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法鏡蘊論(初稿.0).法鏡第二

看板Buddha作者 (東岐明)時間7年前 (2017/01/26 15:25), 7年前編輯推噓9(9042)
留言51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28 (看更多)

01/21 18:38,
對一個已經對經論所述的修證次第有實際體驗的人來說,就像
01/21 18:38

01/21 18:38,
數學歸納法,第一步第二步確認了,往後每一步都會相信這是真
01/21 18:38

01/21 18:38,
的,特別是在第一觀智親自體驗過破除有身見的法味,自然不會
01/21 18:38

01/21 18:38,
對外道邪見產生什麼興趣。而明擺著無數前人走過通向道果的道
01/21 18:38

01/21 18:38,
路,自己已經上路知道前人的描述也都符合自身觀察,自然也就
01/21 18:38

01/21 18:38,
不會想去自幹一個前無古人的修證次第體系。這種自幹的行為,
01/21 18:38

01/21 18:38,
是很多附佛外道師在搞的,一個已經建立基礎正信的佛弟子不
01/21 18:38

01/21 18:38,
該去碰。
01/21 18:38
這個對於佛法影響的問題,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層次: 【How】如何修行? 在這一點上,此論並沒創造新的修行方法,也沒改動任何修行方法。 此論只是肯定上乘修行方法是真正解脫道。 問題是在現今世上流傳關於佛法的how,已有非常多種不同道途, 就牽涉到which才是正確的? 【Which】何者正確? 在這一點上,若要提供判斷,就必須明瞭各種道途是什麼what? 【What】究竟為何? 在這一點上,若要提出定義,就必須有相關對應的知識體系框架。 否則,就如前例的古代鐵匠,面對別人問他“鐵是什麼”,只能拿鐵出來指。 問題是,可以拿得出鐵,並不能回答出什麼是鐵! 這也就是為什麼辟支佛無法廣弘佛法,因為祂雖然證得究竟解脫,卻無法講述其理! 一般人在無法理解下,也就不會容易跟從修行。 而要具備有效的理論知識體系,就必須要回答何以相關Why的問題。 【Why】何以相關? 在這一點上,本來法爾如是,回答何以相關的為什麼,是要精簡基本公設, 以最少的基本前提而可推展出整個知識體系,讓人容易理解,正是《繫辭傳》所謂  『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 「易」是相關道行感應,「簡」是相關理論精簡,才能發現到良好的「理」。 道行感應的相關經驗,現今已有繁多記錄留存。 那麼現今佛學是否有足夠良好的理論,可以解決目前疑難呢? 【Whether】 在這一點上,如果有,現今也就不會落到三乘諸宗各說各話的當前狀況了! yogi大護教心切,我能理解,但南傳十六觀智也不是巴利四部佛典上就有的記載。 就以「道心、果心、果定」這些用詞,並不見於四部佛典, 反而在四部佛典上對於果定,是以「無相心定」「無相定」而言。 這表示,可能在佛陀在世時,根本還沒有「果定」此一用詞。 有些據傳是阿羅漢所作的論典,所提到的心路過程,沒有阿毗達摩詳盡,用詞也有異, 表示當年論典作者非常可能並不知現今阿毗達摩內容。 又如《清淨道論》止禪業處之十遍處,與巴利四部佛典《增支部10‧25》十遍處, 其中有兩遍不同;《清淨道論》的限制虛空遍與光明遍,在《增支部10‧25》是 虛空遍與識遍─就是空無邊遍與識無邊遍。 若照四部佛典《增支部10‧25》的遍處修習,是可直接就以空無邊與識無邊為業處, 但在後來南傳《清淨道論》中卻更改了。 南傳佛學理論也是後世為了佛法永續而發展的,只要沒有違反四念處修行與根本教義, 就可以增進大眾對於佛學教法的理解;《法鏡蘊論》亦然,並非是要另創其他教法。 --  東海岐居 淑世明道 狂知狷行 浪遊混跡  潛心覺靈 顛思覆想 因成緣熟 了塵離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4.171.11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485415503.A.6AC.html ※ 編輯: amidha (36.224.171.118), 01/26/2017 15:27:25 ※ 編輯: amidha (36.224.168.58), 01/26/2017 15:56:01

