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短視近利的台灣

看板politics作者 (大厚黑海賊團長---雨燕)時間13年前 (2010/10/19 18:57), 編輯推噓2(2028)
留言30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8 (看更多)
: 推 weller:大陸的專利申請量過兩年就能超過美國,信不 119.145.41.2 10/19 13:07 : 推 Scion:太天真了,研發也有一定的程度,不可能無止 98.194.210.24 10/19 15:20 : → Scion:盡的靠研發作下去,打造品牌才是王道啊 98.194.210.24 10/19 15:20 : → larusa:看申請"量" 大陸要趕英超美很容易 人口數就 220.132.162.72 10/19 15:30 : 推 gtur:研發一定會遇到瓶頸,打造品牌才是長久之計 118.160.189.62 10/19 15:30 : → larusa:有先天優勢 但是質呢 研發所創造出來的價 220.132.162.72 10/19 15:30 : → larusa:值能不能也跟上 220.132.162.72 10/19 15:30 : 推 downtoearth:品牌有市場就養的出來.. 61.146.40.131 10/19 15:51 : → downtoearth:台灣就是動作太慢了,不然就可以用 61.146.40.131 10/19 15:51 : → downtoearth:中國的市場養自己的品牌.. 61.146.40.131 10/19 15:51 : → downtoearth:這個養出來了,可不是說要搶就能搶走 61.146.40.131 10/19 15:52 申請專利,沒錯!就是「量」要取勝, 而且最好每一大專利周邊的小專利都一併申請, 所以,大陸依然有其優勢,要知道就算是粗操的專利, 只要有價值繼續研究、改良,也一樣很可觀,先進技術是以粗糙專利為基礎, 愛迪生,就是這樣,他有很多專利並非原創,而是改良,產值依然可觀, 大陸如果有「愛迪生精神」不斷依其「國家」力量「有效」生產「爛專利」, 再將有價值的「爛專利」繼續改良產生「好專利」,哪怕成功率只有1%也很可怕, 有專利權就能壟斷,竊取技術、改良技術、大量生產技術, 大陸就這方面而言與之前六、七0年代的台灣有過之而無不及。 至於說講就品牌,這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建立好品牌一樣可以靠商譽取勝。 指有能有效壟斷,就有超額利潤,「減少成本」、「生產專利」、「經營品牌」都是, 台灣如果能夠經營一兩個品牌,是有利台灣發展的,若擔心變成大企業影響社會, 可以試著將幾個中小企業集合起來,組成企業聯盟,又有何不可? 大企業配合中小企業型成供應鏈,又或者中小企業自行結合成一個團隊, 無論何者,再配合品牌經營與專利「大量與網狀化」生產,才是台灣競爭模式。 另一方面,台灣還欠缺服務業精神,低成本高附加價值的產業唯獨服務業, 服務業還有個特徵,那就是以「人」為主體的產業,不是商品,這是更直接的需求, 因此,高知名度的服務精神、具侵略性的專利生產、積極的品牌經營等三項, 才是台灣未來發展的方向。 之後是網路的應用、高度自由的貿易(譬如廣泛簽署FTA)等開放政策, 也是台灣競爭力之一,這是不可偏廢的。 總而言之,不只是「大量、精緻、戰略性的專利申請」、「經營具國際商譽的品牌」、 還有「具知名度的優良服務精神」與「開放便利的貿易網路(無論有形或無形)」等 這四項才是名為「台灣發展」馬車的四匹駿馬,把台灣拉向進一步的經濟成長。 (以上內容取自許多不知名的報告書)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出自「道德經上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0.212.162

10/19 19:07, , 1F
...你要先了解台灣的小,才能體會
10/19 19:07, 1F

10/19 19:07, , 2F
世界有多大,才知道小的好處,跟大的
10/19 19:07, 2F

10/19 19:08, , 3F
壞處,才不會以自己的小,去做大的事
10/19 19:08, 3F

10/19 19:39, , 4F
你沒有核心技術 拿再多垃圾專利也沒用
10/19 19:39, 4F
垃圾專利?沒有一樣新發明的東西是精緻的, 必須不斷的改善,數量與網狀式申請,架構一個專利網, 這在台灣高科技產業很常見,舉個例子: 為了保護某核心專利,他們往往會將可能會延升的小專利通通一併申請 防止其他人利用這個縫隙,繼續申請更高價值的專利,使自己利益受損, 資訊業、電機、醫藥、生物科技等常見。

