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為何九把刀會紅?

看板book作者 (不會取暱稱)時間15年前 (2009/02/13 12:34), 編輯推噓3(301)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55 (看更多)
※ 引述《trausing (trausing)》之銘言: : 其實我以前也很喜歡他的作品, : 不過品嚐過出版十年以上的其他作品後, : 就沒繼續看他的作品了。 : 然而,現在書店最紅的作家,在各大書局最明顯的地方 : 都是九把刀的書籍...然而大學同學所看的課外讀物 : 也幾乎都是九把刀... : 常常不懂,為何同學們彼此討論的、書店放最明顯的 : 不是追風箏的孩子,不是項蘭塔、不是刺蝟的優雅? : 而是,九把刀 : 是否這些作品沒有九把刀的書籍好看? : 每次和別人討論他的作品都一定會吵架, : 當我是書迷的時候我生氣, : 但我不喜歡他的時候,別人生氣, : 在網路上po文尤其如此 : . : 究竟為何會紅? : 以及是否有價值,有人說他是現在的"安迪沃荷"... 我想把九把刀的作品和追風箏的孩子之類的作品相比是不妥的 這樣的相比就好像是說「為甚麼海賊王這樣輕鬆的漫畫書會賣的比文學書還好?」 這樣的疑問是一樣的奇怪的,九把刀的作品簡單講就是輕鬆書不太需要動腦 在之前我也看過一些九把刀的作品,而我也曾經有大大您的相同疑問 九把刀早期的作品我看過月老、功夫、等一人咖啡、打噴嚏等等的作品 (有些我看很久了也沒有很記得是何時看的,時間還序不確定) 九把刀的確是會「說故事」的人就像是一個精彩的說書人 他的作品寫出一些少年的輕狂,寫出一些我們在可能高中大學想做卻沒做的事情 這容易讓人產生迴響,這也就是網路小說吸引人的地方... 所以當年「第一次親密接觸」出現的時候也造成很大轟動 我在很多年重看這本書也認為這的確是個好故事 在看了多本九把刀的作品我就發現,九把刀的作品通常有個特點 就是結尾張力不夠,通常都是開頭好看到中間非常高潮非常熱血(尤其是熱血這部分) 但是在最後面卻結尾力道不夠,每次結尾我都認為有點鳥掉的感覺 (近期作品我沒看過所以我不太清楚) 後來我自己發現為甚麼結尾會不好?因為九把刀常常在快要結束舊作同時 新作已經再刊登了,所以對於舊作結尾不夠嚴謹 所以我的疑問是「為甚麼九把刀的作品會賣的比其他網路小說來的好?」 就如這討論串所說...後來我自己想了想也發現這個交大畢業的高材生 的確是非常懂得行銷和經營讀者的人,就如下面有人說 「這個作家非常的高調會讓人誤以為是明星」,不過這似乎沒啥不好 另外有人講到追風箏的小孩或是過於喧囂的孤獨這類的書 有些說翻譯書在翻譯的時候已經變調了,但是我卻認為和看不看原文並沒有關係 一來就算原文只是英文,及使你的英文很好但是如果你沒在那國家生活過 我也不認為你真的可以了解那一段英文真正背後的意義 最好的舉例就是如果有個外國人聽到我罵「幹」,他如果懂中文卻沒在台灣生活過 他可能只知道這個字是「fuck」是個髒話,他可能就會和我打架說我為啥罵他 但是或許他就沒辦法了解有時候這個字只是個語助詞 我認為這些書之所以美好之所以暢銷在各世界 並不只是單純的是字面上的精妙而已,當任何語言翻譯成另一個語言同時 因為民族性、生性的不同本來就會有不同的體悟 賜與文字生命的我想並不是那個「字」,而是文字和故事背後所擁有的體驗 所以為甚麼追風箏的小孩那樣的故事之所以讓人動容 在看到故事的同時你是否也想像到那樣的國家和那樣的畫面 為甚麼過於喧囂的孤獨之所以可以在世界流傳 就是看著書的時候對於作者那樣的孤獨身有所感 這是一種「生命的體驗」,一種不只是在字面上的「情感厚度」 我認為在這方面九把刀的確是沒辦法比的上的... 但是沒辦法...因為沒有那樣的經歷就沒辦法把感動化為文字 當然現在翻譯書會如此的暢銷是出版社的吹捧 但是我也相信在開始流行看翻譯書之前一定也很多人已經在看這些好作品了 以前翻譯書不流行的時候很多翻譯書在書店都要角落才找的到 我想看翻譯書也不是一種追流行...而是有些翻譯書的確是很棒的書 當然也有很多是濫作,我也看過很多覺得不怎樣的... 另外華人的大家的話我認為還是有不少的, 至少我認為白先勇、龍應台這些作者的作品都很不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8.99.97

02/13 13:47, , 1F
寫的用心 值得一推
02/13 13:47, 1F

02/15 01:53, , 2F
我喜歡你的想法 :D
02/15 01:53, 2F

02/20 17:32, , 3F
推~!
02/20 17:32, 3F

07/03 13:37, , 4F
07/03 13:37, 4F
文章代碼(AID): #19bFXjIU (boo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9bFXjIU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