01/26 18:47, , 1F
我個人對你這一連串文章的理解是:你想提出「判教系統」。
01/26 18:47, 1F

01/26 18:53, , 2F
不過提的就是怪。北傳藏傳大多判為天乘,想以南傳為主,卻
01/26 18:53, 2F

01/26 18:54, , 3F
又忽略南傳是以實修為主,才會陷入奇怪的矛盾中。
01/26 18:54, 3F
其實南傳《阿毗達摩》理論,比北傳理論還要嚴密。 《清淨道論》的修行法門,也比北傳嚴密。 ※ 編輯: amidha (36.224.168.251), 01/26/2017 20:57:00 關於某阿羅漢所著論典,與《阿毗達摩》理論在心路過程上的差別,在此補充說明。 那個論典所述的心路過程,沒有《阿毗達摩》區分的詳細。 譬如《阿毗達摩》在五門心路初始,從「過去有分、有分波動、有分斷」才「五門轉向」 但那個論典,只提由有分心而轉向,而且一些心的詞彙也與《阿毗達摩》不同。 在實際觀察到的心念現象其實是一樣的,只是兩者在分類定義上有所不同。 這表示那位著作論典的阿羅漢,應該沒看過《阿毗達摩》,而寫出自己修行觀察體驗。 ※ 編輯: amidha (36.224.168.251), 01/26/2017 21:17:26

01/26 21:58, , 4F
阿毗達摩為論書的一種,結集稱為論藏
01/26 21:58, 4F

01/27 12:07, , 5F
所以我的理解並沒有錯誤。
01/27 12:07, 5F

01/27 12:07, , 6F
可惜的是:佛法不是單純名詞的分類,而是與人有相關性。
01/27 12:07, 6F

01/27 12:08, , 7F
在學術方面來說,比較偏向社會科學,要完整定義及分類根本
01/27 12:08, 7F

01/27 12:09, , 8F
就是一個笑話。(抱歉,無貶義,只是找不到形容詞。)
01/27 12:09, 8F

01/27 12:09, , 9F
舉例來說:腳踏車的分類,這可以很好的定義分類。
01/27 12:09, 9F

01/27 12:10, , 10F
但「教人家騎腳踏車」,請問該如何定義分類???
01/27 12:10, 10F

01/27 12:10, , 11F
再來就是你願意讓不會騎腳踏車的人,教你騎嗎?
01/27 12:10, 11F

01/27 12:11, , 12F
所以板上大大才都提醒你說,先實修在說吧!
01/27 12:11, 12F
我並不教人騎腳踏車,而是想告訴人什麼才是真正的騎腳踏車, 以免許多人將拉人力車當成了騎腳踏車。 許多人並沒有詳細考察思辨過騎腳踏車是怎麼一回事,只是看到街上鋪天蓋地的廣告, 就憑著大眾流行去參加騎腳踏車的活動,以為就是有輪子的健身動腿活動。 真正騎過腳踏車的人,看到相信廣告而群起拉人力車的人們,勸說這不是騎腳踏車; 但人們卻說我們活動有輪子也有動腿,為什麼不是騎腳踏車! 我很幸運有因緣遇過各式各樣玩車的人向其請教,也熱心鑽研了各種玩車者的體驗記錄, 所以想要撰寫一本關於各種玩車方式的圖表說明。:) ※ 編輯: amidha (36.224.187.201), 01/28/2017 11:52:01

01/28 20:54, , 13F
加油吧!隨喜你的用心~~
01/28 20:54, 13F

01/28 20:54, , 14F
雖然本人覺得有深深的矛盾感,隨便舉例:教佛學,不教學佛
01/28 20:54, 14F

01/28 20:55, , 15F
。教什麼是真正的佛法,但這不是只有佛才能通曉嗎? 真的怪~
01/28 20:55, 15F

01/28 20:56, , 16F
不過還是隨喜你的用心,你的佛學造詣真的很強大,希望也可
01/28 20:56, 16F

01/28 21:00, , 17F
以多發點"實際學佛心得"及"不相關你的書討論"~@@
01/28 21:00, 17F

01/29 21:51, , 18F
一個不會騎腳踏車的人看了很多書就能教別人騎腳踏車?
01/29 21:51, 18F

01/29 21:51, , 19F
換個問題一個不會游泳的人看了很多游泳的書可以當
01/29 21:51, 19F

01/29 21:51, , 20F
別人的游泳教練?
01/29 21:51, 20F

01/29 21:52, , 21F
更重要的是你的理論和佛經四預流支次第不合
01/29 21:52, 21F

01/29 21:53, , 22F
你的理論不是由親近善男子、聽正法而來,
01/29 21:53, 22F

01/29 21:53, , 23F
而是自己想像而來。
01/29 21:53, 23F

01/29 21:54, , 24F
一個看過很多法國美食文章但從沒吃過法國美食的人
01/29 21:54, 24F

01/29 21:55, , 25F
有資格寫法國美食評論嗎?
01/29 21:55, 25F

01/29 21:59, , 26F
你的情形像看過很多法國美食文章從沒吃過法國美食的人
01/29 21:59, 26F

01/29 22:00, , 27F
居然憑自己的想像寫文章批評別人的法國美食評論不對。
01/29 22:00, 27F
謝謝h大指教,請問所謂「理論和佛經四預流支次第不合」是指哪一部份的內容呢? ※ 編輯: amidha (36.224.186.49), 01/29/2017 23:59:57

