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宋朝積弱不振與中央集權的關係?

看板Warfare作者 (銀之朔風)時間16年前 (2007/11/06 03:14), 編輯推噓32(3201)
留言33則, 2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34 (看更多)
※ 引述《Festung (die Festung Iserlon)》之銘言: : ※ 引述《NKN (NKN)》之銘言: : : 南宋的防禦戰讓蒙古人吃足苦頭 蒙軍可是繞了一大圈從大理抄了後背 : : 才打掉南宋的 : : 蒙哥大汗可是在打南宋的攻城戰中死亡的 : 看到了這一系列的討論文章, : 想起之前曾經在對岸論壇看過一篇討論南宋軍隊戰力的文章, : 就把他找來整理在這裡貼一下, : 看看內文有沒有論述錯誤的地方。 看了內容後,有一些地方覺得有些怪怪的,提出來給您參考一下。 : 南宋是蒙古征服史中最強勁的對手 : 成吉思汗一直瞧不起不會騎射只會享受安逸的漢人,也自始至終未把南宋當作是強勁 這邊寫得很詭異,直到成吉思汗死時,金都還沒滅亡。也就是說,對於蒙古而言,頭 號敵人尚在,又沒跟南宋接壤,同時雙方也沒有任何利害衝突,所以當然不會把南宋 當作對手啊! : 的對手,在其剛起兵時,他一直視金人為其最強勁的對手,只是金兵讓他失望了,中 : 原一百年的生活早已消磨了女真人尚武的風氣,居庸關一役金兵大敗,潰不成軍,而 : 後成吉思汗佔領金朝中都,金人只得向其納貢稱臣,隨後的第一次西征,成吉思汗也 : 未遇對手,只是在征服西夏時的靈州大戰中遭遇西夏主力像樣的抵抗,直至他死時, : 他也不會料到,他最輕視的漢人會是蒙古征服過程中最強勁的對手,最難啃的骨頭。 1.西征應該是指蒙古第一次西征,那這篇文章後面卻突然接著「征服西夏」就顯得很 奇怪,這是兩次完全不同的事件,擺在一起在下以為顯有不妥,會讓不熟這段歷史 的人以為第一次西征的過程包括擊滅西夏,事實上並沒有。 2.西征時並非沒有遇到對手,札蘭丁就是一個(雖然說他大概也是唯一的一個),且 曾在巴魯安平原會戰中重挫蒙古軍三萬。(據說蒙古軍死傷過半,這可能有誇大, 但蒙古軍損失不輕卻是事實,本次會戰的蒙古軍指揮官是大斷事官失吉刊‧忽突忽 ,在會戰後被成吉思汗狠狠的教訓了一頓。)而之後成吉思汗親自帶軍擊破札蘭丁 時,更下令要俘獲「活」的札蘭丁(可能想試著收為己用),由此可見其在成吉思 汗心中的份量。所以說蒙古軍在第一次西征中未遇對手,未免有太把過程簡略之嫌 。另外,哲別和速不臺在帖雷克河會戰時,因為行軍疲累也一度處於劣勢,後來是 靠賄賂拆散高加索聯軍才取得勝利,因此,第一次西征蒙古軍固然取得了輝煌的成 就,大部分敵人也確實被他們打得抱頭鼠竄,但整個過程卻絕非是一帆風順的! 3.要說蒙古征服過程中遇到最強勁的對手,在下以為怎麼算都算不到南宋,南宋能活 這麼久,主要靠得是環境,而非軍隊戰鬥力,這點只要看南宋軍在野戰大多被蒙古 軍慘電就可以證明。真得要說蒙古軍遇到的頑強對手,那麼金的忠孝軍、花剌子模 的札蘭丁、或是埃及馬摩爾克王朝,在下以為都比南宋要合格,畢竟這幾個都有在 不靠環境優勢,單純在野戰戰場上擊敗蒙古軍(或給蒙古軍造成極大損傷)的紀錄 ,而南宋的勝利,扣去虎爛的部分,卻多半是靠守城得來。如果這樣也可以算是強 勁對手,那麼像是安南(靠環境)、爪哇(靠詭計)、日本(靠運氣)、高麗(靠 蒙古當時沒有水軍)應該也都可以算是強勁對手了。 其實,要檢視南宋在和蒙古對抗過程中的表現,在下以為有個很簡單的參考:就是 南宋亡後,南人在元朝中的地位。蒙古向來重軍功及勇士,而他們衡量其他種族的 價值,主要也由此而來。所以色目人地位僅次於蒙古人,因為裡面有不少種族也是 騎乘民族,能征慣戰,是協助蒙古軍隊作戰的良好兵源。而南人地位最低,恐怕正 說明了蒙古人認為他們不能戰,所以地位才會最低。 :    1227年,成吉思汗死,他的兒子窩闊台根據他臨死前的戰略部署,開始滅亡金國 : 的軍事行動,即假道南宋,合圍金國,假道南宋的任務由拖雷率領的三萬鐵騎來執行, 三萬騎兵?在下很懷疑這數字的真實性,至少在下看過的資料中,沒提到拖雷這路軍的 兵力數量。另外,這路軍不可能全是騎兵,最起碼,郭德海指揮的部隊,就應該是以步 兵為主。 : 而南宋既不敢拒絕又覺讓人假道有失顏面,在半推半就之間與拖雷發生衝突,只是宋軍 : 毫無戰鬥力,根據《元史》記載,僅陝南一帶雙方交戰後,宋軍陣亡士兵和被屠城的百 : 姓就達數十萬,此後宋軍再無勇氣低擋,拖雷順利抵達湖北,趁金兵後方空虛北上,直 : 逼汴梁,從而大亂與蒙古主力對峙的金兵陣腳,最終蒙古軍攻陷汴梁,金朝大勢已去, 這句話「趁金兵後方空虛北上,直逼汴梁,從而大亂與蒙古主力對峙的金兵陣腳」很有 問題,以結果而論,這句話還可以說得通,但是如果詳細檢視整個三峰山會戰的過程, 在下認為這句話多少有點語病。 先說蒙古軍的部署。