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uber計程車目前的策略是????

看板toberich作者 (四轉矽谷創業師)時間8年前 (2016/02/28 10:20), 編輯推噓10(2212367)
留言401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4/25 (看更多)
差不多回文相關人員看看的結果就是分成兩派,一個有在國外商業走動的, 一個就差不多是以沒出過國做過商業活動為主,各有立場,不意外. 就是夏蟲語冰這種事情. 回歸創業版的東西來說, 創業講成本,Uber對業主來說,目前大概提供了 30%以上的成本支出減少.這也無怪乎四大來查帳的團隊現在都是坐Uber來, 而不是小黃,在計程車漲價之前,坐的多是小黃為主. 至於法規上來說,中華民國的法律在發現問題,到制定一套辦法出來的時間表, 一般和蓋捷運的速度差不多,快一點就是十年十五年,慢一點就是二十年以上. 但是至少就是要等十年.當年的汽機車強制險的推動,是個例子. 企業會給你等十年?別開玩笑了, 台灣第三支付現在才開始,算是個好例子, Paypal我在2004年開始使用, 至今也12年了, 淘寶的使用和付款,也是最近的好教材, 創業所需要的養分,基本上在台灣是蠻缺的. 百度和Uber目前是世界兩大陣營在五年內有能力量產無人車設備系統.其它車廠都 沒得比,這套系統就是要靠著目前Uber這些big data來做微調,百度使用的是雷射, 但是Uber強度更高,靠的是計算.Google本身是Uber的董事會成員,也投資了不少錢. Tesla和Uber目前是同一陣營合作中, Tesla, Google, Apple and Uber這四家 目前和賣車子一點關係都沒有的公司,卻是富比世雜誌預言的未來全世界最大的 四家車廠.駕駛系統佔一輛新車的成本將達到53%,也就是目前iphone走的模式. 當然,跟創業無緣的人,可以一直再爭辯著法律,管制,看不順眼...這些自我安慰的 藉口,就如同中華民國政府安慰了自己三十年了, 台灣很努力,只是一直看錯方向. 一直追都追不上,當然,大陸的超車,也只是他們專制所以比我們強.民主本來就該輸 給專制? 科科...I don't think so. 我給手上的團隊的建議都是先把母公司弄到矽谷去,台北這邊可以當個代工好所在, 原因不外乎就是台灣人沒出國唸書工作的人都有一種我拿低薪無所謂,只要我 自己在島內過的比別的台灣人好,我就羸了的觀念. 所以一個月給個十萬塊給 軟體工程師,他們就會感到自己很強了.願意非常投入工作.上上ptt去笑文組, 日子這樣也是算過了一天又一天.另外,公司是矽谷美商,制度也是美式,員工也都很開心. 但是,老闆更開心,它們卻不知道.台灣軟體工程師的薪水是不到同一個水準的 矽谷工程師的1/4.但是公司絕對不要在台灣設立的原因是公司法IPO的限制, 台灣的限制是矽谷的百倍以上.因為太舊了...大概和我阿公一樣的年紀左右... 這一套公司法和各部門的其它行政法要應付目前的商業環境,差不多就是石器時代 剛開始鑽木取火. Uber,Google, Apple, Tesla, FB...許多這些公司也就不可能在台灣這種地方出現. Uber可以給到100萬美金一年給一位軟體工程師,非管理職, Apple二十萬到三十萬, 即使百度也差不多給了四十萬美金一年左右,還是硬體工程師.這對台灣來說算是 神級薪水,但是在美國矽谷卻也只是一般般很普通的工程師薪水. 幸運的是,還是有一些不服輸的創業家存在,可以利用一些遠端科技直接取得歐美的工作, 在台灣工作.但是不是交台灣稅,是交美國稅.科科...領的pay當然是遠超過台灣的 一般水準.而我,就是寫給這些人看的. 其它的人有看到運氣算不錯.看不懂真的 也很正常.想想,在台灣工作所得稅交給美國,不少人應該又要說這是違法的, 這些人為何不去國稅局或是法院或考個律師當個警察找份法律工作來發揮你的正義呢? 嘖... -- Our Father who art in heaven, hallowed be thy name. Thy kingdom come. Thy will be done on earth as it is in heaven. Give us this day our daily bread, and forgive us our trespasses, as we forgive those who trespass against us, and lead us not into temptation, but deliver us from evi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6.250.5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oberich/M.1456626012.A.40B.html

