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臺灣資訊科技產業的困境? 困在何處?!

看板AfterPhD作者 (ggg)時間12年前 (2012/05/28 08:52), 編輯推噓1(1027)
留言28則, 4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2/10 (看更多)
※ 引述《ggg12345 (ggg)》之銘言: : 台灣的經濟面一直不好, 大家都知道. : 但突然看見 "如何解決臺灣資訊科技產業的困境?" 這樣的議題究竟是 : 意指何處? 這道題沒有 "電子", "ICT" 顯然不是指 "四大慘業, 3D1S". : : 臺灣資訊科技產業的困境? 是指兩大財團法人找不到產業合作嗎? : 若是這兩大法人的事, 不歸國科會管吧? 這困境有 3D+1S 嚴重嗎? : : NSC 關心產業是好事, 不過要先說出困境是啥吧! 總不會替宏碁煩惱 ipad, : 替 HCT 煩惱 iphone, 替郭台銘煩惱血汗工廠? : : 還是說資訊科技產業都不肯出錢找法人或學研求解問題? 每一方因此都陷困境? ======================================================================= 資電學院找了張俊彥院士來演講, 最後談的是 Post PC era. 他提到臺灣資訊科技產業的困境, 竟然是PC這行業要慘了. 果然提 宏碁 <-> ipad, HCT <-> iphone, 郭台銘血汗工廠賺的辛苦錢全不如 Apple, Samsung. 日本Sony, Toshiba...也都慘賠. 最後提到了雲端及拿了交大榮譽博士的廣達林百里. 以台灣半導體開創者出名的張校長, 竟然煩惱起 ICT, 沒聽他提 3D1S, 不過他是很 清楚沒有這個 IC 應用的下游--ICT 產業, 半導體就會患消化不良. 辦公室用的PC一時之間不會消失不見, 只是銷量不會隨用戶再成長, 新用戶捨筆電 流行ipad, iphone. PC面臨銷量困難. : 很多事發生時, 並非台灣的研發能力一僦可及, 若說缺人才也不為過, 但偏又 : 造了一堆對籠不上的人才. 這個人才問題, 張院士提到創新, 跟很多人一樣歸咎於教育系統的 "死讀書, 死 背, 考試". 其實, 台灣即使有 jobs 這樣的人才, 也未必有 Jobs 那樣的職位可以讓此能人 把公司孤注一賭, 賭在 ipod, iphone 這種 "大轉彎" 的路上. ============== Apple 對上 Wintel 讓人想起老故事. 在 IBM PC 沒有出來之前, 台灣因為有中文的需求, 所以, 比起當時的 Apple 及 後來的PC, 很早就有高解析度(1024*800)的中文微電腦. 微電腦+Graphic Display 與鍵盤, 比用微電腦+終端機 省材料設備,卻功能還要好. 當時日本有家公司擁有 NC布線多層板技術, 造了一台微電腦+終端機+列表機, All in one 來台展示. 那 個日本老板到台灣一看一比, 就把自己的機器送給了當時協助研發的南部某大學當 紀念, 自知他的 All in one 再也沒機會可以勝出. 後來的中解析度IBM PC就打死 了低解析度的 Apple II. 今天的多指觸控顯示幕, 把鍵盤弄成畫面, 省了那個拖拖拉拉割捨不斷的實體鍵盤, 這沖擊有如當年的 Graphic Display 對終端機, 現在就讓鍵盤筆電夠嗆的. 當年, 肯配合做高解析度中文Graphic Display的是一家早期微電腦公司的老板, 而 這些技術就如同平板也是早就有的. 那個研發的學校是死腦筋的研究掛帥, 一直逼 著合作廠商往前研發. 只是 Jobs 是老美, 會用強權下的專利卡別人! 台灣往前衝 的老板卻未必有保障, 所以賺錢的流行老二主義掛帥. 臺灣這些 metoo 老板目前 就只有哇哇叫! 資訊科技產業的困境 就是台灣的學術與產業環境,相對下, 是 養不起 這類的人才!

