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蔣介石對二戰中國的貢獻

看板Warfare作者 (KAU)時間9年前 (2015/06/29 00:36), 編輯推噓29(29025)
留言54則, 2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9/15 (看更多)
: 原文有點多... 連原文有點多這種話都說得出口,資料不咀嚼不消化也吐得出口,把自己的嘔吐物抹在別 人臉上跳舞這樣的行為,除了精神異常之外我想不出任何的形容詞彙了。 : 不知道,假圖沒寫,你要來補充嗎^^ 東北不抵抗是張學良的決定,即使是在蔣介石死後、他脫離國民黨的控制與軟禁並前往美 國後,他在沒有生命威脅的自由狀態下,接受訪問時也親口表明了這個事實。請見張少帥 留下的口述歷史。 : 就是一堆不合的軍閥,一個一個念完實在太辛苦了,抱歉用了個舊名詞 你這是拿明朝的劍斬清朝的官、用阿姆斯特朗砲砲打君士坦丁堡的穿越故事啊。 : 這就是課本上的軍民齊聲抗日嗎? 真是夠了, : 我倒覺得熱河百姓親日>>親國民政府 另一方面緬甸在1942年底也是簞食壺漿以迎皇軍進仰光… 差不多半年之後他們開始掉轉槍頭打劫日軍後方,一年之後升級成正式的有組織軍事 對抗,日本人曾經有過很多好機會,不過他們遜砲的戰地政務親手砸掉了很多本來可 以讓三月亡華的功夫省很多力的契機。 : 就是"能招降的盡量招降,不行用打的"(這有甚麼好討論的= =) 關於你這句沒什麼好討論的話,我們參見一下陸軍大臣杉山元與昭和天皇的對白,來窺探 一下1941年當時陸軍大臣心目中的日本對華戰略為何吧。 天皇:「もし日米開戦となった場合、どのくらいで作戦を完遂する見込みか?」 (要是日美開戰,軍方打算讓作戰時間持續多久結束?) 杉山:「太平洋方面は3ヶ月で作戦を終了する見込みでございます」 (太平洋戰爭大概三個月就能收場吧) 天皇:「汝は支那事変勃発当時の陸相である。あのとき事変は2ヶ月程度で片付くと私 にむかって申したのに、支那事変は4年たった今になっても終わっていないではないか 」 (你是蘆溝橋事變那時候的陸軍大臣吧,你當時不是跟我說過那種程度的事變只要兩個月 就能解決支那問題了,但是拖了四年到現在都還沒搞定不是嗎?) 杉山:「支那は奥地が広うございまして、予定通り作戦がいかなかったのであります」 (支那腹地廣大超乎預期,所以作戰無法照預定的方向實施) 天皇:「支那の奥地が広いというなら太平洋はなお広いではないか。いったいいかなる 成算があって3ヵ月と言うのか?」 (支那廣大,那太平洋就不廣大嗎,你那三個月的計算到底是怎麼算出來的?) By半藤利一的近代日本史 : So ? 現代美國也有中產階級出走,底特律破產等等問題 : 這能改變中國印度有錢人都急著去美國置產的事實? : 還是能改變 : 30年代日本遠比中國在經濟,科技,政治穩定度都大幅領先 : 大多數社會名望發聲希望被日本統治,多數中國人寧可當日本人的事實嗎? : 現在中國收入不到我們一半都一堆投降主義了 : 1930投個降,很正常吧? : 我知道許多人承認"不適日本很好,是當時中國政府太爛了"很困難 : 但事實上就是 : 不適日本很好,是當時中國政府太爛了 1930年代的那個日本跟現代的日本相差可不算小啊…一般人會有錯誤的套用印象是沒辦法 的。 在此引用美國陸軍航空隊戰略轟炸成效評估委員會(USSBS)戰後調查的軸心國經濟數據 來觀察當時日本的真實狀況。 1920~1937年之間,若將人口依收入區分為五等級,那麼處在社會最下位、低於GDP人均所 得線以下的赤貧階級比率,日本的最高值約為77%,最低值也有50%以上。換句話說、在中 日開戰以前,日本約有五至七成的老百姓屬於無產的赤貧階級。