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托育公共化對幼教保工作者的保障

看板gardener作者 (...........)時間13年前 (2010/09/16 12:3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9/9 (看更多)
※ 引述《belleyyc (忠於自己)》之銘言: : ※ 引述《ceaser0522 (...........)》之銘言: : 先補充五百多萬繳稅人口多落在哪些級距(這是之前新聞也報導過)。 : 讓私校園所瞭解台灣多數的家庭收入情形。 : 根據<景氣復甦吳揆:減稅照顧到庶民>(2010/5/13), : 從綜所稅納稅結構分析,薪資所得者70.9%適用稅率在13%以下, : 其中0%(不用繳稅)有10.6%,適用稅率6%者有33.1%,適用13%稅 : 率有27.2%;換言之,有近71%的民眾都是低稅率 : 五百多萬繳稅人口,綜所稅落在6%,也就是年收入40萬以下。 : 如果年收入就以40萬來計算,平均每月月薪33,333元。 : ^^^^^^^ : 綜所稅率落在13%,年收入介於40萬~109萬之間,也就是 : 平均每月月薪落在33,334元 ~ 90,000元,佔27.2%。 : 想想,如果光托育每個月就要花掉1萬元(或以上), : 請問這家庭該怎麼活? 更不用說,可能還有可怕的房貸,生活開銷或其他貸款等。 : 因此,請私校正視這個現實:台灣約71%的繳稅人口的收入狀況。 : 更不用說,繳不起稅的,也佔10.6%,也就是有5萬3千多人繳不起稅, : 每月平均薪資低於33,333元。 : :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915/116/2d3ne.html : : 剛好看到YAHOO的頭條 : : 我想這應該可以作為政府很多施政的借鏡 : : 不是喊喊口號或視數字大就是漂亮 : : 現場需求有多少過猶不及並不是件好事 : 謝謝提供。 : 這也可以讓更多官員重新思考。 : 不過,以上的確是多數官員決策時的思考。 : 總認為蓋科學園區會帶來就業,增加稅收等等。 : 而目前的情況,我們只是建議使用現有的小學空地或閒置的公共空間, : 稍微加以改建,就可以拿來加以運用。 這點會有限制數量 還是有空地就設置? : : 這個是現狀沒錯 : : 所以現在寧願以BOT外租50~100年 : 很抱歉~妳必須知道一件事情。 : 因為它之前亂賣一通,要不是環保份子們、關心環境者, : 積極勸導,早就賣得更兇。 : 政府的地是不能隨便亂賣,否則萬一有需要時, : 他會用更高的價格買回。 : 再者,很多軍公教根本就沒為一般老百姓考慮, : 這也是我個人也不斷指出的問題。 : 很多軍公教決策者,根本忘記他們是為民服務。 : 都以自己的利益為優先考量,根本搞不清楚「民」的狀況。 : Anyway,只要做不好之處,就是要點出來。 : 讓這些官員們瞭解,請不要當人民是傻瓜。 : : 幼兒教育券的對象是家長跟幼兒喔 : : 扶幼計畫也一樣 : : 公幼的大班是免學費哩 : : 這是憑良心講的喔 : : 地方政府還要抽查家長的領據呢 : : 私立園所一毛都拿不到 : 這名義上是補助家長與幼兒, : 但是事實是許多私校園所是變相加價。 : 最後家長只聽到學校又多教了什麼, : 但實際付出的費用並未少於幼教卷施行前的費用。 : 這也是為什麼後來許多參與決策的專家學者對私校業者極度反感。 : 政府補多少,他就變相加價(用各種名目)。 : 因此,只要沒有定價,政府補助多少,家長並不會實質受益。 : 所以,補助還是實質落到私校手上。 我想這個部份 可以讓家長自己去向地方政府申請 提供收據資料等就可以 這樣才是直接的對家長補助 但是現行並不是 錢要經過學校才到家長手裡 很奇怪吧 政府部門都要大張旗鼓的聲明這是X部X會給的福利 政府就是一個政府 公務員本來也就是替人民辦事的不是? : : 所以政府現在都外包阿 : : 像是台北捷運公司 : : 這不是意識到必須有盈收才能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嗎? : : 當然有盈收能夠回饋到孩子的身上是最好不過的 : : 合作園所私校一毛錢也拿不到阿 : : 合作園所只是扶幼計畫的基本條件 : : 在不是合作園所就讀的小孩不管收入高低就只能領教育券5000元 : : 那這樣的法案是造福誰呢? : : 同一個國家的小孩被不平等的對待 : : 這是摸著良心講的話喔 : 合作園所是補助私校(當然,前提是必須登記、申請)。 