01/30 19:01, , 28F
你這系列的文章很多地方是你自己想像的
01/30 19:01, 28F

01/30 19:02, , 29F
不是那個善知識親口教你
01/30 19:02, 29F

01/30 19:04, , 30F
舉例來說 根據南傳阿毗達摩
01/30 19:04, 30F

01/30 19:07, , 31F
心法、心所法、色法是眾生可以直接體驗的現象
01/30 19:07, 31F

01/30 19:09, , 32F
不是無明妄執的概念存在
01/30 19:09, 32F

01/30 19:09, , 33F
其他還有很多全部舉出來太麻煩
01/30 19:09, 33F

01/30 19:10, , 34F
這顯示出你喜歡發明創造概念
01/30 19:10, 34F

01/30 19:10, , 35F
卻不想活在當下如實覺知生滅法
01/30 19:10, 35F

01/30 19:11, , 36F
及生滅法的無常、苦、無我
01/30 19:11, 36F

01/30 19:11, , 37F
有智慧的人會花更多時間修四念處活在當下
01/30 19:11, 37F

01/30 19:12, , 38F
而不是花時間想像自己沒經驗過的概念法
01/30 19:12, 38F
其實只要建立一套知識系統,就已經對真實現象作出概念化,就已經有所哲學想像。 關於佛學與哲學,我以前曾發了一篇《啊!哲學、科學、佛學、易學!》在Buddhism版。 我們所真實體驗的那個─所謂「法爾如是」,只要分類成為知識,就已是概念化的對象。 每個剎那法相是真實存在,但要如何分類是取決於區分的概念,而形成知識系統。 譬如依據古印度傳統觀念而來的「地水火風」四大,作為色法的根本概念。 以四大概念,將軟硬熱冷粗細......等直接真實體驗可以統合在一個知識系統之中。 其實修行只需要直接面對真實體驗,不需要將體驗歸類為四大,四大已經是概念。 當你觀察觸覺體驗,將其分類歸為四大,就已經是有所區分概念了。 本來眼耳鼻舌身五根覺受塵相各各不同,以四大來統攝其異,就是概念化的知識了。 四大種的說法,等於是說在直接體驗覺受之外,還有某種基本色法存在! 為什麼佛教要用四大立說,因為四大是古印度人對色法原有的哲學概念,方便解說。 譬如說在生活中體驗過風吹,所以推移可以歸類為風,風與推移的連繫即區分知識概念。 當下覺知生滅法是一回事,如何說明生滅法的現象關係是另一回事。 就像物理現象是一回事,如何說明物理現象的相互關係是另一回事。 觀察體驗到蘋果落地與天體運行是一回事,連繫兩者現象以萬有引力說明是另一回事。 ※ 編輯: amidha (36.224.169.50), 02/02/2017 22:31:22

02/04 19:33, , 39F
問題是,大德,你沒覺知過生滅(沒騎過腳踏車),卻硬要
02/04 19:33, 39F

02/04 19:34, , 40F
自以為地說明生滅是什麼(自以為地說騎腳踏車怎麼騎),
02/04 19:34, 40F

02/04 19:34, , 41F
這樣除了自爽外,如何服眾呢?
02/04 19:34, 41F

02/04 19:35, , 42F
再來,物理現象跟覺知生滅的比喻失敗!為什麼?因為物
02/04 19:35, 42F

02/04 19:36, , 43F
理現象可以推理觀察,但覺知就是要靠主觀經驗體驗,
02/04 19:36, 43F

02/04 19:37, , 44F
"""體驗完!體驗完!體驗完!"""才有討論的空間。
02/04 19:37, 44F

02/04 19:37, , 45F
你現在的階段,擺在科學,也就是推理罷了,推理沒有實
02/04 19:37, 45F

02/04 19:38, , 46F
驗就是假說,永遠不成定律!同樣的,只閱讀推想而不實
02/04 19:38, 46F

02/04 19:39, , 47F
修,也同樣是假說罷了。你自己也一再說你不一定正確,
02/04 19:39, 47F

02/04 19:39, , 48F
也說明了你自己也知道你所言為假說。建議你真的應該實
02/04 19:39, 48F

02/04 19:40, , 49F
修,否則最終提出的東西就是放在圖書館的架子上,當作
02/04 19:40, 49F

02/04 19:41, , 50F
推理研究的一環,對學術或許有益,自己其實沒有獲得佛
02/04 19:41, 50F

02/04 19:41, , 51F
法的利益。
02/04 19:41, 51F
文章代碼(AID): #1OYQHFQi (Buddh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 之 28 篇):
文章代碼(AID): #1OYQHFQi (Bud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