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誰說包租婆好賺?專家喊「買股不買房 才會是有錢人」

看板home-sale作者 (888)時間1年前 (2022/08/19 12:42), 編輯推噓20(25532)
留言62則, 38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https://udn.com/news/story/121591/6546051 誰說包租婆好賺?專家喊「買股不買房 才會是有錢人」 一直以來,總有不少媒體,喜歡報導有錢人的致富之道、投資思維的內容,或是富人的特 質與好習慣,例如像是:有錢人在花費上,總是很節儉與克制,不該花的錢絕不亂花;或 是有精準的投資眼光,勇於大膽進場… 然而個人認為,以上這些內容,多半是與個人人格特質有關,很難為所有投資理財大眾學 習及套用。且一般大眾如果沒有從源頭選對資產配置,恐怕就將註定此生,是否能成為富 人的最大關鍵。 筆者認為,這裡提到的「從源頭選對資產配置」,就是「買股,不買房」的重點。而這, 就要先從最近的一件,朋友介紹的投資案,以及筆者從幾本最近半年,所看的書裡的共同 結論說起。 前幾天,有位朋友推薦筆者一個「不錯的投資機會」。她說因為台積電在南科設廠的關係 ,台南地區房子一戶買價約700、800萬元,但至少都能租到2萬元左右! 儘管這樣的年報酬率,也還有3%(假設前提是「完全沒有貸款」),確實比目前銀行定存 的1%左右高出甚多。所以一開始,筆者對這個投資建議,還真的是有些「心動」。 不過在經過一番冷靜的思考後,筆者的想法,卻有了不同的轉變。簡單先說結論:除非房 子未來準備自住,以上買房並出租以做為投資之用,恐怕是非常不合適的。 以才剛看完的《只有資本主義的世界(Capitalism, Alone)》為例,雖然它是一本分析 全球兩大資本主義差異,以及探討財富不平等的書。但是,裡面的一些內容,再加上近半 年看到的,不同主題及內容的書籍中,居然有著與投資理財相關的共同致富密碼:想要成 為有錢人,千萬記得要「買股,不買房」! 首先在《金融詛咒(Finance Curse)》這本書中,作者Nicholas Shaxson指出,美國最 富的5%人,握有2/3的股份。且由於公司越來越優先拿利潤,買回自己的股票,而非用來 投資,使得股價大漲,並造成股東受惠最大。根據Nicholas Shaxson所引述資料顯示, 2015年,公司回購股票佔公淨收入的比,美國是110%、英國更高達150%。 另外在《大逆轉:金融擴張如何推升不平等(Divested:Inequality in the Age of Finance)》這本書中就提到:自1980年代開始,雖然美國全國的財富繼續增加,但經濟 成長的果實,幾乎全都落入最富有的前20%家庭手裡。富人(富有家庭)的致富方程式就 是:高所得→投資更多→賺到更多的錢→改善子女人生機會→財富移轉→更為富有! 一般來說,富人的資產配置主要是股票(美國前10%的富人,擁有80%的股票,包括直接持 有股票、股票共同基金、退休帳戶、年金和信託),中產階級則多半是房地產;至於窮人 ,則擁有最多只能穩定家庭生活,但對於累積財富沒啥幫助的車子及房子,且可能欠下一 筆不小的車貸及房貸(經統計,一半人所欠房貸,大約是住宅價值的1/4)。 該書作者林庚厚及Megan Tobias Neely 認為,自2007年以來,美國社會不平等大幅擴大 之中,頂層所得一直能保持穩定,但底層60%人口的收入卻下滑的原因,就在於房貸危機 ,造成中產及勞工階級家庭的財富崩跌。特別是家庭往往將很大一部分,甚至是全部,全 都重押在房屋的投資上。不但債務負擔較重,也比較容易因為失業,或是遇到緊急醫療狀 況周轉不靈而債台高築。 作者林庚厚及Megan Tobias Neely指出,有錢人雖然借得多,但利息也低。且有錢人的所 得中,有30%~50%是用於投資(以便賺取更多財富),而窮人則多半是「入不敷出」。 至於在《只有資本主義的世界(Capitalism, Alone)》一書中,專門研究全球不平等議 題、曾任世界銀行(World Bank)研究物門首席經濟學家的作者Branki Milanovic,就引 述2013年的數據指出,全美1%的富人,擁有一半以上的股票、55%的金融證券、65%的信託 產品,以及63%的股份,使得全美90%的財富,都集中在10%的富人手中。 這些有錢人的特徵,主要是「有更多資產」、「資產/所得比較高」,以及「有更多不同 類型的資產(證券及金融工具佔3/4,房產則不到10%)」;中產階級的特徵則是「資產不 多元(主要擺在房地產)」及「舉債度高(2010年已高達80%)」。 