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托育公共化對幼教保工作者的保障

看板gardener作者 (忠於自己)時間13年前 (2010/09/16 00:5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9 (看更多)
※ 引述《ceaser0522 (...........)》之銘言: : : 因此,幼教保學界所談的公共化, : : 其實是「公民共辦」模式,也就是「五甲社區自治幼兒園」的模式。 : : 「公」的意義在於: : : 1.「政府出場地」; : : 2.「參與管理」(「自治委員會」的部份代表)。 : : 「民」的意義在於:人民也承擔部份責任。 : : 「民」的部份又可分「幼教保工作者」與「家長」。 : 我這邊想請問一個問題 : 那對於現有的私呢?? : 既有的場地呢?? : 照您的意思就是政府地太多不知道如何使用 : 轉租給民使用便宜的收租金增加政府收入 : 不是嗎?? 基本上,公、私的對象不同。 這點,還請妳瞭解。 公針對的是一般家庭,私立針對有更多需求的家長。 這應該是我們上次討論到部份。 由於多數家庭都非有錢家庭,他們需要政府的協助才有辦法生養小孩。 在這個基礎點上,公家提供的東西,不但必須成本價(也就非營利), 有時候也可能會稍微虧一點。私校就不可能這樣,私校一定要賺錢, 所以除了成本外,還必須將要賺的利率在加上去,家長負擔的費用自然高。 但這不是一般家庭負擔得起。少子女化就是最直接的結果。 因此,政府目前是不得不出來承擔責任,讓一般家庭能夠生養小孩。 至於私校,私校還是可以以設備、裝潢以及各種才藝吸引這類需求的家庭。 這點應該是毋庸置疑的。 換句話說,公立的幼托園所提供一般家庭的基本托育需求, 而私校提供的是,除了一般需求以外,有特殊需求的家庭。 至於政府租地給民間,看起來是有增加收入,但實際上並沒有。 因為如果真要獲利,就機會成本來說,那塊地可以用作他用,例如蓋科學園區, 賺N倍以上的利潤,就像苗栗政府徵收大埔農地一樣。 所以請不需要認為這是政府要用來獲利。 另外,如果妳願意花時間瞭解環保議題,妳就會知道, 政府並非有很多地(相反地,政府賣掉許多不該賣的地)。 只是現在現有的小學的確是空很多。 空了,就來善加利用,裨益住民。 : 為了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 孩子就這麼多 : 要如何分給多出來的幼稚園或托兒所? : 照數學來說分母變大大家會均分都變少沒錯 現在就是要解決孩子這麼少的問題。 而且會越來越少。 : 現實面來說 : 就我便宜 所以大家會來我這 : 是這樣嗎? 就現實來說,付費的是家長。 多數家長反應養不起,太昂貴。 0-12歲托育,越小越貴。 這已經是調查出來的結果, 新聞也一再報導。 家長付不起,就不生。 最後吃虧的是誰?所有人。 : 以下是做夢的場景 : 很遙遠很遙遠的國家 : 有官學跟私塾 : 官學>>公家場地,公家薪水>>從國庫拿錢 : 私塾>>營利事業方式經營>>好像有賺錢 : 因為王公貴族亂花錢>>王國財源不足 資金見拙 : 這時聰明的專家學者們想到了一個辦法 : 少子化的關係 官學的教室越來越空 : 同時國家裡又有好多空地不知如何使用 : 那這樣我們來提一個學校公共化好啦 以上的夢,不與評論。 基本上,私校可能需要瞭解自己招生的對象究竟是家庭。 如果這一點一直無法釐清,就會一直有類似的問題或反應。 : 方法如下 : 國家提供場地>>這個要收租金的喔 要算到經營的成本裡面喔 : 管理>>交由承租方也就是第一線的老師啦 : 那經費勒? 由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負擔經營的成本價 : 所以國家一毛錢都不用出還可以收到錢哩 如果要說王公貴族亂花錢,這一點可能有。 但不少稅收都拿來補貼私幼,幼教卷不就是? 接下來五歲扶幼不就是? 請要憑良心來說,不要一直以為自己沒有享用到稅金補助。 : 所以稅收照拿 : 爸爸媽媽還以為繳了便宜的學費是國家的德政勒 這樣說過於扭曲,難道稅收只用到幼教保,才算享用到? 大家都沒搭過公共交通工具、出去都用飛的(不用走在路上)、城市建設等等, 也都是稅金支付的。 如果真要說實話,那麼許多稅金都先來照顧、服務軍公教家庭, 這點才是大家應該要認清楚的。 : 那現有的私塾呢?? : 反正通通叫業者 : 他們想賺錢自己會想辦法 這裡妳也很說得很清楚了。 私校的目的是要賺錢。 如果是這樣,那麼,請針對有錢家庭,請勿把所有家庭都當成有錢家庭。 謝謝。 : 萬一倒了官學就有更多的學生囉 >.^ 這種想法是個人自己的想像, 否則不會有合作園所出現。 合作園所不就是在補助私校?! 這一點也請良心對待。 : 然後我就醒了...一身冷汗 : : 家長的承擔責任: : : 1. 支付公托/幼的成本價(支撐園所的管理與人事等成本); : : 2. 