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日本時代台灣人喝豆漿嗎?

看板historia作者 (良心台派+正義DPP支持者)時間1年前 (2023/04/07 17:09), 1年前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6/16 (看更多)
: : 台日大辭典另外收錄了豆乳tau7-ju2(廈門)/ji2(漳州)=華語的豆腐乳 : 日治時期的臺灣,確實已經有豆漿,做為牛乳的代用品,那時候叫豆乳。 : 1902年4月9日臺灣日日新報第5版 : 府前街翁家製作送驗的豆漿,連成分表都有。 : https://imgur.com/k6npWTF
本文試圖回答一個問題: 日文的"豆乳",是否等於中文的"豆漿"? 由於上圖舊報紙是日文資料,我們先從日文來理解。下面是日文維基介紹"豆乳" https://reurl.cc/rLXAAy : 中華文化圏では、伝統的な豆乳を「豆漿」と呼び 在日文的理解中,豆乳即豆漿。 故從日文,無法分區分舊報紙中所指的是日本豆乳? 還是名為豆乳的中式/台式豆漿? (因為在多數日本人的認知裡面,應該是同樣東西) 所幸上圖還有成分表,水份占比約88%~90% (四捨五入去小數點,以下同)。 接著,我們來看 日本九州乳業株式會社的 みどり豆乳 成分無調整 https://reurl.cc/eXaARb 該表中以200 mL (由國中理化基本知識,約等於200g)來分析, 非水份物質,我加起來約17.34g (可能算錯,歡迎幫忙計算驗證), 經換算,水份占比約91%。 再來,我們看台灣豆漿,下面連結是某台灣公司販售的 無糖豆漿成分表 https://reurl.cc/o0X6Yv 經換算,水份佔比約92%。 個人認為,上述三組數值,應該算誤差範圍內,所以成分也無法作為區分標準。 --- 那麼,到底日本豆乳跟中式/台式豆漿,還有什麼區別呢? 依下面網站說明,還有一個差別:製作方式 https://matcha-jp.com/tw/10347 豆乳:大豆泡水>搗碎>加熱>過濾 豆漿:大豆泡水>搗碎>過濾>加熱 可惜日文舊報紙中,沒有明確說明當年的製作方式。 不過有一個點可以思考看看,依上面網站說明 : 日本豆乳的製法,是在未過濾而含有豐富豆渣的狀態就進行加熱, : 所以日本豆乳的整體口味(豆味),才會比台灣豆漿還要濃郁且豆味很重。 可能因為這樣,跟台灣人的口味不合,所以當年沒有流行起來。 故我個人偏向認為,日文舊報紙中的豆乳,指的就是日本豆乳, 而不是現在我們經常喝的豆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40.82.17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680858594.A.918.html

04/07 17:14, 1年前 , 1F
以現在台灣和日本豆漿的最大差異 是黃豆和水的比例
04/07 17:14, 1F
總之,依目前在本板與網路的資料,無決定性證據判斷舊報紙中的豆乳是否即豆漿, 除非再用力去找出日本時代的食譜,細看製作方式了。 ※ 編輯: moslaa (114.140.82.177 臺灣), 04/07/2023 17:26:49

04/08 19:43, 1年前 , 2F
推認真
04/08 19:43, 2F
文章代碼(AID): #1aBztYaO (histori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aBztYaO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