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關於管教

看板Education作者 (多愁善感是我原罪)時間17年前 (2007/05/14 21:50), 編輯推噓7(704)
留言11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0/12 (看更多)
首先請教各位, 學生需不需要老師管? 我猜測,大部分的答案都應該還是要, 接著就是要討論,如果要管教 那麼該管教的問題,我相信是危害他人、侵犯法律的 是學生品德上的問題,而非學生能力上的問題,我想每個人應該也都同意這一點 接著請恕我分享一下怎麼管的實際經驗 隨便打? 現在誰還敢隨便打!學生摸不得啊! 記過? 記過能拿學生怎樣?就跟爛老師可以在學校一直擺爛一樣!你能怎樣! 在校生活表現?你在說笑嗎?自從操行成績消失,誰在意這鬼東西? 說理? 說理勉強是其中目前較有效的一項,但是較為頑劣的短期無效! 你問長期呢?呃.................................... 不知道社會上有幾個流氓教授,或者有幾個人能迷途知返。 叫家長? 學生的問題多半產生自有問題的家庭,你期望那些家長有什麼作為? 有不適任教師專線了,有沒有不適任家長專線啊? 隔離? 有啦,剛開始的隔離有效,對於老顧客就沒用了!他知道你拿他沒輒! 罰站? 我懷疑那個學生犯錯時會自動要求或者同意「站著反省」! 愛校服務?(有的叫向善服務!) 不懂這個專業名詞的人,請注意,這就是叫學生去打掃? 這最好笑了,叫這些學生去打掃是罰自己不是罰他們, 有興趣可以在午休時間到全國各大國中小訓導處欣賞一下, 看看老師們怎麼被這些學生虐待。 那麼我支持什麼? 「第三人體罰」,不過以目前的情況來說要執行的完善很難! 我的理由是: 出社會違反法律侵犯他人人權時,都會被法律剝奪人權! 何以在學校學生侵犯他人人權時,可以不必受到會讓他感到是被處罰的處罰? 我認為要灌輸學生法治觀念,除了說理說教外,必須施以適度處罰, 可是我不知道我們可以對學生執行有效的處罰是什麼? 我們不能對學生執行死刑、無期徒刑、有期徒刑或者易科罰金, 所以我支持第三者體罰,學生在違犯法律之餘也能夠選擇是不是接受這樣的處罰, 如果不願意,學生可以選擇面對司法審判。 跟各位分享個人一次淺短的經驗 學校有個學生每一次都被我抓到抽煙,更嚴重的問題是每一次都跟不一樣的人 (我不想說是他帶人抽,可是每一次就是跟不同的人) 我知道如果要減少學校抽煙人口,必須由他做起 每一次我都原諒他,我特地到醫院找了一堆如何戒煙的方法給他 還找了一堆肺黑掉的海報張貼在他每次抽煙躲藏的地點 我告訴他我給他三個月,如果他成功戒煙了,我將他所有抽煙的過銷掉 再來還有一大堆大道理,包括抽煙怎麼樣不好等等 然後每次抓到都要打電話告訴他們家長,請小孩不要帶別人抽煙 然後不到一個禮拜,他在學校又再和不同的人抽煙再被我碰見 我告訴他,如果你再抽煙,我一定送警察局 隔天他又再抽,然後我二話不說直接叫警察來了 當天傍晚他爸媽帶著記者衝到校長室,說我放棄他的兒子 別說我對學生沒有愛,我希望學生在學校學得遵守法律觀念, 我希望和各位理性地討論這個問題。而不是流於文字之爭。 如果你認為有更好的管教辦法,請你提出來。 不要扣我帽子,說贊成體罰,就是不愛學生。 -- http://spaces.msn.com/members/clayjtw/ 如果,你也聽好音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5.162.215

05/15 06:53, , 1F
要害死一個孩子 沒有比溺愛更有效的了
05/15 06:53, 1F

05/15 07:00, , 2F
學生抽煙 警察會來嗎? 是業務範圍還是
05/15 07:00, 2F

05/15 07:00, , 3F
特別請來的?
05/15 07:00, 3F

05/15 07:35, , 4F
我打110叫來的
05/15 07:35, 4F

05/15 07:40, , 5F
如果送警前,我還有一個最後的方法....
05/15 07:40, 5F

05/15 09:00, , 6F
也許這個構想可以用在未滿18歲的人的身上
05/15 09:00, 6F

05/15 09:00, , 7F
不僅僅是在校學生,而是對所有的小孩
05/15 09:00, 7F

05/15 09:01, , 8F
避免在年少輕狂時留下不良紀錄
05/15 09:01, 8F

05/15 09:02, , 9F
我認為不能只把這項制度專限於年輕學生
05/15 09:02, 9F

05/15 09:36, , 10F
要抽就給他抽阿...反正身體是他的
05/15 09:36, 10F

05/15 12:18, , 11F
什麼最後的方法?
05/15 12:18, 11F
文章代碼(AID): #16I6aUit (Educatio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6I6aUit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