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馬勒第六號真的有很"悲劇"嗎?

看板clmusic作者 (σ゚▽゚)σ)時間11年前 (2012/12/30 18:18), 編輯推噓1(106)
留言7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5 (看更多)
馬勒當時寫完這首交響曲時沒有冠標題 但後人習慣稱這首交響曲為"悲劇" 說馬勒在創作這段期間 把遭遇到的不幸與委屈如何寫進這首交響曲...諸如此類的 但我個人在聽這首交響曲並沒有這樣的共鳴 (要說真的比較沉重的 大概就是第五號前兩樂章 與第九號終樂章) 這首曲子聽起來 第一樂章和scherzo主要是以軍隊風格的進行曲 穿插一些明亮又俗氣的田園鄉村風格 在終樂章也有一些比較戲謔 又像是童言童語不知所云的銅管部分 而只有在中間兩個槌子重槌處有緊張陰暗的氣氛 在最後結尾重槌 也有一種讓人覺得突如其來的不知所措 但是從頭到尾我感受不到"悲劇"這個後人下的標題 話說慢板部分 卡拉揚是我聽過這個樂章最特別(最慢)的版本 跟眾多版本比起來 聽起來異常的冷清寂寥 而在慢板最後也顯得壯麗 (這是我難得聽到卡拉揚指揮過真的比較慢的慢板 而他這張錄音唯一缺點就是音色後製我不太喜歡 有點太硬冷 DG大花板的音色都有某種癖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4.207.212

12/30 18:25, , 1F
說標題的「悲劇」是「把遭遇到的不幸與委屈如何寫進
12/30 18:25, 1F

12/30 18:25, , 2F
把遭遇到的不幸與委屈如何寫進這首交響曲」
12/30 18:25, 2F

12/30 18:25, , 3F
這個講法當然是錯的 但這首作品的確是很「悲劇」
12/30 18:25, 3F

12/30 18:26, , 4F
您可以多思考那兩下捶子重槌地面的" 意義 "
12/30 18:26, 4F

12/30 18:27, , 5F
然後這個「悲劇」兩字應是要放進19世紀中的德國哲學
12/30 18:27, 5F

12/30 18:27, , 6F
框架裡面來理解,而不是以我們自身文化的角度解讀
12/30 18:27, 6F

12/30 18:28, , 7F
「悲劇」兩字,甚至望文生義,那樣就不太好了
12/30 18:28, 7F
所以他所謂的悲劇是指英雄式的tragedy? 我雖然對於德國哲學有點興趣 但一直沒時間好好讀一些名著 從一些零散的書籍或資料 讓我覺得我最想先讀的就是尼采XD 還有也感謝以下那篇的回文 也許馬勒表達的方式我還不太能理解 我覺得我非常可能無法與馬勒的哲學觀產生共鳴(尤其是宗教情懷) 他的第二號和第八號 我從來沒有好好地聽一遍 也沒甚麼興趣聽 一方面我也算是一個虔誠的無神論者 一方面我不太聽後浪漫時期的聲樂作品(像華格納) 還有我現在才知道原來布拉姆斯 是這樣看待他的第二號交響曲 ※ 編輯: delaluna 來自: 140.114.207.212 (12/31 01:15)
文章代碼(AID): #1Gu1JW1G (clmusic)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Gu1JW1G (cl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