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汽車剛性

看板car作者 (然後呢)時間8年前 (2015/12/17 01:27), 8年前編輯推噓14(14018)
留言32則, 1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5 (看更多)
這個題目看大家吵的面紅耳赤,IIHS 早就知道大家會質疑,很早就有下面這個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i2FEyV2Z2E
我自己看簡單的結論是 1. 撞擊測試受傷看的是加速度(m/s^2),一般用重力加速度g(9.8m/s^2)值當做比較 2. 撞擊之後需要有基本的"生存空間(車室安全籠)",不然就算撞擊加速度很低, 人被車子壓扁也不能活。 3. 正前方撞擊測試,車頭有潰縮區,可以延長車室安全籠的減速時間 進而降低撞擊加速度。 4. 安全帶把人跟車室安全籠綁一起緩慢減速,人可以避免 撞擊直接飛出撞擊車室的瞬間減速。安全氣囊進一步延長人去撞方向盤的時間 慢慢減速傷害降低。 4. 側面撞擊測試時速都偏低。 因為1.車側沒有潰縮區。頂多靠車側氣簾保護,降低撞擊的加速度。 同時靠大面積的氣廉,分散撞擊的壓力。 2.車側如果潰縮,直接壓迫生存空間。 所以要看剛性也ok, 要看潰縮區也ok。 車頭跟車室一樣硬,一撞車頭跟車室一起潰縮(因為一樣硬),人就沒生存空間 車頭跟車室一樣軟,人也沒有生存空間。 車室剛性跟車頭潰縮配合的好,才是車輛安全的重點。 (車輛)工程學看的始終是一種trade-off, 一種平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6.1.232.14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450286823.A.5C9.html ※ 編輯: cwfy (106.1.232.149), 12/17/2015 01:28:57

12/17 01:33, , 1F
12/17 01:33, 1F

12/17 01:45, , 2F
重點就是:塞卡慢欸啦!幹拎良塞卡緊唄甲洨喔!
12/17 01:45, 2F

12/17 02:21, , 3F
樓上推文我記得原文是:騎咖慢欸啦~趕羚羊枝擺騎架緊唄
12/17 02:21, 3F

12/17 02:21, , 4F
呷洨喔XDDDDD阿姨鏗鏘有力阿~~~
12/17 02:21, 4F

12/17 08:03, , 5F
睡起來 第一篇真的不見了
12/17 08:03, 5F

12/17 08:09, , 6F
推推
12/17 08:09, 6F

12/17 08:14, , 7F
推,千萬超跑撞車時更可看出安全設計的點在哪
12/17 08:14, 7F

12/17 09:14, , 8F
還以為要討論操控力回饋
12/17 09:14, 8F
※ 編輯: cwfy (60.250.205.229), 12/17/2015 09:55:53

12/17 10:21, , 9F
其實車頭車身一樣硬與一樣軟這兩例子 也太極端了
12/17 10:21, 9F

12/17 10:22, , 10F
一樣軟 軟到不堪一擊當然慘~
12/17 10:22, 10F

12/17 10:22, , 11F
汽車剛性=車體剛性=底盤剛性??傻傻分不清楚..
12/17 10:22, 11F

12/17 10:24, , 12F
一樣硬倒是可能有變數,因為車子能做到超硬,大概會也超級重
12/17 10:24, 12F

12/17 10:27, , 13F
重量差距一但很大 比如裝甲vs轎車~ 潰縮保護就可能被打破
12/17 10:27, 13F

12/17 10:29, , 14F
因為過大的質量差異 潰縮設計再好可能都沒效了
12/17 10:29, 14F

12/17 10:30, , 15F
3.能量也有關 潰縮區的壓潰能量多 作用在安全區的能量就小
12/17 10:30, 15F

12/17 10:31, , 16F
當然這是指對撞情況~ 撞壁可能反而潰縮設計會好一點
12/17 10:31, 16F

12/17 10:32, , 17F
其實一長串我都看不懂 但是只知道我開老V 850T連三撞後撞斷
12/17 10:32, 17F

12/17 10:32, , 18F
線桿 在撞路邊石分隔島 然後人沒事車還可以開XD...
12/17 10:32, 18F

12/17 10:33, , 19F
經驗告訴我 硬得比較好
12/17 10:33, 19F

12/17 10:34, , 20F
八樓說的討論操控力回饋 這邊應該沒辦法討論這話題
12/17 10:34, 20F

12/17 11:00, , 21F
車室空間 => 維持不變形(剛度)
12/17 11:00, 21F

12/17 11:01, , 22F
潰縮區 => 設計吸收越多衝擊時的能量越好
12/17 11:01, 22F

12/17 11:03, , 23F
氣囊 => 將受力時間拉長,但最大受力降低
12/17 11:03, 23F

12/17 11:42, , 24F
以後刪文哥的文章要用回文的 不要用推的
12/17 11:42, 24F

12/17 11:44, , 25F
對了~潰縮降低能量也降低了乘客撞擊時的衝量
12/17 11:44, 25F

12/17 11:50, , 26F
推這篇
12/17 11:50, 26F

12/17 16:38, , 27F
如果車頭的大樑有阻尼設計這樣會不會更安全呢
12/17 16:38, 27F

12/17 21:08, , 28F
推 雖然看不懂
12/17 21:08, 28F

12/18 01:29, , 29F
阻尼以前老歐系車bmw之類還是volvo的就用過了 之後還是
12/18 01:29, 29F

12/18 01:29, , 30F
大樑會設計特有的折線每一家都不太一樣 不過還是讓衝
12/18 01:29, 30F

12/18 01:29, , 31F
擊用折線引導到該去的地方
12/18 01:29, 31F

12/18 07:32, , 32F
潰縮別人就好了
12/18 07:32, 32F
文章代碼(AID): #1MSPxdN9 (car)
文章代碼(AID): #1MSPxdN9 (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