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不是不打房,而是大到不能打

看板home-sale作者 (它它)時間4年前 (2019/09/04 00:32), 4年前編輯推噓6(6055)
留言61則, 3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3/15 (看更多)

09/03 19:55,
回應c大的論點
09/03 19:55

09/03 20:09,
覺青沒空拉 該上的都上了
09/03 20:09

09/03 20:21,
好的,如需申請,請先繳納300萬臺灣價值。
09/03 20:21

09/03 20:29,
龍二哥馬上跟上時事XDD
09/03 20:29

09/03 20:45,
樓上,我想你不懂台灣價值
09/03 20:45

09/03 22:41,
放寬年限不代表槓桿變大.
09/03 22:41

09/03 22:42,
然後,超低利率為啥要成本?
09/03 22:42

09/03 22:42,
政府甚麼都不需要補貼,他只要準就可以了..XD
09/03 22:42

09/03 22:42,
銀行拿你存款0.6%的利息去放1.6%,他哪來甚麼成本.
09/03 22:42

09/03 22:43,
他手續費沒跟你收媽..有阿他有跟你收手續費.
09/03 22:43

09/03 22:43,
然後,貸款8成,你是20年30年40年50年,槓桿都是一樣大.
09/03 22:43

09/03 22:43,
反而因為年限久,所以違約情況更低.
09/03 22:43

09/03 22:43,
一般人沒必要不會去違約阿.
09/03 22:43

09/03 22:44,
在槓桿一樣的情況下,因為你貸款了50年.
09/03 22:44

09/03 22:44,
你會因此故意去違約的理由是不存在的.
09/03 22:44

09/03 22:44,
放款年限久造成故意違約是不合理的存在,沒有利益.
09/03 22:44

09/03 22:44,
so.....除非政府降低頭期款比率.
09/03 22:44

09/03 22:44,
也就是房貸從8成拉到9成,才會產生系統性風險.
09/03 22:44

09/03 22:45,
不然,如果單純放寬年限.
09/03 22:45

09/03 22:45,
政府不需要任何的補貼,銀行沒有任何的成本.
09/03 22:45

09/03 22:45,
銀行放款風險係數反而大幅下修.
09/03 22:45

09/03 22:45,
以上並不存在甚麼理論上的壞處.
09/03 22:45

09/03 22:45,
最多只會增加更多的放款比重在不動產.
09/03 22:45

09/03 22:46,
壓縮到其他行業的貸款需求.
09/03 22:46

09/03 22:46,
但問題是今天是銀行儲蓄輛過量,放款放不掉.
09/03 22:46

09/03 22:46,
所以在利率過低熱錢過多的環境下.
09/03 22:46

09/03 22:46,
延長放款年限,並不存在任何明顯的缺點...
09/03 22:46

09/03 23:04,
確實
09/03 23:04
c大,確實若房貸利率能反應合理利差 或利率交由市場機制決定就幾乎不需政府補貼 那現在的房貸利率就是正常了,除非再降息否則台灣無法期待你舉的歐洲低利率 房貸利率基是因為全世界現在基準利率大都很低,不是因為世界趨勢要壓低房貸利率 基準利率大家可以把他想成存款利率,那會不會一直維持低利率呢? 利率主要是受經濟成長率和通膨率影響,你真的期待利率會長期這麼低嗎? 頭期款成數不變的話槓桿倍數不變沒錯 但提高貸款年限的銀行風險更低?利率風險是隨期限增加的喔 喔不過現在都是浮動利率,所以風險轉嫁給貸款人了,銀行比較沒有利率風險 貸款人被轉嫁的風險是利率變高會導致繳款壓力增加 試算不同年限貸款利率從1.5%變成3%時每月繳款本息變化 20年前會增加15%、30年期增加22%、40年期則會增加30% 貸款期限拉長明顯會提高違約機率,這也說明了為什麼政府不敢輕易開放長天期貸款 再來違約率提高的風險正常來說應該要再反應回房貸利率上的 但能不能準確評估,和銀行要計提多少資本準備又是個問題 且目前的銀行監管方向是朝著去槓桿和增加風險計提的方向走 這方面我沒研究,但基本上風險越高的資產吃的資本就越多 除非利潤夠高,否則銀行持有誘因應該不高,因為資本應該拿去買報酬更好的資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3.208.2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567528321.A.AD9.html ※ 編輯: sumif (220.133.208.25 臺灣), 09/04/2019 00:33:28 ※ 編輯: sumif (220.133.208.25 臺灣), 09/04/2019 00:39:50

