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燃油車再見了 賴清德:2040年全淘汰

看板car作者 (長崎美人)時間6年前 (2017/12/22 04:37), 編輯推噓3(308)
留言11則, 5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7/11 (看更多)
我覺得大家眼光要放遠一點 價格根本是小事 今天閣揆訂出這個時間表 宣示意味大於實質 老百姓可以聽聽就好 20年後的事情誰也說不準 況且2040年這個數字根本照抄歐盟國家 但是這對汽機車產業就很重要了 你可以巴著燃油引擎不放 繼續爽賺20年 但你不投入資源去搞電動汽機車 就等著到時候被淘汰 哪可能全世界政府20年前就說要淘汰燃油車 會有哪家廠商在落後Tesla Gogoro等公司25年的狀況下 到了2040年還在等死? 至於這個政策之所以噓聲四起的電力問題 就讓政府自己去想辦法搞吧 真的要放棄核電 至少還有20年去想辦法 這不是政府值不值得信任的問題 而是全球產業轉型的事情 就像當初3G轉4G一樣 就算我們慢人家一截 但終究還是要想辦法跟上其他國家的腳步 ※ 引述《gummybear01 (世界上最健康的熊)》之銘言: : 目前支持電車派 看到2040全電車新聞拍手叫好 : 反對者大噓特噓 很奇怪嗎 也不奇怪 : 我把標題換一下 臺灣2040摩托車全電動車 可行嗎 : 這遠比廢燃油車可行多了 : 比起電動車 電動機車價格較便宜 臺灣已有GGR : 其他廠牌也各自推出電動車 看似2040機會比較高 : 但實際上可行嗎 我是反電車派我還是覺得很困難 : 排除版友提到電力供應問題 充電問題 續航力問題 : 我覺得最大問題就是價格 : 我認為也只有價格才會影響市井小民實際購買意願 : 如果一臺電動機車 縱使有前述版友討論 : 包括充電 續航力 污染 電力供應問題 : 但只要價格夠低 一臺比照125cc機車價格卻只3萬 : 大家買不買 我個人是絕對買啦 : 即使有再多不便 只要便宜我都願意接受 : 問題是現在電動機車的價格沒有誘因 加上諸多不便 : 我認為2040機車全電動化依舊很困難 : 更別提一臺進口動輒50-100萬的電動車了 : 另外電車 電動機車不可否認的一點 : 就是他們依舊享有政府稅金補貼 撇除稅金補貼後 : 電動車原始價格一定讓更多人卻步 : 就像香港推電動車 臺灣油電車免貨物稅政策一樣 : 沒有補助 價格還原 大家意願就立刻下降 : 國外電動車補助多價格便宜 電動車比例就一定高 : 消費者都很聰明 會權衡自己荷包跟車子價值 : 講真的誰不想開電動車 : 誰不想試試看新科技與汽車結合 即便不購買 : 照裡說試試看 開開看 都不應對電動車如此反感 : 但目前狀況臺灣電動機車 電動車價格 : 並沒有低到讓大家心動程度 : 沒有人願意多花錢當電動車擁有者 : 或是花一樣錢 卻需負擔現行電動車技術上的不便 : 目前電動車不論tesla leaf i8 甚至更早的fisk : 對臺灣用車人而言都還是精品概念 : 我有閒錢當然願意買一臺 買10臺都願意 : 但問題我沒有錢 我也不願多花錢買電車 : 政府也別想用政策逼迫我多花錢買電車 : 我認為唯二讓2040車輛全電動化方法 : 一是電動車或電池成本大幅下降 技術大幅提升 : 價格低到大家心動願意主動淘汰汽油車 : 另一就是透過法令補助電車也好 罰鍰限制油車也好 : 用公權力強制讓汽油消失 : 否則現行電車價格下 : 實難以想像2040臺灣民眾都願意多花錢購買電車 : ----- : Sent from JPTT on my HTC_M8x.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0.22.18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513888634.A.1FD.html

12/22 08:14, 6年前 , 1F
其實我認為會有這樣的反應,記者下標題的方式有很大的原因
12/22 08:14, 1F

12/22 08:15, 6年前 , 2F
,寫得太激烈,一樣的內容寫成,“行政院綠能計畫,全面
12/22 08:15, 2F

12/22 08:15, 6年前 , 3F
導入非燃氣車時間表訂在2040年”,不是比較溫和,用人名和
12/22 08:15, 3F

12/22 08:15, 6年前 , 4F
淘汰這種強硬的字眼,就是在形成對立
12/22 08:15, 4F

12/22 08:20, 6年前 , 5F
這政府在汽車發展上是否有執行力,就先看今年ARTC是否能
12/22 08:20, 5F

12/22 08:20, 6年前 , 6F
提出公開的市售車的撞擊測試結果
12/22 08:20, 6F

12/22 08:21, 6年前 , 7F
估計到時候又是半套的雙軌制
12/22 08:21, 7F

12/22 08:36, 6年前 , 8F
推 一堆腦只會回幹話 殊不知自己也在幹話 沒腦分析後面
12/22 08:36, 8F

12/22 08:53, 6年前 , 9F
20年淘空脫產很夠了啦 就賺這最後一波
12/22 08:53, 9F

12/22 08:53, 6年前 , 10F
整個市場不就只有那間在怕?
12/22 08:53, 10F

12/22 09:04, 6年前 , 11F
傻傻的政策永遠是追隨車廠行銷策略
12/22 09:04, 11F
文章代碼(AID): #1QF1jw7z (ca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7 之 11 篇):
文章代碼(AID): #1QF1jw7z (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