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等房價下跌再進場?賴正鎰:建商不會降價

看板home-sale作者 (骷髏怪)時間3年前 (2020/12/24 13:09), 3年前編輯推噓32(33182)
留言116則, 2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這樣說拉 沒有建商不怕囤 買地跟完工時間對了,只有囤了賺更多 2003從SARS後疫情,及亞洲金融風暴,網路泡沫化後,一路漲到2008 被美國金融打掛股市 QE紓困後一路漲到2016的房地合一 為何說不怕 基本上2012之前購入土地的案子,本錢超大 很多台北市一坪賣150萬起的案子,建商土地取得才100萬 我媽朋友2006賣大直重劃的土地,原本2003有人談因為持分談到2006重原本的40萬賣到80 萬,後來嗯......建案賣100多 我舅公在靜心小學附近有800坪的地,在2005年用一坪50萬賣掉 建商養地後推案房子賣80幾 大同區有幾個案子當初建商土地買40幾萬,推案賣60幾萬,現在不用說更貴 大家最痛恨的遠雄,認為他是房價飆漲元兇 可是你沒想過 當初內湖垃圾地沒人要去,他去弄才有今天的內科 當初的三峽北大。林口。中和左岸 沒人要去是當時的台北縣去拜託人去,遠雄去了,被當笑話 2008那次遠雄的傳言大家都聽過,業界知道真假 反正最後他好好活這賺更多 這次一堆建商都是茂德。麗寶。遠雄。寶佳。皇翔。興富發。等都變超大超壯 有養到地的都賺翻了 再來2015開始量縮,到2016不是一路殺到2019 有大咖建商,在重劃區帶頭殺價,因為量體大成本低,全部成本到小賺賣 目的為何呢???帶頭殺一堆小建商地主被逼到土地便宜賣,全收...... 你覺的 2016一路收地到2020的3月的建商,他會怕嗎???? 不過2018尤其2019後推案的,遇到造價大漲,工期大幅變長 這方面的資金壓力更大 遠雄林口 三峽 中和 新莊還有超多地 茂德也是土地多到到爆炸 青埔的宜誠農地時持有到現在 聯邦 龍山林 寶路 湯泉在淡水,人家當初土地,可是沒人要買10萬上下的 ----- 中山區有個建商 當初在松山弄了個重劃區 蓋了一堆房子賣到成本回收,公司有營運金 就全數不賣 要買土地在賣個幾間 很多房子放30年沒住過 他會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0.231.13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608786560.A.EBE.html ※ 編輯: a386036 (223.140.231.139 臺灣), 12/24/2020 13:13:38

12/24 13:12, 3年前 , 1F
空君不怕 反正人均壽命80歲 他們可以等
12/24 13:12, 1F

12/24 13:12, 3年前 , 2F
Ni484Paler 吹口哨壯膽阿
12/24 13:12, 2F

12/24 13:12, 3年前 , 3F
有土斯有財阿,問題是蓋房子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12/24 13:12, 3F
鄉民建設 當時顏色不對被修理很慘 ※ 編輯: a386036 (223.140.231.139 臺灣), 12/24/2020 13:15:49

