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廢死」最爛的理由

看板politics作者 (祈)時間11年前 (2012/12/25 13:21), 編輯推噓0(006)
留言6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8/17 (看更多)
※ 引述《oodh (oodh)》之銘言: : 支不支持廢死,是個人的事; : 但我想請這些人權團體和支持者,理由可不可以不要這麼爛? : 推動廢死去談不應該有「應報思想」根本就是錯的! 這是最爛的理由 : 我想問問這些自認懂法、卻又否定「應報思想」的人, : 什麼叫作立法和量刑的「比例原則」? 比例原則是源自德國,為歐陸法系國家所採用的違憲審查模型。 當我們認為某項法律或行政措施可能有違反憲法的疑慮時, 就可以用比例原則來檢驗其是否違憲。若其可通過比例原則的檢驗,即為合憲; 反之,即為違憲。 傳統的比例原則有三大派生子原則: 1. 適當性原則:國家所採取者必須是有助於達成目的的措施,又稱「合目的性原則」。 2. 必要性原則:如果有多種措施均可達成目的,國家應採取對人民侵害最小者, 又稱「侵害最小原則」或「最小侵害原則」。 3. 狹義比例原則:國家所採取的手段所造成人民基本權利的侵害和所欲達成之目的間 應該有相當的平衡(兩者不能顯失均衡),亦即不能為了達成很小的 目的而使人民蒙受過大的損失,又稱「衡量性原則」。 亦即,合法的手段和合法的目的之間存在的損害比例必須相當。 (From Wikipedia) 而死刑就違反了其中的第二點「必要性原則」。 現在已有許多國家已經廢除死刑,而這些國家的數據證明死刑的必要性是不存在的。 例如: 死刑的「藥物實驗」 http://mocear.pixnet.net/blog/post/30882354 法國、紐西蘭廢死前後故意殺人犯罪率(2010.0315一修) http://mocear.pixnet.net/blog/post/30636630 台灣2000年以來故意殺人案件數量(補上執行數) http://mocear.pixnet.net/blog/post/30576797 : 如果不是應報,為什麼刑期要和罪行成比例? : 為什麼「強盜」的刑責要比「偷竊」重? 我想你把「應報思想」和「近代應報理論」搞混了! 應報理論的根源-「應報思想」,是人類社會中相當古老的思想, 「以牙還牙」、「以眼還眼」或是「殺人償命」的說法,就是這種思想的體現。 但近代應報理論的主張已經與應報思想有別, 該理論認為刑罰的目的在於平衡行為人行為所產生的罪責,以實現正義。 換句話說,應報理論認為刑罰的目的是為了使社會正義回復犯罪前的狀態。 基此,應報理論所強調的重點就是「罪責必須與刑罰相等」,也就是罪責原則。 而這裡的問題在殺人罪沒辦法將罪責分出層次! 1998年1月23日,板橋地方法院判處陳進興五個死刑。 但陳進興只能死一次,一個和五個根本毫無差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30.98

12/25 13:24, , 1F
12/25 13:24, 1F

12/25 14:10, , 2F
不是我搞混,是你沒留意關於廢死論者的言論
12/25 14:10, 2F

12/25 14:10, , 3F
台灣的刑法和量刑本來就不是「殺人償命」的
12/25 14:10, 3F

12/25 14:11, , 4F
但那些廢死者還是一直把「刑與罪相應,所以應
12/25 14:11, 4F

12/25 14:11, , 5F
有死刑來處罰極重罪者」的想法都稱為應報思想
12/25 14:11, 5F
事實上,就原文來看,的確是搞錯了: -- 推動廢死去談不應該有「應報思想」根本就是錯的! 這是最爛的理由 我想問問這些自認懂法、卻又否定「應報思想」的人, 什麼叫作立法和量刑的「比例原則」? 如果不是應報,為什麼刑期要和罪行成比例? -- 否定「應報思想」指的是否定「殺人償命」,而不是「刑期要和罪行成比例」。 否定「應報理論」指的才是「刑期要和罪行成比例」。 名字很像但卻完全不同!

