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藍批政治考量廢BRT 林佳龍:為市民省300

看板TaichungBun作者 (′_ゝ`)時間8年前 (2016/05/04 00:03), 8年前編輯推噓7(7038)
留言45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9 (看更多)
這篇要講機車,因為我的移動範圍太廣了,無法搭大眾運輸工具。 : 推 Gemani: 可以多個機車專用道嗎~ 蓋了brt車站後機車族更危險了 05/03 08:36 : → laechan: 台中公車那麼多,機車專用道=機車自殺道 05/03 09:29 : 推 danny0857: 我有看錯嗎?這篇竟沒被噓爆 05/03 09:36 : → danny0857: 現在機車騎在慢車道已經比以前好騎多了好嗎 05/03 09:37 : → danny0857: 以前除了多輛公車在跑,還加了路邊停車格 05/03 09:38 : 推 iamhcy: 機車專用道會被機車路權人士噓啦,他們想騎內線跟免待轉 05/03 12:42 我說的是「機車專用道」,也就是可以排除公車、汽車、腳踏車的機車車道, 限制51cc以上才能行駛。 現在機車界主推的是車速分流,像我騎150cc油門隨便摧就上100, 之前騎在快速道路旁,快速道路上的汽車差不多也這速度,政府憑甚麼禁行機車? 長期以來一人汽車竟然可以享有許多路權,這非常不公平也不環保, 因此機車也該有平等路權,政府應推行機車專用道來加速車流消化, 讓大眾運輸在還不夠發達時能夠不損及機車族的各種權益,包含人身安全和時間成本等。 BRT車站的設立經常會壓縮到慢車道的空間,有些路段接近路口的地方都會被BRT車站 給壓到非常塞車,偏偏所有車輛都會走慢車道,往往一小段路都要被塞到2~5倍的通行 時間,加上現在夏天快到了,那種陽光和廢棄一起悶熱的感覺會開始出現,機車族的 通勤惡夢又會回來。 如果要在台灣大道設置機車專用道,可以在內側第二道畫出2道機車道,寬度就像台南 那樣,可以容納2~3台機車,要左轉的靠左,要直行就靠右,若要切出去就小心往外車道 靠,遵守汽車道的行車規矩、乖乖排隊不鑽車縫;汽車則不能「佔用」機車道, 兩造相安無事相當開心。 (這樣看來又很像機車優先道) 機車擴權是基於對人權的尊重,在環保上也有非常大的幫助,甚至讓機車權高於汽車權 一點也不為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6.202.10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ichungBun/M.1462291385.A.52C.html

05/04 00:07, , 1F
05/04 00:07, 1F

05/04 00:07, , 2F
要改善一人汽車的問題先改善台灣的工作環境
05/04 00:07, 2F

05/04 00:08, , 3F
一人汽車很多根本就為了工作不願意
05/04 00:08, 3F
說到工作環境,可以參考一篇文章 │ 文章代碼(AID): #1N9NmC6M (biker)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ker/M.1462074380.A.196.html 一人汽車是工作所需,機車何嘗不是? 況且許多人開車是為了汽車路權,不見得真的很想開車, 如果機車權有所提昇,並搭配其它對汽車的懲罰措施,汽車數量勢必會下降很多。

05/04 00:09, , 4F
神外醫師表示
05/04 00:09, 4F

05/04 00:21, , 5F
空污問題才想到機車倒是真的
05/04 00:21, 5F

05/04 00:25, , 6F
之前有個人推7年後 設立禁止摩拖車示範區 就被幹到翻掉了
05/04 00:25, 6F

05/04 00:30, , 7F
推 到有BRT車站的路口只要一台公車就堵死死 連鑽都無法
05/04 00:30, 7F

05/04 00:30, , 8F
而且還有很多汽車一直開在慢車道不知道在幹嘛 常看到汽
05/04 00:30, 8F

05/04 00:31, , 9F
車跟我一起經過4、5個路口還在慢車道...
05/04 00:31, 9F

05/04 01:00, , 10F
對啊,一人汽車跟一人機車都是工作所需的話,為什麼要
05/04 01:00, 10F

05/04 01:01, , 11F
懲罰汽車,而不是去改善使用汽車的理由?XD
05/04 01:01, 11F

05/04 01:01, , 12F
提高機車路權是有必要的,但不需要把汽車拖下水
05/04 01:01, 12F

05/04 01:01, , 13F
基本上我個人意見是只要路邊汽機車通通不能臨停,交通
05/04 01:01, 13F

05/04 01:01, , 14F
就會好很多了
05/04 01:01, 14F

05/04 01:03, , 15F
因為一個會佔位置阿
05/04 01:03, 15F
一人汽車很擋路呀!況且汽車權已經太高了,你覺得還有什麼改善空間? (餐飲業的外送箱做大一點就把機車後座遮住了,一人機車很難說是浪費空間, 日本還規定50cc以下禁止載人) 而設置機車專用道就等於把汽車拖下水, 因為犧牲的絕對不是公車專用道,也不會是人行道。