這個比例約跟現代(2014 )的北韓差不多。 1930年日本從事農業的人口比率約49%,所以可以想見這些赤貧者幾乎全都是佃農。但因 為日本的工廠不足,所以就算佃農放棄土地逃往都市也只是成為失業者,無法被雇用成為 勞動人力。 於是大量對滿州、朝鮮、台灣實行移民就變成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之計了,也許用日本史學 者半藤一利的話來稱呼會更合適:棄民政策。將國內無法養活的數百萬赤貧階級載到海外 殖民地放生,為了放生這些棄民於是需要土地,發動戰爭的壓力便是從此而來。 至於30年代的經濟其他方面,1929~30兩年間GDP負成長了超過4%以上的國家很難相信他的 表現可以稱得上是大幅領先中國…雖然1931年能幹的高橋是清受犬養毅請出山重任大藏大 臣,並推動強行貶值、限制黃金兌換、刺激對華出口貿易等救經濟的策略而稍使財政有所 起色,但稍後他在1936年於二二六事變中被幹掉…之後日本的財政收支與GDP到1945年為 止都是負的。 政治穩定度方面的話,中國自從1930年中原大戰結束後就維持著相對穩定的形式上統一狀 態,至1940年為止唯一一次針對中央政府發動的有計畫政變也就是西安事變一次而已。 那麼同一時代,1930~40年之間的日本發生的政治動亂事件有哪些呢…我先試著列個表看 看。 1931年三月:三月事件 陸軍右翼計畫為發動九一八事變 而對現存的立憲政友會政府發動軍事政變未遂 1931年十月:十月事件 陸軍右翼對政府鴿派的政變 因為九一八事變後, 時任外務大臣的幣原喜重郎推動對國民黨讓步示好不擴大戰火的幣原外交 於是右翼軍人團體櫻會遂決定襲擊首相官邸與外務部, 發動政變阻止和談進行 雖然被憲兵發覺而政變未遂,但導致若槻禮次郎內閣倒台, 幣原喜重郎去職而使九一八事變的談判觸礁 1932年二月:血盟團事件 民間右翼的恐怖攻擊 意圖刺殺總理大臣、大藏相、外務相、樞密院議長、貴族院議長未遂 1932年五月:五一五事件 海軍青年軍官的恐怖攻擊 成功刺殺了總理大臣(犬養毅)造成政府倒台,高橋代組閣 1933年七月:神兵隊事件 受五一五事件成功的激勵,民間右翼的恐怖攻擊 計畫劫持橫須賀海軍工廠的飛機並空襲東京 炸毀警視廳、總理府、政友會大樓並建立新政府,遭警察破獲未遂 1934年十月:陸軍士官學校事件 皇道派對統制派的政變 因為有謠言傳出統制派計畫肅清皇道派 而導致軍校內的皇道派軍官計畫先下手為強攻進東京消滅陸軍本部 事前被憲兵破獲、未遂 1935年八月:相澤事件 皇道派對統制派的暗殺 皇道派軍官相澤三郎以武士刀砍殺陸軍軍務局長 (陸軍第二大官,未來的陸軍大臣)永田鐵山中將 1936年二月:二二六事件 皇道派陸軍軍人發動的對統制派、海軍之政變 成功於過程中刺殺了陸軍教育總監、財政大臣、宮內大臣 但未能刺殺海軍的岡田首相,消息驚動天皇震怒下令鎮壓而失敗 十年內發生的以顛覆中央政府為目標的政變、恐怖攻擊就有八件。其中五件未遂但也對其 後的事件起到了激勵的效果,而最終的總結就是二二六事件,日本政界與財界的人材凋零 殆盡,已經無法用正常的財經手段走出經濟大恐慌的低谷,從此挺而走險步上了戰爭之路 …話說回來十年內八次政變,怎麼看都不像是一個政治比中國安定的國家啊。 附帶一提,內閣的更替則是十年內九任總理。(若槻禮次郎>犬養毅>岡田啟介>廣田宏 毅>林銑十郎>近衛文麿>平沼騏一郎>阿部信行>米內光政)這個戰鬥力一點都不會輸 給第三共和國啊,日本政局真是複雜怪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0.96.17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435509397.A.FF1.html

