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新聞] 廖玉蕙:評鑑的迷思

看板AfterPhD作者 (...)時間13年前 (2010/12/05 14:45), 編輯推噓0(0013)
留言1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8 (看更多)
先找出問題。再看看「哪種」解決方法「較好」。 廖玉蕙認為,目前SSCI用來評鑑「台灣」的人文 (或國外沒興趣的某些社科領域內的台灣議題研究,所以很難投上)領域很不公平。 國科會認為,如果不將文學院、社科院給予某個評鑑標準,無法顯出領域內教師的優劣。 那麼可以有某些解決方法的「次序」。 從邏輯上分析:因為,畢竟連廖玉蕙等人想必也同意「不能完全沒有」評鑑標準。 廖玉蕙等人想必也同意:在文學領域內的爛教授必須被淘汰。 好了,既然國科會給的評鑑標準不公平。那麼我認為文學院、法學院、社科院...等 廣義人文類的教授們就自治決定出某個評鑑標準,然後交由學界辯論是否比SSCI來得好。 如果好,那就尊重與換用新的標準、廢除以SSCI評鑑人文類領域。 但當然話說回來,人文領域內自治決定出來的標準,不能被預測將造成領域內好教授與爛 教授無法區隔的弊病。 叫人文領域內的教授決議建立新標準,當然有點棘手與費功夫, 可是至少這是某種「改革」的步驟。「完全維持SSCI現狀派」或「完全不需要評鑑派」的 學者或許都會抨擊說這裡不方便那裡不方便;問題是,講實在話,這已經是「改革步驟」 上最中庸的做法了。 換言之, 1.先由人文領域內的學者自治決議出某個評鑑標準。這至少是一個改革契機的起步。 1-a:但萬一若人文學界自己吵不出結果,那只好依然適用SSCI。 1-b:若有幸人文學界決定出某個標準。則進入下一步驟的審查。 2.交由(自然組、社會組)學界討論、辯論(含學科間對各類「學術」認知的辯論)。 2-a:若新標準造成人文類大部分人輕鬆過關,喪失評鑑目的,則顯示新標準爛必須放棄, 則依然適用SSCI。 2-b:若新標準預測可以有區分優劣的效果且比SSCI更精準,那麼國科會改而接受新標準來 評鑑人文領域。 以上已經是我所想到能儘量折衷各方觀點的中庸之道了。當然有缺點,比如說有些人會吵 說還是不客觀..但優點更多,畢竟他們邏輯上用我假設值90分(這只是假設)的說法沒有 到完美無瑕的100分有缺點,來護航原先假設值80分的SSCI標準或不知值幾分的完全不需評 鑑(有這種傾向)的說法,是無法成立的。 畢竟是「相對而言」有改善一些人文領域評鑑「現狀」的弊病了。大家參考看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4.183 ※ 編輯: fulyh 來自: 140.112.4.183 (12/05 14:54)

12/05 17:25, , 1F
Well said. 行內自訂評鑑準則應是較合理的作法吧
12/05 17:25, 1F

12/05 18:23, , 2F
不過各行間要怎麼分配資源的問題還是在. 比如說到時政大說
12/05 18:23, 2F

12/05 18:23, , 3F
你看根據評鑑(依據文法商領域自己定的規則). 我們表現100
12/05 18:23, 3F

12/05 18:24, , 4F
分. 所以500y我們不能分得比台大少.
12/05 18:24, 4F

12/06 00:21, , 5F
所以.....理工組的評鑑標準也會交給社會組跟人文組
12/06 00:21, 5F

12/06 00:21, , 6F
的評嗎?是這意思嗎?
12/06 00:21, 6F

12/06 00:24, , 7F
結果人文領域自訂的標準還得交由不懂人文的人決定
12/06 00:24, 7F

12/06 00:25, , 8F
是否採納,那人文學者是在訂心酸的喔?
12/06 00:25, 8F

12/06 00:26, , 9F
而且我們社科組也很反感啥事都以「數字」去說話
12/06 00:26, 9F

12/06 00:28, , 10F
社科組裡也有不同paradigm並存的,在另一個paradigm
12/06 00:28, 10F

12/06 00:30, , 11F
面前,數字的作用很有限。所以不能「只」有數字
12/06 00:30, 11F

12/06 00:30, , 12F
試問今天一個一天到晚跟數字打交道的理工科教授
12/06 00:30, 12F

12/06 00:31, , 13F
要如何在評鑑人文類科的成就時體認到這一點?
12/06 00:31, 13F
文章代碼(AID): #1C-pJzWd (AfterPh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C-pJzWd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