組織家長,派代表參與管理 : : (定期與公部門代表、園所幼教保代表審議服務內容與費用等) : 這邊最大的問題就是以家長來審核內容的話 : 絕對不會把設備的攤提算進去 : 對會計有些了解的人應該懂攤提的意義 : 一般我們設定裝潢設備幼童車等約5~10年 : 對家長來說誰的小孩會唸幼稚園或托兒所5年以上呢? : 以幼童車舉例現在一台含保險及法規要求的設備約60多萬元算70萬 : 如果以10年來算(現在超過10年也必須淘汰 : 一年要存約7萬還不算通貨膨脹或物價上漲 自治委員會需要定期審核,也就是需要隨物價調漲。 不過,需要再度強調的是: 公托幼是針對一般家庭的需求提供服務,不以賺錢為目的 (這一點是私校朋友要認清的最根本差異,也是目前妳一直誤解之處)。 : : 幼教保工作者所擔負的責任: : : 1. 照護小孩 : : 2. 派代表參與自治委員會,定期調整服務內容等事項 : : 換句話說,在現實財政拮据的狀況下, : : 「公共化」是由原來「高度營利化」,走向「非營利化」。 : : 由政府(公)承擔部份責任,人民(民)承擔部份責任, : : 而非政府自己辦,這點是需要跟大家釐清的。 : 反正出事了都是承租方負責嘛 : 監督單位的責任在哪?出一張嘴? 很抱歉,我想妳提的這個也是妳個人的想像。 就五甲的例子,大家是要合力解決問題。 官方提供他們可以提供的資源與模式, 民方(園所、家長)也都盡力出意見,甚至可能運用自己個人的人際網絡, 尋找可能的解套。 簡單說,這樣組合的自治委員會,是共同分擔責任,碰到問題,大家必須協力解決。 而非像現在社會多數人,自己什麼都不做、不參與,就只出一張嘴罵。 某方面來說,這也是讓大家透過實際參與,瞭解到許多問題要解決, 不是單方就可以辦到(因為問題的來源經常都是多方)。 唯有讓其他方也瞭解自己這邊可能面臨的現實問題, 才可能共謀比較周全、對大家都有幫助的解決方式。 實際自治委員會的運作,除了中央的婦權會外,各地也有婦權會。 也都需要經過不斷地討論(讓相關各方瞭解自己的問題與困難), 才會研議出比較務實可行的方法。 五甲的例子,秉著大家一起承擔,一起來解決問題。 大家都願意傾聽對方的心聲, 願意為對方著想。 這樣就會慢慢找出解決方法。 : : 在「公民共辦」的模式裡, : : 不管是否取得教師證或保育員資格, : : 幼教保工作者的工作薪資與福利都有一定的保障。 : : 有志進修,考取教師證或取得保育員資格者,則可安心進修等。 : : (簡單說,照護幼兒的最重要條件是「愛心」。 : : 再者各位幼教保工作者,在學至少都修過3年[以上]的專業課程, : : 只要有組織、有工會,碰到照護問題,可以尋求協助,並持續保持進修) : : 但需要強調的是,「公共化」並非就否定私營業者的存在。 : : 在美國這個如此高度營利化的國家,公私比還7:3,我們卻是3:7。 : : 因為少子女化,家庭多反應「養不起」為最大問題, : : 大家才努力要將公私比推向7:3,讓多數家長能夠安心生養小孩, : : 也可保障多數幼教保工作者的薪資與福利等。 : : 因此,想在私校工作者,仍可在私校工作。 : : (老師也有提到,有的有教師證的幼教老師,並不在公幼工作) : : 會造成私校幼教保工作者失業的最大問題出在: : : 行政院版的<<兒照法>>對幼教工作者資格的要求過於嚴苛。 : : 相信這個,所有幼教保工作者應該很清楚。 : : 許多參與決策的幼教學者, : : 都認為一定要至少大學或取得證照等才能照護小孩, : : 這是錯誤的觀念。 : : 難道媽媽們,也得先去唸完幼教保相關科系或取得證照之後, : : 才能生小孩、才可以照顧小孩嗎? : : 許多托長輩帶小孩的家長們, : : 難道也要叫長輩先去唸完大學或考取相關證照後, : : 再把小孩給他們帶嗎? : : 當然不是。 (略) (不小心誤刪...對不起) : 但是照您這麼說 : 法會改嗎? 法改了對幼教的專業又如何? : 當然這是見仁見智的問題 : 但是身為一個法規必須有他的依據 : 不然某些扭曲的愛會造成非常大的社會問題 : 抱歉 又舉了非常多傷眼睛的例子 : 不過這也是我從業6年所遇到的問題 法是一定要有,但是是否需要如此嚴苛? 這需要參考其他國家的作法。 就兒童福祉與權益來說,北歐國家是做的最好的! 他們對於幼教保工作者並沒有這麼嚴苛的規定, 讓家長、幼教保工作者可以安心工作、有保障, 小孩才會長的好。 不過,需要再度強調的是, 北歐國家認定「提供托育是國家的責任」, 因為小孩是「國家/社會的公共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91.79
文章代碼(AID): #1CaFg4IR (gardene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4 之 9 篇):
文章代碼(AID): #1CaFg4IR (garde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