為什麼富人越富,但中產及窮人的財富,遠遠落後於富人? Branki Milanovic 認為其最 主要的關鍵,就在於「不同資產類別的回報率是不同的」。他引述文獻資料指出,從1983 年到2013年這30年間,有錢家庭的家戶所得較高,是因為金融資產的表現,遠勝過房地產 。 以金融資產為例,其平均實質(排除通膨)年報酬率為6.3%,但房地產的平均實質回到率 ,就只有0.16%。如此之下,財富排名前1%的總資產報酬率,每年平均是2.9%,中間60%的 中產階級報酬率,則只有1.3%。30年下來,以上的差異讓富人的投資報酬率,整整多了 60%。 Branki Milanovic 整體歸納來說,富人的資產報酬率較高,是有以下三大原因:首先, 富人持有較高比例的長期報酬資產(資產組合效應,因金融資產報酬率高於房地產);其 次,富人從資產收益的每一塊錢課稅較低(稅率優勢,因金融資產稅率教低);第三,進 入費用和資產每一塊錢的管理成本低(低進入門檻效應,因為高報酬資產投入門檻高)。 且過去幾十年中,同時有「高勞動所得(來自薪資收入)」及「高資本(來自資本投資) 」所得的人口比重持續上升。儘管富人許多收入,仍然來自資本所得,但很多人也是勞動 者。依數據顯示,美國前10%高資本所得者,也是前10%高勞動所得者。 依照《下流世代(99%:Mass Impoverishment and How We Can End It)》一書作者 Mark E. Thomas所做的整理,美國GDP以薪資報形式分配給員工,在1980年代時為49%,但 到了2015年,就只剩下43%。從1980到2015年,整體GDP成長了147%,但薪資中位數僅僅只 成長1%。 數據顯示,自1950年代以來,生產力成長呈直線上升,但從1980年代以來,時薪沒有提高 太多。根據《競爭之死(The Myth of Capitalism)》一書作者Jonathan Tepper及 Denise Hearn所整理的數據資料,2014年時,美國執行長/勞工薪資的倍數是300倍( 303.4倍,2000年時,一度還高達376.1倍)。也就是說,「勞工正在以較少的勞力,生產 較多的商品;公司正在賺取更高的利潤,可是,好處並沒有跟勞工共享」。從另一個角度 來說,就是企業所賺到的錢,都分給持有股票的股東了。 以上,筆者花了一些篇幅,把這幾本主題不同,但關於「富人之所以成為富人,且越來越 富」的原因陳列,就是想趁此機會提醒國內投資理財大眾,千萬要揚棄過往不切實際、沒 有大規模真實統計數據佐證的錯誤迷思了。 以國內為例,根據過往資料統計,過去15年,0050 ETF的平均年化報酬率至少有8%( https://fund.udn.com/fund/story/7488/6374780),以上面提到的台南700、800萬房子 為例,除非年複利報酬率也能超過5%(如此一來,得保證15年的房價漲幅,要超過208%, 也就是由現行800萬元,漲到1664萬元以上才行),否則,投資0050的整體報酬率,將遠 高於買房並出租。 但就算如此,從事不動產投資的人,還必須注意以下幾大問題,首先就是「初期投資金額 不低」。且正因為單次投資金額過大,投資人就很難因為「標的分散」,而降低「選錯標 的」的風險。 其次,由於投資標的過於單一,未來就算要脫手或轉換投資標的,也很容易因為標的(房 子)先天上的特質,而比一般標準化的投資標的要困難一些,且時間延長。 再者,只要是出租,就有可能遇到「空租」,以及房屋維修費用等問題(有興趣的讀者, 也可以參考此文: https://www.cnbc.com/2022/08/11/millionaire-and-real-estate-expert-dont-buy-a-home-unless-you-can-afford-to-waste-money.html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023507。當然,美國在房地產持有的 費用及稅負上,比台灣高出非常多)。以上種種,都會影響(降低)整體不動產的投資報 酬率,值得想要透過房地產投資而致富的民眾多加參考。 心得: 簡單講,富人的特徵是,主要投資在股票上,中產階級和窮人投資在房地產 而中產階級與窮人的差別在,中產階級是買來自用和租人 窮人則是貸款買房或是租屋。 各位房子買整排的大房東怎麼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37.209.15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660884156.A.753.html

