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關於享樂主義的矛盾(the paradox of h …

看板W-Philosophy作者 (忘了名字)時間14年前 (2010/07/22 15:50),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13 (看更多)
看了google他的文章之後 感覺很像康德 但是以康德的方式那真的是很囉唆 作為一個在激情年代長大的教授 你要怎麼說兩者的差別 一個是用獲得的方式一個是用廢話連篇講自己的感想 以康德的方式來說那根本不是他所要寫的範疇 我講的很用心與自然 你不要當廢話 ※ 引述《sonnight (甯)》之銘言: : 我再說清楚點好了 : 我有疑問的並非是享樂主義的矛盾的這個"概念" : 而是這個概念在現實中真的存在嗎? : 因為林火旺教授所使用的論證方式並不是從任何具有確定的基礎出發 : 也並沒有解是幸福的定義為何(或許根本無法定義) : 而是似乎已經預設的現實中存在著幸福,並且讀者內心對於幸福的了解與他是一樣的 : 所以取得幸福的方式自然也是如此 : 這讓我極端的困惑 : 因為可能產生如下的問題 : 1.假設我的興趣是打羽球,並且藉由不斷的實踐之後,我可以了解到打羽球會讓我產生愉悅 : 於是每當我心生沮喪或感到挫折,我就去打羽球轉換心情 : 這例子似乎表達了人是可以藉由生活中的一些興趣與志向找到幸福的? : 2.林教授說有些會直接對官能產生愉悅的事物長久下來是有害的,比如說:喝酒等 : 所以是不是代表他認為幸福並不等於短時或一順的愉悅,而至少是要有時間量度的 : 或者說,以效益主義的觀點來說,是長期下來利大於弊的 : 那,假如我喝酒適時適量呢?是不是喝酒反而變成我放鬆緊張生活的調劑呢? : 簡單來說,在這個矛盾裡面,我覺得定義很模糊,論證很模糊,結論也很模糊 : 有人可以解答我的問題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5.43.39.47

07/22 15:58, , 1F
獲得的方式?
07/22 15:58, 1F
文章代碼(AID): #1CH_X10l (W-Philosoph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13 篇):
文章代碼(AID): #1CH_X10l (W-Philoso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