自攻下鳳翔後,窩闊臺決定三路進兵滅金,右路就是拖雷軍團,奉 命假道宋地,繞過潼關,迂迴金軍後方;左路軍由斡陳指揮,出濟南,經魯南蘇北地區 ,由東面進攻汴京;而真正的主力,由窩闊臺親自統率,帶著大部分蒙古軍及河北山西 的漢軍(指蒙古人收編的北方豪強或金人降軍,裡面契丹、女真、漢人都有,而且戰力 不見得差,元初的漢人四大功臣世家全是從這出來的),則是從正面出山西,攻擊河中 府(山西省永濟縣,就是山西最西南方)並渡過黃河,直取汴京。 而金軍原本的擬定的方針是下令河南各地堅壁清野,部署重兵守各要點,等蒙古軍因野 無所掠而被迫不斷攻城時,再集中主力反擊。結果這個唯一可用的方針被金哀宗強令改 變,最後變成金軍主力不顧北方蒙古軍主力威脅,全部跑去南邊找拖雷決戰。而後方也 沒有有系統的執行堅壁清野計畫。 再來就是會戰過程。當窩闊臺在圍攻河中府時,金軍主力卻正在鄧州一帶和拖雷交戰。 金軍又因為移剌蒲阿的堅持,放棄了趁蒙古軍半渡而擊的計畫,而與蒙古軍正面決戰, 於是拖雷率軍從容渡過漢水,和金軍在鄧州的禹山大戰,雙方不分勝負。拖雷隨即決定 利用蒙古軍騎兵較多,機動力遠勝過金軍的優勢,甩開金軍主力,深入金軍後方破壞金 軍補給,逼使金軍回援,再尋找有利的時機地點殲滅金軍主力。於是金軍被迫追隨拖雷 的行動,最後在又疲(蒙古軍的襲擾)、又飢(補給斷絕,而沿路所有可以吃的又被蒙 古人先行搶光燒光)、又寒(最後幾天連續下了幾場大雨和大雪)的情況下,被蒙古軍 在三峰山全殲。 所以,嚴格來說,窩闊臺和拖雷在原本擬定假道迂迴的計畫之時,或有期待可以藉此繞 過金軍主力直插金軍後方的想法。但事實上因為金哀宗的不當干預,拖雷反而是一頭撞 上了金軍主力,只是由於金軍統帥部的錯誤決定(不半渡而擊),以及蒙古軍本身的優 勢:拖雷的指揮能力和能配合其指揮能力的蒙古軍機動性,才使得最後的結果仍然達成 了原本的目標(事實上是更好,蒙古人在決定三路進軍之初,只怕並沒有想到可以如此 成功的把金軍主力給拖垮)。也就是說,拖雷一開始並不是真的遇到空虛的金人後方, 只是由於拖雷的優秀指揮和蒙古軍本身的條件,才使得結果依然符合蒙古人的需求。可 是,按照這位作者的寫法,在下覺得會很容易誤認為一切都按照蒙古方的預計在走.... : 而拖雷僅以三萬騎兵就如入無人之境,極大震動了南宋朝野。 :   金哀宗的哀求 :   早在汴梁陷落前,金朝皇帝哀宗就輾轉逃到蔡州,此時,曾受盡金人羞辱的南宋與 : 蒙古達成協議,雙方聯盟合圍蔡州,滅金後,蔡州一帶大片土地劃歸南宋,金哀宗也只 : 有向南宋苦苦哀求,講明唇亡齒寒的道理,希望南宋與金結盟,共同抵抗蒙古,只是過 : 去的恥辱和大片土地誘惑早已使南宋皇帝失去了判斷能力,斷然拒絕了哀宗的要求,隨 : 後,蔡州之戰打響,宋軍首先攻破蔡州城,金哀宗自殺,金朝滅亡,時間是1234年。 這是宋方的說法,《元史‧張柔傳》也說是他的部隊首先登上蔡州城。 :   南宋的北伐 :    在滅亡金朝後(1234年),蒙古軍主力北撤,而南宋的宋理宗剛剛親政一年,急於 : 光復中原,下令宋軍趁蒙古無暇南顧,開始北伐,以收復洛陽,汴梁,商丘三京,實際 : 情況是中原地區經過蒙古洗劫,已是滿目瘡痍,宋軍一路所收復的城市包括汴梁,洛陽 : 都幾乎空無一人,北伐宋軍根本得不到給養補充,很快陷入困境,而蒙古為阻止南宋北 : 伐,居然掘開了黃河大堤,水淹宋軍,此後,故意引誘宋軍深入的蒙軍趁機合圍,北伐 : 宋軍大敗,從此只得轉入戰略防禦。 按照作者的寫法,在下以為很容易讓人認為這是蒙古人誘使宋人北伐好發動戰爭。但事 實上,當時的蒙古並沒有這個意圖。滅金後,速不臺帶軍進入陝西準備討平還未降的金 人殘餘勢力;大部分河北、山西漢軍則返回原防地;而黃河河防則交由塔察兒負責。同 時由於河南大飢,也把大量河南人民帶去北方就食並順便充實河北、山西的人口。這樣 的部署,並非準備對南宋發動戰爭的情形,而比較像是鞏固既有土地(河北、山西佔領 較久,蒙古勢力比河南穩固的多)並渡過飢荒的的處置。 :   第一次蒙宋戰爭,蒙古遭受重大挫折 :   1235年,窩闊台發動了打到多瑙河的第二次西征,同時,以南宋背約為名,分兵兩 : 路,大舉犯宋,東路主攻襄樊,江淮,西路主攻四川,剛開始,蒙古軍就遭到宋軍的頑 : 強抵抗,軍事進展緩慢,直到第二年才有所突破,西,東兩路軍分別攻佔了陽平關和襄 : 陽這兩處戰略要地,抵抗的宋軍有些招架不住,蒙古軍開始在湖北沿江集結,準備橫渡 : 長江,宋廷則受到極大震動,派大將孟珙救援,孟珙很快連破蒙古24寨,大敗蒙古軍隊 : ,取得江陵大捷,粉碎了蒙古軍南渡的企圖,從而打破了蒙古軍隊不可戰勝的神話。 1.宋軍頑強抵抗?以東線戰況而論,在下倒是看到不少宋軍棄城、投降或被擊潰的紀錄 ,頑強抵抗的紀錄少之又少(四川方面好一點)。本次攻勢是連綿不斷的,沒有很明 確的界限,如果按照這位作者的寫法,這一段文字敘述的時間應該是公元1235~1236 年(太宗窩闊臺七年~八年)年中之前---由孟珙打勝這件事來研判----,那這中間 ,除了孟珙增援江陵似乎有打勝仗(之所以用「似乎」,是因為孟珙的戰功有很多是 灌水的),還有四川方面賴曹友聞帶兵救援勉強擋住外,其他方面宋軍不是被電就是 只能龜縮大城,實在看不出來哪裡有「頑強抵抗」? 2.如果只看文中所述,似乎蒙古軍花了兩年才取得大量的戰果,似乎宋軍抵抗有一定成 效。但是,東路蒙古軍是從七月攻唐州才打響了戰爭序幕,到隔年初就全部收兵了。 (最後的作戰紀錄是二月的江陵附近戰鬥,還有三月的行軍接收襄、樊投降),也就 是說,事實上才半年多一點;而四川(西路)作戰時間更短,由於花了一些時間去處 理金人殘餘勢力,西路軍是從十月才發起攻勢,到隔年春初就收兵了,連半年都不到 !本年度的攻勢,要等到八月(秋天),才又發動。 附帶一提,塞外游牧民族並不是全年都在作戰的。原則上,他們一年中,大約只會用 半年的時間在作戰(秋季中期~隔年春季初期)而其他時間,尤其是夏季,是他們的 休兵季節,除了例外狀況,是不作戰的。主要的理由,是馬匹的肥瘦。游牧民族以馬 匹為命脈,所以只有等到馬匹肥壯時,才是最適合他們用兵作戰的時候,因此,他們 的作戰循環是這樣: A.春、夏天的雨(雪)水帶來了大量的草地。 B.夏末到秋中馬匹狂吃青草養肥身體。 C.秋天中期以後,馬匹夠肥壯了,開始作戰。 D.經過一整個冬季,馬匹的營養消耗的差不多了,所以在春初(最多拖到春末),就 開始收兵休息。 E.再從A.開始拷貝一次流程。 3.蒙古軍根本就沒有打算渡江,哪來「南渡的企圖」?這段時間蒙古人是把他們擊敗金 人的方式在南宋土地上再複製一次: 擊敗守軍→到處劫掠並破壞該地的社會組織→扶植親蒙古的當地豪強或降軍→蒙古軍 再去找下一個地方打劫(或是尋找守軍野戰軍加以擊滅) 而對南宋的影響是: A.軍事力量受損。 B.經濟力量受損(被劫掠破壞)。 C.統治力量動搖(人民四處逃散,流民大起;同時要額外應付親蒙古的勢力出現)。 D.國力的消耗(軍隊的重建、救濟流民並嘗試重建社會組織,與災區經濟力,一切都 要消耗資源)。 4.所以,孟珙戰功的問題就來了:他的列傳說他收復二十四砦,問題是蒙古軍當時得地 都不守,始終保持軍隊在機動和攻勢的狀態下,那麼,哪來的二十四個砦的蒙古守軍 啊? 因此,這應該只有兩個可能: A.這個戰功是唬爛的。 B.確實有二十四個砦,只是裡面不是蒙古人,而是親蒙古的勢力;或是趁亂而起的盜 匪。 不管是哪一個可能性是事實,都說明了一件事,孟珙未必有遇到真正的蒙古軍,即使 有,只怕也沒有取得多大的戰果,所以他的紀錄著重的是這「二十四個砦」,而不是 斬首XX級、擊破某某將領指揮的敵軍這種敘述。 5.蒙古軍早就沒有不可戰勝的神話了,即使只算中國本土,也有大昌原、衛州、倒回谷 的戰敗,南宋軍將領不可能不知道這些事(如果不知道,那真是該死,收了一堆北方 降人都是在做啥的?)。 :    此後幾年,宋軍在孟珙率領下與蒙古軍展開了慘烈的拉鋸戰,雙方互有輸贏,難分 : 高下,至1239年,大將杜杲在廬州(今合肥)大敗蒙古東路軍主力,蒙古東路軍傷亡慘重, : 被迫撤出宋境,而孟珙則進入反攻,連敗蒙古軍隊,收復襄樊諸郡和信陽,基本解除了 : 蒙古大軍在東路對南宋的威脅,同年,主攻四川的蒙古軍隊勢如破竹,進逼三峽,孟珙 : 率部迎敵,至1240年初,大敗西路蒙古軍,取得大埡寨大捷,並收復夔州,兩路圍攻南 : 宋的蒙古軍隊全面受挫,到1241年,蒙古大汗窩闊台病死,西路蒙古軍隊從四川撤離, : 至此,長達六年的蒙宋戰爭,以蒙古的失敗而告終,這也是蒙古征服史上遭受的第一次 : 重大挫折。 先界定本段敘述的時間為1236年年中~1241年年底(窩闊臺病死): 1.廬州之戰,蒙古軍最後被迫撤退,不是因為杜杲大破他們,而是因為有一支南宋軍收 復壽春(蒙古軍沒有留兵守城,因此宋軍輕鬆收復),截斷蒙古軍和後方的交通,這 才迫使他們撤退。 2.所謂的孟珙反攻,與其說反攻,不如說策反。這段時間南宋確實收復不少失地,但很 遺憾的,除了《孟珙傳》中他那篇奏章外,別無資料證明這些地方是他用軍隊攻下來 的;反過來,根據《宋史‧理宗本紀》和《續通鑑》,卻紀錄著襄陽、樊城、郢州、 息州、蔡州...等地的收復,都有「反正」、「降人」的字眼,也就是說,都是人家 主動投降而收復的。而宋廷對於這些地方的收復,沒有半個字的賞功紀錄,也可以做 為佐證(如果是用軍隊攻下的,像後來高達再次收復襄陽那次,在本紀就會有很明確 的賞功紀錄),所以錢大昕才會諷刺說:「在宋雖有拓邊之勞;在元未有失地之實也 。」 3.這段時間南宋真正的反攻,主將不是孟珙,而是後來規劃四川山城防禦體系的余玠。 在1239~1241年間,乘著策反成功,宋軍勢力再次進入到河南南部的機會,余玠率水 師先後攻擊過歸德(今商丘)和汴京,歸德趁著蒙古軍主將溺死,一度攻下並佔領一 段時間;攻汴京那次雖未成功,但也全師而還。之後則率水師增援安豐(壽春),擊 退蒙古軍。 4.四川方面呢,戰況也是一面倒。之前挽救四川危機的曹友聞在本次攻勢的一開始就力 戰而亡,然後南宋軍在四川內就全面崩潰,連成都城都失守了。《宋史》內有一條紀 錄有點出這時四川宋軍的崩潰:內容大意是將一位名叫田興隆的軍官(兼知恩州)升 官。理由不是他打勝仗,而是他雖然眾寡不敵,但至少還有持續跟蒙古軍作戰,其他 將帥、守臣則根本不敢打,直接棄城逃跑,所以他雖然一直敗,但還是升他官..... 之後幾年四川的南宋軍和蒙古軍確實是在拉鋸,只不過是這樣的拉鋸法:蒙古軍擊破 宋軍攻下城池→蒙古軍劫掠完退軍→宋軍回去撿空城→隔年再來一次。最鮮明的例子 是,成都城在1239和1241年各丟一次。