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李登輝的經濟才能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囧興)時間14年前 (2010/08/03 00:31), 編輯推噓3(3010)
留言13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65 (看更多)
玩具就代表經濟實力強大?做玩具的技術根本就不高 你要舉也該舉"世界末日"裡面那句"美國太空船、俄國太空船,都是MIT"才對 可惜大家都知道那不是真的,我們的技術也頂多能做華衛,還要美國幫忙發射... 我舉玩具的例子是要說明國際分工中 台灣的角色被中國取代的事實 我當然也可以舉別的 腳踏車雨傘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所以您不吃嗟來之食,然後就餓死了 要知道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每天都在付出代價,不要以為什麼都不做就能維持現狀 吃飯需要付錢,但是你不吃飯就活不下去,世界的真理就是這麼簡單 這不是開放就活 不開放就死的簡單選項 事實上如果真的鎖國海禁 未必便死 李登輝的南進政策害死更多台商,很多南進的台商後來還是跑回大陸 那些相信他的後來遇到金融風暴跟印尼排華暴動,幾乎沒有賺錢的 (後來東南亞的復興跟大陸經濟的發展也有關係,特別是人民幣不貶值政策) 這樣看來一條路是一半一半,另一條是穩死 今天有人把一半一半的那條路關起來,叫大家都去走穩死的那條路 然後你說他是偉大的經濟導師? 我從頭到尾有說過他是偉大的經濟導師? 我只是想表達自由貿易並非經濟萬靈丹 有利必有弊 戒急用忍並非全錯 還有 我剛剛沒講的就是這段 ... 因為李登輝南進跟我想討論的自由貿易主題並非那麼的相關 您要認為我崇拜李 那也是誤會了 你叔叔難道能代表全部台商? 我叔叔還有他周遭的朋友 代表典型的中小企業台商 你希望有更好的取樣 歡迎提供 並不是所有台商都在逃稅、包二奶、花天酒地 否則大陸幹麼要留這幾十萬不務正業又可能製造社會不和諧的人在那邊 另外我剛說了,人活著就要吃飯,不可能幾十萬人都吃飽沒事幹賴在那邊好嗎? 中國已經趕了很多台商回來了 趕他們回來當然是因為他們沒錢啊 事實上很多台商是負擔雙重租稅(兩岸都繳),還是照樣賺 只是因為你門關起來,他們只好把錢放對岸 中小企業的台商跟大企業的結構、思考模式完全不同 說真的 門沒關 錢真的會匯回來嗎 以自由貿易的論點來看 門沒關只是加速資本流出 這些社會問題又不是台商才會有,在邏輯上是無相關 舉例來講,亞洲金融風暴的時候日本就有很多人中年失業 那這些日本人是有去大陸才會失業喔? 你幹嘛把我的上下文拆開來批判 = = 另外 金融風暴造成的失業 跟產業轉型中間造成的結構性失業 原因和影響不同 不能一概論之 你拿這些一無可取的話來舉例,這樣的事證豈不也是一無可取 光舉失敗者,是能說明什麼問題嗎? 歡迎提供中小企業代工廠在大陸成功轉型存活的大量案例 說兩個反例:食品業的康師傅跟旺旺(我只舉我能肯定的例子) 康師傅在台灣根本啥都不是,去了大陸變成大品牌 旺旺以前在台灣是有品牌,可是去了大陸之後變成可以有旺旺飛機的超大品牌 你完全忽視事實是有人成功有人失敗,只會用選擇性記憶去評價,當然感覺好像這樣 你拿巨大財閥來對比中小企業 我認為你的案例才是選擇性舉例 戒急用忍最主要的是破壞了台灣事先佈局成為轉運中心的可能性 (現在韓國很積極在搶當轉運中心,本來我們有機會領先十年的) 而台商則是本來就要外移,問題是對他們來說外移到大陸跟東南亞可能是生死差別 李登輝是叫他們去東南亞...... 我不否認轉運中心的好處 但 第一 這也不代表做轉運中心就必定會成功或比現在好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當初的規劃還是屬於舊思維 畢竟依據的不是現在貿易超級自由化+資訊流通+高度分工的環境 事實上台灣如果要做轉運中心 就要連帶把金融中心也發展起來 然後順便做資訊服務業 前者有香港上海 後者有印度在競爭 轉運中心一路並非那麼的前途光明 第二 事實上做轉運中心還是無法解決產業外移的問題 另外 台灣在越南發展得也不錯 有失敗的例子不代表不會成功 韓國從亞洲金融風暴走出來的因素之一,就是在大陸投資 而韓國去大陸的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產業,也就電子業那些 結果我們在繼續戒急用忍的時候人家人均所得已經超越我們了 (當然,最近韓資也一樣從大陸回韓國,但是你不能說韓國沒競爭力吧) 台灣去的可不是電子業 通通都搬過去了 另外 韓國是以大企業為主 台灣是以中小企業為主 : 把錢運去中國罷了  : 錢拿不回來 無法累積資產 這叫什麼投資 那你以為人家吃飽太閒把錢搬去維京群島喔? 大陸可不是避稅天堂,人家政府可以給你甜頭,但還是管很嚴 如果投資不會賺錢,是把錢拿去給人家共嗎? 要是真的像你說的這樣,早就沒有人要去了 我明明就有說 "錢拿不回來" 你選擇性看你想要的東西 還能批那麼一大串 ... 自由貿易底下 得利較多的不會是我們 如果你覺得錢會拿回來 你就錯了 因為廠商在大陸有賺頭 那只會加速投資把錢通通匯出去而已 尤其是中小企業 根本沒有根留台灣的必要性 既然資本什麼的都可以自由移動 通通搬過去豈不方便 請你回答我,台灣有什麼技術是世界領先的? 如果今天你不去大陸就不會,那種東西是應該省核省核 例如能夠做出太空船的那種技術,台灣有嗎? 喔,抱歉忘了說,大陸已經三次載人太空飛行了,搞得日本很急怕輸了亞洲太空競賽... 真的喔 你以為當初中芯幹了東西過去 雞排店沒有害怕過 不要說什麼世界領先 只要台灣在產業中排名第二第三 通常中國就是那第四第五的競爭者 這不用害怕喔 所以我就說了,那個東西是李登輝時代就因為技術含量低而註定要外移的 何況外國玩具公司要轉包給大陸你有什麼辦法阻止? 今天這個產業是被大陸取代還是被印尼取代,對台灣有差嗎? 真正的命脈是電子產業,台灣跟韓國之間可取代性太高的問題 雖然一開始就盡量避免討論政治議題了 但如果中國對台灣沒有敵意 那就根本不會有這個討論串了阿 被大陸取代跟被印尼取代 怎麼會沒差 可惜李登輝提出戒急用忍的時候太晚了,你要鎖的話乾脆蔣經國都不要開放 喔,可是蔣經國開放之前就有台商經過香港(或泰國)偷偷去了,我以前有訪問過 那連蔣經國都鎖不住,換蔣中正好了 所以蔣中正才是最偉大的總統(無誤) 拜託 偷偷過去 跟政府全面開放的差別 差很多 全面開放不是說不管制就是全面開放 而是兩岸的法律金融什麼的都要橋接起來 但這就是政治問題了 事實上李登輝也是卡了個政治問題 要不然這裡還有什麼好討論的 這種產業本來就是夕陽產業,問題是並非所有台商都是傳統產業 也並非傳統產業就成不了氣候(前舉例康師傅跟旺旺,康師傅可是創新品牌打下江山的) 回到現在我回文回的很無力 你不但把我一段一段拆開來批判 而且還強行說我是講政治議題 你可以說我文章結構不嚴謹 情緒化 舉證不實 我都能接受 但說我講政治的話 我強烈建議你舉證一下 要不然這樣隨意攻訐的討論 我實在很難繼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249.166

