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sony感光元件是不是比較有立體感?已刪文

看板DSLR作者 (GROWL)時間2年前 (2021/06/22 19:33), 2年前編輯推噓11(12124)
留言37則, 10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底大一級壓死人的立體感,不是來自 動態範圍,而是實體焦距。 簡單的說,越廣角的焦段,壓縮感越小。 立體感我的理解是相片中每一層 不同距離所堆疊的,這也是人像攝影會有 前中後景的攝影技法。 拿6x7與M43做比較, 等效50焦段,67實際焦段是100mm, 而43實際焦段是25mm。 同樣等效焦距下,67相片能帶來的 物距堆疊比43來的更豐富,立體感自然 更豐厚。 ----- Sent from JPTT on my Samsung SM-G970F.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1.24.15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SLR/M.1624361602.A.5F5.html

06/22 19:44, 2年前 , 1F
一開始說實際焦距,後面說等效焦距,我都看到迷糊了,到
06/22 19:44, 1F
67的100 等於43的25 等於全幅的50

06/22 19:44, 2年前 , 2F
底要拿那個當中基準點
06/22 19:44, 2F
※ 編輯: growl (1.161.24.158 臺灣), 06/22/2021 19:48:24

06/22 20:00, 2年前 , 3F
我懂了,所以把廣角照裁切中央變成望遠照,立體感就出來了
06/22 20:00, 3F
錯了,其實恰好是相反,望遠拓展變廣角立體感才會出來。(片幅變大的概念)

06/22 20:11, 2年前 , 4F
.....
06/22 20:11, 4F

06/22 20:15, 2年前 , 5F
我也認為大片幅帶來透視感的改變 影像比較容易有立體感差異
06/22 20:15, 5F

06/22 20:16, 2年前 , 6F
再加上景深等因素~感受更強
06/22 20:16, 6F

06/22 20:27, 2年前 , 7F
不對
06/22 20:27, 7F

06/22 20:28, 2年前 , 8F
你把透視跟鏡頭焦距混淆了
06/22 20:28, 8F

06/22 20:29, 2年前 , 9F
可以參考冼鏡光老師的文章
06/22 20:29, 9F

06/22 20:30, 2年前 , 10F
06/22 20:30, 10F

06/22 20:33, 2年前 , 11F
3樓才是把透視跟焦段搞混的人
06/22 20:33, 11F

06/22 20:37, 2年前 , 12F
物距堆疊... 你真的知道你在講什麼嗎??
06/22 20:37, 12F

06/22 20:38, 2年前 , 13F
你可以用圖解釋一下什麼叫"物距堆疊"嗎?
06/22 20:38, 13F

06/22 20:50, 2年前 , 14F
你就直接說景深淺就有立體感不就好了?
06/22 20:50, 14F

06/22 21:15, 2年前 , 15F
不只景深淺;片幅不同常造成取景構圖差異,透視感也隨之不同
06/22 21:15, 15F

06/22 21:19, 2年前 , 16F
冼老師的文章真的受益良多
06/22 21:19, 16F

06/22 21:19, 2年前 , 17F
樓上的觀念是錯的也是很多人的誤解 透視感取決於視角
06/22 21:19, 17F

06/22 21:20, 2年前 , 18F
視角取決於等效焦距 等效焦距一樣 透視感就會一樣
06/22 21:20, 18F

06/22 21:21, 2年前 , 19F
你拿超廣角照片裁切中間一小塊也會變大砲的透視好嗎
06/22 21:21, 19F

06/22 21:24, 2年前 , 20F
我是指ad47大
06/22 21:24, 20F
※ 編輯: growl (1.161.24.158 臺灣), 06/22/2021 21:51:51

06/22 21:56, 2年前 , 21F
我當然懂視角問題,重點是你不會真的拿廣角照片裁切中間一塊
06/22 21:56, 21F

06/22 21:57, 2年前 , 22F
更常見的狀況是,在不改變物距下,大片幅總是能夠捕捉更多的
06/22 21:57, 22F

06/22 21:59, 2年前 , 23F
物體,尤其通常中長焦下,小片幅只能靠接圖才能覆蓋
06/22 21:59, 23F

06/22 22:00, 2年前 , 24F
我這邊要討論的是不同片幅造成使用上的差異 影響最終結果
06/22 22:00, 24F

06/22 22:02, 2年前 , 25F
然後等校焦距的部分 應該是說錯了吧?實體物距才是關鍵!?
06/22 22:02, 25F

06/22 22:07, 2年前 , 26F
很多人鏡頭交段不夠就會靠裁切 這很普通 我只是說的誇張
06/22 22:07, 26F

06/22 22:07, 2年前 , 27F
點罷了 等校焦距那個 說實在很難用文字解釋 充滿太多
06/22 22:07, 27F

06/22 22:08, 2年前 , 28F
敘述上的困難 最好的情況就是搭配圖一起說
06/22 22:08, 28F

06/22 22:09, 2年前 , 29F
應該說同樣焦距下,大片幅總是有較寬的視角,這種差異應該是
06/22 22:09, 29F
這裡就有等效焦段模擬效果

06/22 22:10, 2年前 , 30F
影響"立體感"的一個重要因素
06/22 22:10, 30F
※ 編輯: growl (1.161.24.158 臺灣), 06/22/2021 22:10:46 ※ 編輯: growl (1.161.24.158 臺灣), 06/22/2021 22:11:54

06/22 22:12, 2年前 , 31F
你可以試看看只調整片幅,就可以看到我說的視角差異~
06/22 22:12, 31F

06/22 22:13, 2年前 , 32F
我自己覺得那才是"立體感"差異的關鍵
06/22 22:13, 32F

06/22 22:20, 2年前 , 33F
(不過我回頭看這篇原文字~好像真的有點混淆實體焦段跟透視XD
06/22 22:20, 33F
因為我沒想到透視啦,單純是想表達片幅越大,實體焦段越廣角,並且擁有實體焦段的壓縮感。我沒想過透視,畢竟透視不會影響立體感,透視比較像是相片變形的主要因素。 ※ 編輯: growl (1.161.24.158 臺灣), 06/22/2021 22:42:48

06/22 22:48, 2年前 , 34F
同實體焦段不同片幅,可以察覺視角改變~構圖方式也容易隨之
06/22 22:48, 34F

06/22 22:49, 2年前 , 35F
變化,然後進而影響透視,最後就什麼看起來都不太一樣了
06/22 22:49, 35F

06/22 23:12, 2年前 , 36F
這篇的立足點就錯了,有甚麼好討論的?他說的是:
06/22 23:12, 36F

06/22 23:13, 2年前 , 37F
等效焦距下,實體焦距越短的會 XXXX...
06/22 23:13, 37F
文章代碼(AID): #1WqSg2Nr (DSLR)
文章代碼(AID): #1WqSg2Nr (DS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