12/24 13:18, 3年前 , 4F
其實本來多空82開 空軍50年期來說可能有2成勝率
12/24 13:18, 4F

12/24 13:18, 3年前 , 5F
畢竟天災人禍什麼的還是很難講 但50年耶...拿生命在賭阿
12/24 13:18, 5F

12/24 13:19, 3年前 , 6F
而且還是賭那個期望值比較低的一邊
12/24 13:19, 6F

12/24 13:19, 3年前 , 7F
養地賣給建商這些暴發戶才是真正得利者,剩下的甚麼建商
12/24 13:19, 7F

12/24 13:20, 3年前 , 8F
營造代銷仲介投資客,都只能算打工仔
12/24 13:20, 8F

12/24 13:20, 3年前 , 9F
什麼產業都一樣賠錢不會倒會倒都是資金周轉問題
12/24 13:20, 9F

12/24 13:20, 3年前 , 10F
他文裡其實講了 現在很多建商自己養地養超大 所以囤地稅
12/24 13:20, 10F

12/24 13:21, 3年前 , 11F
以前買一間公寓還有10~30坪的土地,現在買大樓不到2~3坪
12/24 13:21, 11F

12/24 13:21, 3年前 , 12F
囤地稅就真的是核彈 地皮才是一切的根源
12/24 13:21, 12F

12/24 13:22, 3年前 , 13F
只是這核彈下來不是打房而已 是製造金融風暴
12/24 13:22, 13F

12/24 13:22, 3年前 , 14F
自翊資產家其實蠻好笑的
12/24 13:22, 14F

12/24 13:23, 3年前 , 15F
最重要還是地價稅稅基啦 漲這個才真的怕爆跌爆
12/24 13:23, 15F

12/24 13:24, 3年前 , 16F
非自用地價稅1%起跳 不用囤地說 一般的就核彈級了
12/24 13:24, 16F

12/24 13:25, 3年前 , 17F
建商公司只是個殼 真正獲利是掌握原料的
12/24 13:25, 17F

12/24 13:25, 3年前 , 18F
一坪一百萬買的地 市價當稅基一年繳一萬
12/24 13:25, 18F

12/24 13:25, 3年前 , 19F
萬坪萬坪在囤的就幾億幾億在繳
12/24 13:25, 19F

12/24 13:25, 3年前 , 20F
其實要說自喻資產家 倒是不仿這樣想 以前的社會階級扁平
12/24 13:25, 20F

12/24 13:25, 3年前 , 21F
不太可能有囤地稅,但土地稅收10年來增加了30%也是真的
12/24 13:25, 21F

12/24 13:25, 3年前 , 22F
核彈級沒錯,是對選票
12/24 13:25, 22F

12/24 13:26, 3年前 , 23F
建商自己股東關係人囤的地利潤才高 賺這段不用分小股東
12/24 13:26, 23F

12/24 13:26, 3年前 , 24F
如果說50年前的社會階層就是50階而已 現在大概500階不只
12/24 13:26, 24F

12/24 13:26, 3年前 , 25F
弄下去你覺得無產撐得久還是有產撐得久 老是弄炸彈炸
12/24 13:26, 25F

12/24 13:26, 3年前 , 26F
全部人卻以為自己不受影響
12/24 13:26, 26F

12/24 13:26, 3年前 , 27F
中間憑空堆疊出了很多以往不存在的階層
12/24 13:26, 27F

12/24 13:27, 3年前 , 28F
老是對著最頂和最底的人看其實沒啥意義
12/24 13:27, 28F

12/24 13:27, 3年前 , 29F
多數人還是擠在100-300這幾階裡面
12/24 13:27, 29F

12/24 13:28, 3年前 , 30F
500階裡面應該前300階都有持有土地,多少而已
12/24 13:28, 30F

12/24 13:28, 3年前 , 31F
其實我支持全民基本所得+實價地價稅
12/24 13:28, 31F

12/24 13:28, 3年前 , 32F
基本所得至少夠你吃喝+繳一戶自用地價稅就好
12/24 13:28, 32F

12/24 13:28, 3年前 , 33F
拿出權狀笑死人這樣XD
12/24 13:28, 33F

12/24 13:28, 3年前 , 34F
M型化是指100階左右 百分位20以下這邊集中度越來越高
12/24 13:28, 34F

12/24 13:28, 3年前 , 35F
權狀笑死人我手上就很多本 持分的人數超過50個那種
12/24 13:28, 35F

12/24 13:29, 3年前 , 36F
本土地權利坪數700平方公尺 持分權利所有人下列2大張A4
12/24 13:29, 36F

12/24 13:31, 3年前 , 37F
問題是以前10樓以下吃不上飯會出來革命拼命
12/24 13:31, 37F

12/24 13:31, 3年前 , 38F
前100階當然是不錯,我的意思是有太多人(100~300階)覺得
12/24 13:31, 38F
還有 38 則推文
12/24 14:15, 3年前 , 77F
房子有在使用哪裡叫囤地,如果可以囤一堆房子或是地,那
12/24 14:15, 77F