08/03 00:45, , 1F
沒辦法,有些人看到政治就高潮了
08/03 00:45, 1F

08/03 00:45, , 2F
其實李登輝的經濟才能不是空想歷史吧?
08/03 00:45, 2F

08/03 00:53, , 3F
XD 好像也是
08/03 00:53, 3F
※ 編輯: QuentinHu 來自: 203.73.249.166 (08/03 00:56)

08/03 00:57, , 4F
不過 為了討論 歷史的如果 就必須牽扯史實...
08/03 00:57, 4F

08/03 00:57, , 5F
如果今天是要討論 當初李登輝沒有戒急用忍的話
08/03 00:57, 5F

08/03 00:58, , 6F
我也是覺得很有趣 不過 就這麼被某人打了一巴掌 ZZ
08/03 00:58, 6F

08/03 01:36, , 7F
有一點不能否認的是,戒急用忍毀了台灣當成大陸轉窗口的可能
08/03 01:36, 7F

08/03 01:36, , 8F
如果搞不清楚這點,可以去研究當初很多外商們的策略.
08/03 01:36, 8F
其實我從頭到尾都沒有說當轉運站不好 不過這邊要考慮到政治現實的問題 要當轉口站 就要自由貿易 自由化貿易就需要雙邊對談要簽協定 看這幾年的談判還有政治情勢就知道 就算李登輝不戒急用忍 也可不能"加速"雙邊貿易自由化 = = 光看WTO 就弄到什麼時候? 李的發言 最大的問題是讓商人無法期待環境的好轉時機 所以不敢大舉投資 (反之則是ECFA進展順利馬上傳出VW要來台灣設廠 不過在開放的同時也要面對陸資來台這樣的事情) btw 其實以這兩年的各項雙邊協定來看 進展速度已經算是相當快了 然後 又牽扯到一個問題 如果台灣採取 貿易自由化 那稅負政策是? 如果有對於轉口貿易有稅負優惠的話 其實很大程度上會加深貧富差距 又 自由化本來就是一個加速向資本技術知識擁有者傾斜的過程 台灣若是當時就開始進行貿易自由化 基尼係數絕對比現在還來得高 這些都是要處理的問題 絮絮叨叨打了一些 沒有很有組織 ※ 編輯: QuentinHu 來自: 203.73.249.166 (08/03 02:31)

08/03 02:27, , 9F
轉運中心不是沒戒急用忍..就可以搞起來的..
08/03 02:27, 9F

08/03 02:32, , 10F
樓上說的沒錯 不過沒有開放是一定搞不起來 XD
08/03 02:32, 10F

08/03 08:53, , 11F
韓國到中國的小企業也很多,這幾年紛紛破產夜逃也是嫌韓原因
08/03 08:53, 11F

08/13 03:25, , 12F
如果今天是要討論 當初 https://noxiv.com
08/13 03:25, 12F

09/15 23:39, , 13F
其實李登輝的經濟才能不 https://daxiv.com
09/15 23:39, 13F
文章代碼(AID): #1CLlB4Bk (Dummy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CLlB4Bk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