02/28 10:41, , 1F
理論上, 小國的優勢應該是於'靈活'才對, 但現在的台灣
02/28 10:41, 1F

02/28 10:42, , 2F
卻是笨重到像個古老的泱泱大國, 面對新型態的模式想到
02/28 10:42, 2F

02/28 10:43, , 3F
的是用既有的框架去定義它, 等到世界發生巨變了, 框不
02/28 10:43, 3F

02/28 10:44, , 4F
住了, 才來感慨世界變化太快, 年輕人不努力...xd
02/28 10:44, 4F

02/28 10:45, , 5F
ptt有人的名片檔講過,台灣有一群被統治的人用統治人的腦袋
02/28 10:45, 5F

02/28 10:46, , 6F
過日子,還因此而洋洋得意,這不是很好笑嗎?現在是2016不是1916
02/28 10:46, 6F

02/28 10:50, , 7F
別的都認同,但給說程師薪水要比照美國不太這麼認為
02/28 10:50, 7F

02/28 10:50, , 8F
0每個國家經濟體情況不同,看到別國收入高就要給高 這....
02/28 10:50, 8F

02/28 10:52, , 9F
想高薪就得爭取,靠國家沒用,創業家的戰鬥力來自不認輸
02/28 10:52, 9F

02/28 10:52, , 10F
挪威 收入比美國平均高出一倍,那美國也應該把薪水調一倍?
02/28 10:52, 10F

02/28 10:53, , 11F
不追求高薪就別怪東怪西怪政府,不然一方面嘆薪水低又不努力!
02/28 10:53, 11F

02/28 10:53, , 12F
美國正在為最低工資而奮鬥的故事,新聞故意不播給你們看
02/28 10:53, 12F

02/28 10:53, , 13F
挪威人均所得,每人平均月入28萬台幣以上喔....
02/28 10:53, 13F

02/28 10:54, , 14F
要調到$20美金/小時,差不多台灣的5倍
02/28 10:54, 14F

02/28 10:55, , 15F
不衝撞立法者就想要有甜頭,即使是美國也不可能,都要奮鬥才行
02/28 10:55, 15F

02/28 10:57, , 16F
先尊重,台灣是個言論自由的國家(您提的這位仁兄,也是
02/28 10:57, 16F

02/28 10:57, , 17F
朋友的親戚) 目前提到的問題幾乎都在前述文章已回覆(需
02/28 10:57, 17F

02/28 10:57, , 18F
視手邊資料以及接觸族群做考量,相信前述很多先進都是ub
02/28 10:57, 18F

02/28 10:57, , 19F
er跟小黃都有搭乘,而不是單純紙上談兵) 主軸來說:小黃
02/28 10:57, 19F

02/28 10:57, , 20F
的設計是由司機(正確來說是車隊)出發 vs uber設計是客戶
02/28 10:57, 20F

02/28 10:57, , 21F
體驗為出發 ,才會有根本上的差異。 1.國家的gdp不會
02/28 10:57, 21F

02/28 10:57, , 22F
因uber直接上升,但有可能間接因為uber提供便利外國客,
02/28 10:57, 22F

02/28 10:57, , 23F
降低商務旅差成本,同時提升外國客旅遊意願(有坐過的問
02/28 10:57, 23F

02/28 10:57, , 24F
司機都知道,很多差旅客跟自助行;香港免稅天堂…人人去
02/28 10:57, 24F

02/28 10:57, , 25F
) 2.uber可能沒有增加就業機會,但壓迫到小黃變相促進整
02/28 10:57, 25F

02/28 10:57, , 26F
體計程車產業,背後是台灣要思量產業升級的大哉問(不論
02/28 10:57, 26F

02/28 10:57, , 27F
是政府創立科技管理部→相關人才工作機會 ;開放類似平
02/28 10:57, 27F

02/28 10:57, , 28F
台,廠商投入→創工作機會;失業小黃→轉職或是做小生意
02/28 10:57, 28F

02/28 10:57, , 29F
) 淺見參考
02/28 10:57, 29F

02/28 10:58, , 30F
提升薪資的前提強大兢爭力 鎖國又無兢爭力 5倍薪資誰買單
02/28 10:58, 30F

02/28 11:07, , 31F
t大,所以被逼到畸形的台灣大學生拼命往gg或電子業跑,
02/28 11:07, 31F

02/28 11:07, , 32F
創造了十萬青年十萬軍,每十年換新肝(有比較好?),產業
02/28 11:07, 32F

02/28 11:07, , 33F
升級的大哉問要有遠見,我不會說十大建設有多好多好,只
02/28 11:07, 33F

02/28 11:07, , 34F
知道我很久沒聽過新的政策(更別說對岸每幾年就有五年計
02/28 11:07, 34F

02/28 11:07, , 35F
劃,十四五計畫…)
02/28 11:07, 35F

02/28 11:15, , 36F
的確是政策的問題,新加坡國家那麼小 可以靠政策打進全球
02/28 11:15, 36F

02/28 11:16, , 37F
十大高收入國家 台灣不要的國外人才 新加坡都收了
02/28 11:16, 37F

02/28 11:17, , 38F
這種事就繼續鎖國
02/28 11:17, 38F

02/28 11:17, , 39F
台灣人總覺得人才進來就是跟他們搶飯碗
02/28 11:17, 39F
還有 322 則推文
02/28 13:40, , 362F
們形同落後)
02/28 13:40, 362F