09/04 00:35, 4年前 , 1F
台灣人違約和美國人違約不一樣XD
09/04 00:35, 1F

09/04 00:37, 4年前 , 2F
美國可以直接清算 然後債務就沒了 台灣沒這回事XD
09/04 00:37, 2F

09/04 00:38, 4年前 , 3F
這也是為什麼台灣利息可以低
09/04 00:38, 3F

09/04 00:40, 4年前 , 4F
貸款期限拉高,月付降低怎會提高違約機率?降低才對吧
09/04 00:40, 4F

09/04 00:40, 4年前 , 5F
就算負利率 美國房貸利率還是有2.65% 懂嗎?
09/04 00:40, 5F

09/04 00:41, 4年前 , 6F
基本法條的不同 違約風險不一樣
09/04 00:41, 6F

09/04 00:42, 4年前 , 7F
在台灣 房貸風險可以趨近於0
09/04 00:42, 7F

09/04 00:43, 4年前 , 8F
K大可以說法規不同影響程度不同,但邏輯方向不會變
09/04 00:43, 8F

09/04 00:44, 4年前 , 9F
房貸風險 目前是趨近於0 但是 你亂提高 就不一樣了
09/04 00:44, 9F

09/04 00:44, 4年前 , 10F
你可以說仔細評估後影響很小,但不能說沒有影響
09/04 00:44, 10F

09/04 00:44, 4年前 , 11F
二貸那次可是下雨收傘 頭期設很高的喔
09/04 00:44, 11F

09/04 00:45, 4年前 , 12F
除非你可以 直接現金買 不然最好別期待 持有稅增加
09/04 00:45, 12F

09/04 00:45, 4年前 , 13F
或是利率上升
09/04 00:45, 13F

09/04 00:45, 4年前 , 14F
月付降低你就願意買總額更高的房子
09/04 00:45, 14F

09/04 00:45, 4年前 , 15F
對個人資產來說槓桿倍數還是增加的
09/04 00:45, 15F

09/04 00:46, 4年前 , 16F
如果 你去查過 二貸後 美國的銀行對於新房貸的前後差
09/04 00:46, 16F

09/04 00:47, 4年前 , 17F
大概是現在 頭期20% 以後頭期變50%-60%
09/04 00:47, 17F

09/04 00:47, 4年前 , 18F
然後新房貸利率可是比舊的爆高,舊有的可能變動20%
09/04 00:47, 18F

09/04 00:48, 4年前 , 19F
新的可以到翻倍XD
09/04 00:48, 19F

09/04 00:49, 4年前 , 20F
二貸後 美國銀行拿了政府一堆低息錢 幹的事情XD
09/04 00:49, 20F

09/04 00:49, 4年前 , 21F
下雨收傘
09/04 00:49, 21F

09/04 00:49, 4年前 , 22F
台灣雖然沒爆,但總不會期待往更寬鬆的方向走吧
09/04 00:49, 22F

09/04 00:50, 4年前 , 23F
"通膨"可以"救世" 不然年年條基本工資做啥?
09/04 00:50, 23F

09/04 00:50, 4年前 , 24F
早就在處理了
09/04 00:50, 24F

09/04 00:51, 4年前 , 25F
別每個人都以為執政智庫是白癡
09/04 00:51, 25F

09/04 00:52, 4年前 , 26F
你有把握現金買現在房價的80%嗎?
09/04 00:52, 26F

09/04 00:52, 4年前 , 27F
有把握就趕快一天到晚罵政府 該調高持有 該升息
09/04 00:52, 27F

09/04 00:53, 4年前 , 28F
次貸那次就變成大財團收割韭菜
09/04 00:53, 28F

09/04 00:54, 4年前 , 29F
台灣房價爆崩掉剛好救壽險
09/04 00:54, 29F

09/04 00:54, 4年前 , 30F
銀行巴不得崩掉
09/04 00:54, 30F

09/04 00:55, 4年前 , 31F
崩掉 債務還是要還喔 ^_<"
09/04 00:55, 31F

09/04 00:55, 4年前 , 32F
壽險一堆現金沒辦法投資 還要天天等損XD
09/04 00:55, 32F

