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新聞] 廖玉蕙:評鑑的迷思

看板AfterPhD作者 (ggg)時間13年前 (2010/12/05 12:02), 編輯推噓1(103)
留言4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8 (看更多)
※ 引述《tainanuser (南南南)》之銘言: : : 一般大學中的教育體系,也就是以前的師範大學、教育大學,都是在95年度時,面臨過 : 第一波評鑑。而高教的第一輪評鑑將要結束(五年內評完所有大學),也就是第二輪應該 : 是在民國100年或101年開始,而廖老師任教的學校,應該是在第一波,也就是100或101 : 年就要評鑑,當然這時候開始要準備評鑑工作,也是預期中的工作。 : : 廖老師的著作很多: : http://s5.ntue.edu.tw/modules/tinyd0/index.php?id=26 : : 但是不知道這些書籍,再無法通過國科會申請之下,對於語文類來說,有多少加分效果 : ?如果語文類還是都採用SSCI或TSSCI,那這些似乎都不符合國科會的計畫著作?當然 : 個人並非這個領域,在此下評論,也實在是不妥! : ========================= 評鑑總得填報一些基本資料, 這是給評鑑委員在事先參考的. 但評鑑委員做的 事是現場座談, 觀察後提出一些給系所參考改進的建言而已. 評鑑雖然有等第, 但實況是還沒評鑑前, 早就有一份各校各系所的分級類別與 次序, 尤其是從以前的工專到現在改制的科大就是如此, 通常要改變一個級別 是很慎重的, 譬如台科大就是屬一級的, 多數人也都如此(含凡夫走卒)認定, 如果要被降到第二級類, 那絕對是驚天動地要有非常非常的理由, 但同一級是 可以比賽觀摩競爭的, 同一級的競爭下是會改變彼此的次序的. 但如何突出與 表現並沒有一定的項目與打分規則. 論文多的學校當然想突顯論文的優越性, 如數量與刊物別, 甚至拿出被引用數, 估量的衝擊數等. 學生參加比賽得獎多 的當然會突出得獎數, 專利數. 簡報雖有事先定好的大問題, 但如何表達顯現 那是各顯神通, 而某些評委也有宣揚國威的毛病, 總會說說本家的長處, 數落 一下別的短處. 但多數的評委都是把觀察到的各校優點互相告知, 請學校參考 那些學校有那些本錢, 想出啥辦法得出那些突出的成果, 但不會是請橘子跟香 焦照表操課像是是非題選擇題有標準答案打分數, 如果是這樣找台電腦或是撞 球場的計分員就很勝任愉快了, 幹嘛找專靠嘴巴講話愛議論的教授總經理費心 思還得作作文? =================================================================== 今日會有如此定一把尺量定天下的事都是: 國科會與學校的研發處搞出來的. 國科會一向喜歡拔尖發獎金, 讓學校有額外經費的喜悅, 何況大牌大隻老虎 都知道有好的設備好的道具好的專技人員, 就能做些別人沒本做不到的事, 即使是純理論的也得找編輯與大師禮尚往來, 很難看得懂的論文知音就因之 變多了, 一切的背後就財大氣粗好辦事, 為的就是額外的獎勵金. 一些學官想表現自己的管理天才, 當然愛死國科會這套公式, 如同這世界曾 經有一半以上人口嘴上天天掛著堅決擁護與實行 "科學的, 真理的馬克斯列 寧主義" 一樣, 因為這是國家 "科學" 委員會的高級的正確的 "科學家" 所 研究訂定出來的 "真理". 博生畢業靠他, 教職同意聘人靠他, 教師升等靠 他, 汰劣評鑑靠他. 當然, 學校科系的評審改進怎麼可以不靠他? 問題的關鑑就在一堆的土博就是靠論文計點拿獎助金生活, 高人一等的拿到 博士帽畢業, 從大學時代就如此 "風行草堰" "屢試不爽", 在 "巴甫洛夫的 獎懲制約反射下" 還能使這套制度不成為真理? 大陸人說台灣文革還在搞, 就是看見我們現在還在為姓科還是姓社正雷厲風 行的在攪 "科學大躍進". 問題是畝產萬金的科學研究怎會鬧到少子化就會 變成失業, 以致可能即將來到的高學歷沒飯吃的 "三年困難時期"? 然道我們的科學研究不是走在世界先進前沿, 永遠是符合真理與科學的方法 嗎? 這怎麼會失誤?! 沒能達成人人有工作有飯吃, 那一定是一堆反動, 落後無知的死硬既得利益 份子沒有積極配合所致 ! 應該再加強打擊壞份子, 永遠將之踏在地上鎮壓不 得翻身. 再努力增強加大 "科學" 專政力道, 又快好省的大步前進. 使各校早日達成科學的理想世界. ============================================================================= : 我個人覺得比較大的問題,應該是教育體系轉型的問題,因為這個是大家都看的到的。 : 語文與創作學系,過去應該是國小的國語文教育,當然學生畢業後,理所當然就是要到 : 學校任教,擔任國文、國語老師,但現在少子化以後,一班現在還有多少學生,可以找 : 到國中小教職? : : 姑且不論教師研究狀況如何?我記得評鑑中,有一欄就是畢業生就業狀況,如果該系所 : 畢業生,也70-80%都還在當流浪教師,那會不會被來評鑑的台大、中央研究院的語文學 : 系教授,認為這樣的教育方式,將會導致更多的學生失業?但是如果要朝向一般語文學 : 系經營,過去的老師都是教育背景居多,要如何轉型?我想這才是這個系所的頭痛之處 : !至於要以這個方式免評鑑,個人是認為不可能,應該之前有收到教育部公文,如果沒 : 記錯,就算該系所廢系,只有還有學生在校唸書,就要接受評鑑..... : : : 以上為個人淺見,提供您做參考! : 所謂資本主義市場經濟, 或是社會主義科學性計劃生產? 還不都是工程 裡的偷工減料, 多快好省, 管理裡的金融操作使利潤最大化 ! 這根本是個跟人有關, 不是只有物理物質的世界. 老美講均勢, 維持均勢, 在無絕對勝算下, 兩方花不來就相互僵死在那裡, 老大就容易操控. 東方的孫武孫臏兵法都是 兵者詭道也 , 勢均力敵可以一戰, 若是狹路相 逢, 勢均力敵, 勇者勝. 同樣一種狀況, 涉及到人, 兩者的想法招式如此不同, 勝敗又都各顯神通. 但若大星球撞見小星塊, 何者會被吃掉, 天空中一直就彰顯著上帝告訴牛 頓的真理, 所以一直掛率至今. 但物理定律拿來套人的世界不僅未必全然成立. 其實物理界也是有自己弄 不清的地方, 不然幹嘛還要弄個近乎怪力亂神, 專說那種人眼看不見又碰 不得, 卻是法力無邊的黑洞? ========== 評鑑不是啥真理的實現, 只是大家觀摩批評, 耐住性子聽聽別人的意見. 至於汰劣續聘與否的教師評鑑, 那就是一群想藉鬥爭搶大碗飯吃自肥的 "鬥爭". 面對鬥爭, 毛澤東思想的與 XX 鬥不亦樂乎 ! 是值得參考的. 管他是否真的是科學的真理的, 若能拿來打倒對方的, 就是 "不怕鬥爭 敢於鬥爭, 勇於鬥爭" 的好榜樣 ! 沒飯吃的博士們就勇敢大方的跟著 學官, 學術老板上桌分湯吃也行!