12/25 14:12, , 6F
如果單是反對「殺人償命」,那台灣不必廢死了
12/25 14:12, 6F

12/25 14:13, , 7F
但廢死論者就是使用「應報思想」來否定保存死
12/25 14:13, 7F

12/25 14:14, , 8F
之必要 至於你說的「五個死刑」那也未必就單
12/25 14:14, 8F

12/25 14:14, , 9F
純是基於殺人償命;要是以一罪一罰的觀點,五
12/25 14:14, 9F

12/25 14:15, , 10F
罪分開量刑、合併處刑也是這樣 -- 說起來,一
12/25 14:15, 10F

12/25 14:15, , 11F
罪一罰也是濃濃的應報思想。 當代思改者一邊
12/25 14:15, 11F

12/25 14:15, , 12F
推動一罪一罰,一邊主張刑法應該去應報化、往
12/25 14:15, 12F

12/25 14:16, , 13F
預防或治療的方向改進,根本自相矛盾
12/25 14:16, 13F

12/25 14:18, , 14F
我就說不要扯這個咩...
12/25 14:18, 14F

12/25 14:30, , 15F
另外,T大說死刑違反必要性原則,也是自行命
12/25 14:30, 15F

12/25 14:30, , 16F
定的; 那是你認為不殺他也「可達成目的」。
12/25 14:30, 16F

12/25 14:31, , 17F
對支持死刑的人來說,極重罪者沒得到相應的極
12/25 14:31, 17F

12/25 14:31, , 18F
刑,那規範與教育社會的目的就不會達成;這也
12/25 14:31, 18F

12/25 14:33, , 19F
就是台南那個弒童案給法界帶來的提醒--睜大
12/25 14:33, 19F

12/25 14:33, , 20F
眼看清楚社會現實
12/25 14:33, 20F
死刑違反必要性原則,並非自行命定。 而是廢死國家的數據顯示死刑無法達成規範與教育社會的目的! 意即死刑無法讓死刑罪的犯罪率下降。 P.S. 討論個案無意義

