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店面剩展示功能?「電商之火」燒到實體店內行嘆:難爆發性成長

看板home-sale作者 (心深處)時間3年前 (2020/11/01 13:15), 3年前編輯推噓12(12025)
留言37則, 9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剛好工作內容實體跟電商都有碰到; 我只能說... 電商只是增加一個新的通路,就像是百貨公司出現,對一般商圈內的路邊店面的影響,熱 區依然不會死,但會受影響。 電商的出現也就是新的通路出現而已,但是熱區/百貨公司依然不會死,但會收到影響。 電商並不是無敵,而且電商的收費(抽成)越來越高,也一直跟實體靠攏,總而言之兩個 就是優勢不同,版圖重新配置罷了,並不會誰打敗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8.190.19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604207727.A.FDA.html

11/01 13:21, 3年前 , 1F
電商成本還在提升,稅務問題以前便宜是因為逃稅一堆
11/01 13:21, 1F

11/01 13:22, 3年前 , 2F
還有保險也是
11/01 13:22, 2F

11/01 13:24, 3年前 , 3F
說真的一堆沒啥訂購網購的討論網購真的囧
11/01 13:24, 3F
就是新型態通路出現‘’而已‘’,一堆人吹的好像電商多強大、多強大,但是再怎麼強 大...產品的利潤結構依然是從100%的終端售價往下扣生產成本、銷售成本、一堆成本; 以前的電商會強,單純只是他們初期的策略把抽成放低,造成成本好像很低,所以廠商好 像很能折扣的樣子,但是做生意是要賺錢的... 實體通路能抽30%,我電商有只能抽10%的道理嗎?那當電商抽到30%的時候,廠商沒空間 折扣的時候,電商到底厲害在哪? 偏鄉可能有差啦,但台灣都市化這麼高,真的有差嗎? Btw 現在不少電商虧本做生意,是眾所皆知的事。

11/01 13:35, 3年前 , 4F
同意本文 趕快趁機一邊喊低 一邊破盤價低調入手店面-.-
11/01 13:35, 4F

11/01 13:40, 3年前 , 5F
可是很多人都去日亞或美亞買東西,因為比在國內買便宜
11/01 13:40, 5F
現在關稅抓很嚴,隨便Zalora買東西進來都會被扣稅,還要等快一週的到貨...而且不是 人人懂英日文。

11/01 13:41, 3年前 , 6F
尤其聖誕節還那一波優惠很殺
11/01 13:41, 6F
這倒是...Black friday沒在客氣的

11/01 13:44, 3年前 , 7F
有翻譯也沒那麼難,以前日文RPG還不是這破關...
11/01 13:44, 7F
我以前也是這麼想的,直到介面沒中文,東西整個賣不動的時候就發現...我活在同溫層 。

11/01 13:45, 3年前 , 8F
國際運費都找人合購一起分擔。不過現在法令改了
11/01 13:45, 8F

11/01 13:46, 3年前 , 9F
之前朋友買保健食品還被課到稅..
11/01 13:46, 9F

11/01 13:49, 3年前 , 10F
我記得日本某服飾平台有中文語言選項
11/01 13:49, 10F

11/01 13:50, 3年前 , 11F
台灣這種小島真的很好發展物流,天時,地利。
11/01 13:50, 11F

11/01 13:57, 3年前 , 12F
現在跨境電商趨勢都是國外平台會開始發展繁體中文版
11/01 13:57, 12F

11/01 13:57, 3年前 , 13F
有些還會在台灣雇用兩個pm 超划算 一百萬成本吃下台
11/01 13:57, 13F

11/01 13:57, 3年前 , 14F
灣整個市場 未來幾年國外電商對台灣人來說會越來越好
11/01 13:57, 14F

11/01 13:57, 3年前 , 15F
11/01 13:57, 15F

11/01 13:59, 3年前 , 16F
國外電商抽關稅以後還是比國內代理商售價便宜 代理商
11/01 13:59, 16F

11/01 13:59, 3年前 , 17F
成本高太多了 會漸漸死掉 店面需求當然也會萎縮
11/01 13:59, 17F
發展到那邊,我相信法規會先堵起來的,因為那會對國內就業、經濟與市場影響太大。 簡單的邏輯是,我為什麼要讓你境外電商爽賺,但我國內失業率飆高?全部換成電商,門 市倒光造成的門市人員失業,我政府該怎麼處理? 這些失業造成的大量額外社會處理成本,為什麼我政府要負擔,卻讓讓你跨境電商爽賺? 想也知道會把走跨境電商到這條路成本拉高,然後至少增加的成本(稅收)我可以來處理 造成失業人口的問題,然後加上新增的成本後,可能就跟找代理差沒多少了。

