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經濟人的「理性」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普蘭可)時間14年前 (2010/07/07 02:2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30 (看更多)
※ 引述《MRZISDOG (隔壁家的毛毛是惡犬)》之銘言: : 在經濟學和商業決策制定過程中,會用到「沉沒成本(Sunk Cost)」(或稱沉澱成本或 : 既定成本)的概念,代指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沉沒成本常用來和可變成本作比 : 較,可變成本可以被改變,而沉沒成本則不能被改變。在微觀經濟學理論中,做決策時 ^^^^^^^^^^^^^^^^^^^^^^^^^^^^^^^^^^^^^^^^^^^ : 僅需要考慮可變成本。如果同時考慮到沉沒成本(這被微觀經濟學理論認為是錯誤的), ^^^^^^^^^^^^^^^^^^ : 但是,經濟學家的想法套用在現實就常會造成得不償失: 經濟學家的想法是最經濟的 是你的想法有誤 這不怪你 因為絕大多數的人一輩子都想不懂沈沒成本的道理 我舉一個比較明顯的例子看能不能點通你 不行的話那也就算了 畢竟多數人都不懂還不是一樣活的好好的....XD 這就好比 你以房貸買一棟房子 可是房價卻一直下跌 跌到有一天房價已經遠低於 你的房貸餘額 這時你會? 1.幹 當然是把房子丟給銀行 2.因為我已經為這棟房子付出很多房貸 所以如果不付完 我就虧大了 所以我應該繼續付房貸 取得價值已經遠低於我房貸餘額的房子 2.的想法才會造成經濟上的嚴重損失 因為你應該把付房貸的錢拿去買另一棟房子就好了 : 一個法學院學生棄法律專業去寫小說,做決策時不該考慮沉沒成本,而寫出的小說在台灣 : 沒人肯出版,結果只能餓肚子。所以,依經濟學家的"理性"主張,做決策時不該考慮沉沒 寫的小說沒賣是「風險」 不論他是什麼系畢業 小說不賣的風險都相當 與他之前得到什麼文憑(沈沒成本)無關 非經濟人會認為法律系寫小說的成本比高中畢業寫小說的成本高 (實際上是一樣高 因為沈沒成本不予計算) "所以"風險較高(風險與沈沒成本無關) 於是 如果有一個天才作者不幸先去念了法律系 他會因為誤算成本 綁死自己而無路可走 如果他是經濟人 他會知道沈沒成本不予計算的道理 及早停損 結果成為名作家賺了數億 也就是說 非經濟人的錯誤觀念會導致他發生數億元的嚴重經濟損失 你這幾篇文章完全示範了非經濟人常犯的錯誤啊XD -- 《海角七號電影小說》 阿嘉的過去,友子的不平,馬拉桑的奮鬥,明珠的悲劇,栗原南的追尋。 《明騎西行記》The Lost Emperor, the Westering Chevalier 鄭和下西洋與百年戰爭,麥加朝聖與搶羊大賽。歷史,遊記,武俠。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25310 作者部落格 http://plamc.pixnet.net/blo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0.176.229 ※ 編輯: plamc 來自: 218.160.176.229 (07/07 02:24) ※ 編輯: plamc 來自: 218.160.176.229 (07/07 02:27)
文章代碼(AID): #1CCtGH6P (Dummy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CCtGH6P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