08/19 12:44, 1年前 , 1F
這邊誰沒有雙棲0.0
08/19 12:44, 1F

08/19 12:45, 1年前 , 2F
我有時候都懷疑人類中是不是有些人還沒進化,只能單方
08/19 12:45, 2F

08/19 12:45, 1年前 , 3F
面思考
08/19 12:45, 3F

08/19 12:46, 1年前 , 4F
基本常識老生常談以為發現新大陸?
08/19 12:46, 4F

08/19 12:47, 1年前 , 5F
小孩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08/19 12:47, 5F

08/19 12:47, 1年前 , 6F
顆顆
08/19 12:47, 6F

08/19 12:49, 1年前 , 7F
超過2億的部分要投報買房真的管不過來啦
08/19 12:49, 7F

08/19 12:50, 1年前 , 8F
多數人資產一億以下 買貸款8成的投資還行啦
08/19 12:50, 8F

08/19 12:50, 1年前 , 9F
台灣持有稅負低啊
08/19 12:50, 9F

08/19 12:53, 1年前 , 10F
2億在中南部 用套房的量來看也破百間 可以請小妹來輔助
08/19 12:53, 10F

08/19 12:53, 1年前 , 11F
管理了!
08/19 12:53, 11F

08/19 12:54, 1年前 , 12F
有房的一堆都有買吧
08/19 12:54, 12F

08/19 12:55, 1年前 , 13F
買骨的就不確定了西
08/19 12:55, 13F

08/19 12:55, 1年前 , 14F
倒果為因,變富有是創立或持有幾十倍成長公司的股票(小公
08/19 12:55, 14F

08/19 12:55, 1年前 , 15F
司股份),若不會擇股應該只會更慘
08/19 12:55, 15F

08/19 12:57, 1年前 , 16F
對於不會擇時或擇股的人,買房子失敗率還是低多了
08/19 12:57, 16F

08/19 13:02, 1年前 , 17F
租金投報+房價漲幅投報 *槓桿
08/19 13:02, 17F

08/19 13:02, 1年前 , 18F
有夠智障
08/19 13:02, 18F

08/19 13:02, 1年前 , 19F
目前是房屌打0050
08/19 13:02, 19F

08/19 13:03, 1年前 , 20F
怎樣都不會比去年想買房自住,今年就一排房的人猛吧@@
08/19 13:03, 20F

08/19 13:06, 1年前 , 21F
其實差不多,只是房屋有槓桿,股票可以利用增貸製造,
08/19 13:06, 21F

08/19 13:06, 1年前 , 22F
但前提還是要有抵押品
08/19 13:06, 22F

08/19 13:12, 1年前 , 23F
上市櫃公司老闆大股東都是有錢人這些人當然會有很多
08/19 13:12, 23F

08/19 13:12, 1年前 , 24F
股份 這不是買股票有錢 是創業成功或是參與到創業成功
08/19 13:12, 24F

08/19 13:12, 1年前 , 25F
的有錢
08/19 13:12, 25F

08/19 13:12, 1年前 , 26F
這些人到底是真的不知道還是有什麼問題
08/19 13:12, 26F

08/19 13:18, 1年前 , 27F
拿個最近出名的華新來說,南京賣一次房子比10年本業還賺!!
08/19 13:18, 27F

08/19 13:19, 1年前 , 28F
又在二分法 正常人兩種都會投資吧 只是佔比的問題
08/19 13:19, 28F

08/19 13:21, 1年前 , 29F
算投報沒算槓桿,零分文。
08/19 13:21, 29F

08/19 13:32, 1年前 , 30F
結論一句話,房版魯空是有錢人
08/19 13:32, 30F

08/19 13:38, 1年前 , 31F
不對哦 目前呆丸房價是起漲點 不要不信
08/19 13:38, 31F

08/19 13:43, 1年前 , 32F
又不是死忠仔 買股買房只能死忠擇一喔?
08/19 13:43, 32F

08/19 13:43, 1年前 , 33F
