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孟子

看板Chinese作者 (Thema & Variationen)時間12年前 (2011/11/11 03:53),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10 (看更多)
※ 引述《IamNotyet (非也)》之銘言: : ※ 引述《moonlike (Thema & Variationen)》之銘言: : 看書不能只看片段就妄加生義。 這還真是不好意思了....麻煩你指正了 : 「孟子罵人禽獸」,他罵的是「不仁不義」「無父無君」。 : 因為少了仁義,就失去了「人性」, : 沒有「人性」,就跟禽獸無異, : 這是孟子真正想說的話。 就是這點論述,讓我覺得不喜歡孟子 由你重複說了一次,讓我覺得孟子這個人....還是一樣的令人不欣賞 (所以我似乎沒有誤解孟子真正想說的話....就你譯述的這段而言) : 了解孟子,可以從王陽明的「致良知」入手。 : 人有不學而知、不事而能的「良知」、「良能」, : 「致良知」,就是用心去體會、用身體力行去實踐你的良知良能, : 讓仁義自然充盈,而無須臾相離, : 這就是孟子說的「求放心」。 講到王陽明,我就不免想到所謂「空泛」這個對心學的評語 荀子曾批評孟子: 故善言古者,必有節於今;善言天者,必有徵於人。凡論者貴其 有辨合,有符驗。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設,張而可施行。今孟子 曰:「人之性善。」無辨合符驗,坐而言之,起而不可設,張而 不可施行,豈不過甚矣哉! 由此觀之,王陽明似乎得孟子真傳,連遭到的批評也類似 : 人之所以不為仁義,是因為將原本的良心給放失掉, : 求放心,就是要將迷失掉了的良心給找回, : 一念良心發現,就是仁義的開端。 : 孟子從「乍見孺子將入井」來談「人皆有怵惕惻隱之心」, : 並認為這是「仁之端」,從這個角度來談人之性善, 這只是他「認為」這是「仁之端」而已 : 這是啟發了一個直指本源的路。 : 孟子的所謂「性」指的不是「生之謂性」的性, : 而是特指的「人性」。 而告子與荀子都用「生之謂性」,只有孟子不是 也難怪他們看起來打得很開心 : 他認為人性是向上的,是善的, : 沒有了人性,人就只有欲望,與禽獸無異。 : 孟子的談性善,就像釋迦牟尼在悟道的一刻說的,眾生皆有佛性。 : 佛不在外,善性、佛性也不在外,而是在你的心中。 : 一念向善,慈悲、仁義就在你心裡。 : 所以孟子要講「仁義不假外求」,佛家也講「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 因為仁義離我們不遠,往往就在我們心中。 我對佛學並沒有太深入的了解 釋迦牟尼的意思是這樣的嗎?不好意思我不清楚 不過我倒是很好奇:你拿孟子的想法跟佛來比,是否適當? 佛會不會也是一個「兼愛」的人呢? 所以....我也好奇:如果孟子地下有知,他會贊同你的比喻嗎? 不過話說回來,「仁義離我們不遠,往往就在我們心中」這句,像是教條 我不否認孟子的說法,當作一個宗教的教條來看, 是有教化世民的功效啦!要說他有正面貢獻,還確實有 不過....畢竟仍然只是教條而已 「信者恆信」 我自己對於「仁義離我們不遠,往往就在我們心中」 是抱著「看看就好」的心態就是了 : 就以「性如杞柳」這個命題來看, : 執「生之謂性」的論點的一方會認為, : 性是所謂的材料,將它雕塑成怎樣它就變成怎樣。 : 而孟子的論點認為,性是讓材料能夠被雕塑成器具的可能。 其實仍然只是定義的不同罷了 簡單講就是孟子他硬要別人用他自己的定義就是了 熊熊想到「指鹿為馬」這個小故事 其實仍然只是定義的問題罷了 : 杞柳如果不具「成器」的「性」,則外力再怎樣雕塑也不能成器。 : 人如果沒有仁義的本性,就算再怎樣教育也無法體現仁義。 : 荀子的論點會被說「不透本源」也就是在這一點。 : 如果「善者偽也」,那麼也要人有「偽」的可能, 荀子曾否認過"人有「偽」的可能"嗎? 別的不談,性惡篇也就談到: 塗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義法正之質,皆有可以能仁義法正之具 ,然則其可以為禹明矣。 : 如果不談人之所以能為善,「人為」的善根本是空談。 由上述引文,荀子何嘗「不談人之所以能為善」? 看到這,我倒是好奇批評荀子「不透本源」的學者是哪位了.... 會不會他(跟前不久的我一樣)連性惡篇都沒看過, 就開始想當然耳的大肆亂講呢?

