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請問古人怎麼製造冰塊?

看板gallantry作者 (x0nkg0cjrul)時間16年前 (2008/07/06 09:1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10 (看更多)
※ 引述《IamNotyet (非也)》之銘言: : 中國人是最早懂得製冰的民族,這絕對不是虎爛。 : 關於古人存冰的方式,有一段記載可以參考。 : 《左傳‧昭公二年》: : 大雨雹。季武子問於申豐曰:「雹可禦乎﹖」對曰:「聖人在上,無雹。 : 雖有,不為災。古者日在北陸而藏冰,西陸朝覿而出之。其藏冰也,深山窮谷 : ,固陰沍寒,於是乎取之。其出之也,朝之祿位,賓、食、喪、祭,於是乎用 : 之。其藏之也,黑牡、秬黍以享司寒。其出之也,桃弧棘矢,以除其災。其出 : 入也時。食肉之祿,冰皆與焉。大夫命婦喪浴用冰。祭寒而藏之,獻羔而啟之 : ,公始用之,火出而畢賦,自命夫命婦至於老疾,無不受冰。山人取之,縣人 : 傳之,輿人納之,隸人藏之。夫冰以風壯,而以風出。其藏之也周,其用之也 : 遍,則冬無愆陽,夏無伏陰,春無凄風,秋無苦雨,雷出不震,無菑霜雹,癘 : 疾不降,民不夭札。今藏川池之冰棄而不用,風不越而殺,雷不發而震。雹之 : 為菑,誰能禦之﹖<七月>之卒章,藏冰之道也。」 : 古人在冬天時,因天寒水凍,凝結為冰,將冰塊藏在深谷內太陽照射不到之處。 : 所謂「固陰沍寒」,是因為冰塊本身的寒氣降低冰窖的溫度,雖有些微融化, : 但學過物理的人都知道,冰在融化成水時發出的寒氣反而使周圍氣溫更冷。 : 靠了這種原理,就算沒有電冰箱,冰窖內自然能保持在冰點的溫度。 : 再加上不時灑水,可以加強這種作用,達到用冰來存冰的效果。 : (可以參考《天龍八部》裡描寫西夏皇宮裡冰窖的一段) : 古人藏冰是為了什麼?最早是用在祭祀禮儀之中。 : 所謂「賓、食、喪、祭,於是乎用之。」 : 所謂「食肉之祿,冰皆與焉。」 : 食肉之祿指的是,國君祭祀時有份分到祭祀過的所謂「膰肉」的人。 : 即大夫以上,所謂命夫命婦。 : 這些人用冰做什麼呢? : 首先是保存食物。 : 《論語‧鄉黨》: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 保存食物無非冰存跟醃漬,祭肉乃是現宰,不會拿醃漬品。 : 要是沒有冰,如何保存三日? : 再來是喪葬之用。即所謂「大夫命婦喪浴用冰」。 : 古人在大小殮之前,會先把屍身平放,將冰塊放在屍身上面。 : 等待冰塊融化為水,自然就流遍死者全身,用來為死者洗浴。 : 冰塊融化的水是最潔淨的,讓死者乾乾淨淨地走,這是一種崇敬的儀式。 : 最後提到:「〈七月〉之卒章,藏冰之道也。」 : 今本《毛詩‧豳風‧七月》倒數第二段: : 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于凌陰,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 : 這首詩的年代當在西周,是用冰的最早記載。 那是否只有在北方,而且是天氣比較冷的那幾個月份才有機會使用到冰塊? 因為如果到了夏天,氣溫一旦提升,就算再怎麼會儲存(在深谷中、在很深的地窖中) 也恐怕很難抵擋外界溫度的變化吧?就算是能夠盡量放在阻絕陽光的地方,可是外界的溫 度一樣是高的(當然溫度是會比被陽光照射到的地方低一些),但是離冰塊所須要的0度 以下的溫度還是會有差距的,在這種情況下,冰塊還能維持不融化嗎?(當外界溫度 高於0度時)。以古人的技術來說,真的是有辦法創造一個儲存環境是能夠完全不受外界 溫度影響的嗎? 那如果是在南方(尤其是那些不會下雪的地方)應該是終身都沒有機會使用到冰塊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2.233.33
文章代碼(AID): #18S1r5UN (gallant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10 篇):
文章代碼(AID): #18S1r5UN (galla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