拿外國人的觀點套用華人市場,表示「專家不曾投資過」
08/19 13:43, 33F

08/19 13:46, 1年前 , 34F
現階段兩岸三地以製造業為主,最重要的就是人跟土地
08/19 13:46, 34F

08/19 13:47, 1年前 , 35F
但歐美就不同,喜歡新創,偏好高風險投資,冒險精神強
08/19 13:47, 35F

08/19 13:49, 1年前 , 36F
價值觀的形成,底下會有「物質條件」等作為基礎
08/19 13:49, 36F

08/19 14:20, 1年前 , 37F
只適用美國吧,台灣都是雙棲
08/19 14:20, 37F

08/19 14:22, 1年前 , 38F
百年前大家族到現在子孫都握有大量房地產收租,公司只是
08/19 14:22, 38F

08/19 14:22, 1年前 , 39F
玩具,你覺得呢?
08/19 14:22, 39F

08/19 14:25, 1年前 , 40F
同意2F
08/19 14:25, 40F

08/19 14:28, 1年前 , 41F
只適用美股,台股打開營收看一堆業外收入比本業多
08/19 14:28, 41F

08/19 15:04, 1年前 , 42F
歐美世襲的資產階級哪個是沒有大筆土地房產的?
08/19 15:04, 42F

08/19 15:39, 1年前 , 43F
哈哈 提南科根本就是外行 根本超好出租
08/19 15:39, 43F

08/19 15:44, 1年前 , 44F
林榮三表示:台灣人路過
08/19 15:44, 44F

08/19 15:45, 1年前 , 45F
台灣買房年報酬18% 誰還買股?
08/19 15:45, 45F

08/19 15:51, 1年前 , 46F
所以我窮啊,富人給你們當
08/19 15:51, 46F

08/19 15:57, 1年前 , 47F
所有的公司工廠老闆 都有自己公司的未上市股票
08/19 15:57, 47F

08/19 15:58, 1年前 , 48F
有資產管理公司股票 老闆是有股票 還是有房產?
08/19 15:58, 48F

08/19 15:59, 1年前 , 49F
看看總統,光繼承就幾筆地產了,有一筆出租的月租就超過台
08/19 15:59, 49F

08/19 15:59, 1年前 , 50F
灣月平均薪資
08/19 15:59, 50F

08/19 16:00, 1年前 , 51F
先說說哪個富人沒有房產
08/19 16:00, 51F

08/19 16:08, 1年前 , 52F
問身邊有錢的長輩是買房多還是買股賺的多 就可以知道了
08/19 16:08, 52F

08/19 19:21, 1年前 , 53F
那是美國
08/19 19:21, 53F

08/19 20:34, 1年前 , 54F
當然雙修啊!
08/19 20:34, 54F

08/19 21:51, 1年前 , 55F
笑死
08/19 21:51, 55F

08/20 00:12, 1年前 , 56F
倒果為因,超級富豪,因為開辦企業,身價都在股票上,
08/20 00:12, 56F

08/20 00:12, 1年前 , 57F
現實台灣越窮的人越應該買房,穩定開槓桿,你沒幾毛錢
08/20 00:12, 57F

08/20 00:12, 1年前 , 58F
在那邊存股,存錯直接變白痴
08/20 00:12, 58F

08/20 08:26, 1年前 , 59F
不對喔 台灣房價現在只是起漲點
08/20 08:26, 59F

08/20 13:44, 1年前 , 60F
不是套在山頂上,就是反串現在是起漲點,魯空對房市向來
08/20 13:44, 60F

08/20 13:44, 1年前 , 61F
都是沒營養的論述
08/20 13:44, 61F

08/20 18:42, 1年前 , 62F
繼承哥每段時間就會有新標語
08/20 18:42, 62F
文章代碼(AID): #1Y_nIyTJ (home-sal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Y_nIyTJ (home-sa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