09/04 00:56, 4年前 , 33F
搞不好直接協商買賣 輪不到進去法拍
09/04 00:56, 33F

09/04 00:57, 4年前 , 34F
壽險已經可以買房子出租人嘞 金管已經放行了
09/04 00:57, 34F

09/04 00:58, 4年前 , 35F
最近的新聞沒看喔?
09/04 00:58, 35F

09/04 01:00, 4年前 , 36F
牌局的insurance 已經買下 不怕 出現通殺
09/04 01:00, 36F

09/04 01:02, 4年前 , 37F
然後因為利息高 銀行又不肯放貸 最後只好玩更大的QE
09/04 01:02, 37F

09/04 01:02, 4年前 , 38F
把利息壓到超級低 直接送銀行錢
09/04 01:02, 38F

09/04 01:03, 4年前 , 39F
比例 多少有出入拉 因為是我隨便說的XD
09/04 01:03, 39F

09/04 01:03, 4年前 , 40F
但是情況和會發生的事 差不多
09/04 01:03, 40F

09/04 01:04, 4年前 , 41F
變成所有沒資產的人貸不了款
09/04 01:04, 41F

09/04 01:05, 4年前 , 42F
然後房價跌 不會讓租金降低 因為租金上去代表有人租得
09/04 01:05, 42F

09/04 01:06, 4年前 , 43F
起,除非大量"失業潮"""無薪價" 才有辦法壓低租金
09/04 01:06, 43F

09/04 01:06, 4年前 , 44F
去查租金CPI就知道了
09/04 01:06, 44F

09/04 01:07, 4年前 , 45F
台灣租金所得比低 一半是因為舊屋出租多(本金低)
09/04 01:07, 45F

09/04 01:07, 4年前 , 46F
一半是因為舊屋持有稅特低
09/04 01:07, 46F

09/04 01:08, 4年前 , 47F
台北只有22%左右的租金所得比 加上低所得的大量補助
09/04 01:08, 47F

09/04 01:08, 4年前 , 48F
就算失業潮來 打零工的也會壓住租金降
09/04 01:08, 48F

09/04 01:25, 4年前 , 49F
感謝k大說明,原來壽險業一直在虎視眈眈
09/04 01:25, 49F

09/04 01:28, 4年前 , 50F
房產跌只會加速財團壟斷房地,壟斷後買房租房更困難了
09/04 01:28, 50F

09/04 01:31, 4年前 , 51F
安啦,台灣大戶其實不少。還不會到財團壟斷
09/04 01:31, 51F

09/04 01:31, 4年前 , 52F
只是目前錢都在股市
09/04 01:31, 52F

09/04 01:34, 4年前 , 53F
美國租金所得比是在次貸後開始衝上去的
09/04 01:34, 53F

09/04 01:34, 4年前 , 54F
快點感謝馬英九壓制房價速度和菜英文拉高通膨
09/04 01:34, 54F

09/04 01:36, 4年前 , 55F
不信的可以去查證
09/04 01:36, 55F

09/04 01:37, 4年前 , 56F
房價崩銀行淨值會大跌,甚至可能造成現周轉困難,你確定銀
09/04 01:37, 56F

09/04 01:37, 4年前 , 57F
行希望房價崩?
09/04 01:37, 57F

09/04 01:48, 4年前 , 58F
你不懂財報吧?
09/04 01:48, 58F

09/04 01:53, 4年前 , 59F
缺現金發低息公司債,老闆自己叫人買就好啦
09/04 01:53, 59F

09/04 01:54, 4年前 , 60F
淨值干房價屁事啊,你確定他們以前有好好的的市值重
09/04 01:54, 60F

09/04 01:54, 4年前 , 61F
估?
09/04 01:54, 61F
文章代碼(AID): #1TRfM1hP (home-sal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3 之 15 篇):
文章代碼(AID): #1TRfM1hP (home-sa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