這兩次的四川制置使(南宋四川方面的最高政 軍負責官員)都很有氣節,一個力戰而死;一個被俘後不肯幫蒙古軍勸降其他城而被 殺,但氣節不等於能力,宋軍仍然是戰敗了。 5.所謂的大啞砦之捷,也是各說各話,雙方都說他們贏了,然後各自誇大。孟珙說進攻 的蒙古軍有八十萬人(全蒙古的壯丁都沒這麼多,不知道他是從哪生出這麼多人?) ;蒙古方的汪世顯說斬了三千名宋軍(這場會戰的宋軍指揮官是孟珙之兄孟璟,孟珙 本人不在那裡,恐怕參戰軍隊也有限,如果宋軍真掛了三千人,那恐怕跟全軍覆沒也 沒差多少了)。這裡面只能肯定兩件事: A.宋軍就算在戰場上沒有贏,也還是可以說他們成功了,因為蒙古軍退兵,而且夔州 有保住。 B.蒙古軍損失一定不大,因為隔年(公元1241年)他們又來四川逛街了,還攻下成都 。 綜合上面所述,可以發現其實這段時間的交戰,就已經具體的反映出了一件事:宋軍 是被蒙古軍巴好玩的。除了少數例子外,幾乎都是從頭被巴到尾。即使是守城,也不 見得是勝利的保證。而撇開戰場上的勝敗,以戰略目的來看,從蒙古軍多次對同一地 方一而再,再而三的攻下、放棄、再攻下、再放棄來看,蒙古軍的目的不在於一城一 地的得失,而是在拷貝滅金的經驗---從根本上動搖南宋的統治基礎,由此觀之,則 在下很難同意所謂「蒙古遭受重大挫折」的結論,因為論目的他達到了;論手段他損 失不大,如果這樣算是挫折,那在下想蒙古人會很高興的接受這種「挫折」的。 :   蒙哥對南宋的軍事大包圍 :    1241年,蒙古大汗窩闊台病死後,內部紛爭汗位,大汗之位遲遲不能定,雖然後來 : 窩闊台的兒子貴由繼承了汗位,也只兩年就死了,在此期間,蒙古軍曾進犯過四川,但 : 被南宋大將余階擊敗,直到1251年,成吉思汗的孫子,拖雷的兒子蒙哥取得蒙古大汗之 : 位,在他穩定了地位以後,就發動了針對西亞和中亞的第三次西征,並著手制訂亡宋計 : 畫。 為避開長江天塹,蒙哥的弟弟忽必烈主張,從甘肅出兵,經川西,滅亡位於雲南 : 一帶的大理國,從而完成對南宋的軍事大包圍,這個計畫最終得到大汗蒙哥的批准, : 1252年,忽必烈率10萬大軍開始了滅亡大理國的長途奔襲,至1254年,俘獲大理國末代 : 君主段興智,大理國滅亡,蒙古完成了對南宋的戰略大包圍。 1.余玠是公元1244年才接任四川制置使,而這段時間內,宋軍跟蒙古軍在四川比較大的 開仗卻是分別在1242和1243年,之後則很平靜,不知道這位作者的蒙古軍進犯之說是 從何而來? 2.反倒是余玠有在1250年反攻興元(南鄭),只是蒙古軍援軍來得很快,他戰敗後被迫 退回川中。 3.滅大理的蒙古軍有十萬人?當成吉思汗死時(公元1227年)的蒙古軍也才十三萬人左 右,經過二十年,至多翻兩倍,也不會超過四十萬人,何況還要加上蒙古人早死、作 戰死傷、分駐/征伐各地的因素,根本不可能調出十萬人去攻大理。又,忽必烈這次 作戰,身邊的漢軍也不多,漢人四大功臣的子弟一個都不在,所以也不會有多少漢軍 參加,因此,在下對於十萬人攻大理一事,是抱著懷疑的態度。 :   第二次蒙宋戰爭,蒙古大汗命喪 :    第一次蒙宋戰爭結束後,抗蒙名將孟珙,杜杲相繼病逝,實乃南宋一大損失,而蒙 : 古在完成了對南宋的大包圍後,於1258年發動了第二次蒙宋戰爭,蒙古大軍共分三路,中 : 路軍由蒙古大汗蒙哥親自率領,南下四川,直撲重慶,南路軍從雲南出發,經廣西,直 : 撲長沙,北路軍由忽必烈率領,直撲鄂州(今武漢),三路軍計畫在鄂州會師,然後順江東 : 進,直取臨安,企圖一舉滅亡南宋。 比起孟珙,余玠的死,才是更加可惜之事。孟珙善於政治作戰,用兵其實只能算還可以 (他有打落水狗---指金將武仙---還被痛電的紀錄),余玠才真的比較善於用兵,而且 戰略規劃能力不錯,雖然因為南宋的整體衰弱局勢,使得他的防禦體系效果打了很多折 扣,但是宋軍能夠在四川龜到最後,還是不可埋沒他的規劃之功。如果不是有他規劃釣 魚山城於前;王堅率部堅守於其後,那南宋皇帝大概就得提早二十年跳海了。 附帶一提,為何本次作戰中,蒙哥會直指重慶呢?除了他要利用嘉陵江水運外,也是因 為他不用顧慮側翼的關係---早在前一年,成都就已經失守了,當時的四川,南宋能控 制的範圍,已經只剩下2/3,成都以北的一塊垂直地區,已經被蒙古人牢牢控制住。 :   由大汗蒙哥率領的中路軍是三路軍的主力,開始的時候進展非常順利,一舉攻克了成 : 都,此後宋軍節節敗退,四川大部失守,蒙軍順嘉陵江南下,妄圖攻佔重慶,合州位於重 : 慶北邊門戶,抗蒙名將孟珙曾在這裡經營過,並在合州旁的釣魚山修築堡壘以加強合州的 : 防禦能力,孟珙死後,其部將王堅也不敢怠慢,一直在加強防守,因此,當1259年蒙哥率 : 領的蒙古軍來到合州後,馬上就遇上了挫折,此後,雙方在合州展開了激烈的攻防戰,相 : 持了幾個月,蒙古軍一直不能前進半步,心情焦急的蒙哥親自率兵攻城,被石炮擊中,當 : 晚死在營中,中路軍士氣低落,只得撤退。 忽必烈率領的北路軍也久攻鄂州不克,而忽 : 必烈又急於回國搶奪汗位,正好南宋權臣賈似道背著朝廷前來議和,正中忽必烈下懷,雙 : 方簽定議和協議後,忽必烈便率蒙古軍撤退爭汗位去了,至1260年,所有入侵南宋的蒙古 : 軍全部撤退,第二次蒙宋戰爭以蒙古大汗蒙哥戰死,三路大軍無功而返告終,但賈似道私 : 自與忽必烈議和,為以後埋下了禍根,蒙古內亂與南宋奸臣當道。 