12/25 14:48, , 21F
社會現實?現實就是21號打死六個
12/25 14:48, 21F

12/25 14:48, , 22F
到24號為止這個社會又出了三件命案
12/25 14:48, 22F

12/25 14:48, , 23F
兩件割喉一件爆頭,這就是「社會現實」
12/25 14:48, 23F

12/25 14:49, , 24F
張開眼睛看看社會現實,這就是現實!!!
12/25 14:49, 24F

12/25 14:49, , 25F
對支持者刑的人來,這是該做的啊……
12/25 14:49, 25F

12/25 14:49, , 26F
但,難道支持廢死的人 會覺得台南的小弟弟該
12/25 14:49, 26F

12/25 14:50, , 27F
死嗎? 他們不會這樣認為,但犯人還是用
12/25 14:50, 27F

12/25 14:50, , 28F
「殺一個不會死」作理由說服自己殺人;而這些
12/25 14:50, 28F

12/25 14:50, , 29F
人還是支持廢死,可見他們的思考與現實相左
12/25 14:50, 29F

12/25 14:52, , 30F
喔,那之前有個「想死又不想自殺所以殺人
12/25 14:52, 30F

12/25 14:53, , 31F
」的傢伙,那這要怎麼講?
12/25 14:53, 31F

12/25 14:53, , 32F
你想達到的是什麼目的?嚇阻明顯失敗了
12/25 14:53, 32F

12/25 14:54, , 33F
21號打掉六個,之後三天有三人被殺
12/25 14:54, 33F

12/25 14:54, , 34F
喔,所以「因為想自殺所以殺人」可以不必
12/25 14:54, 34F

12/25 14:54, , 35F
死?
12/25 14:54, 35F

12/25 14:54, , 36F
那被他殺掉那個人的公平正義呢?應報呢?
12/25 14:54, 36F

12/25 14:54, , 37F
現在不是在談殺人者死的應報?的教育?
12/25 14:54, 37F

12/25 14:55, , 38F
有哪一條刑法是執行了之後瞬間就沒人再犯的嗎
12/25 14:55, 38F

12/25 14:55, , 39F
照你這麼說,刑法整部都失敗、無效了
12/25 14:55, 39F

12/25 14:56, , 40F
刑與罪相應,並不是一命抵一命,究竟怎麼判最
12/25 14:56, 40F

12/25 14:57, , 41F
適合這位犯人,我們保留死刑,然後讓法官裁決
12/25 14:57, 41F

12/25 14:57, , 42F
法官裁定死刑最適應他的死,就判死;法官裁定
12/25 14:57, 42F

12/25 14:58, , 43F
死刑不是最適當的,就不會判死。 我不必用你
12/25 14:58, 43F

12/25 14:58, , 44F
的一兩句話就扮演起法官;但在整個法律體系裡
12/25 14:58, 44F

12/25 14:58, , 45F
如果沒有死刑,那法官就連最適的刑責也只能判
12/25 14:58, 45F

12/25 14:59, , 46F
徒刑了。
12/25 14:59, 46F
為版面整齊、閱讀方便刪了一些交錯推文,先說聲抱歉。 你知道從你的邏輯會推導出來甚麼樣的結果嗎? 依照你的的邏輯,我們何必為每一種罪刑都訂出刑罰範圍? 以偷竊為例,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罪, 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百元以下罰金。 那法官就連最適的刑責也只能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了。 為什麼我們要將一個已證明不可能是最適的刑責加入我們的法律體系呢? 將死刑廢除就好比在你家電路中加上一根保險絲。 當然你可以說只要我們小心用電有沒有保險絲根本沒差, 但是事實證明,人就是會不小心〈就算是法官也一樣〉。