11/01 14:33, 3年前 , 18F
百貨和商場對實體店面殺傷力更強吧,因為客源完全重疊。
11/01 14:33, 18F

11/01 14:33, 3年前 , 19F
百貨商城的環境和方便性全勝,還有行銷活動和其他可逛店
11/01 14:33, 19F

11/01 14:33, 3年前 , 20F
面。頂級餐廳和精品現在流行搬到百貨了,街邊店越來越少
11/01 14:33, 20F

11/01 14:59, 3年前 , 21F
我想法同樓上 現在好停車有免費冷氣吹 又能順便用餐的百
11/01 14:59, 21F

11/01 14:59, 3年前 , 22F
貨商場是未來台灣消費模式的主流 街邊店會愈來愈難生存
11/01 14:59, 22F

11/01 15:04, 3年前 , 23F
不管最後電商佔比是多少,一定不會是0%,所以總體店面需
11/01 15:04, 23F

11/01 15:04, 3年前 , 24F
求下降是一定的,照經濟學原理一定跌,但有特殊條件的店
11/01 15:04, 24F

11/01 15:04, 3年前 , 25F
面漲跌難說,邏輯上跟少子化問題是一樣的
11/01 15:04, 25F

11/01 15:33, 3年前 , 26F
當店租越來越高,實體與電商差異就越來越大
11/01 15:33, 26F

11/01 16:17, 3年前 , 27F
這篇是對的,兩者會往中間靠攏,只是有一個問題,電商可以
11/01 16:17, 27F

11/01 16:17, 3年前 , 28F
無限低價(無變動成本問題),但店面卻無法。
11/01 16:17, 28F
其實電商無法無限低價,電商&實體的痛都是人流,實體叫來客數、電商叫CPM, CPC, 一 堆專有名詞... 實體只要位置好,不下廣告也會有人光顧,電商不下廣告應該會直接死給你看,然而網路 世界的廣告成本不斷拉高(ing),所以... 就是競爭,不可能有誰完全打死誰。

11/01 16:39, 3年前 , 29F
樓上,電商只是平台提供者,要無限低價就是抽的比較
11/01 16:39, 29F

11/01 16:39, 3年前 , 30F
少,永遠低價才有市占率耶
11/01 16:39, 30F
是啊... 通路不管怎麼變,終端消費者拿到產品的售價就是100%,差別只在到底哪段、幾%被誰(消 費者、電商、經銷商、代理商、原廠 and others) 拿 走而已。 而電商能長期當慈善家嗎?這是個問題。

11/01 16:46, 3年前 , 31F
我覺得台灣電商平台蠻難賺的,台灣市場規模不夠大,
11/01 16:46, 31F

11/01 16:46, 3年前 , 32F
還有實體通路也自己做電商,加上中資...根本很難獲利
11/01 16:46, 32F

11/01 16:47, 3年前 , 33F
如果今天在大陸做,還不賺暴,連亞馬遜都放棄進入台灣
11/01 16:47, 33F

11/01 16:47, 3年前 , 34F
....就知道多難賺
11/01 16:47, 34F

11/01 16:53, 3年前 , 35F
不過我蠻希望PC平台永續下去
11/01 16:53, 35F
感覺P應該還能活著,他們比較平穩(相對其他人)

11/01 16:54, 3年前 , 36F
博X來就是靠著富爸爸在撐
11/01 16:54, 36F
桃子也是靠富爸爸啊。 ※ 編輯: deepinheart (39.8.190.199 臺灣), 11/01/2020 17:02:45

11/01 20:49, 3年前 , 37F
實體通路做電商沒有誰算得上成功的吧
11/01 20:49, 37F
文章代碼(AID): #1VdaHl_Q (home-sale)
文章代碼(AID): #1VdaHl_Q (home-sa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