這一段錯誤就很多了: 1.成都早在公元1257年就被蒙古人攻陷並留駐軍隊,並非本次攻勢開始時才攻下來。 2.經營四川,特別適合州釣魚山城的是余玠,而非孟珙。 3.王堅是余玠的部將,1250年進攻興元的宋軍主將就是他,跟孟珙無關。 4.蒙哥自己沒有帶隊衝鋒,當然也就不會中砲而死,這件事的主角是蒙方大將汪德臣 (事實上他也沒有中,是差點被打中,受驚而死---開玩笑,要是被投石機發出的石 彈砸中,不當場掛掉而能拖到晚上才死,那在下必須要說,這位仁兄的生命力真是 驚人~XD)。 :   蒙古大汗蒙哥戰死于合州後,他的兩個弟弟忽必烈和阿裡不哥為爭汗位打了起來, : 1260年,急忙從鄂州前線趕回來的忽必烈和他的弟弟阿裡不哥分別在開平和蒙古國首都和 : 林自稱大汗,雙方因此展開了長達四年的內戰,1262年,掌管山東的漢族軍閥李檀又起兵 : 反叛,並與南宋取得聯繫,蒙古局勢一時非常混亂。 :    蒙古內亂本來是南宋的好機會,可是南宋這幾年都幹了些什麼?奸臣賈似道本是市井 : 一混混,憑藉外戚身份,竟位極人臣,專橫跋扈,在鄂州前線,本來忽必烈急於回蒙古爭 : 汗位,南宋是掌握主動權的,而賈似道竟私自與忽必烈簽定對南宋極其不利的和約,回臨 : 安後,其又編造打敗忽必烈的謊言,更博得皇帝的信任,賈似道此人外強中乾,表面囂張 : ,內心非常懼怕蒙古人,其殘害正直的大臣,尤其是一些抗蒙將領都被他關進了監獄,抗 : 蒙名將向士璧,曹世雄更是被賈似道害死在獄中,而他還大肆啟用一些隻會拍馬的庸人。 :    趁蒙古內亂和賈似道營造的太平氣氛,杭州的君臣又過起了醉生夢死的生活,豈料 : 大難即將來臨,南宋之亡,始于賈似道, 賈似道是混蛋沒錯,無能可就未必。有幾件事可以反應他並非無能之人: 1.蒙古這次攻勢,蒙哥所到之處宋軍皆降;而忽必烈攻鄂,宋軍卻努力抵抗,總不會四 川宋軍特別垃圾而湖北守軍特別忠勇吧? 2.在鄂州攻防戰時,賈似道曾經組織軍隊在城上加築木柵以增強防禦工事,結果一晚就 完成,忽必烈看到了大為驚訝,回頭對身邊的人說:「我要如何才能得到像是賈似道 這樣的人才呢?」(原文:吾安得如似道者用之?《元史‧廉希憲傳》) 3.賈似道確實是藉著裙帶關係而起,但是對他仕途上的晉升,還有一個關鍵要素:就是 被宋人認為「忠心體國、公正廉明」的孟珙,死後呈給皇帝的遺表中,推薦由賈似道 接任他的職位! 南宋之亡,賈似道自有其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即使沒有他,南宋依然會亡國,這是南 宋整體局勢使然,非他一人所能挽回(雖然他也沒有去嘗試挽回就是)。 :    :   襄樊保衛戰 :   忽必烈在平定李檀叛亂後,於1264年又徹底擊敗阿裡不哥,從而結束了蒙古4年的內 : 亂,而反觀南宋,在賈似道一手遮天下,名將被殺,軍政日趨腐敗,於是,忽必烈將滅亡 : 南宋作為頭等大事,也就在這個時候,南宋四川守將劉整見其他將領被害,為求自保,率 : 所部向蒙古投降,劉整本為孟珙部將,深得孟珙所傳,而其所部水師更是精悍,也因此蒙 : 古終於得到了夢寐以求的水師,而後,為表忠心,劉整又向忽必烈提出了先取襄陽,再攻 : 臨安的亡宋戰略,被忽必烈採納。 1.劉整確實在孟珙手下過,也有勇名,但說他得孟珙所傳就太過了。 2.劉整降元,主要是跟呂文德及俞興處不好,擔心被他們害死,主要因素似乎道士和賈 似道無關。 3.劉整降元並沒有帶去水師(他本身也不是水師將領),後來元軍的水師是在圍襄、樊 的時候另外練出來的。劉整是建議者之一,但是並非只有他提出建立水師的意見,而 且,水師的訓練者,也不是他。 4.劉整確實有提出取襄、樊的建議,但是跟水師相同,這也不是他的專利。事實上,在 他之前,至少有兩個人有提過同樣的建議,其中一個就是郭侃。 :    1268年,蒙古以阿術為主將,劉整為副將率領蒙古軍隊和降蒙的南宋水師攻打襄樊 : ,襄樊保衛戰拉開序幕,襄樊自1239年被孟珙收復以來,一直被南宋苦心經營,城防相當 : 堅固,兵多糧足,蒙古軍開始進攻重點是樊城,用盡各種辦法,都無法破城,1271年,忽 : 必烈又從四川增兵,襄樊兩城所受壓力越來越大,到1272年,襄樊已被圍五年,糧食已基 : 本耗盡,但兩城軍民依然鬥志昂揚,元兵始終無法破城,同年,南宋大將李庭芝派張貴, : 張順率3000士兵,攜帶城內急需物資,成功突破元兵的包圍,沖進了襄陽,這是五年內第 : 一支進入襄陽的援兵,極大鼓舞了全城軍民的士氣,此後,襄陽宋軍與週邊的宋軍取得聯 : 繫,雙方約好共同夾擊元軍,只是有叛徒向元兵投降,出賣了這條計畫,致使襄陽宋軍遭 : 到元軍埋伏,損失慘重,再也無力反攻,至此,襄樊保衛戰對蒙古已是極為有利。 這邊一樣錯誤不少... 1.水師是蒙古人自己找漢人練的,跟南宋降軍無關。 2.襄、樊在這之間還曾經易手過一次,是由高達用兵收復的(有賞功紀錄,跟孟珙那次 嘴砲不同)。 3.元軍當然用盡各種辦法都無法破城,因為圍攻的五年中,前三年多根本就只有圍而沒 有攻,當然城也不會破。