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假設] 產業革命的兩種模式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公投救圍牆(B))時間17年前 (2007/06/06 12:36), 編輯推噓3(301)
留言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0/176 (看更多)
有幾個問題問一下 因為經濟學我也大概知道皮毛上的灰塵而已 ※ 引述《plamc (普蘭可)》之銘言: : ※ 引述《woodsy (公投救圍牆(B))》之銘言: : : 不管是英國當時的產業革命或是現在美國的經濟發展 : : 他們的狀況都是當時世界經濟-工業-科技等的領先者 至少是前段班 : 他們在發展前並不是前段班 美國的歷史很近應該不用多說XD : 英國在工業革命的時候所需的工業技術全是歐洲其他地方先發展起來的 所以並非領先者 : 經濟也落後之前的幾大經濟中心 : : 而日本 韓國 台灣在崛起過程 其實遇到整個亞洲打掉重練的情勢 : 二戰對亞洲國家並沒有幫助 : 重點是韓戰時 美軍的需求成了日本第一桶金 : 南韓是個從來沒有成功 一直在打腫臉充胖子的國家 不予討論 : 台灣也還算不上掘起 我們的人均GDP還只有歐美日的一半或三分一而已 我所說的打掉重練就是 二戰後亞洲國家尤其是遠東 幾乎都是從廢墟狀況重練 或是重新建國 基本上大家起跑點是相同的 如果以絕對來看 台灣當然不能算是崛起 但就相對而言 從二戰結束後到現在台灣 香港 韓國 日本的經濟實力應該算是崛起 崛起應該不需要定義為可以喊水水結冰的大國吧 : : 之後在崛起的國家 尤其是小國 似乎只有像文萊 杜拜 這樣有強大資源的小國 : 杜拜的建設經費大部分來自於貸款 所以他的這桶金是來自於腦袋 而非天然資源 : : 如果走自由經濟模式 在現在整個跨國障礙越小的狀況 : : 似乎還沒崛起 就被別的大國的經濟力或是投資客給吃掉 : : 我的問題是 : : 如果在大國的陰影下 自由經濟模式還有可能讓小國崛起嗎 : : 或是只是適於有ㄧ定資本能力的國家進行 : 你的問題是不存在的 : 請參考甘碧或明騎 歷史上 市場經濟一向是對小國有利 大國只有被吸血欺負的份 : 越全球化 對小國就越有利 現在很多小國很衰小 是因為他們自己不加入全球化行列 : 不然小國宰制經濟是必然的現象 : 規納歷史上的經濟中心 都有 : 小 自然資源缺乏 的特色 這我有個問題 我現在想不到哪個例子是 小國 自然資源缺乏然後---沒有地理優勢 新加坡 香港 主要成功原因跟地理優勢有關 如果今天相同的人轉移到 鹽湖城 蘭州 有可能造成這樣的崛起嗎?? : 你現在會有這種錯覺是因為美國是"大"國 : 但是請注意他的人口也才剛破三億 對全世界來說並非很大 : 而且美國雖然"地大物博" 但是自然資源大多用進口的 (農產品除外) : 美國現在還可以"唱秋" 是因為它現在是全世界最積極投身全球化自由貿易的國家 : 有"世界工廠"中國這個大國 拼命給它吸血 連一群小國都搶著給它吸血(出口導向) : 但是要是大家覺醒了 或是中國被它吸垮 美國就當不成經濟中心 -- 阿扁名言: 全世界只有極權獨裁的國家還設有這樣的紀念堂.. 阿林肯紀念堂是啥--- 原來阿扁也在罵小布希是極權獨裁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23.20.164

06/06 13:03, , 1F
那個紀念堂不是用來紀念獨裁者吧
06/06 13:03, 1F

06/06 13:52, , 2F
林肯其實也可以算是.........
06/06 13:52, 2F

06/13 23:07, , 3F
獨裁與否要看當時的時空環境吧
06/13 23:07, 3F

06/13 23:08, , 4F
總不能以現在什麼自由民主的標準去批判當時的作為
06/13 23:08, 4F
文章代碼(AID): #16PZdQVa (Dummy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6PZdQVa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