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孟子

看板Chinese作者 (Thema & Variationen)時間12年前 (2011/11/11 01:04), 編輯推噓4(409)
留言1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0 (看更多)

11/10 16:32,
看來您不太了解孟子。建議您讀些牟宗三的專著,
11/10 16:32

11/10 16:33,
會發現孟子不是您想像中的簡單。
11/10 16:33
(不要用「您」這種詞語啦,我沒那麼偉大) 以前我也曾經被一個朋友說過「孟子不是你想的這樣」 那位朋友是中文系的....不過當時並沒有機會跟他細聊,後來漸漸也少聯絡了 沒想到你也說了跟那位朋友相同的話,看來我還真的是「不太了解孟子」吧! (不過,我也從來沒有說過我「了解孟子」就是了...) 既然有了這樣的經驗,我其實也滿好奇的: 對孟子這位極具影響力的古代哲學家, 大家持的看法是如何呢?對他的想法贊同呢?還是略有微詞呢? 這位哲學家,是不是曾經帶給大家什麼樣的啟示、或是收穫呢? 我對孟子的認識,大多來自於高中的國文課堂而已, 讀過的「孟子」,大多也僅限於課本上的篇章 (所以自然是沒有讀過牟宗三講孟子的大作了) 不過,就算只是高中的國文課堂,也花了一學期來介紹這位哲學家 所以也不是沒有感想就是了 我確實不很喜歡高中課本裏選的許多篇章.... 譬如,我讀到的第一篇是大大有名的「予豈好辯哉」, 然後就學到「要當一個聖人之徒,首先要會罵對手『你這個禽獸!』」 (高中生的聯想總是比較機車一點....) 不久又學到了「彼一時、此一時也!」 讀了這幾篇,我對孟子的印象確實是壞到了極點 不過,孟子確實是一個了不起的人 即使我對他有很多微詞,我仍不敢否認他的了不起 孟子並不是一個死讀書的人,他的眼光其實很大 舉例來說,他對自然界其實有很多很精闢的觀察, 例如 「不違農時,榖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 斧斤以時入山林,林木不可勝用也。」 這不就是環保的觀念嗎?這層道理,直到現代都還適用呢! 又如 「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於大國也,斧斤伐之,可以為美乎? 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蘗,牛羊又從而牧之, 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見其濯濯也,以為未嘗有材焉,此豈山之 性也哉?」 (只是讀到這裏,也常會讓人廢然嘆息: 即使孟子常常罵人禽獸,他眼光畢竟是遠大的! 後世尊推孟子、如過江之鯽的的「儒」,卻有幾人繼承了這種眼光呢?) (不過....既然提到了「牛山」....其實我也想稍微吐嘈孟子一下: 說「未嘗有材」才是「山之性」,似乎不能算錯,要看「性」如何定義) 此外孟子令我欣賞的一句話是「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不過我不認同這句話之後的敘述....) 上面是一些孟子令我欣賞的點(當然不止這些啦) 至於不欣賞的....最不欣賞的大概就屬他的態度吧 (我很疑惑:孔子不是講究「恕」嗎?如果孔子遇到孟子, 他會怎麼看待這位滿口罵人禽獸、卻以「聖人之徒」自居的學者呢?) 此外,他講人性的論述,令我不太能夠心服 最後,感謝 Swordrain 推薦我書....不過是哪一本呢? 牟宗三畢竟是一代大學者,他的書似乎也很不少呢.... 話說回來,其實我滿疑惑的....孟子的文筆其實很好,表達能力很強 (先秦諸子裏,論文筆最令人激賞的書,大概就是「孟子」與「莊子」了吧) 加上孟子這本書,似乎沒聽到太多「造假」的傳聞.... 如果我直接讀孟子的本文(加註釋)尚且「不太了解孟子」, 我讀牟宗三先生的書大概只會更加混淆吧 所以我大概會先試著讀孟子的本文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畢竟也是孟子自己的話, 而且這句話也值得當座右銘 --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 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 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 還寢夢佳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2.175.169 ※ 編輯: moonlike 來自: 114.42.175.169 (11/11 01:07)

11/11 01:51, , 1F
文筆是指?要到荀子的文章 結構才算綿密 組織更有邏輯
11/11 01:51, 1F

11/11 01:53, , 2F
其實孟荀的性善性惡都有價值與侷限 不能說贊成哪個
11/11 01:53, 2F

11/11 01:54, , 3F
用性善與性惡是滿攏統的「分法」
11/11 01:54, 3F

11/11 01:55, , 4F
現在留下來的文本都經過後人注釋 多少都會曲解本意
11/11 01:55, 4F

11/11 01:56, , 5F
(如莊子 就被郭象巧妙的玄學化)
11/11 01:56, 5F

11/11 01:58, , 6F
聯經有牟宗三先生的全集 可以先看中國哲學十九講
11/11 01:58, 6F

11/11 02:00, , 7F
但我覺得他的著作較偏向哲學... 不過思想與哲學本來就
11/11 02:00, 7F

11/11 02:01, , 8F
很難分開
11/11 02:01, 8F

11/11 02:03, , 9F
題外話 現在大陸那邊重新開始作經典解釋的工作
11/11 02:03, 9F

11/11 02:04, , 10F
早期是臺灣做 現在對岸有錢可以搞了...其實滿憂慮的
11/11 02:04, 10F

11/11 02:04, , 11F
可是他們的經典解釋往往有些讓人很囧的論點= =
11/11 02:04, 11F

11/11 02:06, , 12F
對...畢竟他們受的文化教育與史觀跟臺灣是兩條路
11/11 02:06, 12F

11/11 02:07, , 13F
現在很多經典都是大陸那邊出版 然後翻印過來 唉@@"
11/11 02:07, 13F
文章代碼(AID): #1El0Gdyt (Chines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El0Gdyt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