05/04 01:54, , 16F
的確是該多保護機車一點,但機車三寶也很多...
05/04 01:54, 16F

05/04 07:20, , 17F
機車肇事率不算高,但死亡率應該不低,很難讓路給私有
05/04 07:20, 17F

05/04 07:20, , 18F
載具,除非公共運輸系統做好,路還有剩,這就是優先權
05/04 07:20, 18F

05/04 07:20, , 19F
的問題,btw我大部份還是在騎機車,少部份才是大眾運
05/04 07:20, 19F

05/04 07:20, , 20F
05/04 07:20, 20F

05/04 07:35, , 21F
設專用道之前機車族逮先改改任意變換車道,到處穿梭的問題
05/04 07:35, 21F

05/04 08:12, , 22F
所以我說了,汽機車一視同仁,都不可以臨停就不會擋路
05/04 08:12, 22F

05/04 08:12, , 23F
說穿了你所謂的部分一人汽車就是把機車的觀念帶進汽車
05/04 08:12, 23F

05/04 08:12, , 24F
覺得自己方便就好了路邊想停就停的結果啊
05/04 08:12, 24F

05/04 08:13, , 25F
問題是一人汽車又不能一概而論,核心問題也不在那邊
05/04 08:13, 25F

05/04 08:14, , 26F
擋路的是任意變換車道臨停的"用路人"而不是汽車或機車
05/04 08:14, 26F
問題不只是臨停或變換車道,況且我內文根本沒提到這個…因為用路方式關係到的是 駕駛本身的行車教育/素養和政府管制的嚴格程度,和這邊談的路權沒什麼關係。 一人汽車的問題主要在於「太浪費空間和能源」,4~7人座的汽車只用到駕駛座,卻要 燃燒更多汽油、消耗更多電力(特斯拉汽車)來驅動那麼大一台車,在社會成本上絕對 划不來。 特斯拉不環保? 新加坡開出空汙罰單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60319/819884/

05/04 08:15, , 27F
最後再說造就你無法搭公共運輸只能騎機車的原因
05/04 08:15, 27F

05/04 08:15, , 28F
是因為台灣沒有住商分離規劃,公車又受到路況影響
05/04 08:15, 28F

05/04 08:17, , 29F
機車10分鐘可以到的地方,沒人會想花30~40分鐘等車或用
05/04 08:17, 29F

05/04 08:17, , 30F
走的過去
05/04 08:17, 30F

05/04 08:19, , 31F
整個環境都沒改變,私人載具就先內鬥,幹嘛搞自己XD
05/04 08:19, 31F
沒有內鬥問題呀,可以的話我希望不用每天都這樣賣命開車騎車縮短壽命害人性命, 所以只有階級鬥爭,沒有載具鬥爭。

05/04 11:13, , 32F
因為你說"竟然",又說"擋路"啊XD 我就不知道哪裡擋路
05/04 11:13, 32F
汽車體積大,當然是擋路呀…擋馬路,而且不只在路上擋路, 一格汽車停車格可以停6台機車! 在路上行駛則可以抵4台機車,不管怎比都是機車效率樂勝。

05/04 14:07, , 33F
這篇概念還蠻正確的...
05/04 14:07, 33F

05/04 14:07, , 34F
如果公共運輸都沒人搭也是一種高汙染的載具
05/04 14:07, 34F

05/04 14:08, , 35F
如果只會用私人載具跟公共運輸對立的角度去看就不會察覺
05/04 14:08, 35F

05/04 14:10, , 36F
單純用 平均一人花費資源 汰換成本 能耗 以及使用面積
05/04 14:10, 36F

05/04 14:10, , 37F
來計算會比較合乎邏輯
05/04 14:10, 37F

05/04 14:10, , 38F
而不是傳統思維的先射箭再畫靶
05/04 14:10, 38F

05/04 14:26, , 39F
車子好好的開一線哪會擋路,單純用效率比也太無腦XD
05/04 14:26, 39F

05/04 14:27, , 40F
如果是這樣早就全世界滿滿的機車,台灣哪會成為奇景
05/04 14:27, 40F
我不知道你所謂的好好開車就不擋路的邏輯在哪。 如果不用運輸效率來比較,請問還有什麼指標?XD真的無法解釋一切。 以下是澳洲將經典圖再現: http://tinyurl.com/j238w5o 行人、公車、腳踏車、汽車 佔用空間比 機車比腳踏車的體積還要再大一點,但比起腳踏車更容易雙載,也不至於違反日本禁止 腳踏車雙載的法規,可以說是非常完美的交通策略,也難怪東南亞會滿滿都是機車。 (東南亞由於經濟發展快速,擁車人口迅速增加,塞車成為各國需要面對的問題)

05/04 14:50, , 41F
道路容量有限根本就常識,另外東南亞不少國家的確幾乎是
05/04 14:50, 41F

05/04 14:50, , 42F
滿滿機車
05/04 14:50, 42F

05/04 14:51, , 43F
高緯度的國家氣候當然比較不適合 這也是常識
05/04 14:51, 43F

05/04 14:51, , 44F
不過有那種愛酸認為腦袋的不懂常識
05/04 14:51, 44F

05/04 14:52, , 45F
更正 愛酸認為他人無腦的
05/04 14:52, 45F
※ 編輯: Gemani (111.82.54.28), 05/04/2016 15:25:04
文章代碼(AID): #1NACkvKi (TaichungBu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4 之 9 篇):
文章代碼(AID): #1NACkvKi (TaichungBun)