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關於日本的疑問

看板Warfare作者 (古事記王子)時間10年前 (2013/12/26 20:14), 編輯推噓21(21014)
留言35則, 1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9 (看更多)
※ 引述《NewTV (新電視)》之銘言: : 常看到人說中日甲午戰爭的中國賠款 提供日本工業化的資金 : 但也說人因為日本之後取得朝鮮 為了防備俄國而必須長期投入軍備 財政開始惡化 : 很多人說日俄戰爭造成日本幾乎破產 : 但也一大堆人說日本取得滿州之後 有效緩解國內經濟、社會瀕於爆炸的壓力 : 所以日本到底是要打這兩場戰爭還是不要 : 這兩場戰爭對日本到底是利大於弊 還是反之? : 還有日本如果不侵入中國 國家有辦法度過經濟大蕭條嗎? : 雖然大家一致都同意日本戰略混亂 最後被打到傾家蕩產 : 可是分析日本向外侵略原因的時候 又都會提到是為了解決國內經濟社會問題 : 感覺當時日本打也不是 不打也不是 : 不打仗日本會不會國內先革命? : 還有為什麼日本在台灣推行農業現代化之後 臺灣有餘裕輸出糧食 : 相反日本卻還是糧食無法自足 他們在國內的農業現代化不佳嗎@ @ 之前剛好有讀農業這段。其他問題太複雜了,交給其他大德。 對,可以說從19世紀以來根本沒有農業現代化。而且因為沒有現代化造成許多連 鎖反應。 沒有現代化的基本原因是人口過剩,農地不夠,農地不夠的結果是極高的地租, 而極高的地租就意謂著土地太值錢,有了土地賺錢又太容易,地主根本沒有改良農業 的動機。 地租過高的第二個結果是靠土地賺錢太容易,有錢人也不會把錢投資在工業上, 因此明治時期日本政府發展工業的典型辦法,是國家投資設廠,建廠後再以極低極廉 價格轉移個「金融業」、「資本家」。 發展工業奪回國內市場,以及發展軍備、重工業抵禦外侮,又要更多的政府投資 ;除去金融改革,就只能加重稅收。而金融改革,諸如稅金不收實物,改收貨幣,等 於是藉由市場機制進一步加重農民的負擔。明治時期的日本農民承受著地主、政府稅 務、金融體系的三層剝削。 除了日本對自己內部的剝削之外,黑船事件以來由於被強迫開放,關稅無法自主 ,日本國內的手工業幾乎崩潰,以往靠手工業補貼家用的農民又少了一條活路。這種 種剝削和壓迫的結果,是明治維新最初十年所發生的農民騷亂、暴動、起義,與德川 幕府整個兩百多年間發生的次數約略相等。 日後日本在國內外市場佔有率的擴張,以及工業的發展,多少緩解了農村的窘境 ,但農村人口過剩是從來沒解決的問題。發展工業來吸收農村過剩勞動力,就需要更 多的市場份額,而全球的市場份額在一戰之後實際上是逐漸萎縮了,到經濟大恐慌時 期整個體系幾乎崩潰。這也意謂著除非把國外市場變成國內市場,亦即向外擴張,否 則看起來沒有解決問題的良方。 二戰時,由於工業化程度不高,相較於歐美幾個工業化國家,日本的動員比例其 實不算高。最主要的原因是日本本國農業已不能自給,再從中徵調人力,一來會減少 農業產出,二來會增加農業傭工的價格,這是地主會反對的。不能抽調農業勞動力的 結果是只好抽調工業勞動力,像歐美各國那樣,但由於當時日本工業化程度只相當於 工業革命初期英國工業化的一半,不但能抽調的人力就有限,而且還妨礙了軍火工業 的生產和動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8.22.143