但是登記申請還有條件限制 那這樣何必立案? : 請見:<5歲幼兒擴大補助 私立合作園所才可領補助> : 今年八月起,教育部的「扶持5歲幼兒教育計畫」,擴大補助對象和金額, : 補助對象從現行家庭年收入60萬元以下,提高為80萬元以下;低收入戶、 : 中低收入戶家庭除了可免費讀公立幼稚園、托兒所,就讀私立幼托園補助 : ^^^^^^^^^^^^^^^^^^^ : 也從3萬4,提升到6萬元,預估受惠人數從9萬7千人,增加到11萬人。 : ^^^^^^^^^^^^^^^^^^^^^^ : 看起來是補助家長,但實際上,卻是確保參與合作的私校 錢都是家長拿去 照這麼說 我們不漲價的學校不是傻子? : 可以收到這些家庭的小孩,所以,誰是真正受益者? : 簡單說,這個計畫是在減緩少子女化對私校的衝擊。 : 至於幼教卷,如上分析,只要沒定價,家長並沒有實質受益。 : : 我能認同隨物價調整收費 : : 但是最大的問題在於 : : 老師的年資 : : 一間園所最大的支出就是薪水 : : 如果這樣來看的話 : : 老師的薪水會變動嗎? : : 依據的條件是什麼? (調整的幅度之類 : : 我想這些都會反映到收取的費用吧 : 幼教保工作者的薪資也必須隨物價調整 : 這在政府部門有一定的計算公式 : 物價漲,大家一定都感受到。 : 只是需要提出一個大家可以接受的range。 所以這個部份還是會反映到收的費用上面嗎? 不管是幾十塊到幾百塊 : : 另外您沒有回答我攤提的問題 : : 如果園所沒有盈餘那如何更新老舊設備? : 如果是「公、民共辦」,如有必要更新設備, : 在自治會議中,也會請政府代表向該縣市政府提出, : 由政府負擔部份,其餘所有家長攤 : : 我指的盈餘並非一定是賺錢 : ^^^^ : 盈餘就是賺錢,不然不能稱盈餘。 OK 那改成預備金之類的呢? 也可以定個限額 像是其他縣市的方式每年的經費不能有餘款的 這樣的經營是沒有辦法永續的 總是會有些天災或是意外 : : 像我上面舉的例子 : : 幼童車來說必須10年存到70萬元喔 : : 不然現在有幼童車 : : 10年後就沒有經費買新車了 : : 總不會到時候收臨時費吧 : 由於辦在社區,並不會有交通車的問題。 : 如有其他修繕或其他設備更新,則由委員會討論其必要性。 : 如有必要,接著政府代表反應上去,請政府負擔部份費用, : 其餘的,園所內所有家長分攤。 : (略) 那所以這樣的園所有收托範圍限制囉? 或是照您分析的 是上述71%的家庭的小孩才能就讀嗎? : : 有五甲以外的例子嗎? : : 或是實際遇到的案例能分享呢? : : http://edushare.sclub.com.tw/viewthread.php?tid=1627 : : 這是剛剛GOOLE公辦民營幼稚園管理條例順便找到的 : : http://0rz.tw/xsN7c : : 這是公辦民營國小的比較 : : 我想應該各縣市政府的管理條例都不一樣 : : 我會再去找各個縣市詳細的資料 : : 因為大約四年前 : : 有機會參加了一場公辦民營的說明會 : : 會上提到是要繳場地費的 : 在此必須再度強調,公辦民營 ≠ 公、民共辦 : 公辦民營,如上所提,一切經營盈虧、責任一律由承辦/承租單位自行負擔。 : 一旦承辦/承租單位經營不善,政府只是在找另一家來替代。 : 簡單說,公辦民營,會是「上對下」的關係。 : 「公、民共辦」則是「平行合作的夥伴關係」,共同承擔責任。 : 目前「公、民共辦」模式,就只有五甲的例子。 : 公、民共辦,就五甲的例子,也有土地承租的費用, : 只是租金比較低廉(比一般市面上租屋要低的多), : 而土地租用費低,所有家長分攤,就很少了。 那這筆費用是學校的還是政府的? 不敢說這筆費用會讓政府賺錢 但是編列是收入? 或是循環回給五甲利用? : 「公、民共辦」園所,家長也會分攤一小部份的承租費用, : 「公辦民營」當然是一定也要繳場地費,只是最後這費用由家長分攤吧?! 所以我覺得目前的辦法並不公開也不透明 只是一個大的標題 但是裡面的細項都是由各地方政府自己玩 但是制定細則的人考慮哪個方面 政策整個就會朝那個方向走 我想現場很多人會反對也不是沒有原因 像您一直強調共辦及公辦民營的差異 但是在其他縣市的人們只會畫上等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0.24.43
文章代碼(AID): #1CaPy08t (gardene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CaPy08t (garde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