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臺灣資訊科技產業的困境? 困在何處?!

看板AfterPhD作者 (ggg)時間12年前 (2012/06/01 19:30),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10 (看更多)
※ 引述《francej (~~~~)》之銘言: : ※ 引述《ggg12345 (ggg)》之銘言: : : 宏碁與聯想都被Jobs說中看穿. HTC則是被Jobs布的美式智財專利網給擋到了! : : 美式智財專利網 + 中小企業 = 乖乖認命做一輩子的代工吧 : 美式智財專利得有雄厚的資金,有整體宏觀戰略才玩得起. : : 一方面你要有那個"錢" hire真正頂尖的人才,做前瞻性的研發,發"有殺傷力"的專利 : 二方面你要有哪個"錢"去買有用的專利,彌補研發上的不足,築起天衣無縫的保護傘 : 三方面如果不幸被告,要有"錢"請全世界最厲害的專利律師團,把黑的能說成白的. : : 以台灣這種size的國家,要不就是走三星模式. 要不就是得強化工研院之類的單位. : : 不然就認命做代工吧. 不要想太多什麼雲端運算,甚麼生物科技了. 搞得起來才有鬼. : 雲端運算 => 組裝硬體server賣給google, fb, ibm, microsoft.. (代工) : 生物科技 => 生產學名藥, 做做保健食品.. (代工) : ......... (還是代工) 三星就是大企業, 也做垂直整合. 當年的 IBM 在所有電腦的大系統也差不多是如此, 大型主機, 列表機, 磁碟機, 讀卡機, 終端機, 混合式積體電路.....當時唯一沒做的就是 Intel 的 CMOS DRAM 與 Microprocessor, IBM PC 幾乎是外來零件的組裝品. 一個她做了會傷 到自己但又不得不做的產品. 今天的 SONY 是 Walkman, Color TV, 電玩, 甚至是影片的霸主之一, 但 Apple 在 ipod/itune 切入, SONY 並沒有新產品及時回應. SONY平板與台灣平板都被 LG與三星3D TV壓制, 全世界做平板與DRAM的都大虧. 陷入陪著做, 搶不到市場 則因生產飽和而虧. 搶到市場靠的是 "先機, 量大, 價廉". 智財權不是不重要那是用來遲滯對手, 讓對手搶不走市場的手段. 另一個手段就是對手追上來時就用價廉量大吃掉容 量, 也就是屑價競爭使競爭對手因後手搶不了市而大虧. iphone與三星搶下智慧型手機, NOKIA 也措手不及, ipad 搶走 EeePC(小筆電) 宏碁華碩全面因觸控易用而跳腳. ====================================================================== "美式智財專利網 + 中小企業" 跟代工是沒有必然關係. 在消費電子產品或ICT的市場, 市場先機 就是關鍵. 智財卡位, 量產價廉阻 追兵使之內傷就是手段. 其特點一直就像軟體的先佔為王. 硬體, 台灣還有代工, 軟體可是連代工都不可得. 代工能活是因為過去搶佔了市場先機又靠量產價廉阻敵深入, 沒有立即被俎殺 而亡, 卻還能留一口氣. 看看日本家電業的大虧就可知連代工都沒機會. Jobs 的優勢就是 以老板之尊 夾 全公司前途 逼出了 "發明", 創造了市場先機. 現在台灣的問題有如日本, 是搶名校逼高材生 就逼得出來的嗎? 解套, 給高待遇應該不是問題. 工研院拿國家的錢做開創發明, 做出來打開市場 參與人員被整批高薪挖角一直都是被允許的. 最大問題, 應該是研發人員沒有動機! 當年的 IBM 相容PC 外銷, 促成這件事的就有人批是 "跟IBM有仇". 照現在的聰明 理智想法, 這事沒道理阿! 當年, 台灣政府巴結美大公司都來不及! ※ 編輯: ggg12345 來自: 140.115.4.90 (06/01 20:40)

06/05 00:35, , 1F
這篇說的很好阿!
06/05 00:35, 1F
文章代碼(AID): #1FoAVN83 (AfterPh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6 之 10 篇):
文章代碼(AID): #1FoAVN83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