05/28 09:35, , 1F
非常認同最後的一段...
05/28 09:35, 1F

05/28 09:36, , 2F
一堆企業要台清交成的人才,卻又只想支付22K的薪水。
05/28 09:36, 2F

05/28 09:37, , 3F
最後這些都被台積電等企業聘走,又只吵著向政府要人才
05/28 09:37, 3F

05/28 11:37, , 4F
其實聽了這麼多政府以及企業的喊話,上位者心中的人才=便宜
05/28 11:37, 4F

05/28 11:37, , 5F
因為,如果企業主真的有那個企圖心,大可花高薪請國外名校
05/28 11:37, 5F

05/28 11:38, , 6F
的人。也就是他們沒那個企圖心,才會往低薪耐操的方向去追求
05/28 11:38, 6F

05/28 11:38, , 7F
所謂的"人才"。
05/28 11:38, 7F
前陣子李大師喊他早就在雲端時, 就明說暗示他有很多徒兒可當這方面的人才, 為何 不用? 工研院的雲端貨櫃電腦則是大量高薪聘用國外畢業的博士來幹, 但可能不是那 麼高薪, 流動率也是不低. 做雲端應用的則是搶台大的大學生, 只要台大就給機會. 做行動端的則幾個團隊人海戰術同時拉來幹. 比之當年相容PC, 可說極為積極, 政府 號稱將投入雲端的錢也夠大, 但局勢就似乎沒法扭轉過來. 整個問題就是沒捏到要害 無法氣定神閒, 雲伺服器, 行動端裝置整個浮動, 最離譜的就如同 HP 連桌上的PC都 自亂陣腳想逃, 問題是連逃往那裡也沒個譜. 所以是連該要甚麼人才都搞不清楚! 台大, 交大相繼給林百里榮譽博士, 可林董眼睛從來就沒有國內, 只會送錢送計劃給 美國MIT, 哈佛, 卻希望台灣的大學購買他的雲伺服器, 這時代這種搞法也夠可笑!

05/28 22:14, , 8F
也不能怪林董吧. 林董真把錢送給國內的大學,那個錢會怎麼
05/28 22:14, 8F

05/28 22:15, , 9F
怎麼被花(分)掉. 然後成果只是一堆虛幻的SCI paper.
05/28 22:15, 9F

05/28 22:16, , 10F
這個林董可是一清二楚的.
05/28 22:16, 10F
數P並非只有現在才有,以前也是如此. 以前沒錢, 公費研究名額也變少, 很多學生 老師都沒錢領, 業界給錢給設備給材料, 指定研究項目, 這種成果就出來了. 今天 的錯誤是政府拼命補助, 業界卻不想給錢想白拿成果, 學校因領NSC的錢就全自己 玩, 所以產學不互動. 更造成學界對賺了大錢對社會不付出的業者大為感冒. 兩者 就變成今天的局面, 只想付22K的薪水卻想享有jobs這樣的人才. 以前無知落後的窮公司, 大家都願意就全民的願望協助. 今天養了一批貪婪的資本 家, 如何讓大家肯出力?

05/28 22:18, , 11F
工研院薪水很死板. 也許主任、所長級的可以有些彈性.
05/28 22:18, 11F

05/28 22:19, , 12F
但底下的人都是按公式再給的. 而且給的也不多. 如此的結構
05/28 22:19, 12F

05/28 22:20, , 13F
下底下根本沒幾個能打仗的 (真有戰力的大可去趨勢、google
05/28 22:20, 13F

05/28 22:21, , 14F
之類的...) 底下的兵沒幾個能打戰的. 一個再厲害的將軍又
05/28 22:21, 14F

05/28 22:21, , 15F
能怎樣. 這大就是台灣的困境吧..
05/28 22:21, 15F
工研院當然是會有特例, 要給高薪從來不難, 尤其是禮聘國外回來帶頭的, 都 是言聽計從. 最怕的是成果不靈光, 就會落入李大師批的對象, 變成沒有一方 是當真管用, 卻早已鬧成彼此牽制. 今天的難, 是沒有眾力, 沒有共識, 鬧的就是為何對 坐享其成 的要 互相幫忙? 郭台銘肯給大陸員工加薪, 因為他想到了大陸沒有中產階級就沒有購買力, 那 大陸的內需市場由何而來? 這是有人想到需要改造環境. 台灣的產學不互動, 那是因為政府不當介入造成各玩各的, 也變成彼此陌路. 現在是看見問題的急 了, 但陷在當中的卻已彼此不同道不相為謀, 除非山窮水盡彼此都不會回頭.

