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古典文化的價值

看板ask-why作者 (CDE)時間16年前 (2008/04/17 14:02), 編輯推噓9(904)
留言13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6/19 (看更多)
※ 引述《madturtle (浪跡天涯的宅神)》之銘言: : 沒錯,我就是這樣 XD : 但我覺得,讀白話文在這方面比較有幫助。 : : 況且你說的是少數的政論文章吧 : 你舉的例子,在一般人眼中也是算"少數"的狀況啊...... : 多數人出社會,並沒有甚麼瀟灑的空間。 借用標題,因為後面有提到文言和白話,來插個話... 柏楊版資治通鑑的序裡有這麼一句話︰......資治通鑑是本好書,值值人人閱讀, 但現代人生活忙碌時間有限,兼以古文深澀,因此翻譯成白話文...... 我覺得柏楊很厲害,他經常會有爆炸性結論,明明開頭講的頭頭是道 中間的論述也沒什麼問題,但結論卻往往是爆炸性的令人驚訝 不只是序裡出現了這樣的爆炸性結論,書中也處處充滿類似的爆炸性結論 柏楊在序裡提到現代人時間有限,所以翻譯成白話 不過問題是翻譯成白話,字數也會大幅增加,印刷紙張變多,書變厚, 冊變多,變更貴,變....後面不重要 如果只是要節省時間的話,為什麼不改寫一本資治通鑑古文高效閱讀法 直接強化讀者閱讀資治通鑑古文的能力,讓他們直接閱讀字數量較少的.原.文.書.? 註︰原文約三百萬字,不含註解。按柏楊讀四萬(含註解)出十五萬的說法, 簡略估計白話文版本大約會暴漲到八百至一千萬字左右,至少再增加二三倍以上。 白話字數變多,所以閱讀變快,明顯是錯誤的邏輯。 所以接下來只能往「因為古文深澀難讀」的方向來ㄠ 資治通鑑多難讀?以我的角度來看,遠比漢書、史記好讀太多 (不同時代的文言文差異也蠻大的,有時差異大到讓人覺得那根本不應該用“文言”概括) 用詞也很容易理解,又是按照時間順序,沒道理讀不下去 真有難讀的地方,恐怕也只是現代加註和地圖就可以解決的。 不過說是這麼說,今天古文最大的問題是沒有人用 所以我個人是贊成現代書就要用現代文來寫(柏楊套錯理由了) 不過古書也應該讀.原.文.書. 不知道文言和白話這兩個詞是誰發明的,我覺得這兩個詞非常糟糕,根本是混用 它草率的把不同時期的古文混為一談成“文言文”非常沒有道理 我手寫我口的“白話文”一詞到後來也是一種混用,不同時期的白話文同樣不利於閱讀 (我手寫我口本身約束不比所謂的“文言文”弱,它太執著文言同一) 那這兩者區分的目的到底為何?我只能認為是出於過去某種口號的呼喊而已 就今天來看,這兩個詞就只是純粹的垃圾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7.57.235

04/17 19:45, , 1F
因為語言能力跟字數無關..一句話講完
04/17 19:45, 1F

04/18 01:35, , 2F
我想到我高中時候去新學友問他們有沒有左傳原文書
04/18 01:35, 2F

04/18 01:36, , 3F
店員回答:左傳原文書?你是說英文版嗎
04/18 01:36, 3F

04/18 01:36, , 4F
從此我再也沒去過那家新學友
04/18 01:36, 4F

04/18 05:18, , 5F
搞不好是因為有很多人去問原文書但是要的是英文版
04/18 05:18, 5F

04/18 05:46, , 6F
照你的邏輯,也不用把英文小說翻成中文了,
04/18 05:46, 6F

04/18 05:52, , 7F
出一本"英文速成法"提升英文能力就好?
04/18 05:52, 7F

04/18 10:45, , 8F
真的有英文速成法我一定買 英文超爛
04/18 10:45, 8F

04/18 23:32, , 9F
推一樓,閱讀真的跟字數無關,閱讀並不見得是「一個字一
04/18 23:32, 9F

04/18 23:33, , 10F
個字在看」的
04/18 23:33, 10F

04/20 09:53, , 11F
現代使用的語言是由古文演變而來,請問中文前身是英文嗎?
04/20 09:53, 11F

04/20 14:58, , 12F
現代的語言哪裡是從古文演變而來的?一種是口說語文,一種是
04/20 14:58, 12F

04/20 14:59, , 13F
知識份子書寫的語文,根本就沒有什麼演變而來。
04/20 14:59, 13F
文章代碼(AID): #181kVmFu (ask-wh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81kVmFu (ask-w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