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有關孔孟對「利」的看法

看板Confucianism作者 (史提夫樣)時間16年前 (2008/01/10 21:4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15 (看更多)
※ 引述《coolkoei (轉戰千里)》之銘言: : 小弟是新來的... : 因為最近快要選舉了...所以有時候會想到「利益」跟「義」的衝突 : 大家都知道孟子的義利之辨非常有名 : 就那一篇看起來..孟子對「利」不假辭色 : 但是印象中論語裡面「子張學干祿」一則中 : 孔子對求祿位的子張也不會嚴厲,也教他一些行事準則 : 可是不知道在論語或孟子裡面還有沒有其他關於 義利(尤其是利) 的講述 : 話說印象中有「子罕言利」...所以論語中講到利的就只有這樣嗎? : 初來乍到,不識規矩,請諸位海涵 先交代一個立場問題 我個人相當反對「利」「義」衝突的思考模式 意思是:這兩者並非必然處於緊張關係 講回《論語》 我想你指的應該是〈堯曰〉的第二篇 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 孔子最後的回答提到「惠而不費」的原則 使民眾獲得好處,卻不會增加統治者的負擔(花費) 子張深問 孔子回答「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這有兩解~一說是指「根據民眾的利益去做為」;另一說則是「應當給人民的就給人民」 所以在這裡的「利」,應當解釋為「人民共同的利益」, 是共善,是大利,簡單說對人民有好處,因此孔子當然不會排斥, 而且非常贊同。 《孟子》一書對「利」頗有貶抑 最著名的就是〈梁惠王〉第一篇 「王何必曰利?」 這種講法或觀念,顯然就是窄化了孔子對利的看法, 或者我們也可以講:在孟子,他是以「義」代替了孔子所謂「公共利益」的觀念 所以,凡是「利」,都是指「私人利益」 孟子的講法 相對之下是比較有不良的影響 這影響就是後來會發展出聖君賢相的概念 搞政治一定要聖人才能搞 問題這世界上有幾個聖人呢? 聖人就一定喜歡從政嗎? 更重要的是:道德修養高超的人,就一定擁有治理國家大政的能力嗎? by the way~為啥選舉會讓你想到利義衝突?挺想知道的~ 到後來董仲舒就開始講「義利兩養」 這是比較好的發展 -- 道德相對主義、理性化與亞里斯多德:如果參與政治對人們的生命意義或培養內在善並 沒有幫助,那麼政治生活就很容易滑落至一種獲取利益的手段,也就是說,正是對倫理生 活採取一種諸神間鬥爭之觀點,吾人才會將參與政治限縮為工具理性而非目的自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7.67.40
文章代碼(AID): #17XY7nA_ (Confucian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7XY7nA_ (Confuci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