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假設] 產業革命的兩種模式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臺大歷史系教授......Orz)時間17年前 (2007/06/03 12:17), 編輯推噓3(304)
留言7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176 (看更多)
或許有人會問: 除了英國模式跟德國模式,有沒有截長補短的第三條路?因為英國模式緩不濟急, 德國模式又有可能會揠苗助長,那怎麼樣才能走一條中庸之道? 這個嘛,要是有人問我這種問題,我大概只有苦笑著作出如此廢話連篇的回答: 也許真的有第三條路,而且很多國家都在嘗試尋找這樣的路,雖然它們的當國者不 見得都知道這樣的理論,但歐美日本與新興工業國家的成功途徑,自然會成為他們 仿效的對象。當然他們也會依照合乎該國的國情而做出修改,所以未來鐵定會有第 三條路的出現,但這得再等一段時間才能看得出來。 當然,對現今絕大多數的開發中國家來說,要它們完全採用英國模式那是不可能的 事情,因為絕對沒有一個政治人物敢這樣宣佈:「想要發展經濟,只能看全民自己 努力,政府跟本幫不上忙。」因為政府的確可以幫得上忙,而經濟發展也不可能完 全只靠民間的力量。但政府究竟該如何幫忙?民間倒底如何運用自己的力量?這恐 怕難以定論,而最後一定淪為嘴炮,所以我把這樣的問題丟給經濟學方面的專家去 解決。 要知道:歷史只是研究過去所發生的事情,而我們都不見得能了解過去之前,卻要 對未來做出推測,那恐怕不會得到什麼可靠的答案。 當然,有人可能會說:「你總不能只說『一切走著瞧』那就算了吧?給點你自己的 推斷吧!別忘了這裡是架空歷史版,總得架空個一句話吧?」 好吧,我這樣講好了: 假設臺灣從1950年代開始完全沒有走德國模式的發展,那現在我們大概不會有十大 建設,更別說會有竹科,因為我們要等某些條件自然產生,而不是人為的催生,所 以現在的台灣,大概會看起來像是歐洲的斯洛伐克。 當然,好處是今天台灣的人口大約只有1100萬不到,而且也不存在少子化問題,雖 然人均收入可能不及五千美元,但我們有比較新鮮的空氣與比較良好的治安。 -- http://gps.wolflord.com/ 歡迎大家參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2.145.160.175

06/03 12:33, , 1F
推!
06/03 12:33, 1F

06/03 12:53, , 2F
大推,不過有點個人意見…
06/03 12:53, 2F

06/03 12:53, , 3F
與其有一個自認無能的總統,不如兩大黨永遠不過半空轉下去…
06/03 12:53, 3F

06/03 12:54, , 4F
不同的理念彼此愈鬥不倒對方,政府空轉的可能愈大。
06/03 12:54, 4F

06/03 12:54, , 5F
總有一天企業會放棄聽政府的話的。(今天就有這種感覺
06/03 12:54, 5F

06/03 13:20, , 6F
我還以為有救勒....
06/03 13:20, 6F

06/03 15:51, , 7F
政府那堆狗官的話,還能聽嗎=.=
06/03 15:51, 7F
文章代碼(AID): #16Oa37Z7 (Dummy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6Oa37Z7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