12/26 20:19, , 1F
靠土地賺錢太容易而不投資工業..... 好面熟啊 XD
12/26 20:19, 1F

12/26 20:53, , 2F
解決之道就是進行土地改革,而且要很斷然.......
12/26 20:53, 2F

12/26 21:18, , 3F
馬囧聯軍靠炒房賺錢衝GDP,會使咱們工業商業進一步萎
12/26 21:18, 3F

12/26 21:18, , 4F
縮,顆顆@@?
12/26 21:18, 4F

12/26 21:32, , 5F
好眼熟阿~~
12/26 21:32, 5F

12/26 21:53, , 6F
有既視感XD
12/26 21:53, 6F

12/26 23:21, , 7F
炒房這問題在人口過剩的亞洲很常見啊...
12/26 23:21, 7F

12/26 23:21, , 8F
想請問大大 那為什麼日本在臺灣能做到產量倍增@ @
12/26 23:21, 8F

12/26 23:35, , 9F
在臺灣產量倍增毀滅了日本農村...
12/26 23:35, 9F

12/26 23:38, , 10F
好文推 這解答我為何戰前和戰後工業進行差這麼多的原因
12/26 23:38, 10F

12/26 23:38, , 11F
因為土地改革強迫資本進入工業生產
12/26 23:38, 11F

12/26 23:38, , 12F
同1f xd
12/26 23:38, 12F

12/26 23:39, , 13F
戰前日本的資本本來就不多,一旦大量投入農地尋租就所剩無
12/26 23:39, 13F

12/26 23:39, , 14F
己,不像是今天亞洲是資本過剩,過剩資本無處去只去土地
12/26 23:39, 14F

12/26 23:40, , 15F
我認為與其說人口過剩的亞洲,更容易說流行資本累積的亞洲
12/26 23:40, 15F

12/26 23:41, , 16F
只是戰前日本累積的資本太少,少到必須進行土改來工業躍進
12/26 23:41, 16F

12/26 23:41, , 17F
好奇台灣的農產倍增怎麼摧毀日本農村呢?
12/26 23:41, 17F

12/26 23:56, , 18F
這和南美貴金屬害死西班牙產業同道理。
12/26 23:56, 18F

12/27 00:10, , 19F
台灣米大量流入,1930米價大崩跌,直接打擊日本農村。
12/27 00:10, 19F

12/27 00:13, , 20F
而1931的日本東北欠收饑荒可見其情況
12/27 00:13, 20F

12/27 00:14, , 21F
這也導致日本軍部講話越來越大聲之故。
12/27 00:14, 21F

12/27 00:14, , 22F
推!
12/27 00:14, 22F

12/27 00:29, , 23F
12/27 00:29, 23F

12/27 00:44, , 24F
這好可怕的........既視感
12/27 00:44, 24F

12/27 01:11, , 25F
阿信的家鄉山形縣稻米一年只能收成一次 台灣可以收成三次
12/27 01:11, 25F

12/27 01:12, , 26F
是說 當年台灣的農民生活是比日本本土好過得多
12/27 01:12, 26F

12/27 01:13, , 27F
解決人口過剩的狀況 除了向外擴張 就是來個瘟疫或戰爭
12/27 01:13, 27F

12/27 01:13, , 28F
總之 多死一些人或是多佔一些土地就解決啦
12/27 01:13, 28F

12/27 01:14, , 29F
這也有前因,進軍西伯利亞導致的米暴動,讓糧食問題成了
12/27 01:14, 29F

12/27 01:16, , 30F
日本政府擔心的課題,解決方法就是增產糧食,在朝鮮和臺灣
12/27 01:16, 30F

12/27 01:18, , 31F
大量種植稻米,只是沒有想到供給過剩的情況。
12/27 01:18, 31F

12/27 15:08, , 32F
好眼熟..歷史重演了嗎
12/27 15:08, 32F

12/28 01:36, , 33F
好有既視感.....
12/28 01:36, 33F

12/28 11:06, , 34F
最後一段,如果農業人力已然過剩 為什麼不抽來使用?
12/28 11:06, 34F

12/28 11:07, , 35F
農業不能自給 是因為耕地不夠 人力不夠 還是技術不夠?
12/28 11:07, 35F
文章代碼(AID): #1Il1sEQe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Il1sEQe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