12/25 15:00, , 47F
殺人不必然判死刑,那請問一下應報在哪?
12/25 15:00, 47F

12/25 15:00, , 48F
還是你承認殺人的應報不必然要是死刑?
12/25 15:00, 48F

12/25 15:01, , 49F
如果是這樣那必然留著死刑的意義是?
12/25 15:01, 49F

12/25 15:01, , 50F
問法官啊, 保留死刑,和殺人必死並不相同
12/25 15:01, 50F

12/25 15:01, , 51F
你自己幻想支持保留死刑的人,都是認定殺人必
12/25 15:01, 51F

12/25 15:01, , 52F
死; 那是你的錯覺,與我無關……
12/25 15:01, 52F

12/25 15:02, , 53F
誤殺也是殺!虐殺也是殺!但是本質不一樣
12/25 15:02, 53F

12/25 15:02, , 54F
不用全部與世隔絕的必要!
12/25 15:02, 54F

12/25 15:02, , 55F
老實說這部份跟廢死無關!
12/25 15:02, 55F

12/25 15:11, , 56F
因為你前提就說不留下死刑應報就不夠大
12/25 15:11, 56F

12/25 15:12, , 57F
那這應報不是「殺人者死」的觀念嗎?
12/25 15:12, 57F

12/25 15:12, , 58F
不然是什麼?
12/25 15:12, 58F

12/25 15:12, , 59F
他的意思是死刑算是最嚴厲的處罰!
12/25 15:12, 59F

12/25 15:12, , 60F
也沒說到殺人者死啊...
12/25 15:12, 60F

12/25 15:13, , 61F
就說不要談法律吧!很容易扯開!
12/25 15:13, 61F

12/25 15:13, , 62F
法律根本是小事情...
12/25 15:13, 62F

12/25 15:13, , 63F
一堆廢話...廢言說死刑違反必要性原則...
12/25 15:13, 63F

12/25 15:14, , 64F
對人民來說 執行死刑 就是對人民侵害最小
12/25 15:14, 64F

12/25 15:14, , 65F
的選擇
12/25 15:14, 65F

12/25 15:16, , 66F
廢死盟就是這樣 用莫名其妙的歪理定義..
12/25 15:16, 66F

12/25 15:16, , 67F
想要說服社會大眾...
12/25 15:16, 67F
對人民來說,執行死刑不是對人民侵害最小的方案。 考慮到死刑效果與無期徒刑相當,而且在誤判時死刑傷害較大, 並且死刑的法律成本極高,執行死刑對人民侵害較大。

12/25 17:23, , 68F
請問一個無期徒刑跟5個無期徒有差別嗎?
12/25 17:23, 68F

12/25 17:23, , 69F
還是為了有所差別,所以來一個10年徒刑
12/25 17:23, 69F

12/25 17:24, , 70F
跟5個10年徒刑來顯示差別嗎?
12/25 17:24, 70F
沒差,所以無期徒刑其實也不是一個好的刑罰。 所以我個人偏向長期的有期徒刑!

12/25 17:26, , 71F
比例原則是討論量刑或是裁決時所適用
12/25 17:26, 71F

12/25 17:26, , 72F
簡單來說,是種手段選擇的考量
12/25 17:26, 72F

12/25 17:27, , 73F
死刑是手段之一,裁量時在於考慮執行死
12/25 17:27, 73F

12/25 17:28, , 74F
刑是否有過當問題。如過失殺人或義憤殺
12/25 17:28, 74F

12/25 17:29, , 75F
人時,在不考量動機等相關因素之下,宣
12/25 17:29, 75F

12/25 17:29, , 76F
判死刑,即有違比例原則。
12/25 17:29, 76F

12/25 17:29, , 77F
但是,你不太可能由比例原則去逆推死刑
12/25 17:29, 77F

12/25 17:30, , 78F
違反必要性原則,這是邏輯錯誤,因為法
12/25 17:30, 78F

12/25 17:30, , 79F
律本身即有死刑之設,比例原則僅是判斷
12/25 17:30, 79F

12/25 17:31, , 80F
執行死刑是否適當而已。
12/25 17:31, 80F

12/25 17:31, , 81F
原po必須假設定某種特殊前提或法理原理
12/25 17:31, 81F

12/25 17:31, , 82F
才能去做如此推斷。
12/25 17:31, 82F
我想你可能搞錯比例原則的意義了! 甚麼過失殺人或義憤殺人與動機等相關因素, 對比例原則而言,都只是無關緊要的細節。 比例原則在乎的是「目標」和「手段」。 -- 目標:減少殺人 手段:死刑 -- 而廢死國家證明有其他對人民侵害更小的手段能達成一樣的效果。

12/25 18:03, , 83F
有哪個支持廢死的敢掛保證如果廢死之後不會發
12/25 18:03, 83F

12/25 18:04, , 84F
生命案的出個聲好嗎?..如果沒有的話你們怎麼
12/25 18:04, 84F

12/25 18:05, , 85F
有那個臉哈拉死刑後還是有命案發生的這件事?
12/25 18:05, 85F

12/25 18:06, , 86F
還是那句話,除了只會嚷嚷有死刑有什麼缺點或
12/25 18:06, 86F

12/25 18:07, , 87F
是改變不了什麼時,先想想廢死之後同樣的情況
12/25 18:07, 87F

12/25 18:07, , 88F
能不能改善,能的話再來舉例再來哈拉好嗎?
12/25 18:07, 88F
廢死國家多的是,廢死之後同樣的情況早已為人所知。只看你想不想了解而已! 我連廢死國家的數據連結都給了,不願意了解的還是不願意了解。 ※ 編輯: Thompson 來自: 114.44.18.176 (02/27 20:22)
文章代碼(AID): #1GsJV1-A (polit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GsJV1-A (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