11/11 02:09,
沒錯 荀子會陷入無根的窘境XD
11/11 02:09

11/11 02:12,
不過孟子遇到耍壞的小人就會不知道該怎麼辦
11/11 02:12

11/11 02:12,
要當好人就要概括承受 而且孟子對國君的態度很不好XD
11/11 02:12
我倒是覺得耍壞的小人,遇到孟子會被罵到哭哭XD 以口舌之能來講,孟子在當代似乎是打遍天下無敵手了XD 加上他還有(別人送給他的)錢來設兵戒備呢 附帶回一下

11/11 01:51,
文筆是指?要到荀子的文章 結構才算綿密 組織更有邏輯
11/11 01:51
我只是籠統的稱呼而已 我讀孟子或莊子,常佩服他能把很複雜的道理, 用很精鍊的句子、很令人印象深刻的比喻說出來 當然這兩本書,風格相差很多 不過裏面的好句子,常常都有如餘音繞樑,令人印象深刻 荀子雖然綿密有邏輯,但似乎就沒這層魅力

11/11 01:53,
其實孟荀的性善性惡都有價值與侷限 不能說贊成哪個
11/11 01:53

11/11 01:54,
用性善與性惡是滿攏統的「分法」
11/11 01:54
我推這句! 孟子荀子的時代那麼久遠,加上知識傳播不便,分的攏統也無可厚非 但今日的人,資訊傳播方便,其實是應該有這樣的胸襟, 去看經典的「不足」之處、並且彌補之才是

11/11 01:55,
現在留下來的文本都經過後人注釋 多少都會曲解本意
11/11 01:55

11/11 01:56,
(如莊子 就被郭象巧妙的玄學化)
11/11 01:56

11/11 01:58,
聯經有牟宗三先生的全集 可以先看中國哲學十九講
11/11 01:58

11/11 02:00,
但我覺得他的著作較偏向哲學... 不過思想與哲學本來就
11/11 02:00

11/11 02:01,
很難分開
11/11 02:01

11/11 02:03,
題外話 現在大陸那邊重新開始作經典解釋的工作
11/11 02:03

11/11 02:04,
早期是臺灣做 現在對岸有錢可以搞了...其實滿憂慮的
11/11 02:04

11/11 02:04,
可是他們的經典解釋往往有些讓人很囧的論點= =
11/11 02:04

11/11 02:06,
對...畢竟他們受的文化教育與史觀跟臺灣是兩條路
11/11 02:06

11/11 02:07,
現在很多經典都是大陸那邊出版 然後翻印過來 唉@@"
11/11 02:07
--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 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 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 還寢夢佳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4.185.141

11/11 08:00, , 1F
我也討厭孟子....
11/11 08:00, 1F

11/20 19:24, , 2F
陽明本身似乎鮮少遭空泛的指正,後學才較為顯著
11/20 19:24, 2F

12/04 16:03, , 3F
被指空泛的是陽明後學,精確地說是王學末流。
12/04 16:03, 3F
文章代碼(AID): #1El2lLES (Chines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 之 10 篇):
閒聊
4
13
閒聊
2
4
閒聊
3
3
閒聊
5
25
閒聊
4
18
閒聊
0
1
閒聊
3
7
文章代碼(AID): #1El2lLE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