06/29 00:39, , 1F
你解釋的再多,對方願意看還會有哪種回文嗎?
06/29 00:39, 1F

06/29 00:41, , 2F
嘛至少我覺得來宣傳皇道派史觀你起碼要懂個日文...
06/29 00:41, 2F

06/29 00:42, , 3F
別說日文,懂得中文大概也就不會這樣鍥而不捨的傳教了
06/29 00:42, 3F

06/29 01:08, , 4F
「原文有點多……」
06/29 01:08, 4F

06/29 01:12, , 5F
基督教徒會仔細研讀可蘭經再來戰伊斯蘭教嗎
06/29 01:12, 5F

06/29 01:19, , 6F
基督教還真會研究別的宗教來戰
06/29 01:19, 6F

06/29 01:27, , 7F
你這篇會不會被用"原文有點多"的大絕回應呢?XDD
06/29 01:27, 7F

06/29 01:29, , 8F
底下都有附上中文翻譯,這大絕放出來只是被恥笑吧?
06/29 01:29, 8F

06/29 01:29, , 9F
基督教會不會讀可蘭經這我不知道,但路德當初可是熟讀聖經
06/29 01:29, 9F

06/29 01:29, , 10F
跟天主教神學家戰的
06/29 01:29, 10F

06/29 01:55, , 11F
不過K大,日本的政治事件應該跟中國的地方實力派挑戰
06/29 01:55, 11F

06/29 01:55, , 12F
中央不太一樣吧?不過日本貧窮成這樣,中國好歹清末民
06/29 01:55, 12F

06/29 01:56, , 13F
初打個沒完...
06/29 01:56, 13F

06/29 03:21, , 14F
戰後日本的高速成長證明了,憤青死光光有利國家進步
06/29 03:21, 14F

06/29 09:39, , 15F
樓上的推文讓我想到臺灣
06/29 09:39, 15F

06/29 10:33, , 16F
其實,基督教神學院真的有在念可蘭經
06/29 10:33, 16F

06/29 10:36, , 17F
這篇有點狠。
06/29 10:36, 17F

06/29 10:41, , 18F
推高仔大一個,戰前的日本和戰後的日本根本是兩個次元
06/29 10:41, 18F

06/29 10:41, , 19F
戰前的日本=北韓,戰後的日本=砍掉重練
06/29 10:41, 19F

06/29 11:16, , 20F
不過想請問一下高仔大,像是這種圖表
06/29 11:16, 20F

06/29 11:17, , 21F
http://tinyurl.com/pv83p8q 該怎麼解釋才好呢?
06/29 11:17, 21F

06/29 11:38, , 22F
長知識
06/29 11:38, 22F

06/29 12:41, , 23F
神學院念得廣且深, 包含邏輯論辯, 不然怎麼跟人戰?
06/29 12:41, 23F

06/29 14:52, , 24F
挑一個不到五年的數據來支持經濟上兩國差距並不大...!?
06/29 14:52, 24F

06/29 14:53, , 25F
還有成長率無法直接觀測基數這應該是高中常識了吧...
06/29 14:53, 25F

06/29 17:30, , 26F
06/29 17:30, 26F

06/29 19:23, , 27F
大推
06/29 19:23, 27F

06/29 19:32, , 28F
臺灣要是發生戰爭,憤青死光光,光明的未來就此展現啦
06/29 19:32, 28F

06/29 19:36, , 29F
您認真惹 XD
06/29 19:36, 29F

06/29 19:39, , 30F
最好替代役免役憤青會死光啦
06/29 19:39, 30F

06/29 19:55, , 31F
對,所以想請教要看哪個數據比較準確
06/29 19:55, 31F

06/29 19:55, , 32F
我對經濟學外行...
06/29 19:55, 32F

06/29 19:57, , 33F
經濟學沒有所謂看哪個數據比較準確,因為都有一些盲點
06/29 19:57, 33F

06/29 23:57, , 34F
抱歉,如果這群憤青導致台灣發生戰爭,我第一個提槍幹
06/29 23:57, 34F

06/29 23:58, , 35F
掉這群糞青,林杯後備軍人也不是為了糞青去打仗
06/29 23:58, 35F

06/30 00:01, , 36F
浪費子彈
06/30 00:01, 36F

06/30 00:01, , 37F
子彈要用在你認為值得用的人地方身上
06/30 00:01, 37F

06/30 04:26, , 38F
想太多,洪秀條號稱自己是胃了怕兩岸發生戰爭所以OOXX
06/30 04:26, 38F

06/30 04:27, , 39F
結果一堆人說一堆白癡衝動氣氛話....幹,是不懂得所謂
06/30 04:27, 39F

06/30 04:27, , 40F
國際外交的"以大事小"喔? 通常這種不懂這手段的地域
06/30 04:27, 40F

06/30 04:28, , 41F
人民如何,後是平價又如何,大家都很明瞭。 決定出清
06/30 04:28, 41F

06/30 04:28, , 42F
說錯了,以小事大。 反正不懂的,到時人民都很慘就是
06/30 04:28, 42F

06/30 04:29, , 43F
歷史上往往就是個笨字結案,然後當作警惕笑柄。
06/30 04:29, 43F

06/30 09:07, , 44F
你要測試憤青戰力如何 送其去敘利亞伊拉克一星期看其存
06/30 09:07, 44F

06/30 09:07, , 45F
活能力如何
06/30 09:07, 45F

06/30 14:38, , 46F
06/30 14:38, 46F

06/30 14:38, , 47F
zgnews/20150602/405287.html
06/30 14:38, 47F

06/30 14:39, , 48F
06/30 14:39, 48F

06/30 14:40, , 49F
後來變這樣 http://bit.ly/1GLSPy9
06/30 14:40, 49F

06/30 14:41, , 50F
超真實案例 話說繁中網站還找不太到後面這篇真實消
06/30 14:41, 50F

06/30 14:41, , 51F
息 是怎樣
06/30 14:41, 51F

06/30 15:43, , 52F
繁中資源感覺越來越少了...
06/30 15:43, 52F

06/30 15:47, , 53F
是神鬼認證那位...
06/30 15:47, 53F

07/27 14:27, , 54F
朝聖推
07/27 14:27, 54F
文章代碼(AID): #1La2AL_n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9 之 15 篇):
文章代碼(AID): #1La2AL_n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