元軍自至元五年七月開始圍城,到至元十年二月襄陽降,前 後圍城近五年(公元1268.07~1273.02),實際是四年多,真正開始攻城,是在至元 九年三月(1272.03),攻陷樊城外城,但是因為損失不輕,所以還是退出,繼續圍 困。直到至元十年一月(1273.01),元軍在截斷襄陽、樊城間的聯絡浮橋,斷絕樊 城守軍的支援,並取得回回砲的絕對優勢攻城火力後,才發動真正的攻勢,歷十四日 而破城。再來,襄陽很快就降了。 4.1271年四川的元軍是在四川發動攻勢呼應,不是直接開來襄陽參與圍城。 5.張貴、張順並不是這幾年內第一支進入襄陽的援軍,在剛被圍時宋軍有過一次成功的 運補,雖說夏貴後來降元,但是他運補成功的功績還是不應該抹煞。 :    1273年,元軍終於攻破了樊城,守將範天順,牛富自殺與城共存亡,襄陽已孤立無 : 援,守將呂文煥向元朝投降,歷時6年的襄樊保衛戰以襄樊失陷而告終,南宋的門戶被徹 : 底打開。 :   謝太后投降 :    早在127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就稱皇帝,改國號為元,1274年,忽必烈下令元兵自 : 漢江入長江,沿長江東下,一路上南宋將領紛紛投降,到1276年,兵臨臨安城下,謝太后 : 和宋恭宗出城投降,南宋氣數已盡。 :   厓山,悲壯的決戰,恭宗投降後,南宋餘部一直在堅持抵抗,大將李庭芝還在堅守揚 : 州,陸秀夫,張世傑在福州擁立端宗為帝,文天祥則在江西一帶發展反元勢力,一度控制 : 了不少城池。 :   李庭芝在揚州雖遭元軍圍困,也一直不投降,後糧草用盡,於是突圍,想去福州與陸 : 秀夫會師,在泰州被元軍打敗,李雖被俘,仍不投降,最終被元軍殺害,文天祥在江西的 : 壯大引起了元朝的重視,元軍主力南下江西,文天祥不敵,只得退到廣東,後在廣東潮陽 : 被南宋叛獎張弘範抓獲,雖然元朝百般誘惑和威逼,天祥至死不降,並寫下"人生自古誰 : 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樣千古傳誦的詩句和《正氣歌》這樣的光輝詩篇,最終,天 : 祥也被殺害了。 南宋叛將?張弘範未在南宋當過官,他老爸張柔也沒有,怎麼莫名其妙就被冠上叛將的 名稱了? :    在福州的南宋小朝廷,後來不斷南遷,途中端宗去世,陸秀夫又立九歲的趙昺為帝 : ,而南宋小朝廷一直堅持在廣東沿海抗元,1279年,元軍與宋軍在厓山展開了最後的決戰 : ,混戰幾天後,宋軍不支,張世傑與陸秀夫決定撤退,此後,宋軍的船隊被元軍沖散,陸 : 秀夫不願被俘虜,眼含淚水背著小皇帝跳海自殺,殘餘的宋軍和官員也紛紛跳海殉國,至 : 此,南宋徹底滅亡,1279年,元朝統一中國。 :   南宋抗蒙50多年,比他強大的金不到30年就滅亡了。如果拿南明抗清短短的20年則更 : 明顯了,可見南宋的防禦體系並不單單依靠了長江天險這麼簡單,軍事防禦體系上有他自 : 身的優點。 呵呵,事實上,南宋就是靠著長江天險才能活得比金久,不然以南宋軍隊表現出的戰鬥 力,恐怕會比金亡的更快。至於南明經濟垮了又內鬥不休,當然就死得更快。 就算到金亡前夕,金軍都還能電南宋軍。金人甚至在優秀指揮官(如完顏陳和尚)及忠 孝軍的搭配下,能締造出野戰擊敗蒙古軍的成就(擊敗的人還是速不臺!),這個是南 宋跟蒙古軍對抗的時所看不到的。 :   為何南宋能堅持那麼久,我總結了以下原因: :   一,南宋的指揮官大多比較優秀,判斷形勢正確,指揮得當。能利用自己的有利條件 : 去化解不利局面。且將才輩出,沒有一將死國家滅的局面出現,這和南宋朝廷重視人才和 : 寬鬆的政治環境是分不開的。從端平入洛至崖山,宋抗蒙先後出現孟拱,余階,李庭芝等 : 名將。沒有出現人才斷續的情況。 在下的意見剛好相反,雖然南宋有其先天的問題,很多軍事上的失利,不能全怪將帥, (所以才會很諷刺的出現一種現象:宋將在宋不行,一降元就行),不過整個南宋自初 期那一批名將死光後,就再也沒有出現和他們同等級的將領了。以這篇文章所舉的三個 人來說:孟珙確實有能力,但他的戰功有不少是來自於嘴砲跟策反,其本身的指揮能力 要打很大的折扣;李庭芝可以當合格的大軍統帥,但是戰場指揮主要是他的部將姜才之 功;余玠是比較符合真正意義上的名將,既能規劃也能指揮,不過以戰果來看,他的能 力終究也還是差了前輩一截,即使和元方的一流名將如伯顏、阿朮相比,恐怕也有所不 如。 扣去他們三人,在戰場上有不錯表現的還有四川的王堅和張玨、多半在湖北活動的高達 、李庭芝麾下的姜才,可是也就僅此而已。對比於元軍的一狗票熠熠將星,他們自然難 以挽回敗局。最糟糕的是,南宋還吝於給予他們發揮長才的環境!和原文作者所說相反 ,南宋繼承了北宋防將有如防賊的祖傳政策,余玠被猜忌而死,就是典型的例子。將領 在平時不受重視;戰時則有監軍和朝廷的遙控,不能把握戰機獨斷專行;戰後則被清算 ,戰時的開支,都會被抓出來仔細檢視,將領動輒被指為貪贓,這樣的環境想冒出將才 也難。 : 二,南宋的軍事防禦體系很有特點,以長江天險為中心,控制著兩淮作為東線的緩 : 衝,和水路交通。中路的襄陽為屏障,西面的大散關,和尚原。後期是以重慶為中心的 : 山城防禦體系。