12/05 12:52, , 1F
Well, 突然覺得把大學內非理工生物的科系廢掉比較快,
12/05 12:52, 1F

12/05 12:52, , 2F
Paper 累積的效率會提高,這樣會有資源集中,早日達到世
12/05 12:52, 2F

12/05 12:53, , 3F
界頂尖的目標
12/05 12:53, 3F

12/05 14:03, , 4F
充滿恨意,不過看完之後還是不知道問題如何解決。
12/05 14:03, 4F
南大說的是教育體系將面臨評鑑, 而標題的主兒是文藝系統的. 特地講中國的共產革命與無產階級專政下的文革, 就是抗戰與內戰之後甚至緊跟著 借錢買炮買機的韓戰時代, 被捲走黃金美金的中國人靠著窮人的 "共產" 都活得好 好的, 可是到了無產階級專政的文革時, 畝產萬斤卻餓死了很多人 ! 如果某些企圖 "科學"專政者不是那麼自私的想壓倒一切, 不思如何生產造富, 只 圖搶吃大碗肉吃, 平心而論, 即使貧窮共產都餓死不了人, 但若有自評是精英的思 惟在, 就會餓死那些不如的脆弱者的想法竄起, 餓死別人就很當然, 因為這些人不 行嘛 ! 教育部的學校評鑑從來就不是只在評 sci ssci tssci , 教育重視的是教學培育學 生成才, 遇事有信心有方法解決問題. 一直強調數 paper 的就是各校自定的論文點數, 土博畢業制引來的! 科技大學評鑑, 很明確的在行前會議都再三交待請委員不要數 paper, 甚至要求請 少聘一些普通大學愛數論文的評委, 盡量增加實務專家, 讓 2/3 有業界專家在內. 解法就在人心是否自私到逼死別人餓死先存活自己, 也在所不惜的這一點點差別上! ※ 編輯: ggg12345 來自: 140.115.5.43 (12/05 16:47)
文章代碼(AID): #1C-mxPOx (AfterPh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C-mxPOx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