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串[英中] 哲學相關的一句話
共 6 篇文章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推噓0(0推 0噓 0→)留言0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fw190a (las)時間13年前 (2011/06/04 04:23), 編輯資訊
3
0
0
內容預覽:
That which in the phenomenon corresponds to the sensation, I term its matter;but that which effects that the content of the phenomenon can be arranged
(還有325個字)

推噓3(3推 0噓 6→)留言9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l10nel (小失)時間13年前 (2011/06/04 06:46),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對哲學和其用語一竅不通,但從字面上來看,覺得這中譯沒問題(假設「雜多」. 是 content 的適當中譯)。. 我認為「使得...能」是一個可接受的翻法,意思沒錯。. 問題是,原文增加了你括號中的 of how that 或 so that 之後,文法就不通了,後面. 解釋。. 對於 effect
(還有280個字)

推噓2(2推 0噓 3→)留言5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chingfen (守望)時間13年前 (2011/06/05 09:49), 編輯資訊
0
0
1
內容預覽:
matter:在現象中相當於感覺/感受[主觀]的部分;. form(objective existence[客觀存在]):. 讓現象的content能夠安置/安排/整理於某些關係之中的部分。. (content包含matter,但不等於matter???). (刪除:找篇「某某現象」的質性研究的概念
(還有767個字)

推噓8(8推 0噓 35→)留言43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lemondrink (Annuit coeptis)時間13年前 (2011/06/10 04:29),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路過剛好來回一下... 翻譯哲學材料的時候最好還是附上出處,. 在不同哲學家的脈絡中使用同一個字,可能有完全不同的意義。. 尤其當各哲學家在建構各自形上學體系的時候更是如此. 根據這段文字使用的概念,概念的層次性及其語焉不詳的程度,. (康德在說明一概念的時候往往有很多層,且秩序井然). 我猜測出處
(還有3488個字)

推噓0(0推 0噓 17→)留言17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l10nel (小失)時間13年前 (2011/06/11 04:44),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Translation. 誤解了。和 sensation 對應的是「in the phenomenon 的某個東西」,就是代名詞. that 指涉的東西,不是 phenomenon 本身。. 凡是代名詞都有指涉對象,但其所指涉對象不一定要出現在前後文也不一定要明說才能讓意思完整,要看場合。. 比如,
(還有1090個字)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