他的防禦體系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東路以控制水路為主,中路水陸 : 都有,因此襄陽是重要的戰略據點,沿陸路可以下江淩奪取渡長江的船隻和控制渡口, : 並且可以封鎖長江上游。沿水路可以順漢水而下到達鄂州(武漢)。當然古代水路比陸 : 路快的多。西面的重慶山城防禦體系,利用多山的條件,建築堡壘,切斷交通。狙擊了 : 蒙軍從西路的進犯,事實上最成功的也是山城防禦體系,除了打死蒙哥汗,直到襄陽失 : 守,長江中游全線潰敗之後的第三年,四川的各山城據點才相繼失陷。 除了余玠利用四川地形特色規劃的山城防禦體系比較有特色外,其他的並不特別。歷代 南朝都有一個守江必守淮的認知(當然,守不守得住是另一回事),同時順江而下的水 師,都是南朝最擔心的事,所以重視淮河與襄陽,並不自南宋始。 :   第三,南宋的募兵制和歸化人制度。不同于北宋的犯罪,囚徒為主的兵制,南宋的兵 : 源主要來自于招募的志願兵,朝廷每年化在招募的費用上就占了很大一塊財政開支。通過 : 招募的兵源要經過嚴格的挑選和訓練,這樣就保證了兵源的戰鬥力。北宋的箱軍基本上是 : 沒有戰鬥力的,因此邊防軍戰鬥力很差,優秀的士兵都集中在中央禁軍,這是北宋的強幹 : 弱枝政策結果。南宋最強的是各邊防大將招募的邊防軍,中央禁軍不僅從戰鬥力無法于邊 : 軍比,而且數量上也不多,如宋高宗時期,中央禁軍才8萬人,而僅岳飛,韓世忠,劉光 : 世等大將的兵力就超出這個數。之後的南宋各時期基本上沿用了高宗時期的政策。 怎麼覺得作者上面的記錄是在打自己的嘴巴...,如果南宋邊防軍這麼強,那怎麼還會被 蒙古軍電得這麼慘?而且北宋禁軍也不是以罪犯為主要構成份子,一樣是以招募為主要 的兵源來源。至於訓練嘛,很抱歉,從戰果看來,實在看不出成效(比起來北宋還比較 好)。另外,北宋的邊防軍主要並不是廂軍,一樣是由禁軍負責的。 :    :    此外,南宋朝廷也非常重視來自于北方的漢人流民,把他們統稱為歸化人。由於身 : 體素質和民風的原因,中國古代向來是北方人打仗比南方人勇敢,南宋在揚州,襄陽,成 : 都設立多個歸化營,增強軍隊實力。並且通過歸化人,招降在金或蒙的漢人將領和軍隊, : 達到反正的目的。 達到反正的目的在下相信,孟珙的成績當是很好的說明。不過,他們可以靠過來,當然 也就可以倒過去,至少襄陽第一次失守,就是他們和宋軍起衝突的緣故。 另外,這些人在南宋軍中,並沒有什麼傑出的表現,遠不如他們的前輩、同僚在金軍底 下服役時的成績。最明顯的是,我們並沒有看到南宋再創造出一支「忠孝軍」,不過倒 是很明確的看到他們沒有完顏陳和尚、完顏仲德這樣的人才來約束這些桀驁不遜的人。 :   第四,南宋的民兵體制。民兵的作用就是動員全體人民作為抗擊的工具,是把人民武 : 裝起來的一種組織,南宋出於軍事威脅的現實,中國封建時期再也找不到比南宋更重視民 : 兵制度的時代了,幾乎在每個行政區域,南宋都建有多支地方民兵軍隊,平時剿滅盜匪維 : 持治安,戰時支援前線。到襄陽失守的後期,由於正規軍的覆滅,民兵幾乎成了抗蒙的主 : 要軍隊。由於民兵,南宋基本上沒有發生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在幾次大規模戰役中也有民 : 兵的參與,比如張順,張貴兄弟突破蒙軍包圍圈,援救襄陽就是民兵組織。 這點在下不清楚,就不予置評了。 :    :   第五,南宋非常重視武器研發和製造。南宋時期為了對付機動性,速度快的蒙古遊牧 : 騎兵和兇悍的金國士兵,創造了多種攻守城工具,並且花鉅資不斷加以改進。如車船,帶 : 火藥的連弩,這些武器不同程度上減少了自己的傷亡,給敵人以重大殺傷。南宋的製造工 : 藝也及其嚴格,據《宋史》介紹,南宋的製造武器有著非常嚴格的程式,稍有殘缺達不到 : 要求就棄用。 : (也就是放在城堡裡的精銳中國連弩兵 v.s. 蒙古突騎嗎?) 這點在下也不清楚,也不予置評。不過,在下是很懷疑所謂這些武器的效能,或是南宋 軍能發揮這些武器多少的效能...(我們可以看到宗弼度爛宋軍使用神臂弓的言論,但 是神臂弓還是神臂弓,我們卻聽不到蒙古軍中有人抱怨,在下在想,如果不是製作工藝 退步了,就是使用人的問題了...) :   第六,南宋創造了很多以弱勝強的與時俱進的軍事戰術理論,並將之運用於實踐中, : 比如劉奇的守城戰就是多種軍事戰術的綜合,包括城外河中下毒,城牆外製造排壘,道路 : 中埋設地雷,地道戰。火藥的運用,夜襲戰,迷惑戰,心理戰的結合。這種戰例很多,具 : 體的可以看《南宋二十四軍功》。 : (From http://www.cqzg.cn/345679/viewspace-20054.html) 1.劉錡守順昌確實表現精采,但是他並沒有創造出「理論」。 2.如果要說武器的發展和創新,以及落實到軍隊的運用這一點,那在下以為蒙古人比宋 人更有資格取得讚揚。 3.最重要的是,劉錡是南宋初年的人,他的表現再傑出,也無補於宋軍對抗蒙古軍。 -- 憂慮過多的人將一事無成; 憂慮太少的人是欺騙自己。 ~~~公元十七世紀‧奧地利‧孟特邱可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210.4.163

