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中華民國百年正統

看板historia作者 (recta sequi)時間13年前 (2011/01/11 23:05), 編輯推噓4(400)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9/24 (看更多)
※ 引述《bof (薔薇與喬麥田)》之銘言: 43 : 簡單來說,「中華民族」或你所提的「中國族人」的概念從它的出現開始, : 就不是一個單純以種族為基礎而展開的群體, : 而是在「單一民族」的概念下而出現的「國族」, : 鼓吹這個國族概念最力者就是梁啟超。 : 在梁啟超的時代,中國或清國這個國家明顯有許多民族(接近種族意義的), : 之所以說「明顯」是由於時人可以非常清楚意識到不同族群的存在, : 最大的對比就是擁有統治權的滿人、與國內最大的種族漢人。 : 梁啟超為代表的中華民族概念就是消化這些種族的差異, : 成為一個單一的中華民族。 我覺得在這邊有一點該被釐清的 是中文的"族"與nation/Nation的對應並不那麼直接 對相關學門稍有涉獵者 至少在跳脫個案的討論時 多能區分生物上的族群與所謂民族 但是Max Weber的"民族"與國家學領域以Carl Schmitt為代表的那種憲法的國家的概念 之間的析辨卻一直是不直接的(雖然我們不能忽略像Hans Kelsen批評社會學的國家概念 也不能忽略Weber本人僅管是自由主義的 卻也一直是國家主義的) Schmitt式的民族當然因為像Forsthoff等人的引申等等 被視為是國家社會主義的裝飾 但我們不應該忽略Schmitt本人(至少他自認)還是繼承了相當的法國大革命傳統 也從此 我們才能把nation/Nation與現代國家的概念連結 而Abbe Sieyes或實證化的雅各賓法 或許也能被看成Schmitt的原始卻較無爭議的版本 而在那樣的革命法制下 "國族"相當程度只代表"擁護共和"一項而已 雅各賓政府曾宣佈 "所有法國國內年滿二十一歲 居住滿一年 有工作或財產的外邦人"都可以取得法國國籍 如果考慮法國革命政府只需要處理一個比現代單純地多的國界(沒有越南北非或中國人) 這樣的法令已經可以說與自由主義的國家觀念相當接近(所以看到居然前面還有人批評 與其討論台灣法理地位 不如現在來建構民族神話 讓我有種不知今夕是何夕的感覺) 然而 在中國的所謂革命黨人 他們所接受的所謂革命思潮 大體來說並不是法國大革命的 但並不應該因為如此 就把他們的民族概念 去與構成國家的國族概念相連接 從這點說起 1945前後的台灣人國家認同 對於台灣的法理歸屬影響應可說是有限的 何況從口述歷史看 台灣人認同是逐漸產生 最後在1947後開始倍數放大(不管是自由主義式的 或投身地下黨) 我個人會覺得台灣地位未定論的徵結點 反而是純粹的國家學理論與國際公法之間的落差 因為包括主權等概念在這兩個學門之間往往是從不同的面向被討論的 而更麻煩的事情 還有國民黨流亡政權流亡這件事本身到底要如何定性(比如說英國外交部本採未定論之說 然而到六零年代即因國民黨政府遲不宣佈獨立 而將台灣視為中國一部分 所以在此要注意 台灣地位未定論在某個脈絡下 其實也可能成為對中國的領土宣稱有利的主張) 在這點上 我是比較偏向國民黨流亡人士從1951年開始 在台灣建立了一個獨裁國家 這個國家的名稱 包括它的憲法目標 都可能是指向中國的 但是就國家的憲法秩序來說 這與中國並無關係 自然不是中國的一個朝代 而這種政治上而非純粹法律的聯繫 或許較接近"皇家匈牙利" 也就是十六世紀流亡馬扎爾貴族在匈牙利核心領土以外建立的長時期"臨時"的國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7.5.110

01/12 00:14, , 1F
大推Carl Schmitt & Hans Kelsen
01/12 00:14, 1F

01/12 00:29, , 2F
01/12 00:29, 2F

01/12 07:04, , 3F
01/12 07:04, 3F

01/12 12:19, , 4F
這篇不錯 比較不同知識脈絡 可作於單一學科演繹的參考
01/12 12:19, 4F
文章代碼(AID): #1DB76cLY (histori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DB76cLY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