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馬勒第六號真的有很"悲劇"嗎?

看板clmusic作者 (percus)時間11年前 (2012/12/30 18:33), 編輯推噓4(4016)
留言20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5 (看更多)
※ 引述《delaluna (σ゚▽゚)σ)》之銘言: : 馬勒當時寫完這首交響曲時沒有冠標題 : 但後人習慣稱這首交響曲為"悲劇" : 說馬勒在創作這段期間 : 把遭遇到的不幸與委屈如何寫進這首交響曲...諸如此類的 : 但我個人在聽這首交響曲並沒有這樣的共鳴 : (要說真的比較沉重的 : 大概就是第五號前兩樂章 與第九號終樂章) : 這首曲子聽起來 : 第一樂章和scherzo主要是以軍隊風格的進行曲 : 穿插一些明亮又俗氣的田園鄉村風格 : 在終樂章也有一些比較戲謔 : 又像是童言童語不知所云的銅管部分 : 而只有在中間兩個槌子重槌處有緊張陰暗的氣氛 : 在最後結尾重槌 : 也有一種讓人覺得突如其來的不知所措 : 但是從頭到尾我感受不到"悲劇"這個後人下的標題 從兩個方面來回應一下關於《悲劇》一名。 首先,先找找看悲劇從何而來。有許多曲子是後人下的標題, 但這首,雖然爭議很大,爭議的點卻是「馬勒有沒有這個意思」,而非後人怎麼想。 兩場首演音樂會,第一場慕尼黑首演什麼都沒寫,第二場維也納首演就有標題了。 然而第二場之後,馬勒有生之年也再也沒有有標題的記錄。 如果馬勒的意思是稱它為悲劇,那自然稱它為悲劇是自然不過的。 Bruna Walter 在回憶錄中說,馬勒親口說這是《悲劇》交響曲, 很可惜這位老指揮的口述記錄也是唯一有提過馬勒這樣說過的記錄, 誰知道老指揮有沒有記錯了呢? 由於各個授權出版的總譜、分譜、改編譜、甚至授權的分析文章都沒有用這詞, 因此不少後人認為悲劇並不是馬勒的本意,就算曾經是,也不是他終極的意思。 所以並非後人下了這個標題,反而是馬勒生前有這個標題,後人慢慢地認為馬勒無此意。 第二點,雖說我們大致上認為馬勒無意,還是有一點點可能馬勒有這個意思, 如果馬勒有這個意思,不管我們怎麼聽,它就有這個意思,就算聽起來不像。 音樂的情緒不只是表面上的,小和弦就難過、大和弦就開心。 佯裝開心的難過是一種更深層更諷刺的情緒,如同蕭士塔可維奇第五; 刻意幼稚化的旋律也不是開心,是一種反嘲的疑問,如同蕭士塔可維奇第九。 再舉個例子,布拉姆斯第二號,許多人乍聽之下說它是布拉姆斯的田園交響曲, 布拉姆斯可不這樣認為,他說這首交響曲「之哀慟,我想大家都會無法承受」。 是啊,搞錯了吧?第二交響曲哀慟在哪? 原來,布拉姆斯表面上的鎮定是用來安慰內心無比起伏, 這是不是比柴可夫斯基呼天搶地更為哀慟呢? 所以,還有那麼一點點可能,馬勒自己仍然認為這首是悲劇交響曲, 如果他說是,那就是。我們不用同意,但把這個概念放腦中, 我們會聽到更多馬勒的意思。 : 話說慢板部分 : 卡拉揚是我聽過這個樂章最特別(最慢)的版本 : 跟眾多版本比起來 : 聽起來異常的冷清寂寥 而在慢板最後也顯得壯麗 : (這是我難得聽到卡拉揚指揮過真的比較慢的慢板 : 而他這張錄音唯一缺點就是音色後製我不太喜歡 有點太硬冷 : DG大花板的音色都有某種癖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31.205.91.207

12/30 18:35, , 1F
推這篇
12/30 18:35, 1F

12/30 18:36, , 2F
馬勒的「悲劇」指得可不是我們電視上看到那種哭戲
12/30 18:36, 2F

12/30 18:36, , 3F
事實上以原po dela兄第三段的描述,
12/30 18:36, 3F

12/30 18:37, , 4F
就已經快接近馬勒的core pain了......
12/30 18:37, 4F

12/30 18:37, , 5F
真的快接近了....所以請原po再努力一下 就可以理解了
12/30 18:37, 5F

12/30 23:26, , 6F
推這篇
12/30 23:26, 6F

12/31 00:47, , 7F
馬勒就是這麼難懂啊...
12/31 00:47, 7F

12/31 08:10, , 8F
個人覺得不必執著"標題",應該著重於音樂帶給我們的感受
12/31 08:10, 8F

12/31 08:13, , 9F
歷史的真偽早已難辨別。何況我們不是馬勒,自然很難推斷
12/31 08:13, 9F

12/31 08:13, , 10F
馬勒本人的用意…音樂還是讓它回歸於音樂
12/31 08:13, 10F

12/31 16:54, , 11F
不能這麼簡單。標題是它作品的一部份。
12/31 16:54, 11F

12/31 16:55, , 12F
標題是音樂的一部分,無標題也是音樂的一部分。
12/31 16:55, 12F

12/31 16:55, , 13F
當作曲家想要表達一些深刻的概念,並且用了或選擇不用標題
12/31 16:55, 13F

12/31 16:55, , 14F
如果我們說哎呀標題不重要,音樂好聽就好,
12/31 16:55, 14F

12/31 16:56, , 15F
作曲家應該在想「我寫的音樂比好不好聽重要太多了..」
12/31 16:56, 15F

12/31 17:51, , 16F
其實我覺得我目前常以絕對音樂角度去欣賞 大多只注意純粹
12/31 17:51, 16F

12/31 17:52, , 17F
音響效果和和聲邏輯的流動 太少深入思考作曲家的哲學理念
12/31 17:52, 17F

12/31 21:59, , 18F
我還是主張音樂回歸於音樂。當然作曲家的作品一定會潛藏
12/31 21:59, 18F

12/31 22:00, , 19F
一些思維。但如果不能讓聽者體會,而是要訴諸於文字。
12/31 22:00, 19F

12/31 22:00, , 20F
我會認為這是一個失敗的作品!
12/31 22:00, 20F
文章代碼(AID): #1Gu1Xs5M (clmusic)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Gu1Xs5M (cl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