11/06 05:02, , 1F
真精彩 推
11/06 05:02, 1F

11/06 07:12, , 2F
大推
11/06 07:12, 2F

11/06 07:26, , 3F
推一個
11/06 07:26, 3F

11/06 10:32, , 4F
大推! (果然不是蘿莉推的人就少 XD)
11/06 10:32, 4F

11/06 11:32, , 5F
多謝哈特曼大指正之處,這樣也更加瞭解這段歷史了 <(_._)>
11/06 11:32, 5F

11/06 11:37, , 6F
好厲害.
11/06 11:37, 6F

11/06 11:40, , 7F
大推!!
11/06 11:40, 7F

11/06 12:25, , 8F
11/06 12:25, 8F

11/06 12:33, , 9F
大推
11/06 12:33, 9F

11/06 12:34, , 10F
解析的好 大推!
11/06 12:34, 10F

11/06 12:59, , 11F
11/06 12:59, 11F

11/06 13:49, , 12F
哇 一定要推低拉~撒爾馬罕是守了7還5個月?忘了
11/06 13:49, 12F

11/06 14:19, , 13F
戰功一段不太認同
11/06 14:19, 13F

11/06 15:13, , 14F
是說孟珙那段嗎? 確實難釐清!
11/06 15:13, 14F

11/06 15:55, , 15F
色目人的地位高﹐不光是善戰﹐更重要還是幫蒙古人斂財吧
11/06 15:55, 15F

11/06 16:52, , 16F
色目人到底是西亞人還是歐洲人??
11/06 16:52, 16F

11/06 17:12, , 17F
色目人的意思是指各式各樣的族裔,不一定專指歐洲或西亞
11/06 17:12, 17F

11/06 17:13, , 18F
西藏人也是元朝所謂的"色目"
11/06 17:13, 18F

11/06 17:45, , 19F
好文 推ㄧ下!
11/06 17:45, 19F

11/06 19:27, , 20F
太精采了!
11/06 19:27, 20F

11/06 19:51, , 21F
好文 真精采
11/06 19:51, 21F

11/06 22:47, , 22F
好久不見的好文!!!
11/06 22:47, 22F

11/07 10:52, , 23F
太強了
11/07 10:52, 23F

11/08 01:13, , 24F
蒙古軍、赤馬探軍、漢軍、新附軍也是這樣分嗎....
11/08 01:13, 24F

11/08 01:57, , 25F
佩服
11/08 01:57, 25F

11/09 11:31, , 26F
11/09 11:31, 26F

11/13 18:02, , 27F
終於看完了XD...受益匪淺
11/13 18:02, 27F

11/15 16:42, , 28F
大推
11/15 16:42, 28F

12/03 10:43, , 29F
這 就 是 專 業 !!!
12/03 10:43, 29F

12/11 18:59, , 30F
雖然晚了,但看到還是要推
12/11 18:59, 30F

01/27 18:33, , 31F
專業啊!!大推特推!!
01/27 18:33, 31F

02/12 03:41, , 32F
專業!
02/12 03:41, 32F

02/12 21:49, , 33F
過年期間幫推!
02/12 21:49, 33F
文章代碼(AID): #17BskOJ_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2 之 34 篇):
文章代碼(AID): #17BskOJ_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