02/28 13:44, , 363F
大型創業追求永續跟商機(看誰有遠見)
02/28 13:44, 363F

02/28 13:47, , 364F
不過這種見解真的很事後諸葛。當初第三方支付的風險疑慮
02/28 13:47, 364F

02/28 13:48, , 365F
也的確是事實,或許既得利益者的確有多少程度的影響,但
02/28 13:48, 365F

02/28 13:48, , 366F
那是因為現在第三方支付成為主流了(成功了),我們才會認
02/28 13:48, 366F

02/28 13:48, , 367F
我的重點在台灣人不乏有遠見的人才,但是都被當局和諧掉
02/28 13:48, 367F

02/28 13:48, , 368F
了!
02/28 13:48, 368F

02/28 13:48, , 369F
為當初的決定是「錯」的,但若反之呢?謹慎評估風險不見
02/28 13:48, 369F

02/28 13:48, , 370F
得就是錯事。
02/28 13:48, 370F

02/28 13:49, , 371F
正如您所說,很多創業者在成功前都是騙子,有成功才叫遠
02/28 13:49, 371F

02/28 13:49, , 372F
見,沒成功的就是癡心妄想一步登天了。
02/28 13:49, 372F

02/28 13:56, , 373F
可是在沒執行前就被抹滅,這是錯失商機(本來很多東西不
02/28 13:56, 373F

02/28 13:56, , 374F
去做就不知道結果),台灣16年來的結局就是現在這樣,自
02/28 13:56, 374F

02/28 13:56, , 375F
從十大建設以及台積電那批政府+外資投資新創(當年是新創
02/28 13:56, 375F

02/28 13:56, , 376F
),現在還有什麼可以支撐台灣產業升級?
02/28 13:56, 376F

02/28 14:33, , 377F
所以嘗試是需要的,評估風險也是需要的,這不相斥不是嗎
02/28 14:33, 377F

02/28 14:34, , 378F
總不能為了圖個產業升級就亂試一氣吧
02/28 14:34, 378F

02/28 14:46, , 379F
目前您的評論看起來,是連試都不給試… 好像有點矛盾
02/28 14:46, 379F

02/28 15:38, , 380F
評估風險XD 20,30年後別的國家都發展完善把餅吃完後
02/28 15:38, 380F

02/28 15:39, , 381F
嗎XD 這樣真的還是上班別創業好了
02/28 15:39, 381F

02/28 15:41, , 382F
希望別又聽到類似一家uber不如一千家計程車行之類的
02/28 15:41, 382F

02/28 16:17, , 383F
何以是連試都不能試?風險不高為何不能試?
02/28 16:17, 383F

02/28 19:51, , 384F
風險哪會不高阿 (N大認為)Uber、第三方支付不是違法了嗎?
02/28 19:51, 384F

02/28 19:56, , 385F
違法本身就是一種風險吧 (這邊不討論這件事違不違法)
02/28 19:56, 385F

02/28 20:09, , 386F
我說的是「所有的嘗試」,非單指Uber、第三方支付。
02/28 20:09, 386F

02/28 20:11, , 387F
可是必須坦承這些嘗試有部分可能會違法
02/28 20:11, 387F

02/28 20:12, , 388F
我認為這些嘗試若是遊走在灰色地帶,那當然沒問題,但若
02/28 20:12, 388F

02/28 20:12, , 389F
就像以前群眾募資櫃買中心還沒出來背書時 案主民眾也是怕怕
02/28 20:12, 389F

02/28 20:12, , 390F
是擺明往黑色地帶(違法)的地方去,這風險當然過高而不宜
02/28 20:12, 390F

02/28 20:12, , 391F
嘗試。
02/28 20:12, 391F

02/28 20:13, , 392F
舉個例子來說,做個媒合系統去媒合火藥交易試試?(笑
02/28 20:13, 392F

02/28 20:14, , 393F
現今科技就是這樣啊 某些事情的合法非法似乎愈來愈難分辨
02/28 20:14, 393F

02/28 20:14, , 394F
這種事情太扯阿 當然是不太可能合法
02/28 20:14, 394F

02/28 20:14, , 395F
可是如果在美國弄個媒合槍枝交易網站 搞不好會合法?
02/28 20:14, 395F

02/28 20:45, , 396F
應該不可能,持槍自由但合法買槍的手續非常多
02/28 20:45, 396F

02/28 20:47, , 397F
我也推測現今應不合法 只是覺得未來難說
02/28 20:47, 397F

02/28 21:40, , 398F
對咩…所以明顯違法且具高風險的「創新」顯然是沒人會傻
02/28 21:40, 398F

02/28 21:40, , 399F
到覺得應該去嘗試吧 :3
02/28 21:40, 399F

02/28 21:50, , 400F
每次直銷也都說別人是夏蟲語冰 XDD
02/28 21:50, 400F

02/28 23:01, , 401F
除了給人戴直銷啊洗腦啊帽子大概也沒什麼料了XD
02/28 23:01, 401F
文章代碼(AID): #1MqbbSGB (toberich)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4 之 25 篇):
文章代碼(AID): #1MqbbSGB (toberi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