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德日本戰機KO盟軍的方法

看板Warfare作者 (dasha)時間16年前 (2007/11/11 10:32),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40 (看更多)
※ 引述《roxinnccu (觸身球專家)》之銘言: : ※ 引述《Kataphraktoi (Theodosius)》之銘言: : : 如果加入航程考量,我覺得德日兩國的活塞引擎戰機設計面上是同一水平,德國人始終卡 : : 在認為航程跟性能無法妥協,手上的飛機只要航程一加性能全部完蛋(像Fw190G長程型, : : 另D9好像也有一批航程加長型不知道表現如何),日本則是被格鬥戰思想還有生產技術所困 : : ,不然後期的那些飛機應該更早出現表現也會更好。 小弟覺得是"思路"同一水平,當然德國有一點還是與日本不同, 那就是有噴射戰鬥機的研發,去分掉了末期螺旋槳戰機研發的人力. 相對於大大方方作出飛天汽油桶的美國人來說,德國人是盡量想辦 法讓機身流線化與縮小正面面積,出來的Fw190在冷卻上有問題,一 部分也是整流罩縮得有點過分.日本人的話,連引擎都要作小,結果 就是引擎那可靠度...... : : 翅膀大翼負荷低不是沒有好處,裡面還可以塞油箱。翅膀更大的f6f續航力稍遠。要說誇張 : : ,烈風那個機翼應該是第一名,14公尺已經逼近P38的寬度了。 不過這會影響滾轉,設計上要克服這還蠻麻煩的,需要精密加工 ,浪費時間...... : : 海盜要說長腿也還好,跟後期P40M/N差不多而已。經濟巡航速度又只有293,這應該就是戰 : : 後跟不上準備接收的紫電改的關係。 其實美國海軍系列的飛機,巡航速度都不高,有一點配合日本人 的味道. : 比巡航速度的話艦載機我想也一定是吃虧的 : 現實是航艦操作要求的低速操作能力讓艦載機無法跟陸上戰鬥機一樣用比較薄的機翼 : (那個好像有什麼專業名詞在形容的,厚弦比嗎? : 恕小弟當真是一知半解只會看圖說故事......) : 用厚翅膀換低速高升力的代價就是高速高阻力 是厚弦比沒錯,不過這問題其實不完全在這,二次大戰飛機的厚 弦比多數其實不低,當然我們不要拿來與英國颱風相比,那個高達20 %的主翼可以裝的油恐怖的多,但是也讓這架飛機碰到音障的速度低 得恐怖......航艦機翼負荷低一些其實就好,當然這會增加不少摩 擦阻力,需要在機翼與機身交界處處理一下彌補. : : 尉。座艙很大,但各項配置不如f6f,自然舒適性也沒得比,新式座艙罩雖改善綜合視野 : : ,但後上方那塊凸出來的裝甲板讓整個後半球可視度幾為零,只能依靠後照鏡。所以座艙 : : 在整個系列中不斷改良直到F4U-4之後才算ok。 : 小問題:其實地獄貓的後方視野也是零,尤其在F6F-5之後~~~ F4U與F6F的後方視野雖然都不行,但是側面之類地方還是有些 決定性差異,F4U是連側面下面都被擋得很厲害,F6F有好一點. : 是老美覺得『只有我戳日本人屁股,哪來日本人戳我屁股』嗎?哈哈 這是那個時代高速飛機座艙設計上的一種習慣,其實到現代也 是,即使飛行員反應氣泡座艙好,速度需求一上來就可以看到座艙後 方又是機身或其他東西,最新範例叫F-35B,雖然是因為引擎...... : 舵面使用問題則是真的蠻嚴重的,尤其起降的時候 : 到後來海盜甚至直接把垂直安定面作歪一邊來平衡那個力矩 : 不知道這一點之前還以為模型作錯了呢! 其實很多飛機都是這樣設計的,只是大部分偏的角度不大而不 太看得出來,比方Hurrican Mk.I就是偏2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66.204

11/15 02:22, , 1F
印象中P-51D的垂直尾翼也是偏2度左右?
11/15 02:22, 1F
文章代碼(AID): #17DcdOmO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7DcdOmO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