接觸的經驗……
09/29 07:52, 20F

09/29 07:53, , 21F
提出反省教改議題的人有兩種
09/29 07:53, 21F

09/29 07:53, , 22F
一種是針對教改的作法提出意見 希望可以更好
09/29 07:53, 22F

09/29 07:54, , 23F
另一種只想推翻教改 但卻不知道推翻後想什麼
09/29 07:54, 23F

09/29 07:55, , 24F
後者就是所謂的懷舊?
09/29 07:55, 24F

09/29 08:34, , 25F
回m兄 還有一種人 就是身處在"被改革"的體制
09/29 08:34, 25F

09/29 08:35, , 26F
試驗品or犧牲者XD~
09/29 08:35, 26F

09/29 08:37, , 27F
我認為這群人是最有資格吐槽教改者!
09/29 08:37, 27F

09/29 10:34, , 28F
嗯 不過這些人高中都還沒畢業……
09/29 10:34, 28F

09/29 10:58, , 29F
你的意思是-"廣設大學"-不算教改政策之一?
09/29 10:58, 29F

09/29 11:08, , 30F
說到廣設大學,應該從哪個時間點切呢?(思)
09/29 11:08, 30F

09/29 13:38, , 31F
從11年前的"教改諮議報告書"開始算如何呢?
09/29 13:38, 31F

09/29 21:16, , 32F
……實在不知道討論的主題是什麼? XD
09/29 21:16, 32F

09/29 21:40, , 33F
無言XD
09/29 21:40, 33F

09/29 22:54, , 34F
覺得這種贊成與反對的二分討論蠻空泛的……
09/29 22:54, 34F

09/29 23:08, , 35F
無言x2 XD
09/29 23:08, 35F

09/29 23:33, , 36F
無言ing....
09/29 23:33, 36F

09/29 23:34, , 37F
10多萬名流浪教師 其實也算教改德政...
09/29 23:34, 37F

09/29 23:45, , 38F
說了半天 原來就只是在抱怨這個…… 無言x3
09/29 23:45, 38F

09/29 23:46, , 39F
那何必提前面一堆理念啊教育目標什麼的
09/29 23:46, 39F
還有 23 則推文
09/30 08:52, , 63F
值錢了XD! 政府控管不彰導致供需嚴重失調的
09/30 08:52, 63F

09/30 08:52, , 64F
情況 已經在博士班、博士後研究中開始蔓延!
09/30 08:52, 64F

09/30 09:15, , 65F
說"政府控管不彰"不太精確 我直接說 政府的
09/30 09:15, 65F

09/30 09:15, , 66F
操作錯誤導致現在台灣教育的畸形現象。
09/30 09:15, 66F

09/30 09:26, , 67F
我蠻認同缺乏品質控管是很大的問題
09/30 09:26, 67F

09/30 09:27, , 68F
不過我覺得問題點似乎不在博碩士的數量
09/30 09:27, 68F

09/30 09:28, , 69F
而是沒有針對大學、研究所的品質做管理
09/30 09:28, 69F

09/30 09:29, , 70F
博碩士之所以貶值的原因 牽涉「篩選」的思惟
09/30 09:29, 70F

09/30 09:30, , 71F
一個人之所以成為博碩士 不應該是量少珍貴
09/30 09:30, 71F

09/30 09:30, , 72F
而是他擁有足夠資格的學識知能
09/30 09:30, 72F

09/30 09:31, , 73F
遺憾的是,這件事從以前似乎就沒管制好
09/30 09:31, 73F

09/30 09:31, , 74F
而大學與研究所的增加讓這種問題凸顯暴增
09/30 09:31, 74F

09/30 09:35, , 75F
不過我也問 您覺得教育部怎麼控管比較好?
09/30 09:35, 75F

09/30 09:37, , 76F
看法 1:這裡必須要再次延伸我先前所引述的
09/30 09:37, 76F

09/30 09:36, , 77F
我對高教不熟 但細想覺得……
09/30 09:36, 77F

09/30 09:37, , 78F
所謂的控管 似乎不只是數量上的問題而已?
09/30 09:37, 78F

09/30 09:37, , 79F
教育政策重點--為國家培養所需的人才、專才ꄠ
09/30 09:37, 79F

09/30 09:37, , 80F
這點或許可以討論看看
09/30 09:37, 80F

09/30 09:38, , 81F
也就是社會有需求 政府必須預測、滿足社會的
09/30 09:38, 81F

09/30 09:38, , 82F
是否乾脆 開新文 orz 這樣e文好累……
09/30 09:38, 82F

09/30 09:38, , 83F
人才需要 尤其在大學以上的高等教育。
09/30 09:38, 83F

09/30 09:38, , 84F
看法 2:目前超額供給的情況非常嚴重 首要之
09/30 09:38, 84F

09/30 09:39, , 85F
務必須將無上限擴編大學、研究所的手法踩煞ꠠ
09/30 09:39, 85F

09/30 09:40, , 86F
車 另一方面建立退場機制 雖然很不容易 但是
09/30 09:40, 86F

09/30 09:40, , 87F
還是必須要做。
09/30 09:40, 87F

09/30 09:41, , 88F
看法 3:所謂的博士門檻 就是提出幾個創見
09/30 09:41, 88F

09/30 09:41, , 89F
然後包裝成國際期刊、論文格式 如此而已
09/30 09:41, 89F

09/30 09:42, , 90F
他不必然就真的是學識上的頂尖 當然 在訓練
09/30 09:42, 90F

09/30 09:42, , 91F
過程中 他也有一定的水準。
09/30 09:42, 91F

09/30 09:43, , 92F
最後 我真的比較習慣用推文的方式 想到哪就
09/30 09:43, 92F

09/30 09:43, , 93F
打到哪 比較不需要花太多時間組織~
09/30 09:43, 93F

09/30 11:48, , 94F
m 兄 每個先認同 最後再駁斥 真不知
09/30 11:48, 94F

09/30 11:48, , 95F
認同與駁斥 誰才是m兄的想法....
09/30 11:48, 95F

09/30 11:58, , 96F
我不懂武心您是不是只想找一個簡單的答案?
09/30 11:58, 96F

09/30 11:59, , 97F
就好像是非題一樣,O或X?
09/30 11:59, 97F

09/30 12:00, , 98F
每個人只能有一個立場?一個答案是嗎?
09/30 12:00, 98F

09/30 12:00, , 99F
您期待的是討論?還是辯論出「教改是O或X」?
09/30 12:00, 99F

09/30 12:01, , 100F
如果你期待的是這個 那我直接給你我的答案
09/30 12:01, 100F

09/30 12:01, , 101F
我覺得O跟X都有 不過O比較多
09/30 12:01, 101F

09/30 12:02, , 102F
這立場從頭到尾都沒變過 是你習慣二分法思維
09/30 12:02, 102F
文章代碼(AID): #16-ymb1_ (Educatio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6-ymb1_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