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發問]為什麼中國沒有西方的自然科學

看板historia作者 (讀者)時間18年前 (2006/05/02 19:3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7 (看更多)
※ 引述《plamc (普蘭可)》之銘言: : ※ 引述《Nomic ((Nomis))》之銘言: : : …您還沒搞懂…第一,製作「大型沖天砲」用的火藥技術層次絕對不低。第二, : : 這種技術是中國獨自研發的。您那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否,不過那是因為您的預設一 : : 開始就有問題,基本史實認識不足,問錯問題的緣故。 : 我從來沒有說中國發明不出火藥 說大型沖天砲是中國發明的一開始不就是我嗎 : 我說的是 中國如果擺著個上千年不與日本或西方接觸 其火藥技術也不會繼續進步 : 而且 基於別人的基礎去應用 跟從頭到尾都是自己研發是兩回事 不可相提並論 : 如果你對大型沖天砲的技術能力就感到很高 很滿足的話 那是你的喜好 : 跟我的論點無關 前文要探討的是中國一直放著有沒有發展出現代科技的可能性 : 你引的明代對火器的使用 我前文也說過 戰爭時中國就會東學西湊拼合著發展 : 但是一到清朝滅了明朝之後呢? 又是槍收起來 砲拆掉 明清都是退步的史例 : 明朝在需要時對火器的研究發展到了清朝就收掉 不就我前文的論述之一嗎? : 如何拿這個來否定我的論點呢? : 不要說到火器 秦始皇滅六國之後 也是把兵器都沒收 : 大一統以後本來就會發生這種事 換人種 換文化 結果也都會類似 不用急著為中國辯解 我不太知道各朝除了人才斷層之外,跟大一統就退化有什麼關聯? 中國的科技,應該都是人才斷層才出現退化的吧? 例如最常被拿來講的清朝,它的火炮技術主要是收降孫元化所培養的人才,而後 有戴梓發明二十八連發的連珠銃,超前了西方發展進度,但皆未傳承下來,戴梓 還是因為跟南懷仁結怨才被流放的。 而中國科技人才容易斷層,最重要的原因還是戰亂,等到大一統後,這些人才都 老死了,就完全斷掉了,沒有傳承的原因則主要是軍事科技所依賴的工業基礎, 因戰亂而被破壞,除了既有開發人員有辦法拼湊出來之外,其他人都很難做到, 卻不是戰亂促進科技發展,到大一統就停止。 這種工業破壞和重建,人才和產業的交互影響,在產業研究中經常會提到,一些 傳統史學的結論可能太想當然爾了,至少我幾乎沒看過有人討論這問題還會關注 相關產業在戰亂中受損的狀況,往往以為這只跟國家重不重視有關。但是鋼鐵和 硝石的產量和品質好不好,並不是今天重視明天就會改善的事,只要其中有任何 狀況,所有工業參數都可能要重來,除了擁有既存經驗之外,誰都搞不定的。 這可以查一下宋明兩朝的軍事科技發展資料就知道了,在大一統時期,反而一直 都是處在持續發展的狀況,戰亂後很多技術都得重來,特別是一些改善中的武器 就全廢了。清朝則是因為缺乏本土人才,軍事科技被外國所掌握後才出問題的。 而中國的科技發展跟皇帝或士人懂不懂科技是沒有什麼關係的,軍事科技的部分 僅僅是牽涉到軍工產業和國家整體工業水準的問題。中國的統治階級是不會去管 軍事細節的。 附: 戴梓,字文開,浙江錢塘人。少有機悟,自製火器,能擊百步外。康熙初,耿精 忠叛,犯浙江,康親王傑書南征,梓以布衣從軍,獻連珠火銃法。下江山有功, 授道員劄付。師還,聖祖召見,知其能文,試春日早朝詩,稱旨,授翰林院侍講。 偕高士奇入直南書房,尋改直養心殿。梓通天文算法,預纂修律呂正義,與南懷 仁及諸西洋人論不合,鹹忌之。陳弘勳者,張獻忠養子,投誠得官,向梓索詐, 互毆構訟。忌者中以蜚語,褫職,徙關東。後赦還家,留於鐵嶺,遂隸籍。 所造連珠銃,形如琵琶,火藥鉛丸,皆貯於銃脊,以機輪開閉。其機有二, 相銜如牝牡,扳一機則火藥鉛丸自落筒中,第二機隨之並動,石激火出而銃發, 凡二十八發乃重貯。法與西洋機關鎗合,當時未通用,器藏於家,乾隆中猶存。 西洋人貢蟠腸鳥槍,梓奉命仿造,以十槍賚其使臣。又奉命造子母砲,母送子出 墜而碎裂,如西洋炸砲,聖祖率諸臣親臨視之,錫名為「威遠將軍」,鐫制者職 名於砲後。親征噶爾丹,用以破敵。 - 清史稿列傳二百九十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2.173.29
文章代碼(AID): #14LqDIZG (histori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4LqDIZG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