10/19 20:11, , 5F
專利的維持是要錢的,就算要以量取勝,也不
10/19 20:11, 5F

10/19 20:11, , 6F
能亂槍打鳥.何況在策略上,過早揭露可能會
10/19 20:11, 6F

10/19 20:12, , 7F
使得後續真正重要的發明因為部分技術成為
10/19 20:12, 7F

10/19 20:13, , 8F
習知技術,反而造成欠缺進步性而無法取得專
10/19 20:13, 8F

10/19 20:20, , 9F
利.而且過早揭露未成熟的重要技術,亦可能
10/19 20:20, 9F

10/19 20:21, , 10F
讓競爭對手搭便車取得再發明專利的機會,甚
10/19 20:21, 10F

10/19 20:22, , 11F
至在現行法還有機會特許實施(78V).雖然說
10/19 20:22, 11F

10/19 20:22, , 12F
這個策略並非全然地不可行,但應該是有計畫
10/19 20:22, 12F

10/19 20:23, , 13F
地進行.如果單純要妨礙對手取得專利,只需
10/19 20:23, 13F

10/19 20:23, , 14F
要適當地揭露一部分技術內容讓新穎性喪失
10/19 20:23, 14F

10/19 20:23, , 15F
或進步性降低即可,無需申請一個完整揭露技
10/19 20:23, 15F

10/19 20:23, , 16F
術的專利.
10/19 20:23, 16F
我意思是,無論是偏重專利申請,或者只注重品牌經營, 都是不夠的,因為這是互補的。 重要的是是否能區隔市場,然後提高自己在這個新市場的獨占地位 然後以高品質的服務與開放便利的交通網路,才能促進發展。 而非,上述網友所述的,只經營品牌,或防止專利被盜取而已, 我是覺得服務業才是台灣未來發展的重點,當然還有高資本與技術密集, 台灣人不重視服務業,老實說這反而是成本最低獲利最高的部門。 台灣要繼續搞代工,只會被吃掉而已,這不是已經明見的事實嗎? 幹麻還這麼想不開呢?服務業這麼多大的市場竟然沒人討論(還是討論太少?), 結果還是把台灣定位在精密工業、資訊工業上,如果只一直想著工業, 不想想其他如服務業、商業與技術研發等,如何促進,一樣被吃掉! 說到生活機器人誰比日本強?說到航太誰比美德強?說到機械紡織誰比東南亞強? 說到金融服務誰比新加坡強?說到電機資訊發展,歐陸與美日都佔一席之地! 而大陸更是代工的世界工廠,還不斷精進自己的技術,台灣呢?再比啊!怎比? 台灣內需不強,只能靠貿易、研發與服務業外,還能怎樣? 還在想先核心技術再說?大陸誰理你核心啊,只要100件專利裡中個2件有價值的, 臺灣怎比?所以只有靠著整體戰略交替進行著。 簡而言之,就是服務、品牌、網路與研發,先衝就對了! ※ 編輯: stevegreat08 來自: 118.167.139.163 (10/19 23:07)

10/20 07:38, , 17F
你沒真的去了解過,專利這一塊
10/20 07:38, 17F

10/20 07:38, , 18F
實務上真的碰到的問題是甚麼吧..
10/20 07:38, 18F

10/20 12:41, , 19F
你是要果討論專利,還是國家競爭力?
10/20 12:41, 19F

10/20 13:37, , 20F
你還是沒學會把問題具體化
10/20 13:37, 20F

10/20 13:38, , 21F
實務上的問題,就是阻礙競爭力發展
10/20 13:38, 21F

10/20 13:38, , 22F
的石頭,你不搬掉石頭,想走去哪?
10/20 13:38, 22F

10/20 13:38, , 23F
你不知道有石頭,怎麼搬?
10/20 13:38, 23F

10/20 13:39, , 24F
你不知道石頭多大,你怎麼知道怎麼搬
10/20 13:39, 24F

10/20 13:39, , 25F
甚至能不能搬?
10/20 13:39, 25F

10/20 14:48, , 26F
具體化?阻礙競爭?看看上面那些文吧
10/20 14:48, 26F

10/20 16:14, , 27F
你沒真的去了解過,專利這一塊
10/20 16:14, 27F

10/20 16:14, , 28F
實務上真的碰到的問題是甚麼吧..
10/20 16:14, 28F

10/20 16:15, , 29F
當人家告訴你甚麼時,先不要認為別人
10/20 16:15, 29F

10/20 16:15, , 30F
在踩你
10/20 16:15, 30F
文章代碼(AID): #1ClNcGey (polit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ClNcGey (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