05/29 02:43, , 16F
工研院什麼的 那不叫高薪好嗎..國外一個young PI一個月拿
05/29 02:43, 16F

05/29 02:43, , 17F
15K美金是很常有的事,我們拿40萬台幣就被人家當成肥貓
05/29 02:43, 17F

05/29 02:43, , 18F
還要被挖出來昭告天下。-_-
05/29 02:43, 18F

05/29 02:44, , 19F
另外我覺得,就我個人來說薪水普普也是可以打仗。因為那是
05/29 02:44, 19F

05/29 02:46, , 20F
一種成就感。但是咧,老闆如果不想衝 一直在失敗主義 甘願
05/29 02:46, 20F

05/29 02:46, , 21F
穩穩的做小東西也不衝一下,那才是最痛苦的。
05/29 02:46, 21F
工研院可以有高薪是不用懷疑的, 只是她不是人人都有此種特殊待遇. 一高眾低, 若彼此不知, 離心不大. 但公務預算就難隱藏. 如果不是帶著團隊 打天下共創未來, 創造共同富裕, 這種做法在任何地方都是行不通的! 老板不敢衝就是怕蝕了本失去寶座, 絕不會是想要帶領人共創更大富裕. 這種事 淺顯的很, 整個環境就是僵死! 若相互換個立場, 這個要求也是強人所難, 當老板的就是將本求利, 得不到更大 的利, 是不會肯讓利. 一旦沒有誘因,動機, 這些僵局就形成互不信任, 互耗! 正面一點看台灣與韓國, 面臨金融危機時, 韓國婦女賣金飾籌資, 韓國人用國產 車扶植產業. 台灣為何是相反的? 上下之間的信任感, 互助, 台灣何以失去了?

05/29 16:36, , 22F
政治鬥爭導致國家觀念薄弱吧。以前聽過一個中研院的老師講
05/29 16:36, 22F

05/29 16:37, , 23F
現在很少有科學家在談要為國家做些什麼事了
05/29 16:37, 23F
集合眾人的力量確實應該是屬於 "政治"或"領導" 的事. ICT的困境就是用戶每三年必然換PC, 跟著Wintel不行銷也能賣出的環境不再了. 輔助行動(電話,照相,上網查詢,觸控顯示板)裝置更切合使用者, 但卻是個隨時 在變動與競爭的情況. 沒有支撐的忠實客戶, 連傳統的薄利都變成滯銷風險. 幫助國家是幫助別人, 也是幫助自己. 生產製造產品者是在幫助用戶, 用戶的信 任使用也是在幫助生產者. 研發的角色也是如此, 沒有了那個互助互利, 就只有 被宰割. 台灣今天的產業困境就是整個社會陷入彼此不相助, 互相宰殺的芬圍! 雲端伺服器是另一個ICT的機會, 但這個 "服務" 免不了要有軟體. 從貨櫃電腦 想從系統軟體切入, 還沒做就出了一堆負面聲音, 做得不順手那更是沒好話, 也 沒聽見問題在那裡? 該如何改進? "到處都是因為不是我做的所以都做不好" "當 真要給做, 又是錢不夠多, 可用的人又沒有", 典型的互扯後腿, 互相宰殺. ※ 編輯: ggg12345 來自: 140.115.5.90 (05/30 08:24)

05/30 12:38, , 24F
你講的例子有點深,其實從ETC當初紅外線與微波之爭就知道啦
05/30 12:38, 24F

05/30 12:38, , 25F
紅外線派把微波派講得多難聽,得標以後還不是乖乖的改用微波
05/30 12:38, 25F

05/30 12:40, , 26F
系統。這個社會已經是為了利益連科學數據都可以扭曲了..
05/30 12:40, 26F

11/11 20:40, , 27F
工研院薪水很死板. 也 https://noxiv.com
11/11 20:40, 27F

01/06 21:29, 5年前 , 28F
一堆企業要台清交成的人 https://muxiv.com
01/06 21:29, 28F
文章代碼(AID): #1Fmin9th (AfterPh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10 篇):
文章代碼(AID): #1Fmin9th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