12/24 14:15, 3年前 , 78F
叫一般民眾嗎
12/24 14:15, 78F

12/24 14:17, 3年前 , 79F
地主最賺
12/24 14:17, 79F

12/24 14:20, 3年前 , 80F
地價稅打到大多數民眾當然掉選票,打囤地民眾開心又有效
12/24 14:20, 80F

12/24 14:20, 3年前 , 81F
針對地主課稅或是抑制炒作,為啥不做
12/24 14:20, 81F

12/24 14:21, 3年前 , 82F
地主一直以來都是最賺的 反正被罵都是銷售跟建商
12/24 14:21, 82F

12/24 14:24, 3年前 , 83F
地價稅事件還可以拿來當藉口說不可以打太兇。不然民眾都
12/24 14:24, 83F

12/24 14:24, 3年前 , 84F
不開心,被迫沒辦法認真打房,好無奈哦,話都政客說就飽
12/24 14:24, 84F

12/24 14:24, 3年前 , 85F
12/24 14:24, 85F

12/24 16:01, 3年前 , 86F
一塊地有沒有在使用 比房子內有沒有人住容易判斷多了
12/24 16:01, 86F

12/24 16:01, 3年前 , 87F
你知我知 DPP政府不知道就是了^^
12/24 16:01, 87F

12/24 16:03, 3年前 , 88F
推囤地稅
12/24 16:03, 88F

12/24 16:04, 3年前 , 89F
囤地税同時啟動才是真的治本
12/24 16:04, 89F

12/24 16:45, 3年前 , 90F
但另一個問題是,台灣私人閒置土地有多少有人知道嗎
12/24 16:45, 90F

12/24 17:18, 3年前 , 91F
2106-2019土地價格根本沒什麼跌 至於重劃一搞就是5年10
12/24 17:18, 91F

12/24 17:18, 3年前 , 92F
年 本來就是本夠厚才玩的起的
12/24 17:18, 92F

12/24 17:19, 3年前 , 93F
真正賺錢的16年之前那波早賺飽了 每個都是富可敵國
12/24 17:19, 93F

12/24 17:20, 3年前 , 94F
開發商這種高槓桿操作的你說信用管制沒效會被笑死
12/24 17:20, 94F

12/24 17:23, 3年前 , 95F
現金流跟存貨就是他們的血 體質好的小頭暈 不好的倒給
12/24 17:23, 95F

12/24 17:23, 3年前 , 96F
你看
12/24 17:23, 96F

12/24 17:33, 3年前 , 97F
每次都說地主才是暴利你怎麼不去買地賺一筆?
12/24 17:33, 97F

12/24 17:38, 3年前 , 98F
我跟一群人合買過 有賺錢 但不到暴利
12/24 17:38, 98F

12/24 17:47, 3年前 , 99F
跟樓上上照樣造句 你覺得建商好賺你怎麼不去蓋房子
12/24 17:47, 99F

12/24 17:47, 3年前 , 100F
賺一筆 你覺得投資客好賺怎麼不去當投資客賺一筆@@
12/24 17:47, 100F

12/24 17:51, 3年前 , 101F
土地要夠大塊才能開發,要囤夠久利潤才會高,一般人哪有
12/24 17:51, 101F

12/24 17:51, 3年前 , 102F
這種資本可以這樣玩,買一小塊地擺著那叫抽樂透,不叫囤
12/24 17:51, 102F

12/24 17:51, 3年前 , 103F
地,要是買了沒建商來收購基本上就死了
12/24 17:51, 103F

12/24 19:14, 3年前 , 104F
買一小塊沒建商要到時真變傳家用了
12/24 19:14, 104F

12/24 19:28, 3年前 , 105F
12/24 19:28, 105F

12/24 21:43, 3年前 , 106F
土地持有稅 啊幹
12/24 21:43, 106F

12/24 22:46, 3年前 , 107F
囤地稅才是建商最怕的
12/24 22:46, 107F

12/25 08:53, 3年前 , 108F
真打房 2022最大黨2024總統 得青年者得天下 拒絕打假球
12/25 08:53, 108F

12/25 15:48, 3年前 , 109F
房蟲推文基本忽略
12/25 15:48, 109F

12/25 19:33, 3年前 , 110F
炒房就很糟糕了還講白猜 B18都不夠你住了
12/25 19:33, 110F

12/26 01:03, 3年前 , 111F
中山區哪家?
12/26 01:03, 111F

12/26 01:21, 3年前 , 112F
不論是松山區還是信義區,哪裏有30年沒住過的屋群?
12/26 01:21, 112F

12/26 01:21, 3年前 , 113F
真想見識
12/26 01:21, 113F

12/26 15:45, 3年前 , 114F
囤地超賺 林口這裡一堆都放很久的 成本直接少別人好幾萬
12/26 15:45, 114F

12/29 11:06, , 115F
直接升高地價稅就好了啊,哪需要囤地稅?
12/29 11:06, 115F

01/10 13:48, , 116F
所以到底哪裏有30年沒住過的屋群?
01/10 13:48, 116F
文章代碼(AID): #1Vv2A0w- (home-sal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Vv2A0w- (home-sa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